一种电子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5290发布日期:2020-03-17 14:3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炉。



背景技术:

炉具是用于家庭做饭、炒菜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社会,人们做饭采用灶台、煤气灶等,在做饭过程中,会在灶台内放置蜂窝煤、或者燃烧煤气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基于以上问题,现有家庭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电磁炉。但是,现有的电磁炉,是连接市电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当出现停电、或者通电不方便的地方,该电磁炉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炉灶使用容易排放有害气体,而现有电磁炉在没电情况下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其公开了一种电子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部的电池、逆电器、发热盘,在所述炉体一侧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加热口,所述发热盘设置在所述加热口处;所述电池、逆电器、发热盘依次电连接;在所述逆电器和发热盘之间串联设置有定时开关和电流控制器;在所述电子炉还设置有市电插头,所述市电插头与所述定时开关、电流控制器、发热盘串联;该电子炉还包括向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外部用于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控制是否供电的太阳能板开关、太阳能板控制器,在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板开关、太阳能板控制器之间串联有太阳能连接线;在所述太阳能板控制器和电池之间连接有连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炉内设置有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器、以及控制开关,在所述电池、转换器、控制开关和市电插头之间通过导线串联。

进一步地,在所述炉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负载插板,所述负载插板与逆电器通过导线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定时开关、电流控制器、太阳能板开关、控制开关的操作端位于所述炉体外表侧,接线一端位于炉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包括设置成矩形,在所述炉体上侧形成有矩形的炉面,在炉面的中心开设加热口,所述发热盘设置在炉面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炉体内壁上固定有电量显示板,所述电量显示板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电量显示板上的led灯位于炉体外侧,当所述led灯亮起时,所述电池电量低。

进一步地,在所述加热口四周环设置有沉曹,在所述加热口上设置有可盖设所述加热口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靠近炉体的一端嵌合在所述沉曹内。

进一步地,所示市电插头连接在所述逆电器上,可向所述电池充电或向发热盘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内部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市电插头,在使用时,既可以通过市电直接供电使用电子炉,同时,当没电时,可以通过电池供电,从而,避免了使用现有炉灶,在做饭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从而使用电子炉时更加安全。其次,通过设置的充电装置,可以向电磁供电,在一些没电或者供电不方便的地方,可以使用电池进行供电。人们在使用该电子炉时,更加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电子炉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炉中突出防护罩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电子炉的电路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逆电器的电路图。

图中:1、炉体;11、炉面;111、加热口;112、沉曹;12、市电插头;13、环形罩板;14、负载插板;15、防护罩;2、电池;21、电量显示板;3、逆电器;4、发热盘;5、充电装置;51、太阳能电池板;52、太阳能板开关;53、太阳能板控制器;54、转换器;55、控制开关;6、定时开关;7、电流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电子炉,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炉体1、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部的电池2、逆电器3、发热盘4,在所述炉体1一侧开设有与内部连通的加热口111,发热盘4设置在加热口111处;电池2、逆电器3、发热盘4依次电性连接;在逆电器3和发热盘4之间串联设置有定时开关6和电流控制器7;炉体1外侧还设置有市电插头12,市电插头12与定时开关6、电流控制器7、发热盘4串联;该电子炉还包括向电池2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5。在使用时,通过充电装置5向电池2进行充电,通过设置的电池2可以向发热盘4进行供电,之间通过设置的逆电器3将电池2内部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使得发热盘4进行发热。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市电插头12可以直接向发热盘4进行供电,当电池2电量不足时,可以对发热盘4进行供电。

炉体1设置成矩形,在炉体1的上表面设置成炉面11,炉面11用于放置炊具,加热口111开设在炉面11上,发热盘4固定在炉面11上且位于加热口111处。

发热盘4采用电陶炉发热盘,例如,品牌为爱卡,型号可以为直径200双圈加热电子炉盘,或者采用品牌为逸贤,货号为dtl001的电陶炉发热盘,但不限于该型号。

在炉体1上且靠近加热口111的位置设置有环形罩板13,所述环形罩板13截面成l形,在安装发热盘4时,该环形罩板13有炉体1内部固定在加热口111处,将发热盘4固定在环形罩板13和炉面11之间。

电池2采用锂电池,逆电器3适用的电压与电池2的电压向匹配。逆电器3用于将电池2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从而可以向发热盘4供电。

定时开关6用于定时,例如,采用滨州恒冠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牌名称为恒冠、定时器类型为金属定时器旋钮开关,但本申请中的定时开关6可以为此机械定时开关6,还可以采用带响铃定时开关;但是并不限于该型号。

电流控制器7用于控制电流大小,从而控制发热盘4加热温度。电流控制器7可以采用旋转开关,例如,厂家东莞市研伦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c729a的多档自复位旋转开关,或者品牌为逸贤的无极旋钮开关,货号为wjkg001。

而市电插头12用于连接市电,在方便连接市电时,可以通过该市电插头12连接市电,当不方便连接时,可以选择用电池2供电。

充电装置5包括设置在外部用于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51、用于控制是否供电的太阳能板开关52、太阳能板控制器53,太阳能板开关52、太阳能板控制器53设置的炉体1内部,在太阳能电池板51、太阳能板开关52、太阳能板控制器53之间串联有太阳能连接线;在太阳能板控制器53和电池2之间连接有连接线,太阳能电池板51在发电后,通过太阳能板控制器53将电流转化为电池2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然后进行充电。

其中,太阳能控制器53采用品牌为鸿尔赛、型号为wp6048的太阳能控制器,但不限于该型号。

在使用时,优先使用太阳能板51对电池2进行发电,当遇到阴天或者雨天时,电池2需要进行充电时,可以使用市电插头12充电。在很大程度上节约电能。

电子炉内设置有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转换器54、以及控制开关55,在电池2、转换器54、控制开关55和市电插头12之间通过导线串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市电插头12向电池2进行供电。

在炉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负载插板14,负载插板14与逆电器3通过导线串联。通过设置的负载插板14,在使用时,可以利用内部的电池2带动其他的电器进行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该负载插板14不能够接通市电;且电器累计1千瓦以上不建议使用。

定时开关6、电流控制器7、太阳能板开关52、控制开关55的操作端位于炉体1外表侧,接线一端位于炉体1内部。从而,在外侧即可方便进行控制。

在炉体1内壁上固定有电量显示板21,电量显示板21与电池2连接,电量显示板21上的led灯位于炉体1外侧,当led灯亮起时,电池2电量低。例如,该电量显示板21可以采用宏科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v003b_ds的电量显示板21,但本申请中的电量显示板21不限于该型号。

在加热口111四周环设置有沉曹112,在加热口111上设置有可盖设加热口111的防护罩15,防护罩15靠近炉体1的一端嵌合在沉曹112内。通过设置的防护罩15,可以对发热盘4进行罩设,防止在使用后误碰到发热盘4。

实施例二

一种电子炉,如图4和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市电插头12与逆电器3连接,逆电器3采用富士源工厂制作的纯正弦波工频逆变器,其型号为fsy-cx,电压转换为24v-220v互换,其具有低压、高压、过载时,逆变器3会关闭输出,起到保护效果,即当低压时,电池2供电不足时,逆电器3自动关闭电池供电,切换为市电供电;同时市电插头12向电池3充电。从而避免了人工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市电供电、同时向电池3充电。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