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9730发布日期:2020-03-31 16:08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冷却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或制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中。而在冷却塔喷淋冷却水时需要用到喷头将水流分散成小水滴喷淋在填料上,使冷却水充分与热空气进行换热,喷头的喷淋密度和喷淋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和能耗。传统的冷却塔喷头为了避免堵塞,通常在喷头出水口处不设置布水装置,即水流直接通过较大口径的喷头出水口喷出再进行水流的溅射,这种喷头虽减少了喷头的堵塞问题但缺乏布水装置使得水流较集中,直接溅射时布水效果欠佳,此外,由喷头喷出的水流会经过散水盘进行一定范围的溅射,但传统的散水盘通常固定连接在支架上,使得溅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因上述两种情况而产生的布水不均匀、布水范围较小的现象,会影响冷却水与空气的充分接触,降低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塔喷头水流集中、散水盘固定设置而导致冷却塔布水不均匀、布水范围较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

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包括连接段、喷头段、水扇、水扇架、连接架、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所述喷头段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台形且上部与连接段固定连接,喷头段底端设置有喷头盖,所述喷头盖内设置有布水片,所述水扇紧贴布水片设置且通过水扇架安装于喷头段内,所述连接架固定设置于喷头段外侧,连接架上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与喷头段同轴心且分别安装于连接架的两个横梁上,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与横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和喷头段均为管状结构且连接段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盖与喷头段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片上密集地开设有布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扇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水扇轴、扇叶和水扇外环,所述扇叶的平面与水扇的竖直方向的轴线之间存在线面夹角,所述线面夹角为30°,所述水扇轴套合于水扇架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水扇架上部为扣合于喷头段内部的十字形支架、下部为圆柱形转轴,水扇架的转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水扇的上挡片和下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两个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别扣合有第一扣盖和第二扣盖,所述第一扣盖上开设有通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均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且第一散水盘底边直径大于第二散水盘底边直径,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外围均周向设置有矩形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平面与第一散水盘或第二散水盘的底面存在夹角,所述夹角为60°,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上还周向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散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通过设置的喷头盖和布水片,将从喷头出水口处喷出的较为集中的水流分散为由较多细水流柱组成的水流束,使其在后续的溅射时能够将水流分散地更加彻底;通过贴近布水片设置的水扇,在水流经过时,带动水扇旋转,既搅动水流,增加水流的分散,又对布水片处进行搅动,防止布水片处形成沉积的污垢,减少了喷头堵塞情况的出现,通过设置的大小不一的两个可旋转的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经过布水片的较为分散的水流先后与第一散水盘和第二散水盘进行接触,水流推动叶片使得两个散水盘进行旋转,同时落在散水盘上的水流一部分通过散水孔、一部分进行旋转溅射,分散的水珠可以产生更远溅射距离和效果,从而产生较佳的布水效果,使冷却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处局部视图。

图6是图4的c处局部视图。

附图标号为:1为连接段,2为喷头段,3为连接架,4为叶片,5为第一散水盘,6为第二散水盘,7为第一扣盖,8为第二扣盖,9为散水孔,10为喷头盖,11为水扇架,12为水扇,13为布水片,111为上挡片,112为下挡片,121为水扇轴,122为扇叶,123为水扇外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玻璃钢冷却塔的喷头,包括连接段1、喷头段2、水扇12、水扇架11、连接架3、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所述喷头段2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台形且上部与连接段1固定连接,喷头段2底端设置有喷头盖10,所述喷头盖10内设置有布水片13,所述水扇12紧贴布水片设置且通过水扇架11安装于喷头段2内,所述连接架3固定设置于喷头段2外侧,连接架3上设置有两个横梁,所述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与喷头段2同轴心且分别安装于连接架3的两个横梁上,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与横梁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连接段1和喷头段2均为管状结构且连接段1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喷头盖10与喷头段2螺纹连接;所述布水片13上密集地开设有布水孔;所述水扇12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水扇轴121、扇叶122和水扇外环123,所述扇叶122的平面与水扇12的竖直方向的轴线之间存在线面夹角,所述线面夹角为30°,所述水扇轴121套合于水扇架11的末端;所述水扇架11上部为扣合于喷头段2内部的十字形支架、下部为圆柱形转轴,水扇架11的转轴末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水扇12的上挡片111和下挡片112;所述连接架3的两个横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分别扣合有第一扣盖7和第二扣盖8,所述第一扣盖7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均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且第一散水盘5底边直径大于第二散水盘6底边直径,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外围均周向设置有矩形的叶片4,所述叶片4的平面与第一散水盘5或第二散水盘6的底面存在夹角,所述夹角为60°,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上还周向设置有若干长条状的散水孔9。

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连接段1内表面设置的螺纹将喷头与供水系统连接,进入喷头的冷却水经过喷头盖10处的布水片13,将喷头中较为集中的水流分散为由较多细水流柱组成的水流束,使其在后续的溅射时能够将水流分散地更加彻底,水流经过贴近布水片13设置的水扇12时,冷却水冲击倾斜的扇叶122,将一部分冷却水轴向的冲击力转化为带动水扇12旋转的切向力,旋转的水扇12既搅动水流,增加水流的分散,又对布水片13处进行搅动,防止布水片13处形成沉积的污垢,减少了喷头堵塞情况的出现;经过水扇12和布水片13的分散水流由喷头盖10处喷出,冷却水先与第一散水盘5接触,水流推动倾斜的叶片4将一部分冷却水的冲击力转化为带动第一散水盘5旋转的切向力,使得第一散水盘5进行旋转,与此同时落在第一散水盘5上的冷却水一部分进行旋转溅射、一部分通过散水孔9分散,经过第一扣盖7的通水孔或散水孔9的的部分冷却水与第二散水片6接触,与第一散水片5同理地,冷却水进行旋转溅射或通过第二散水盘6上的散水孔9进行分散;通过第一散水盘5和第二散水盘6的对冷却水的旋转溅射,分散的水珠可以产生更远的溅射距离和效果,从而产生较佳的布水效果,使冷却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