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7355发布日期:2020-06-09 20:5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的炉具,尤其涉及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



背景技术:

以酒精、汽油等液体为燃料的小型炉具常用于食物烹制过程中,如火锅炉、野外灶等,这些炉具在使用过程中,尤其在室外使用时,如环境风力过大,炉火被风吹动无法稳定,加热效果变差,飘动的火苗对周边使用者有烧伤危险,因此此类炉具需要进行防风处理。目前此类液体燃料炉防风措施主要是加装一个半封闭的防风罩,在风力较小时能够起到一定防风效果,但是在风力较大时,防风效果不佳,为保证燃烧氧气供应,防风罩一般也只能采用半封闭结构的。小型液体炉具燃烧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自然汽化燃烧模式,火焰温度在500摄氏度左右,如常见的酒精炉,另外一种是喷射汽化燃烧模式,火焰温度能够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如酒精喷灯。喷射汽化燃烧加热速度快,适宜快速加热,自然汽化燃烧适用于保温过程,基于以上需求,发明了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既可实现液体燃料的喷射汽化燃烧,也可实现自然汽化燃烧,能够自由切换;并且设计了一种防风结构,在保证燃烧的情况下,实现对风力的延缓阻滞,避免对火苗的直吹,在较大风力时燃烧炉也能够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主要结构包括:支撑架、风门、燃烧池、导热片、燃料皿、外风挡、切换门、内风挡、支撑台、平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空心圆锥台结构,上台面边缘环形开设多个排气孔,中心开设一个下凹槽,凹槽中心位置开设一个通孔,支撑架的一端侧壁上开设一个进气口,进气口外侧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风门,支撑架侧壁上端设置一个外风挡;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支撑架的内底面中心位置,支撑台外侧壁和支撑架内侧壁之间设置内风挡,支撑台的上面设置敞口杯状的燃料皿,燃料皿的上端口内侧壁设置一层台阶,燃料皿上设置燃烧池,燃烧池的下端面设置导热片,导热片伸入燃料皿内,切换门设置在燃烧池内。

所述燃烧池的结构为敞口杯状,内侧底部靠近外圆壁处环形设置多个小凸台,小凸台中心开设小通孔,通孔直径0.5-1.5mm,底部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大凸台,大凸台比小凸台高,大凸台中心设置一个大通孔,通孔直径大于20mm,大凸台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倾斜向上的小通孔,通孔直径0.5-1.5mm,大凸台左侧设置凸出结构,上面开设一个销孔,燃烧池下侧安装一个导热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燃料皿内台阶上侧壁的内径等于燃烧池下底面的外径,燃料皿内侧壁的台阶距容器口的高度要高于燃烧池内大凸台高度2mm以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风挡圈的结构特征是截面为外圆弧状的硬质薄片圆环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平底锅能够放入支撑架上台面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台为耐热且不易传热材料制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风挡由多个圆环片组成,上下交错布置,最上一个圆环片的外圆圈紧密固定在支撑架的内侧壁上,内圆圈和支撑台的外侧壁留有空隙;第二个圆环片的内圆圈和支撑台的外侧壁紧密固定,外圆圈和支撑架的内侧壁留有空隙,下面的圆环片设置以此类推,交错布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切换门的结构包括:上半门、上销体、上拉杆、外拉杆、连接销、旋转销、下拉杆、下销体、下半门;其特征在于:上半门和下半门的左端层叠并通过旋转销固定在燃烧池内大凸台左侧凸出结构的销孔内,上半门和下半门上分别设置一个上销体和下销体,上拉杆和下拉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上销体和下销体,另一端及外拉杆的右端通过连接销连接在一起,外拉杆的左端伸出燃烧池的外壁并伸出支撑架的外壁,外拉杆的左端设置拉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半门的直线端面中心竖直方向上开设贯通的凹槽,圆弧端面上设置半圆围挡裙,所述下半门的直线端面的厚度和上半门的的凹槽宽度相同,圆弧端面上设置半圆围挡裙,当上半门和下半门闭合时,下半门的直线端面伸入上半门的凹槽内,上半门的围挡裙和下半门的围挡裙围拢为一个整圆围挡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燃料皿的截面结构图;

图3是燃烧池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燃烧池的a向视图;

图5是切换门的a向视图;

图6是上半门和下半门的a向张开示意图;

图7是上半门和下半门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风型双模式汽化燃烧炉,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支撑架1、风门2、燃烧池3、导热片4、燃料皿5、外风挡6、切换门7、内风挡8、支撑台9、平底锅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为空心圆锥台结构,上台面边缘环形开设多个排气孔,中心开设一个下凹槽,凹槽中心位置开设一个通孔,支撑架1的一端侧壁上开设一个进气口,进气口外侧设置一个上下移动的风门5,支撑架1侧壁上端设置一个外风挡6;所述支撑台9设置在支撑架1的内底面中心位置,支撑台9外侧壁和支撑架1内侧壁之间设置内风挡8,支撑台9的上面设置敞口杯状的燃料皿5,燃料皿5的结构如图2所示,燃料皿5的上端口内侧壁设置一层台阶,燃料皿5上设置燃烧池3,燃烧池3的下端面设置导热片4,导热片4伸入燃料皿5内,切换门7设置在燃烧池3内。

所述燃烧池3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为敞口杯状,内侧底部靠近外圆壁处环形设置多个小凸台,小凸台中心开设小通孔,通孔直径0.5-1.5mm,底部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大凸台,大凸台比小凸台高,大凸台中心设置一个大通孔,通孔直径大于20mm,大凸台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倾斜向上的小通孔,通孔直径0.5-1.5mm,大凸台左侧设置凸出结构,上面开设一个销孔,燃烧池3下侧安装一个导热片4。

所述切换门7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上半门7-1、上销体7-2、上拉杆7-3、外拉杆7-4、连接销7-5、旋转销7-6、下拉杆7-7、下销体7-8、下半门7-9;其特征在于: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的左端层叠并通过旋转销7-6固定在燃烧池3内大凸台左侧凸出结构的销孔内,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上分别设置一个上销体7-2和下销体7-8,上拉杆7-3和下拉杆7-7的一端分别连接上销体7-2和下销体7-8,另一端及外拉杆7-4的右端通过连接销7-5连接在一起,外拉杆7-4的左端伸出燃烧池3的外壁并伸出支撑架1的外壁,外拉杆7-4的左端设置拉环。

所述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的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上半门7-1的直线端面中心竖直方向上开设贯通的凹槽,圆弧端面上设置半圆围挡裙,下半门7-9的直线端面的厚度和上半门7-1的的凹槽宽度相同,圆弧端面上设置半圆围挡裙,当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闭合时,下半门7-9的直线端面伸入上半门7-1的凹槽内,上半门7-1的围挡裙和下半门7-9的围挡裙围拢为一个整圆围挡裙。

具体实施过程:

燃料注入:将下端装有导热片4的燃烧池3安装在燃料皿5内的台阶上,燃烧池3上面安装切换门7,拉动外拉杆7-4,连接销7-5带动上拉杆7-3和下拉杆7-7分别拉动上销体7-2和下销体7-8,进而实现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绕连接销7-5相对向外旋转,呈打开状态。向燃烧池3内倒入液体燃料,燃料逐渐充满燃料皿5,进而超过燃烧池3内大凸台的高度后,燃料加注完毕。

自然汽化燃烧模式:直接点燃燃烧池3内的燃料,由于大凸台上通孔直径较大,燃料汽化无法形成喷射模式,燃烧池3内呈自然汽化燃烧状态。

喷射汽化燃烧模式:让燃烧池3内的燃料燃烧到低于小凸台的高度时,关闭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汽化的燃料通过小凸台上的小通孔和大凸台侧壁上的小通孔喷出,形成喷射汽化燃烧状态。通过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的开闭,即可实现两种燃烧模式的切换。

燃料池3燃烧过程中,和燃烧皿5的连接接触传热以及导热片4的传热,实现燃烧皿5内的燃料高效汽化。

燃烧池3内大凸台侧壁通孔的作用:(1)喷射汽化燃烧时,在内环形成喷射火焰,提升加热效果;(2)点燃小凸台通孔处的汽化燃料,因为从自然汽化燃烧向喷射汽化燃烧转换时,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关闭时,自然汽化火焰在熄灭前如果距离小凸台较远的话,无法引燃小凸台通孔处的汽化燃料,因此首先点燃附近的大凸台侧壁通孔处的汽化燃料,由大凸台侧壁通孔处的喷射汽化火焰引燃小凸台通孔处的汽化燃料,因此引燃大凸台侧壁通孔处汽化燃料时,即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关闭时,需要缓慢关闭。

上半门7-1和下半门7-9直线截面处通过凹槽连接以及分别设置围挡裙,是为了保证它们闭合后的密封效果,如果密封不好,就无法实现喷射汽化燃烧状态。

防风功能实现:将平底锅10安放在支撑架1的上端面凹槽内,当无风时,向下推动风门2,空气从风门2上方且位于支撑架1侧壁进气口的上半部分自然流动直接进入到燃烧池3处,支持燃料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支撑架1上端面的排气口排出,火焰无飘动;当有风时,向上推动风门2,流速大的空气从风门2下方且位于内风挡8下方的进气口吹入,通过交错布局的风挡8,风速被减缓,且内风挡8的最上层圆环片是内环面和支撑台9之间留有缝隙,空气不直吹火苗,从而实现对风的阻滞和变向,并且能够根据风力大小,确定风门2的开口大小,进而实现防风效果。外风挡6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风从排气口返吹,其原理在于首先是外风挡的弧面遮挡,其次是燃烧池燃烧后产生的热空气上升,从排气孔排出,也形成阻止返吹效果。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携带使用;双燃烧模式能自由切换,节能减排;防风效果好,适宜室外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