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7890发布日期:2020-03-31 15:57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具体涉及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



背景技术:

一般的,烘干机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烘干机主要用于水果、蔬菜和干果等食物的烘干。烘干机主要通过向装置内接入热气流将物料中水分蒸发并带走,以实现物料的烘干作用。市场上的烘干机种类繁多,但结构较为单一。烘干机原理都是通过吹入热气流实现烘干,但市面上的烘干机都是从一个方向吹入热气流。

现有的方案,在烘干机内后端设置加热管和风扇。风机转动产生的气流经过加热管形成热气流。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热气流方向较为单一,造成物料烘干不均匀;(2)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产生的气流量较少;(3)采用单个加热管,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造成物料烘干不均匀、产生的气流量较少和加热效率低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加热装置、风扇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烘干机内,并且将所述烘干机内分隔成烘干区域和热风流动区域;所述热风流动区域围绕所述烘干区域设置;所述风扇装置安装于所述热风流动区域内;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风扇装置外;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风扇装置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为两个,对称安装于所述烘干机内;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热风流动区域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通区域和第二流通区域组成;所述风扇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通区域和所述第二流通区域的连通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并列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安装板上靠近所述风扇装置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由多个加热管组成;多个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风扇装置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风扇装置为叶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采用叶轮转动吸入气流。通过设置安装板在烘干机内形成热风流动区域,热气流可以从两端进行烘干。热风循环烘干机带来了如下效果:(1)在烘干机内形成热风流动区域,热气流可以从两端进行烘干;(2)第一安装板上设置第一通孔,热气流可以快速的进行烘干;(3)采用叶轮转动吸入气流,增加了气流量;(4)加热装置围绕风扇装置设置,加热均匀可以产生更多的热气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安装板;11、第一通孔;2、第二安装板;21、第二通孔;3、加热装置;4、风扇装置;5、动力装置;6、烘干区域;7、热风流动区域;71、第一流通区域;72、第二流通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烘干机。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后端。热风循环烘干机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加热装置3、风扇装置4和动力装置5。

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安装于烘干机内,并且将烘干机内分隔成烘干区域6和热风流动区域7。热风流动区域7围绕烘干区域6设置。风扇装置4安装于热风流动区域7内。加热装置3设置于风扇装置4外。动力装置5驱动风扇装置4转动。

动力装置5驱动风扇装置4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热风流动区域7。气流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气流进入烘干区域6。

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均竖直安装于烘干机内。热风流动区域7设置于烘干区域6的外侧。

第一安装板1为两个,对称安装于烘干机内。第二安装板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1。

第一安装板1为两个,分别对称安装于烘干机内的左右两端。第二安装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1的后端。

热风流动区域7由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通区域71和第二流通区域72组成。风扇装置4设置于第一流通区域71和第二流通区域72的连通处。

风扇装置4正或反转动,气流分别被吸入第一流通区域71或第二流通区域72。

第一流通区域71和第二流通区域72相对称设置。优选的,第一流通区域71为l字形。优选的,第二流通区域72为l字形。第一流通区域71的右端与第二流通区域72的左端相连通。风扇装置4正转动时,风扇装置4顺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第一流通区域71。风扇装置4反转动时,风扇装置4逆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第二流通区域72。

第二安装板2上靠近风扇装置4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烘干区域6内气流通过多个第二通孔21被吸入热风流动区域7。

风扇装置4安装于烘干机内。第二安装板2安装于风扇装置4的前端。风扇装置4转动时,在风扇装置4的前端形成负压吸入气流。第二安装板2上靠近风扇装置4前端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1。多个第二通孔21集中开设于风扇装置4的前端可以增加气流量。风扇装置4转动时,更多的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热风流动区域7。

加热装置3由多个加热管组成。多个加热管围绕风扇装置4设置。

加热装置3安装于烘干机内。加热装置3安装于风扇装置4的外侧。加热装置3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烘干机内。加热管连接电源。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加热管围绕成圆形,设置在风扇装置4的外侧。

烘干机工作时,加热装置3通电加热,在风扇装置4的外侧形成加热圈。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热风流动区域7时,都需要经过加热装置3进行加热形成热气流。

风扇装置4正转动时,风扇装置4顺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气流进入第一流通区域71。风扇装置4反转动时,风扇装置4逆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被吸入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气流进入第二流通区域72。

加热装置3围绕风扇装置4设置,可以在风扇装置4外侧形成均匀的加热温度。保证了热气流温度的稳定性。

热气流从热风流动区域7的一端流动到热风流动区域7的另一端;第一安装板1上并列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热气流通过多个第一通孔11进入烘干区域6。

热气流在热风流动区域7内从热风流动区域7的后端流动到热风流动区域7的前端。热气流在热风流动区域7内流动,并且通过多个第一通孔11进入烘干区域6,对物料进行烘干。

风扇装置4为叶轮。动力装置5为电机。

动力装置5安装于烘干机内。动力装置5安装于风扇装置4的后端。动力装置5的驱动端连接风扇装置4。动力装置5的驱动端可以实现正转和反转的功能,可以带动风扇装置4实现正转和反转。

采用叶轮旋转产生气流,叶轮旋转时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力,可以增大气流量。由于叶轮由多个叶片组成,叶轮旋转时可以产生更多的气流量。

风扇装置4正转动时,风扇装置4顺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通过第二通孔21被吸入。气流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气流进入第一流通区域71。热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从烘干区域6的左侧进入烘干区域6。

风扇装置4反转动时,风扇装置4逆时针转动,烘干区域6内气流通过第二通孔21被吸入。气流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形成热气流进入第二流通区域72。热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从烘干区域6的右侧进入烘干区域6。

热气流可以从烘干区域6的左右两端分别进入烘干区域6,保证了烘干区域6内物料可以均匀烘干。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风扇装置4为叶轮,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风扇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力装置5为电机,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动力装置。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圆形”和“l字形”等词语,并不是精确的“圆形”和“l字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圆形”和“大致l字形”的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