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5700发布日期:2020-05-15 17:24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酒店具有规模大,能源利用量高,能源系统和流程规范复杂等特点,则对能源系统一般具有较高的要求,在一般五星级酒店具有较高的酒店建筑,生活热水需求,大量空调使用需求等,原有蒸汽换热为热源的热水供应系统,具有能量浪费大,热能使用效率低,供热系统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大型酒店,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包括第一水源热泵、第二水源热泵、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和恒压供水设备组;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共同连接热泵出水总管lg、系统回水总管lh、第一入水总管gl和第二入水总管hl;所述热泵出水总管lg的末端和系统回水总管lh的末端均连接酒店分集水器和空调机组;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均连接第一入水总管gl、第二入水总管hl、第一传输总管g2和第二传输总管h2;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入水端均连接第一传输总管g2和第二传输总管h2,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出水端均连接有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所述恒压供水设备组的入口端与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相连接,所述恒压供水设备组的出口端与高区生活热水供水总管和低区生活热水供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上并联设置有两组冷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上并联设有两组热热水循环水泵,所述第一水箱还设置有第三入水管gh1和第四入水管gh2,所述第二水箱还设置有第五入水管dh1和第六入水管dh2,所述第三入水管gh1和第五入水管dh1均与高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入水管gh2和第六入水管dh2均与低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还与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通过连接管道j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与热泵出水总管lg相连的m1管路、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与第一入水总管gl相连的m2管路、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与第一传输总管g2相连接的m3管路、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与第二传输总管h2相连接的m4管路及连接管道j上均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与系统回水总管lh通过m5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与第二入水总管hl通过m6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第一入水总管gl通过m7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第二入水总管hl通过m8管路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一传输总管g2通过m9管路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二传输总管h2通过m10管路相连接;所述m1管路、m2管路、m5-m10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计;所述热泵出水总管lg、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的末端均设置温度计;所述热水循环水泵和冷水循环水泵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热水循环水泵与靠近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一端的压力表之间设置有止逆阀;所述冷水循环水泵与靠近所述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一端的压力表之间设置有止逆阀。

进一步地,所述高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低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第一出水总管和第二出水总管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m11管路与第一出水总管dg相连,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通过m12管路与第二出水总管gg相连,所述m11管路、m12管路、第三入水管gh1、第四入水管gh2、第五入水管dh1和第六入水管dh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第三入水管gh1和第五入水管dh1靠近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侧还设置有止逆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水总管hl上并联有两组热水循环水泵,所述热水循环水泵和冷水循环水泵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表,所述热水循环水泵与靠近第一水源热泵和第二水源热泵一端的压力表之间设置有止逆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路j上设置有膨胀水箱。

更进一步地,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的靠近空调机组端和所述第二出水总管gg的靠近m12管路端设置有除雾器,所述除雾器两端依次串联有压力表和第一蝴蝶阀和第二蝴蝶阀,所述第一蝴蝶阀和第二蝴蝶阀的远离所述压力表的一端共同并联有第三蝴蝶阀;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的靠近m4管路端设置有管道式电加热器,所述管道式电加热器的两端串联有第四蝴蝶阀和第五蝴蝶阀,所述第四蝴蝶阀和第五蝴蝶阀的远离所述管道式电加热器的一端共同并联有第六蝴蝶阀,所述第五蝴蝶阀与管道式电加热器之间设置有温度计。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箱还连接有m14管路,所述第二水箱还连接有m15管路,所述m14管路和m15管路均与现状给水总管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上均设置有过滤式紫外消毒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将蒸汽换热为热源替换为水源热泵为热源,并配合合理的管路设计和设备连接,通过简单的能源系统就可以实现对整个酒店热水和冷水的需求供应和循环使用,可以实现能量的节约,热能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并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操控,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酒店。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实施例4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5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均为结构示意图,对实际结构不做限定作用,且附图之间无缩放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水源热泵1、第二水源热泵2、第一水箱3、第二水箱4、第一板式换热器5、第二板式换热器6和恒压供水设备组7;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共同连接热泵出水总管lg、系统回水总管lh、第一入水总管gl和第二入水总管hl;所述热泵出水总管lg的末端和系统回水总管lh的末端均连接酒店分集水器和空调机组;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均连接第一入水总管gl、第二入水总管hl、第一传输总管g2和第二传输总管h2;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的入水端均连接第一传输总管g2和第二传输总管h2,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的出水端均连接有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所述恒压供水设备组的入口端与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相连接,所述恒压供水设备组7的出口端与高区生活热水供水总管和低区生活热水供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上并联设置有两组冷水循环水泵7,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上并联设有两组热热水循环水泵8,所述第一水箱3还设置有第三入水管gh1和第四入水管gh2,所述第二水箱4还设置有第五入水管dh1和第六入水管dh2,所述第三入水管gh1和第五入水管dh1均与高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第四入水管gh2和第六入水管dh2均与低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相连接,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还与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通过连接管道j相连接。

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与热泵出水总管lg相连的m1管路、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与第一入水总管gl相连的m2管路、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与第一传输总管g2相连接的m3管路、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与第二传输总管h2相连接的m4管路及连接管道j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7。

恒压供水设备组可以包括两套恒压供水设备,分为高区供水设备和低区供水设备,每套恒压供水设备可以包括并联的两个供水机组。

各个电子器件例如循环泵、电磁阀、供水设备等均与控制机柜相连接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但是控制机柜的设置,控制单片机的选择均不是本专利要保护的内容,任意可以实现对部件控制的器件均可以使用,由于对本专利提供供热系统进行控制的操作非常简单,任意具有控制功能的单片机都可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采用间接供热方式,在既有机房内设置两条并联的供热泵机组,水源热泵一方面满足酒店空调的冷冻水,另一方面为生活热水系统的板式换热器提供53℃-63℃的一次换热热水,板式换热器二次侧供水/回水温度为50℃-60℃,换热后生活水存储在水箱中,最终通过恒压供水设备将水箱中加热完成的生活热水送至末端用户。水源热泵连接的热泵出水温度可降至7℃。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热水的供水回水循环,可节约能源,使用稳定,流程进一步规范,并通过上述布局,可以对实现精确操控提供可靠基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与系统回水总管lh通过m5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与第二入水总管hl通过m6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一入水总管gl通过m7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二入水总管hl通过m8管路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一传输总管g2通过m9管路相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与第二传输总管h2通过m10管路相连接;所述m1管路、m2管路、m5-m10管路上均设置有压力表9和温度计10;所述热泵出水总管lg、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的末端均设置有温度计10;所述热水循环水泵8和冷水循环水泵7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表9,所述热水循环水泵8与靠近第一板式换热器5和第二板式换热器6一端的压力表9之间设置有止逆阀11;所述冷水循环水泵7与靠近所述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一端的压力表9之间设置有止逆阀11。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全方位监控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合理调控,提高自动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能源的使用率,保证酒店热水供应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与实施例2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高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低区生活热水回水总管、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通过m11管路与第一出水总管dg相连,所述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通过m12管路与第二出水总管gg相连,所述m11管路、m12管路、第三入水管gh1、第四入水管gh2、第五入水管dh1和第六入水管dh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17;第三入水管gh1和第五入水管dh1靠近第一水箱3和第二水箱4侧还设置有止逆阀11。

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数据控制各循环水泵和锅炉的启停,调节阀门的开度以控制系统循环水量,同时回水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还可以与供水设备组设备水泵联锁,通过设定回水温度,控制设备水泵运行频率来调节循环水量。通过上述合理设置各个部件,能够随末端用热负荷的变化适时调整热源侧系统热量的输出,避免了由于系统“空车运行”而造成的能源浪费,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源节约性。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与实施例3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入水总管hl上并联有两组热水循环水泵8,所述热水循环水泵8和冷水循环水泵7的两侧均设置有压力表9,所述热水循环水泵8与靠近第一水源热泵1和第二水源热泵2一端的压力表9之间设置有止逆阀11。所述连接管路j上设置有膨胀水箱13,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以空调冷冻水为热源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与实施例4区别在于,进一步限定,所述系统回水总管lh的靠近空调机组端和所述第二出水总管gg的靠近m12管路端设置有除雾器14,所述除雾器14两端依次串联有压力表9和第一蝴蝶阀和第二蝴蝶阀,所述第一蝴蝶阀和第二蝴蝶阀的远离所述压力表9的一端共同并联有第三蝴蝶阀;所述第二传输总管h2的靠近m4管路端设置有管道式电加热器15,所述管道式电加热器15的两端串联有第四蝴蝶阀和第五蝴蝶阀,所述第四蝴蝶阀和第五蝴蝶阀的远离所述管道式电加热器15的一端共同并联有第六蝴蝶阀,所述第五蝴蝶阀与管道式电加热器15之间设置有温度计10。所述第一出水总管dg和第二出水总管gg上均设置有过滤式紫外消毒器16。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系统出水的质量,提高用户用水体验,进一步提高供热系统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附图中表示方式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设备,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