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7091发布日期:2020-05-22 22:0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盘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盘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盘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器结构,其内部设有燃烧头和换热盘管。循环水在换热盘管中流动从而与燃烧头的高温烟气产生热交换。现有技术中的盘管式换热器,换热盘管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过小,造成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盘管换热器,能够控制进入至热交换室内的燃气和空气的流量,从而获得具有预定浓度的混合燃气。所述混合燃气供应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盘管换热器,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安装有圆柱形的燃烧头,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换热盘管组件,所述换热盘管组件包括依次绕设在所述燃烧头的周侧的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出烟口;

所述燃烧头的侧壁上密布有火孔,所述燃烧头经所述火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头的侧壁与所述换热盘管组件之间保持有第一安装间隙以形成进烟通道。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盘管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保留有第二安装间隙以形成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出烟通道。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用于隔开所述进烟通道和所述出烟口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表面连接在所述换热盘管的端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表面朝向所述出烟口并与所述出烟口之间保留有预定距离。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盘管之间保留有第三安装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换热盘管绕设在燃烧头的周侧,增加了烟气与换热盘管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头的周侧套设两组换热盘管,其进一步增加了烟气与换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提升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盘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盘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第一侧壁安装有燃烧头2。壳体1的内腔内设置换热盘管组件3,换热盘管组件3包括依次绕设在燃烧头2的周侧的第一换热盘管31和第二换热盘管32。壳体1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出烟口6。

燃烧头2燃烧头2的侧壁上密布有火孔,燃烧头2经火孔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

外部的混合燃气进入至燃烧头2并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燃烧头2的侧壁上密布的火孔进入至壳体1的内腔并在内腔中流动,在此过程中,高温烟气与换热盘管组件3的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内的循环水产生热交换以实现热量回收,经换热降温后的烟气最终经出烟口6离开壳体1的内腔。

换热盘管组件3的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依次围绕在燃烧头2的周侧,且燃烧头2得侧壁上密布有火孔,因此燃烧头2内的高温烟气能够从各个方向全方位地进入至壳体1的内腔中,并先后与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接触以完成热交换。

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增加了高温烟气与换热盘管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设置两组换热盘管,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头2的侧壁与换热盘管组件3之间保持有第一安装间隙以形成进烟通道4。换热盘管组件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保留有“l”形状的第二安装间隙以形成与出烟口6连通的出烟通道5。

烟气经火孔进入至进烟通道4后与换热盘管2进行热交换,最后顺着出烟通道5流动至出烟口6。

出烟通道5的设置,使得热交换后的烟气能够更加顺利地自换热器的内腔排出,减小了烟气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果。

为防止进烟通道4内的高温烟气从出烟口6之间溢出,造成热量损失。优选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中的用于隔开进烟通道4和出烟口6的隔板7。隔板7的一侧表面连接在换热盘管组件3的端部,隔板7的另一侧表面朝向出烟口6并与出烟口之间保留有预定距离。

优选的,为防止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之间产生粘接影响换热效率,第一换热盘管31、第二换热盘管32之间保留有第三安装间隙。当然,烟气也能够在第三安装间隙内流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安装有圆柱形的燃烧头,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换热盘管组件,所述换热盘管组件包括依次绕设在所述燃烧头的周侧的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出烟口;

所述燃烧头的侧壁上密布有火孔,所述燃烧头经所述火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盘管之间保留有第三安装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头的侧壁与所述换热盘管组件之间保持有第一安装间隙以形成进烟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保留有第二安装间隙以形成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出烟通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盘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的用于隔开所述进烟通道和所述出烟口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表面连接在所述换热盘管的端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表面朝向所述出烟口并与所述出烟口之间保留有预定距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盘管换热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安装有圆柱形的燃烧头,所述壳体的内腔内设置换热盘管组件,所述换热盘管组件包括依次绕设在所述燃烧头的周侧的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形成有出烟口;所述燃烧头的侧壁上密布有火孔,所述燃烧头经所述火孔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换热盘管绕设在燃烧头的周侧,增加了烟气与换热盘管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头的周侧套设两组换热盘管,其进一步增加了烟气与换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林;张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积顿新热能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