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781发布日期:2020-07-14 17:2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泵热水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系统是一种利用以空气、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加热生活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利用热泵供热水的基本系统方案有直接加热、间接加热以及混合型加热。常规热泵热水器,包括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几种机械压缩式热泵形式。

现有的热泵热水系统,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室外蒸发器表面会结霜,降低系统能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避免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采用天然能源换热器,免去了除霜过程,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节约能源。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的压缩机、油分、换热器、视液镜、热力膨胀阀和热交换器;

油分和换热器之间设有单向截止阀;

换热器和视液镜之间设有干燥过滤器和球阀。

进一步的,换热器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分别通过一个管道与散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保温棉。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使用太阳能、风力或者雨水作为能源。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放置于室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热交换器放在室外,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进入到热交换器中蒸发而大量吸收室外能量;之后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之后进入到换热器冷凝成制冷剂液体放热,所放出的热量持续给水加热,经加热后的热水就可以通过散热器来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而冷凝成的制冷剂液体再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进入热交换器中吸收能量,如此反复循环,获取大量能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干燥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干燥组件、第一连接端管和第二连接端管;

第一壳体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的未开口端设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一隔离腔;第二壳体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的未开口端设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二隔离腔;

第一连接端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合平台,第一连接端管的另一端自第一腔室内向外的穿过第一隔离腔设置在外;第二连接端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合平台,第二连接端管的另一端自第二腔室内向外的穿过第二隔离腔设置在外;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拼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拼接成干燥腔;干燥组件设置在干燥腔中、并压设在第一压合平台和第二压合平台之间。

进一步的,干燥组件包括不锈钢丝网制成的干燥壳体,干燥壳体中设有滤芯。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管和第二连接端管上分别套设一个密封垫圈,密封垫圈压设在干燥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少量的电能驱动,吸收大量的天然能源,并将能量输送到使用端,如供暖及生活热水;比传统空气源热泵节能至少20%;

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设计,使用侧放在室内,避免了低温时结冻问题;

3)本实用新型室外无风机运行,无噪音;

4)干燥过滤器的结构设置,安装方便,便于根据需求更换滤芯,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干燥过滤器。

附图标记:

压缩机1、油分2、单向截止阀3、换热器4、散热器5、干燥过滤器6、球阀7、视液镜8、热力膨胀阀9、热交换器10、保温棉11;

第一壳体601、第二壳体602、干燥组件603、第一连接端管604、第二连接端管605、第一腔室606、第一隔离腔607、第二腔室608、第二隔离腔609、第一压合平台610、第二压合平台611、干燥壳体612、滤芯613、密封垫圈614;

底部支撑架1001、换热底板1002、定位槽1003、换热管1004、固定卡板1005、通槽1006、支撑板10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基于新能源的热泵热水系统,包括通过连接管道依次串联的压缩机1、油分2、换热器4、视液镜8、热力膨胀阀9和热交换器10;

油分和换热器之间设有单向截止阀3;

换热器和视液镜之间设有干燥过滤器6和球阀7。

进一步的,换热器的热水出口和冷水进口分别通过一个管道与散热器5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与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道的外壁上包覆至少一层保温棉11。

进一步的,热交换器放置于室外。

热交换器放在室外,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进入到热交换器中蒸发而大量吸收室外的能量;之后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之后进入到换热器冷凝成制冷剂液体放热,所放出的热量持续给水加热,经加热后的热水就可以通过散热器来提供生活热水和采暖。而冷凝成的制冷剂液体再通过热力膨胀阀节流后,进入热交换器中吸收能量,如此反复循环,获取大量能量。

实施例二

作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热交换器包括底部支撑架1001,底部支撑架上设有换热底板1002,换热底板上均布多个向下凹陷且开口向上的定位槽1003,换热管1004呈s形的布设在换热底板上、使换热管卡入定位槽中,再通过固定卡板1005加以固定,固定卡板压设在换热管上、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在换热底板上;

底部支撑架上与定位槽对应的设有多个通槽1006,且底部支撑架上设有多个支撑板1007,换热底部压设在支撑板上、并通过螺丝加以锁紧固定,同时定位槽的底部穿过通槽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下方。

热交换器通过将太阳能、空气、风、雨作为能源进行吸收,更加高效、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换热管和换热底板上均涂覆一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涂层,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环境的伤害,提高了吸收能力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作为对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进一步改进,如图所示干燥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601、第二壳体602、干燥组件603、第一连接端管604和第二连接端管605;

第一壳体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腔室606,第一腔室的未开口端设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一隔离腔607;第二壳体中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二腔室608,第二腔室的未开口端设有圆台形结构的第二隔离腔609;第一腔室的长度大于第二腔室的长度;

第一连接端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合平台610,第一连接端管的另一端自第一腔室内向外的穿过第一隔离腔设置在外;第二连接端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合平台611,第二连接端管的另一端自第二腔室内向外的穿过第二隔离腔设置在外;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拼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拼接成干燥腔;干燥组件设置在干燥腔中、并压设在第一压合平台和第二压合平台之间。

进一步的,干燥组件包括不锈钢丝网制成的干燥壳体612,干燥壳体中设有滤芯613。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端管和第二连接端管上分别套设一个密封垫圈614,密封垫圈压设在干燥腔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