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9979发布日期:2020-04-28 21:3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水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



背景技术:

水箱是太阳能热水器上的重要部件之一,现有的水箱,都是在水箱里内置有承压内胆,在装配承压内胆时,需要先将承压内胆两端与水箱的两端固定,但是承压内胆上需要连通两个伸出水箱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这两根水管比较难安装,在保证承压内胆高效进出水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进出水管分别与水箱壳体、承压内胆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此种水箱对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位置及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承压内胆高效进、出水的同时,还保证了进、出水管与水箱壳体、承压内胆之间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包括水箱壳体和设置在水箱壳体内部的承压内胆,所述承压内胆一端焊接有进水管,另一端焊接有出水管,所述水箱壳体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供进水管穿过的进水套管和供出水管穿过的出水套管,所述出水套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出水管上的第一连接管、固定在出水套管内壁上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内螺纹相连接的外螺纹,且在内螺纹的内侧设有一向内凸出的第一环状台阶,所述第一密封圈被紧压在第一环状台阶与第二连接管之间;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套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水管上的第三连接管、固定在进水套管内壁上的第四连接管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内螺纹相连接的外螺纹,且在内螺纹的内侧设有一向内凸出的第二环状台阶,所述第二密封圈被紧压在第二环状台阶与第四连接管之间。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设计保证进水管和出水管在高效进、出水的同时,进一步保证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承压内胆和水箱壳体之间的密封性,其中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圈被第一环状台阶与第一连接管之间压紧,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后第二密封圈被第二环状台阶与第三连接管压紧,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进水管和进水套管、出水管和出水套管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改进,水箱壳体内设有保温发泡层,这样,保证水箱壳体的保温性能。

作为改进,进水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承压内胆外部,第二管段位于承压内胆的内部,所述第二管段的形状为弧形,且出口方向朝下;所述出水管包括第三管段和第四管段,所述第三管段位于承压内胆的外部,第四管段位于承压内胆的内部,所述第四管段的形状为弧形,且出口方向朝上,这样,第二管段朝下的出口能够将进来的冷水准确的注入到承压内胆的下部,从而使得承压内胆上方的热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出水管排出,通过弧形的第二管段和第四管段的设计能够保证进、出水时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使得进水管和出水管能够同轴设置,从而保证承压内胆安装后的稳定性和牢靠性。

作为改进,水箱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泄压口以及真空管插孔。

作为改进,第一连接管与出水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二连接管与出水套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三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四连接管与进水套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这样,焊接的方式能够牢靠连接的同时又可以充分保证密封性,且操作简单,极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区的放大图。

图中所示,1、水箱壳体,2、承压内胆,3、进水管,4、出水管,5、进水套管,6、出水套管,7、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9、第一密封圈,10、第一环状台阶,11、第三连接管,14、第四连接管,15、第二密封圈,16、保温发泡层,17、第一管段,18、第二管段,19、第三管段,20、第四管段,21、进水口,22、泄压口,23、真空管插孔,24、第二环状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带承压仓水箱,包括水箱壳体1和设置在水箱壳体1内部的承压内胆2,所述承压内胆2一端焊接有进水管3,另一端焊接有出水管4,所述水箱壳体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供进水管3穿过的进水套管5和供出水管4穿过的出水套管6,所述出水套管6与出水管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出水管4上的第一连接管7、固定在出水套管6内壁上的第二连接管8和第一密封圈9,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管8的外侧壁上设有能够与内螺纹相连接的外螺纹,且在内螺纹的内侧设有一向内凸出的第一环状台阶10,所述第一密封圈9被紧压在第一环状台阶10与第二连接管8之间;所述进水管3与进水套管5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进水管3上的第三连接管11、固定在进水套管5内壁上的第四连接管14和第二密封圈15,所述第三连接管11的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四连接管14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内螺纹相连接的外螺纹,且在内螺纹的内侧设有一向内凸出的第二环状台阶24,所述第二密封圈15被紧压在第二环状台阶24与第四连接管14之间。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设计保证进水管3和出水管4在高效进、出水的同时,进一步保证进水管3、出水管4分别与承压内胆2和水箱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其中第一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8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后第一密封圈9被第一环状台阶10与第一连接管7之间压紧,第三连接管11和第四连接管14通过内外螺纹连接后第二密封圈15被第二环状台阶24与第三连接管11压紧,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进水管3和进水套管5、出水管4和出水套管6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水箱壳体1内设有保温发泡层16,这样,保证水箱壳体1的保温性能。

本实施例中,进水管3包括第一管段17和第二管段18,所述第一管段17位于承压内胆2外部,第二管段18位于承压内胆2的内部,所述第二管段18的形状为弧形,且出口方向朝下;所述出水管4包括第三管段19和第四管段20,所述第三管段19位于承压内胆2的外部,第四管段20位于承压内胆2的内部,所述第四管段20的形状为弧形,且出口方向朝上,这样,第二管段18朝下的出口能够将进来的冷水准确的注入到承压内胆2的下部,从而使得承压内胆2上方的热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出水管4排出,通过弧形的第二管段18和第四管段20的设计能够保证进、出水时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使得进水管3和出水管4能够同轴设置,从而保证承压内胆2安装后的稳定性和牢靠性。

本实施例中,水箱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1、泄压口22以及真空管插孔23。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7与出水管4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二连接管8与出水套管6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三连接管11与进水管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第四连接管14与进水套管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这样,焊接的方式能够牢靠连接的同时又可以充分保证密封性,且操作简单,极易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3套和出水管4套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第四连接管14和第二连接管8的安装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