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5445发布日期:2020-05-26 18:2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加工时会用到锰粉作为电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真空上料机来上料。真空上料机是利用真空发生器作为真空源的一种真空输送机,适应于塑料管材生产线上的塑料粉末输送,当按下“开/关”按键时,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器,同时料斗的放料门在气缸推动下关闭,料斗中产生真空,真空上料机在真空下形成一股气流,在这股气流的作用下,被输送的物料经软管被输送到真空料斗中,一定时间后,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同时料斗的放料门在气缸推动下开启,物料从放料门自动放入受料设备中,同时,存储在气包中的压缩空气反吹过滤器,过滤器自动清洗,一定时间后,真空发生器重新开始工作,周而复始,粉末物料源源不断地送入受料设备中。

在储存锰粉时,由于粉末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结块。结块的锰粉加入到真空上料机的储料罐内,被进料管吸入上料时,容易堵塞进料管,导致真空上料机故障,需要停机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粉末物料容易受潮结块,堵塞真空上料机进料管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该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包括:

除潮罐,其包括壳体、密封盖以及破碎部,壳体为圆柱型,内部包括一除潮腔,在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物料口,密封盖布置于物料口处,破碎部内置于除潮腔内,与壳体内壁连接,破碎部包括多个朝向壳体轴线的凸起;

动力装置,其包括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电机,支架包括立杆以及与立杆上端转动连接的横杆,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横杆远离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电机转动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与壳体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将受潮板结的物料放置于除潮罐内,利用电机旋转除潮罐,物料在除潮罐内受到重力以及惯性的作用不断撞击管壁上的破碎部,多次撞击之后板结的物料破碎成粉末状,再使用真空上料机不易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除潮罐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支架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第二连接杆与电机的连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除潮罐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支架与第一连接杆的连接剖视图;图4是图1中第二连接杆与电机的连接剖视图。

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包括:除潮罐1、动力装置、加热装置3以及导热垫4。

除潮罐1包括壳体11、密封盖12以及破碎部13。壳体11为圆柱型,内部包括一除潮腔,在壳体11的一端开设有一物料口,密封盖12布置于物料口处。破碎部13内置于除潮腔内,与壳体11内壁连接,破碎部13包括多个朝向壳体11轴线的凸起。

动力装置包括支架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以及电机24。支架包括立杆211以及与立杆211上端转动连接的横杆212。第一连接杆22一端与横杆212远离立杆211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的一个底面固定连接,并与壳体11的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杆23一端与电机24转动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的另一个底面固定连接,并与壳体11轴线重合。第二连接杆23与电机24转动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卡扣连接、绳索捆绑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23远离壳体11的一端为环形,电机24转动轴端部为钩形,两者匹配连接。

加热装置3用于给除潮罐1加热。在加热装置3的加热部与壳体11之间布置有一加热垫4,用以提高壳体11与加热装置3的接触面积,使得除潮罐1能够更好的加热。

生产时将仓库中储存的物料从物料口放置于除潮腔内,然后封闭密封盖12,将除潮罐11放置于加热垫上,然后将第二连接杆23与电机24连接。启动电机进行旋转并伴随着加热。加热可以加速物料内的水分蒸发,促进板结的物料恢复粉末的状态。电机24带动除潮罐1旋转,物料在除潮腔内翻滚,撞击破碎部13,多次之后破碎成粉末状。然后将粉末物料从除潮腔中取出待用。并且物料经过预热之后更有利于加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将受潮板结的物料放置于除潮罐内,利用电机旋转除潮罐,物料在除潮罐内受到重力以及惯性的作用不断撞击管壁上的破碎部,多次撞击之后板结的物料破碎成粉末状,再使用真空上料机不易发生故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包括:

除潮罐,其包括壳体、密封盖以及破碎部,所述壳体为圆柱型,内部包括一除潮腔,在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物料口,所述密封盖布置于所述物料口处,所述破碎部内置于所述除潮腔内,与所述壳体内壁连接,所述破碎部包括多个朝向所述壳体轴线的凸起;

动力装置,其包括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电机,所述支架包括立杆以及与所述立杆上端转动连接的横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转动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壳体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还包括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壳体侧面抵接,用于给所述除潮罐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还包括一导热垫,所述导热垫布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为弧形,贴合所述壳体外表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环形,所述电机转动轴端部为与所述环形匹配的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包括:除潮罐,其包括壳体、密封盖以及破碎部,壳体为圆柱型,内部包括一除潮腔,在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物料口,密封盖布置于物料口处,破碎部内置于除潮腔内,与壳体内壁连接,破碎部包括多个朝向壳体轴线的凸起;动力装置,其包括支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电极原料除潮机将受潮板结的物料放置于除潮罐内,利用电机旋转除潮罐,物料在除潮罐内受到重力以及惯性的作用不断撞击管壁上的破碎部,多次撞击之后板结的物料破碎成粉末状,再使用真空上料机不易发生故障。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学;杨欢;谭雄辉;原堃;黄黎阳;李洋;王凯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