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2044发布日期:2020-04-24 21:4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

目前在送风的同时还可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除湿。

但是现有的新风除湿装置还存在着无法吊顶安装,除湿效果差和不具备外部管路防护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新风除湿装置存在着无法吊顶安装,除湿效果差和不具备外部管路防护功能的问题。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包括进气网,清理盖,初步滤杂管,u型镂空架,除虫块,一级滤杂网,二级滤杂网,金属软管一,弯管头,金属软管二,导气管,终极滤杂芯,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和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所述的进气网镶嵌在清理盖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盖螺纹连接在初步滤杂管的下端;所述的u型镂空架分别螺钉连接在初步滤杂管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镂空架的内部螺钉连接有除虫块;所述的一级滤杂网和二级滤杂网横向并列螺钉连接在u型镂空架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管头一端螺纹连接金属软管一的上端,另一端螺纹连接金属软管二的左端;所述的金属软管二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导气管的左端;所述的导气管的内部横向螺钉连接有终极滤杂芯;所述的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和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相连接;所述的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和导气管相连接;所述的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包括吊顶螺栓,调节座,伸缩座,中空吊顶安装座,调节螺栓和缓冲块,所述的吊顶螺栓分别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座分别螺栓连接在伸缩座的外端;所述的伸缩座分别横向插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的内部左右两端;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伸缩座和中空吊顶安装座的连接处;所述的缓冲块分别横向胶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包括除湿风机,镂空罩,滤杂网,异味吸附网,除湿球,连接管和除湿管,所述的除湿风机螺钉连接在镂空罩的上端;所述的滤杂网横向螺钉连接在连接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异味吸附网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除湿管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除湿球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异味吸附网之间;所述的镂空罩螺纹连接在除湿管的上端;所述的连接管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除湿管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包括导风机,机座,导风筒,支撑杆,防护罩,l型卡座和防虫网,所述的导风机通过机座安装在导风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纵向一端螺栓连接在防护罩的左下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导风筒的左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卡座分别螺钉连接在导风筒的右端上下两侧;所述的防虫网位于导风筒的右端,并插接在l型卡座之间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伸缩座具体采用纵截面为长方形的铝合金座。

优选的,所述的中空吊顶安装座具体采用长方体内部中空的铝合金座。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块采用多个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的滤杂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异味吸附网具体采用圆形活性炭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除湿球采用多个生石灰球。

优选的,所述的除湿管具体采用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金属软管一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除湿风机的上端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的除湿管纵向螺纹连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初步滤杂管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内部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罩具体采用不锈钢罩。

优选的,所述的防虫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导风筒的左端螺纹连接在导气管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网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所述的除虫块具体采用内置樟脑药球的海绵块,所述的一级滤杂网和二级滤杂网分别采用不锈钢滤网,所述的终极滤杂芯具体采用圆柱状活性炭芯。

优选的,所述的除湿风机具体采用hl3-2a型混流风机,所述的导风机具体采用xf22082mabhl型外转子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吊顶螺栓,调节座,伸缩座,中空吊顶安装座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进行吊顶工作,可根据吊顶需求进行伸缩调节调节座的位置,便于进行安装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块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保证吊顶安装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除湿风机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排气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镂空罩,滤杂网,异味吸附网,除湿球,连接管和除湿管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除湿效果,并可进行吸附杂质,保证空气干燥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风机,机座,导风筒,支撑杆,防护罩,l型卡座和防虫网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管路出气口防护功能,可保证排气畅通性,同时避免蚊虫进入,以保证除湿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气网,清理盖,初步滤杂管,u型镂空架,除虫块,一级滤杂网和二级滤杂网的设置,有利于初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滤杂吸附工作,并可进行拆卸清理,保证除湿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金属软管一,弯管头和金属软管二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弯折调节,便于进行安装。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气管和终极滤杂芯的设置,有利于对排出的气体进行终极滤杂吸附,可避免排出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气网;2、清理盖;3、初步滤杂管;4、u型镂空架;5、除虫块;6、一级滤杂网;7、二级滤杂网;8、金属软管一;9、弯管头;10、金属软管二;11、导气管;12、终极滤杂芯;13、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131、吊顶螺栓;132、调节座;133、伸缩座;134、中空吊顶安装座;135、调节螺栓;136、缓冲块;14、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1、除湿风机;142、镂空罩;143、滤杂网;144、异味吸附网;145、除湿球;146、连接管;147、除湿管;15、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1、导风机;152、机座;153、导风筒;154、支撑杆;155、防护罩;156、l型卡座;157、防虫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吊顶式新风除湿装置,包括进气网1,清理盖2,初步滤杂管3,u型镂空架4,除虫块5,一级滤杂网6,二级滤杂网7,金属软管一8,弯管头9,金属软管二10,导气管11,终极滤杂芯12,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13,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和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所述的进气网1镶嵌在清理盖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盖2螺纹连接在初步滤杂管3的下端;所述的u型镂空架4分别螺钉连接在初步滤杂管3的内部左右两壁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镂空架4的内部螺钉连接有除虫块5;所述的一级滤杂网6和二级滤杂网7横向并列螺钉连接在u型镂空架4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管头9一端螺纹连接金属软管一8的上端,另一端螺纹连接金属软管二10的左端;所述的金属软管二10的右端螺纹连接在导气管11的左端;所述的导气管11的内部横向螺钉连接有终极滤杂芯12;所述的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13和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相连接;所述的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和导气管11相连接;所述的可吊顶式伸缩调节连接架13包括吊顶螺栓131,调节座132,伸缩座133,中空吊顶安装座134,调节螺栓135和缓冲块136,所述的吊顶螺栓131分别纵向螺纹连接在调节座13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座132分别螺栓连接在伸缩座133的外端;所述的伸缩座133分别横向插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134的内部左右两端;所述的调节螺栓135螺纹连接在伸缩座133和中空吊顶安装座134的连接处;所述的缓冲块136分别横向胶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134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吊顶安装时,根据安装需求,放松调节螺栓135,伸缩调节伸缩座133在中空吊顶安装座134内部的位置,确定调节座132的位置后,锁紧调节螺栓135,将中空吊顶安装座134通过缓冲块136与屋顶部相接触,再将调节座132通过吊顶螺栓131与屋顶相连接,以保证固定稳定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包括除湿风机141,镂空罩142,滤杂网143,异味吸附网144,除湿球145,连接管146和除湿管147,所述的除湿风机141螺钉连接在镂空罩142的上端;所述的滤杂网143横向螺钉连接在连接管14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异味吸附网144分别横向螺钉连接在除湿管147的内部上下两侧;所述的除湿球14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异味吸附网144之间;所述的镂空罩142螺纹连接在除湿管147的上端;所述的连接管146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除湿管147的下端,吊顶安装后,将除湿风机141与室内电源相连接,使得除湿风机141进行动作,室内空气经过进气网1滤杂后,再经过初步滤杂管3内部的一级滤杂网6和二级滤杂网7进行滤杂工作,通过除虫块5也可进行除虫工作,同时室内的湿气不断上移,再通过滤杂网143,异味吸附网144和除湿球145进行逐步吸附、吸潮、清理后,经过金属软管一8,弯管头9,金属软管二10和导气管11排出,再通过终极滤杂芯12吸附后,即可经过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排出室外,此时可实现新风替换,起到除潮的作用。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包括导风机151,机座152,导风筒153,支撑杆154,防护罩155,l型卡座156和防虫网157,所述的导风机151通过机座152安装在导风筒15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154纵向一端螺栓连接在防护罩155的左下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导风筒153的左上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型卡座156分别螺钉连接在导风筒153的右端上下两侧;所述的防虫网157位于导风筒153的右端,并插接在l型卡座156之间的内部,室内换风时,将导风机151与室内电源相连接,使得导风机151动作,即可将室外空气经过防虫网157滤杂隔离后,再通过导风筒153进入,经由导气管11内部的终极滤杂芯12进行吸附滤杂后,通过金属软管二10,弯管头9和金属软管一8导入,再通过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除湿后,经过初步滤杂管3内部逐步处理后,排入室内,实现换风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伸缩座133具体采用纵截面为长方形的铝合金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中空吊顶安装座134具体采用长方体内部中空的铝合金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块136采用多个橡胶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杂网143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异味吸附网144具体采用圆形活性炭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除湿球145采用多个生石灰球。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除湿管147具体采用不锈钢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金属软管一8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除湿风机141的上端出口处。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除湿管147纵向螺纹连接在中空吊顶安装座134的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初步滤杂管3纵向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管146的内部下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罩155具体采用不锈钢罩。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虫网157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风筒153的左端螺纹连接在导气管11的右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气网1具体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所述的除虫块5具体采用内置樟脑药球的海绵块,所述的一级滤杂网6和二级滤杂网7分别采用不锈钢滤网,所述的终极滤杂芯12具体采用圆柱状活性炭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除湿风机141具体采用hl3-2a型混流风机,所述的导风机151具体采用xf22082mabhl型外转子风机。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吊顶安装时,根据安装需求,放松调节螺栓135,伸缩调节伸缩座133在中空吊顶安装座134内部的位置,确定调节座132的位置后,锁紧调节螺栓135,将中空吊顶安装座134通过缓冲块136与屋顶部相接触,再将调节座132通过吊顶螺栓131与屋顶相连接,以保证固定稳定性,吊顶安装后,将除湿风机141与室内电源相连接,使得除湿风机141进行动作,室内空气经过进气网1滤杂后,再经过初步滤杂管3内部的一级滤杂网6和二级滤杂网7进行滤杂工作,通过除虫块5也可进行除虫工作,同时室内的湿气不断上移,再通过滤杂网143,异味吸附网144和除湿球145进行逐步吸附、吸潮、清理后,经过金属软管一8,弯管头9,金属软管二10和导气管11排出,再通过终极滤杂芯12吸附后,即可经过室外管路防护防虫机结构15排出室外,此时可实现新风替换,起到除潮的作用,室内换风时,将导风机151与室内电源相连接,使得导风机151动作,即可将室外空气经过防虫网157滤杂隔离后,再通过导风筒153进入,经由导气管11内部的终极滤杂芯12进行吸附滤杂后,通过金属软管二10,弯管头9和金属软管一8导入,再通过可除湿吸附滤杂球结构14除湿后,经过初步滤杂管3内部逐步处理后,排入室内,实现换风工作,室内出风时:换风室内除潮中除湿风机141动作,导风机151不动作,室外进风时:换风室外除潮中除湿风机141不动作,导风机151动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