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5964发布日期:2020-07-14 17:2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幕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风幕机运用在制冷、空调、防尘、隔热的商场、剧院、宾馆、饭店等门口上方,能隔绝室内外空气,防止室内外空气进行冷热交换,同时,又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的作用,风幕机工作时产生高速的气流,将室内外分成两个独立温度区域,防止冷(暖)气外流,保持室内空调温度及净化空气,从而在节省电能的同时,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但是传统的风幕机设置在玻璃上,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玻璃表面会沾染灰尘、易碎杂物等脏污粘稠物,并且不间断的工作使能耗较大不可避免受到室外的污染进入风幕机,导致室内环境构成污染。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包括风幕机壳、风机和玻璃,所述风幕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且风幕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隔机构,所述阻隔机构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玻璃,所述玻璃的前表面设置有除杂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隔机构包括出风孔、出气管、进风口、纱网和混合室,所述风幕机壳的底部连接有混合室,所述风幕机壳和混合室为互通结构,所述混合室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出风孔,所述出气管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孔的内部套接在出气管外表面,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纱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口的直径和纱网的直径相等,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孔以混合室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且进风口和出风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出气管以混合室的一侧为准呈15°倾斜设置,所述混合室为倒梯形台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杂装置包括第二支座、收集盒、第一支座、刮板、海绵擦和滑轨,所述玻璃的前表面通过吸盘固定有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且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的内部均开设有滑轨,相邻所述的滑轨通过刮板连接,所述刮板的后表面通过粘结固定有海绵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座的长度、宽度和第一支座的长度、宽度均相等,且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以刮板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的长度均大于滑轨的长度,所述滑轨与收集盒为垂直设置,所述收集盒与刮板为上下平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和海绵擦为一体式结构,且刮板和海绵擦为平行安装,所述刮板均与第二支座和第一支座垂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阻隔机构,利用风幕机壳内部的风机启动,带动进风口,而进风口内部嵌入的纱网能起到将残余尘粒阻挡在室外,从而将气流进一步汇聚在混合室内,减少乱流的产生,对风幕机减少一定的能耗,而出气管与混合室的倾斜结构能喷出的气流有效距离增加,防止气流发散严重,使风幕整体风压风速分布均匀,达到净化室内的效果和节能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除杂装置,通过风幕机玻璃前表面固定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利用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内部的滑轨与刮板的结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比较方便地将风幕机底部玻璃上的小粒径颗粒和粘稠物进行清除,从而清除到收集盒内,绿色环保,防止环境再次受到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易清除小粒径颗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中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幕机壳;2、风机;3、阻隔机构;4、第二支座;5、玻璃;6、收集盒;7、除杂装置;8、第一支座;9、刮板;10、出风孔;11、出气管;12、进风口;13、纱网;14、混合室;15、海绵擦;16、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风幕式环保节能除杂装置,包括风幕机壳1、风机2和玻璃5,风幕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机2,且风幕机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隔机构3,阻隔机构3包括出风孔10、出气管11、进风口12、纱网13和混合室14,风幕机壳1的底部连接有混合室14,风幕机壳1和混合室14为互通结构,混合室14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出风孔10,且出气管11的另一侧中心处开设有进风口12,出风孔10的内部套接在出气管11外表面,进风口1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纱网13,进风口12的直径和纱网13的直径相等,进风口12和出风孔10以混合室14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且进风口12和出风孔10的直径相等,出气管11以混合室14的一侧为准呈15°倾斜设置,混合室14为倒梯形台结构,出气管11与混合室14的倾斜结构能喷出的气流有效距离增加,防止气流发散严重。

在图1和图3中:阻隔机构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玻璃5,玻璃5的前表面设置有除杂装置7,除杂装置7包括第二支座4、收集盒6、第一支座8、刮板9、海绵擦15和滑轨16,玻璃5的前表面通过吸盘固定有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盒6,且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的内部均开设有滑轨16,第二支座4的长度、宽度和第一支座8的长度、宽度均相等,且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以刮板9的中心为基准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的长度均大于滑轨16的长度,相邻的滑轨16通过刮板9连接,滑轨16与收集盒6为垂直设置,收集盒6与刮板9为上下平行安装,刮板9的后表面通过粘结固定有海绵擦15,刮板9和海绵擦15为一体式结构,且刮板9和海绵擦15为平行安装,刮板9均与第二支座4和第一支座8垂直连接,刮板9和海绵擦15的一体式结构能够将小粒径颗粒从上往下清除到收集盒6内,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风幕机壳1内部的风机2启动,带动进风口12,而进风口12内部嵌入的纱网13能起到将残余尘粒阻挡在室外,从而将气流进一步汇聚在混合室14内,减少乱流的产生,对风幕机减少一定的能耗,在通过出气管11喷出室内,而出气管11与混合室14的倾斜结构能喷出的气流有效距离增加,使风幕整体风压风速分布均匀,防止气流发散严重,达到净化室内的效果,当风幕机玻璃5前表面污染严重时,通过风幕机玻璃5前表面固定的第一支座8和第二支座4,利用第一支座8和第二支座4内部的滑轨16,通过刮板9与海绵擦15的结合进行上下清除工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比较方便地将风幕机上的小粒径颗粒和粘稠物进行清除,从而清除到收集盒6内,绿色环保,防止环境再次受到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易清除小粒径颗粒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