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5514发布日期:2020-06-17 00:38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负离子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长久待在都市密闭房间内,人们会觉得头昏脑涨,当来到森林海边、瀑布等地方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空气负离子的作用。空气负离子也叫负氧离子,是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闪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医学界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空气维他命”等美称。负离子作为空气中的微生素对人体的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现有的负离子释放器功能又比较单一,无法对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成份进行过滤杀菌,极易影响人体的健康,且对人体产生医疗保健作用的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本领域人员设计出一种一体式具有滤菌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在负离子发射装置内安装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净化组件能够起到净化过滤和杀菌的作用,空气净化组件的过滤层能够起到初步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多层过滤起到净化空气中的pm2.5,杀菌、吸附分解异味、去除有毒气体、去除甲醛效果好,紫外线灭菌灯安装于出风管道内端,通过灭菌灯起到第二次杀菌的作用,上面罩侧端粘结有一层高效滤菌膜,通过在装置上面罩的出风口处侧端粘结的滤菌膜,起到三重杀菌的作用,能够确保输出的空气能够达到高标准的无菌卫生要求的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包括后壳体组件、风机组件、中框组件、负离子发生组件、空气净化组件、面罩组件,所述后壳体组件设为两部分,其一部分设为斜梯形安装槽座,其另一部分为弯弧型安装槽座,所述斜梯形安装槽座与弯弧型安装槽座为互通式结构,所述风机组件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并呈适配设置,所述中框组件平行设置于弯弧型安装槽座一端并呈适配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安装于中框组件上侧内端,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安装于中框组件下侧内端,所述面罩组件设于中框组件一端。

作为优选地,所述弯弧型安装槽座内侧上端装设有定位凸起件,所述弯弧型安装槽座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所述定位连接件设为五部分,其中间部分设为定位螺纹杆部,所述定位螺纹杆部呈内螺纹式结构,所述定位螺纹杆部上下左右四端均设有梯形定位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本体、设于风机本体上端并相连通的出风管道,所述风机本体上端与出风管道下端分别设有安装定位板,所述风机本体与出风管道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定位板从而固定,所述风机本体外壁安装有至少2个隔离减震垫,所述出风管道侧端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把手安装槽内,所述出风管道内端装设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出风管道一侧端延伸定位板,所述出风管道的出风口处侧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定位凸起件,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件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环形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中框组件上设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螺栓穿过定位螺纹杆部内的螺纹凹槽将中框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中框组件前端设有定位卡槽,延伸定位板卡接于定位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框组件上端开设有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所述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内壁侧端固定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下端设有mcu安装座,mcu安装于mcu安装座内,所述mcu安装座内装设有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分别与mcu以及紫外线灭菌灯电性连接,所述mcu安装座下端设有空气净化安装座,所述空气净化安装座一端开设有进风开口,所述进风开口设于风机本体一端并呈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地,负离子发生组件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板,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内,所述负离子发生板安装于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内。

作为优选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过滤层和紫外线灭菌灯,所述过滤层包括由前往后依次装设的初效抗菌布、高效hepa过滤网、冷触煤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紫外线灭菌灯安装于出风管道内端。

作为优选地,面罩组件包括上面罩、中面罩和下面罩,所述上面罩设于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面罩设于mcu安装座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面罩设于中面罩和空气净化安装座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上面罩侧端粘结有一层高效滤菌膜,所述一层高效滤菌膜为医用滤菌膜,所述一层高效滤菌膜的上滤菌孔的孔径为0.15-0.25um。

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负离子发射装置内安装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净化组件能够起到净化过滤和杀菌的作用,空气净化组件包括过滤层和紫外线灭菌灯,过滤层包括由前往后依次装设的初效抗菌布、高效hepa过滤网、冷触煤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过滤层能够起到初步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多层过滤起到净化空气中的pm2.5,杀菌、吸附分解异味、去除有毒气体、去除甲醛效果好,紫外线灭菌灯安装于出风管道内端,通过灭菌灯起到第二次杀菌的作用,上面罩侧端粘结有一层高效滤菌膜,通过在装置上面罩的出风口处侧端粘结的滤菌膜,起到三重杀菌的作用,一层高效滤菌膜的上滤菌孔的孔径为0.15-0.25um,能够过滤直径极小的细菌,确保输出的空气能够达到高标准的无菌卫生要求。

本实用新型后壳体组件设为两部分,其一部分设为斜梯形安装槽座,其另一部分为弯弧型安装槽座,斜梯形安装槽座与弯弧型安装槽座为互通式结构,风机组件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并呈适配设置,出风管道的出风口处侧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定位凸起件,环形定位凸起件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环形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通过环形定位凸起件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环形定位凹槽能够有效保证风机组件在后壳体组件的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固定性,固定效果好,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弯弧型安装槽座内侧上端装设有定位凸起件,弯弧型安装槽座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中框组件上设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螺纹杆部内的螺纹凹槽将中框组件与后壳体组件固定,能够有效保证中框组件与后壳体组件的固定性,定位连接件设为五部分,其中间部分设为定位螺纹杆部,定位螺纹杆部呈内螺纹式结构,定位螺纹杆部上下左右四端均设有梯形定位部,通过多次有效的设计及实验,上述定位连接件的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中框组件与后壳体组件的固定性。

本实用新型风机本体外壁安装有至少2个隔离减震垫,隔离减震垫为橡胶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弹性减震性能好,能够减缓风机本体的震动,出风管道侧端焊接有把手,把手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把手安装槽内,把手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装置的提升,出风管道一侧端延伸定位板,中框组件前端设有定位卡槽,延伸定位板卡接于定位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能够有效保证风机本体与中框组件的固定性,进一步保证风机整体的固定性,出风管道的出风口处侧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定位凸起件,环形定位凸起件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内的环形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能够有效保证风机组件上端在后壳体组件内的固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框组件上端开设有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内壁侧端固定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和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能够有效保证负离子发生板和负离子发生器的固定性,保证结构整体稳定的运行,空气净化安装座能够将过滤层安装于其内,过滤层结构简单,且在更换的时候,只要将旧的过滤层抽出,装上新的过滤层即可,不需要更换壳体,降低制造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的装配图。

图3为定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壳体组件,101-斜梯形安装槽座,102-弯弧型安装槽座,103-定位凸起件,104-定位连接件,105-定位螺纹杆部,106-梯形定位部,2-风机组件,201-风机本体,202-出风管道,203-安装定位板,204-隔离减震垫,205-环形定位凸起件,206-延伸定位板,207-把手,3-中框组件,301-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2-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303-mcu安装座,304-开关电源,305-空气净化安装座,306-进风开口,4-负离子发生组件,401-负离子发生器,402-负离子发生板,5-空气净化组件,501-初效抗菌布,502-高效hepa过滤网,503-冷触煤过滤网,504-活性炭过滤网,505-紫外线灭菌灯,6-面罩组件,601-上面罩,602-中面罩,603-下面罩,7-一层高效滤菌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负离子发射装置,包括后壳体组件1、风机组件2、中框组件3、负离子发生组件4、空气净化组件5、面罩组件6,所述后壳体组件1设为两部分,其一部分设为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其另一部分为弯弧型安装槽座102,所述斜梯形安装槽座101与弯弧型安装槽座102为互通式结构,所述风机组件2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内并呈适配设置,所述中框组件3平行设置于弯弧型安装槽座102一端并呈适配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组件4安装于中框组件3上侧内端,所述空气净化组件5安装于中框组件3下侧内端,所述面罩组件6设于中框组件3一端,装置内安装空气净化组件5,空气净化组件5能够起到净化过滤和杀菌的作用。

实施例二:弯弧型安装槽座102内侧上端装设有定位凸起件103,所述弯弧型安装槽座102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104,所述定位连接件104设为五部分,其中间部分设为定位螺纹杆部105,所述定位螺纹杆部105呈内螺纹式结构,所述定位螺纹杆部105上下左右四端均设有梯形定位部106通过多次有效的设计及实验,上述定位连接件的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保证中框组件与后壳体组件的固定性,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风机组件2包括风机本体201、设于风机本体上端并相连通的出风管道202,所述风机本体201上端与出风管道202下端分别设有安装定位板203,所述风机本体201与出风管道202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定位板203从而固定,所述风机本体201外壁安装有至少2个隔离减震垫204,隔离减震垫为橡胶注塑为一体成型结构,弹性减震性能好,能够减缓风机本体201的震动,出风管道202侧端焊接有把手207,所述把手207安装于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内的把手安装槽内,把手207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装置的提升,所述出风管道202内端装设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出风管道202一侧端延伸定位板206,中框组件3前端设有定位卡槽,延伸定位板206卡接于定位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能够有效保证风机本体201与中框组件2的固定性,进一步保证风机整体的固定性,所述出风管道202的出风口处侧端固定安装有环形定位凸起件205,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件205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内的环形定位凹槽内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通过环形定位凸起件205套接于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内的环形定位凹槽能够有效保证风机组件2在后壳体组件1的斜梯形安装槽座101内的固定性,固定效果好,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二相同。

实施例四:中框组件3上设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螺栓穿过定位螺纹杆部105内的螺纹凹槽将中框组件3与后壳体组件1固定,弯弧型安装槽座102内侧上端装设有定位凸起件103,弯弧型安装槽座102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104,中框组件3上设有至少14个定位连接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螺纹杆部105内的螺纹凹槽将中框组件3与后壳体组件1固定,能够有效保证中框组件3与后壳体组件1的固定性,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三相同。

实施例五:中框组件3前端设有定位卡槽,延伸定位板206卡接于定位卡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上端开设有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1,所述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1内壁侧端固定安装有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302,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1和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302能够有效保证负离子发生板402和负离子发生器401的固定性,保证结构整体稳定的运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302下端设有mcu安装座303,mcu安装于mcu安装座303内,所述mcu安装座303内装设有开关电源304,所述开关电源304分别与mcu以及紫外线灭菌灯505电性连接,所述mcu安装座303下端设有空气净化安装座305,空气净化安装座305能够将过滤层安装于其内,过滤层结构简单,且在更换的时候,只要将旧的过滤层抽出,装上新的过滤层即可,不需要更换壳体,降低制造成本,实用性强,所述空气净化安装座305一端开设有进风开口306,所述进风开口306设于风机本体201一端并呈平行设置,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四相同。

实施例六:负离子发生组件4包括负离子发生器401、负离子发生板402,所述负离子发生器401安装于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座302内,所述负离子发生板402安装于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1内,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五相同。

实施例七:空气净化组件5包括过滤层和紫外线灭菌灯505,所述过滤层包括由前往后依次装设的初效抗菌布501、高效hepa过滤网502、冷触煤过滤网503、活性炭过滤网504,所述紫外线灭菌灯505安装于出风管道202内端,过滤层能够起到初步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多层过滤起到净化空气中的pm2.5,杀菌、吸附分解异味、去除有毒气体、去除甲醛效果好,紫外线灭菌灯505安装于出风管道202内端,通过灭菌灯起到第二次杀菌的作用,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六相同。

实施例八:面罩组件6包括上面罩601、中面罩602和下面罩603,所述上面罩601设于负离子发生板定位座301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中面罩602设于mcu安装座303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面罩603设于中面罩602和空气净化安装座305前端并通过螺栓固定,其余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至七相同。

实施例九:上面罩601侧端粘结有一层高效滤菌膜7,所述一层高效滤菌膜7为医用滤菌膜,所述一层高效滤菌膜7的上滤菌孔的孔径为0.15-0.25um,一层高效滤菌膜7能够起到三重杀菌的作用,一层高效滤菌膜的7上滤菌孔的孔径为0.15-0.25um,能够过滤直径极小的细菌,确保输出的空气能够达到高标准的无菌卫生要求。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