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4650发布日期:2020-06-20 15:44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暖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



背景技术:

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与传统供暖方式相比,地暖具有散热均匀、舒适,清洁健康,环保节能,美观大方,安全可靠,超长寿命和高效隔音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冬季开始使用地暖来供暖。地暖模块,地热供暖系统末端主要的可选组件之一。用于取代传统地暖系统中的保温板、反射膜、卡钉等辅材。地暖模块的出现及应用,大大简化的地暖安装程序,对于地暖模块的安装无论是对于外观,还是对于后续的地暖模块使用效果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地暖模块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底部铺设及弯路折返材料,多为柱状板、蘑菇板、隔热棉,铺设导线时,导线在弯曲时受到的应力较大,容易对导线造成损伤,导线使用寿命较短;

2、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地暖模块材料多为泡沫,虽然铺设很方便,但缝隙太大、不紧凑、表面导热不快、热量上下散发,容易造成热能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的解力引直效果,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包括弯头模块本体,所述弯头模块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导引模板,所述导引模板的两侧设置有地板龙骨槽,所述地板龙骨槽远离导引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水泥回填槽,所述弯头模块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弧度解力引直槽,所述弯头模块本体靠近弧度解力引直槽的一端设置有弧度解力模块,所述弯头模块本体远离弧度解力引直槽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弯头模块本体靠近固定槽的一端设置有隔离承重板,所述导引模板的两侧开设有引直槽,所述导引模板靠近引直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挡板。

可选的,所述弯头模块本体采用原料为2.5cm厚度的挤塑板,所述弯头模块本体长度为60cm,宽度为12cm。

可选的,所述导引模块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引模板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地板龙骨槽和水泥回填槽位于导引模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地板龙骨槽和水泥回填槽的总宽度和导引模板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弧度解力引直槽为180度的弧形槽,所述弧度解力引直槽的直径为16cm,所述弧度解力引直槽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弧度解力引直槽之间两两相交。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为直线型的槽,所述固定槽的直径为1.6cm。

可选的,所述隔离承重板的长度和弯头模块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隔离承重板的厚度和弯头模块本体的厚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引直槽的尺寸和弧度解力引直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挡板位于导引模板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将地暖的导热管线钳于弧度解力引直槽的内部,保护管材和杂质面接触,防止损害,一方面,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的切槽对导热管线弯曲折返的应力进行分解,降低弯曲折返产生的应力对导热管线的损害,提高导热管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使导热管线便于进行折返安装,便于对导热管线进行固定,提高导热管线的安装效率。

2、该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一方面,通过对弯头模块本体进行手动刀割,将弯头模块本体分割为施工所需的尺寸,便于将弯头模块本体进行拼接,减小弯头模块本体拼接的缝隙,使拼接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在导引模板之间填充水泥将导引模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减小模板之间的缝隙,施工简单,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能够对底面进行保温,阻止热量向下传导,提高地暖的取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弯头模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头模块本体,2-导引模板,3-地板龙骨槽,4-水泥回填槽,5-弧度解力引直槽,6-弧度解力模块,7-固定槽,8-隔离承重板,9-引直槽,10-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包括弯头模块本体1,弯头模块本体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导引模板2,导引模板2的两侧设置有地板龙骨槽3,地板龙骨槽3远离导引模板2的一侧设置有水泥回填槽4,弯头模块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弧度解力引直槽5,弯头模块本体1靠近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一端设置有弧度解力模块6,弯头模块本体1远离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7,弯头模块本体1靠近固定槽7的一端设置有隔离承重板8,导引模板2的两侧开设有引直槽9,导引模板2靠近引直槽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挡板10,弯头模块本体1采用原料为2.5cm厚度的挤塑板,弯头模块本体1长度为60cm,宽度为12cm,导引模块2有若干个,若干个导引模板2之间均设置有间隙,地板龙骨槽3和水泥回填槽4位于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隙内,地板龙骨槽3和水泥回填槽4的总宽度和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隙宽度相同,地板龙骨槽3将地板龙骨进行固定,水泥回填槽4用于填充水泥,弧度解力引直槽5为180度的弧形槽,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直径为16cm,弧度解力引直槽5有若干个,若干个弧度解力引直槽5之间两两相交,固定槽7为直线型的槽,固定槽7的直径为1.6cm,隔离承重板8的长度和弯头模块本体1的长度相同,隔离承重板8的厚度和弯头模块本体1的厚度相同,隔离承重板8所能承载的重量为每平方米35千克,引直槽9的尺寸和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尺寸相适配,固定挡板10位于导引模板2的两侧,对地板龙骨和水泥进行支撑。

在使用时,将地暖的导热管线钳于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内部,保护管材和杂质面接触,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180切槽对导热管线弯曲折返的应力进行分解,降低弯曲折返产生的应力对导热管线的损害,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5使导热管线便于进行折返安装,便于对导热管线进行固定,将弯头模块本体1和导引模板2进行合缝连接,铺设导引模板2保持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距为55mm,将导引模板2横竖均按此间距进行铺设,然后,在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距填充水泥,通过对弯头模块本体1进行手动刀割,将弯头模块本体1分割为施工所需的尺寸,便于将弯头模块本体1进行拼接,减小弯头模块本体1拼接的缝隙,使拼接更加紧凑,通过在导引模板2之间填充水泥将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减小模板之间的缝隙。

综上所述,该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使用时,使用者将地暖的导热管线钳于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内部,保护管材和杂质面接触,防止损害,一方面,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5的180切槽对导热管线弯曲折返的应力进行分解,降低弯曲折返产生的应力对导热管线的损害,提高导热管线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弧度解力引直槽5使导热管线便于进行折返安装,便于对导热管线进行固定,提高导热管线的安装效率,该180度干湿弯头地暖模块,一方面,通过对弯头模块本体1进行手动刀割,将弯头模块本体1分割为施工所需的尺寸,便于将弯头模块本体1进行拼接,减小弯头模块本体1拼接的缝隙,使拼接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在导引模板2之间填充水泥将导引模板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减小模板之间的缝隙,施工简单,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能够对底面进行保温,阻止热量向下传导,提高地暖的取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