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7691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饲料烘干的目的是除去饲料中多余的水分,以便于包装、运输、储藏和使用。常用的饲料干燥方法有: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气流干燥、回转圆筒干燥、滚筒干燥、红外线干燥、高频干燥、闪蒸干燥、螺旋振动干燥、旋片式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等。

现有的饲料加工烘干设备多采用热烘干的形式,在使用时将饲料放入设备内进行烘干,烘干形式单一、烘干效率低,造成饲料不能完全迅速烘干,耗时耗力,进而会影响饲料加工进程。同时烘干设备没有设置隔热层,烘干时设备的温度升高导致现场的温度的升高,恶化烘干现场的生产环境,给现场工作人员工作带来不便,严重时还会威胁到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以解决在饲料烘干过程中烘干效率低,造成饲料不能完全很快的烘干、耗时耗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内壳体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壁四周设置有隔热层,外壳体外壁上部右侧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贯穿内壳体的侧壁伸入内壳体内部;所述外壳体顶部正中位置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分别穿过外壳体和内壳体的顶部伸入内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烘干层、第二烘干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第一烘干层和第二烘干层与转轴倾斜固定连接,第一烘干层设置在进料口下方,第一烘干层与转轴之间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口和热风进气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侧壁上垂直设置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内壳体的侧壁,与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空腔连通;通气管道上设置有通气支管,通气支管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烘干层和第二烘干层的上方,在通气支管下表面设置有复数个漏气孔;内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内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贯穿所述外壳体,出气管道位于内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第一烘干层、第二烘干层通过固定套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层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固定杆和转轴的固定套固定连接;固定板和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板的长度小于固定杆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烘干层向上倾斜,所述第二烘干层向下倾斜,第一烘干层、第二烘干层与转轴的倾斜角均为10°-30°。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支管为圆盘形的。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外壁在进料口侧设置有检修梯。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为圆锥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烘干燥层和第二烘干层,在每层干燥层的上方均设置有烘干盘管,饲料经过第一烘干层落入第二烘干层继续烘干;并且在饲料烘干设备内壳体的外表面增加了一层包保温,提高烘干效率,能使饲料充分烘干;

2、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热层,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损耗,同时也保证了烘干现场的环境温度不会随着饲料烘干时间的增加而增高;

3、在进料口侧设置有检修梯,当进料口出现堵塞时,检修人员可以通过检修梯对进料口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烘干层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通气支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进料口;4-电机;5-转轴;501-固定套;6-第一烘干层;601-下料口;602-固定杆;603-固定板;7-第二烘干层;8-过滤层;9-出料口;10-通气口;11-通气管道;1101-通气支管;1102-漏气孔;12-空腔;13-出气口;14-出气管道;15-检修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1-3所示,一种饲料快速烘干装置,包括内壳体2,还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内壁四周设置有隔热层,外壳体1外壁上部右侧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贯穿内壳体2的侧壁伸入内壳体2内部;外壳体1顶部正中位置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转轴5分别穿过外壳体1和内壳体2的顶部伸入内壳体2内部;内壳体2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烘干层6、第二烘干层7、过滤层8;过滤层8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9;第一烘干层6和第二烘干层7与转轴5倾斜固定连接,第一烘干层6设置在进料口3下方,第一烘干层6与转轴5之间设置有下料口601;外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口10,通气口10和热风进气管道固定连接;内壳体2侧壁上垂直设置通气管道11,通气管道11的一端穿过内壳体2的侧壁,与内壳体2和外壳体1形成的空腔12连通;通气管道11上设置有通气支管1101,通气支管1101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烘干层6和第二烘干层7的上方,在通气支管1101下表面设置有复数个漏气孔1102;内壳体2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内设置有出气管道14,出气管道14贯穿外壳体1,出气管道14位于内壳体2内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烘干层和转轴能够稳固连接,在转轴5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501,第一烘干层6、第二烘干层7通过固定套501与转轴5固定连接;第一烘干层6包括固定杆602和固定板603,固定杆602和转轴5的固定套501固定连接;固定板603和固定杆602固定连接,固定板603的长度小于固定杆602的长度,固定板603与转轴5之间形成下料口601,第一烘干层6上的饲料通过下料口601落到第二烘干层7上,进行第二道烘干工序;第一烘干层6向上倾斜,第二烘干层7向下倾斜,第一烘干层6、第二烘干层7与转轴5的倾斜角均为10°-30°,外壳体1和内壳体2均为圆锥体,方便下料。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支管1101为圆盘形的,分别设置在第一烘干层6和第二烘干层7的上方,实现均匀烘干。

外壳体1外壁在进料口3侧设置有检修梯15,当进料口3出现堵塞、破损等情况,可以通过检修梯进行检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