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8070发布日期:2021-08-31 17:4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空气湿度调节设备(下称“加湿器”)因对干燥的空气进行加湿,补偿空气中水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滋润皮肤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常用电器,尤其是经常使用空调的房间和西北等干燥地区。传统冷暖混合式加湿器是在水槽内安装发热装置和雾化装置,直接把水槽内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经雾化装置震动雾化后经雾道吹出。因雾化装置对水温要求不能过高,否则严重影响雾化片的寿命,导致了雾的温度有限,达不到暖雾扩散的效果。

为了提升雾的温度,提高雾的扩散范围,中国专利文献cn102418976a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将大水槽分成三小部分:超声波水槽、加热水槽、储水腔,三部分通过细小的水道连通。加热水槽内的水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沸腾产生水蒸汽雾,超声波水槽的水超声成水雾,通过风道将两种雾混合在一起吹入空气中。水道与超声波水槽、加热水槽通过储水槽处于同一平面相通,加热水槽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水道会迅速将热传导至储水槽和超声波水槽内的水,导致超声波水槽内的水温升高,超声雾化片在0-50℃水温下工作寿命一般为3000-5000小时,雾化片的寿命特征是水温越高寿命越短,长时间在水温较高环境下工作,严重影响了超声波装置(雾化片)的寿命,缩短了加湿器的使用周期,更重要的是,细小的水道在清洗时不方便,很难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通过设置于其下方的连接管路实现连通,同时储水加热槽内所产生的蒸汽雾和储水雾化槽内所产生的冷水雾进入盛雾腔内汇集,使热蒸汽不会对储水雾化槽内的水产生加热影响,既能解决雾化片寿命短的问题,同时还方便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快速清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所述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的上方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与所述储水雾化槽之间通过一下水装置连接,所述储水雾化槽内设有雾化装置,所述储水加热槽内设有发热装置,所述的雾化装置和储水加热槽上方还设有一盛雾腔,所述盛雾腔的下端开口将所述储水加热槽所产生的蒸汽雾和所述储水雾化槽所产生的冷水雾罩住,所述盛雾腔中所形成的雾化通道伸出所述水箱外,用于将所产生的冷水雾和/或蒸汽雾导出;所述储水雾化槽的下端面处设有出水口,所述储水加热槽的下端面处设有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连通一管路,所述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出水口、进水口固定连接。

所述水箱中还设有一通气道,所述通气道贯穿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所述通气道的下部形成一腔室,所述盛雾腔置于所述腔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盛雾腔包括聚气室和雾道管,所述聚气室的下端开口,用于将所述储水加热槽所产生的蒸汽雾和所述储水雾化槽所产生的冷水雾罩住;所述雾道管设置于所述聚气室的上方,且与所述聚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雾道管贯穿所述水箱的通气道。

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与所述盛雾腔的雾化通道出口相匹配的出雾口,所述顶盖与所述壳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的下端开口,其下端面处设有一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呈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的下端内部还设有一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风道,所述风道贯穿所述储水雾化槽底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风道的出口与所述盛雾腔相连通。

所述储水雾化槽和储水加热槽呈独立设置,且所述储水雾化槽和储水加热槽之间设有隔热材料层。

所述储水雾化槽内设有一隔板,所述下水装置和所述雾化装置分置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且通过所述隔板上的豁口将其两侧连通;所述风道由所述雾化装置所在的槽区域中伸出。

所述下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水箱底部的聪明阀和设置于所述储水雾化槽中的杠杆型浮子,所述杠杆型浮子的一端设有用于开启所述聪明阀的顶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发明在加湿器内分别设置两个独立的储水槽体单元,一个单元为储水加热槽,内安装加热装置,另一个单元为储水雾化槽,内安装下水装置和超声雾化装置。根据热水密度比冷水密度小,热在水中向上传递的原理,在两个单元的下方设置连通管路,将两个单元的水温独立分开,储水加热槽中的水通过此管路由储水雾化槽中流至储水加热槽内;同时在雾化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上方设置一个盛雾腔,盛雾腔通过雾化通道排出;本发明阻断了储水加热槽内的水热传导至储水雾化槽内的问题,使雾化储水槽内的水始终保持在冷水状态,保证了雾化装置的寿命不受影响。

b.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隔热材料层或者直接将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分隔开,两槽中的水温不产生相互影响,由于管路设置在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的下方将二者相连通,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之间的水热不互通,不产生多余的水道,清洗更方便,有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c.根据对雾化装置和加热装置的不同控制,本发明可以实现3种工作状态:一种是只有雾化装置工作的冷雾状态,一种是只有加热装置的热雾状态,一种是雾化装置与加热装置一起工作的冷暖雾混合状态,功能多样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加湿器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加湿器安装分解轴测示意图;

图3是加湿器内部结构剖视轴测示意图;

图4是加湿器机身轴测示意图;

图5是加湿器内两槽间的管路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识如下:

1-壳体

11-储水加热槽,111-进水口

12-储水雾化槽,121-出水口,122-隔板

13-发热装置,14-雾化装置,15-管路,16-风机,161-风道

2-盛雾腔

21-聚气室,22-雾道管

3-水箱

31-通气道

4-顶盖

41-出雾口

5-下水装置

51-聪明阀,52-杠杆型浮子,521-顶杆

6-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暖混合式加湿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储水加热槽11和储水雾化槽12,储水加热槽11和储水雾化槽12的上方设有水箱3,水箱3的底部与储水雾化槽12之间通过一下水装置5连接,在储水雾化槽12内设有雾化装置14,储水加热槽11内设有发热装置13;雾化装置14和储水加热槽11上方还设有一盛雾腔2,盛雾腔2的下端开口将储水加热槽11所产生的蒸汽雾和储水雾化槽12所产生的冷水雾罩住,盛雾腔2中所形成的雾化通道伸出水箱3外,用于将所产生的冷水雾和/或蒸汽雾导出;储水雾化槽12的下端面处设有出水口121,储水加热槽11的下端面处设有进水口111,出水口121与进水口111之间连通一管路15,管路15的两端分别与出水口121、进水口111可拆卸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两个储水单元,一个单元为储水加热槽,内安装加热装置,另一个单元为储水雾化槽,内安装下水装置和超声雾化装置,同时还在储水加热槽的底部及储水雾化槽的底部通过一管路将两槽连通,水箱中的水先进入储水雾化槽12,然后依次由出水口121、管路15和进水口111进入储水加热槽11内。根据热水密度比冷水密度小,热在水中向上传递的原理,由于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为独立结构,盛雾腔直接收集蒸汽雾和/或冷水雾,蒸汽雾不会进入储水雾化槽中,从而避免了对储水雾化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使雾化装置中的超声雾化片保持正常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水箱3如图2所示,在水箱3中还设有一通气道31,通气道31贯穿水箱3的上下两端,且通气道31的上下两端开口,水箱3的下部形成一腔室,如图1所示,其为一向下渐扩的腔室,其形状与盛雾腔2形状相匹配,盛雾腔2置于水箱3下部所形成的腔室内,盛雾腔2所形成的雾化通道与通气道31相连通,所产生的不论是冷水雾还是蒸汽雾,或者是二者的混合雾,都将由此通气道31直接排到水箱3外。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盛雾腔2优选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聚气室21和雾道管22,聚气室21的下端开口,即图1所示,聚气室21的下端开口完全将雾化装置14、风机16及储水加热槽11完全罩住,用于将储水加热槽11所产生的蒸汽雾和储水雾化槽12所产生的冷水雾罩住;雾道管22设置于聚气室21的上方,且与聚气室21内部相连通,雾道管22贯穿水箱3的通气道31,雾道管22的上端可以直接伸出通气道31的上端开口,雾化管22的上部开口优选为渐开式结构,其下部为柱状,且上部的渐开式开口尺寸大于下部的柱状尺寸,更有利于蒸汽雾和冷水雾的排放。

这里的水箱3可以设置于壳体1内,壳体1的上端设有一顶盖4,顶盖4上设有与盛雾腔2的雾化通道出口相匹配的出雾口41,顶盖4与壳体1的上端可拆卸连接。当然,水箱3也可以不设置于壳体内部,即壳体可以不必太高,储水加热槽和储水雾化槽位于壳体内部,而水箱位于壳体上端,且水箱的下端直接与壳体的上端形成可以拆装的连接结构。

当然,壳体1的下端可以直接为开口结构,还可以在其下端面处设有一底盖6,如图3所示,底盖6与壳体1呈可拆卸固定连接,直接封住壳体的下端面,还可以在底盖6的下端面安装移动轮,方便移动位置。

为了将冷水雾快速吹出,本发明还在壳体下端内部的区域,即在储水雾化槽12下方设有一风机16,风机16的出风口连接一风道161,风道161贯穿储水雾化槽12底部并延伸至其上方盛雾腔中,风道161的出口与盛雾腔2相连通。这里的风机采用市售常用风机,这里不再赘述,通过风机可以改善出雾效果。

另外,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在储水雾化槽12内设有一隔板122,下水装置5和雾化装置14分置于隔板122的两侧,且通过隔板122上的豁口将其两侧连通,从而保证水由隔板122一侧的下水装置5进入隔板122另一侧的雾化装置14中,风道161由雾化装置14所在的槽区域中伸出。这里的下水装置5包括设置于水箱3底部的聪明阀51和设置于储水雾化槽12中的杠杆型浮子52,杠杆型浮子52结构可以结合图3和图4看出,在储水雾化槽12中设置了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了转轴,浮子可以随着水的液位沿着转轴摆动,浮子的一端设有与水箱3底部所设置的聪明阀51相对应的顶杆521,储水雾化槽12内的水位足够低时,浮子一端下降,带有顶杆521的一端升起,于是将聪明阀51顶开,使水箱3中的水流至储水雾化槽12中;当水位逐渐升高时,带有顶杆521的浮子一端逐渐下降,难以顶起聪明阀51时,聪明阀51会逐渐关闭。

当然,为了避免储水雾化槽12和储水加热槽11之间产生热传导,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隔热材料层。

在发热装置和雾化装置上方安装盛雾腔,罩住发热装置、雾化装置和风机风道出风口,水箱的通气道穿过盛雾腔的雾道管,聪明阀处于浮子的顶杆上方。盖上顶盖,出雾口与雾道管、盛雾腔连通。这里的雾化装置为常用的超声雾化片,发热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的电发热体,这里不再赘述。

使用时,水箱内的水通过聪明阀流入储水雾化槽,储水雾化槽内的水又从出水口流入储水加热槽。当需要冷雾时,雾化装置单独工作,产生的水雾在盛雾腔内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带入雾道管从出雾口吹入空气中。当需要暖雾时,加热装置单独工作,产生的蒸汽水雾在盛雾腔内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带入雾道管从出雾口吹入空气中。当需要冷暖混合雾时,雾化装置和加热装置同时工作,雾化装置产生的冷水雾和加热装置产生的蒸汽雾在盛雾腔内混合在一起形成冷暖混合雾,通过风机产生的风带入雾道管从出雾口吹入空气中,可以实现三种加湿工作模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