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42620发布日期:2020-07-10 17:30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化气体制冷的原理为空隙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但中央空调的功能仅限于室内温度的调节,通过介入新风系统可以使室内外的气体循环流通。

现有的,如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cn208750858u公开了一种具有新风功能的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提供冷暖空气的中央空调、弧形送风管和回风系统,回风系统包括回风管、防火保温软接管和混风仓,回风管通过防火保温软接管与混风仓管道连接,回风管的自由端设置在室内,作为回风口,弧形送风管一端与混风仓管道连接,弧形送风管的自由端设置在室内,作为出风口,中央空调与混风仓管道连接。通过混风仓及回风管的设置,在考虑室内空气质量及中央空调使用环境的情况下,充分优化向室内提供的冷暖空气及新风质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该中央空调系统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功能;但是当处于流感或病毒爆发的疫情时期时,该中央空调的室内气体不断循环利用,如果室内个人携带有感染病菌,这些病菌会跟随气体在室内循环流通,容易造成室内的人员集体感染,危害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其可以在有流感或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洁净度,保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包括进风主管、回风主管和送风主管,所述进风主管的两端分别与送风主管和回风主管相连通,所述送风主管上连通有多个与室内连通的分管,所述回风主管连通有多个与室内连通的回风管,所述分管远离送风主管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对气体冷却的换热装置,所述进风主管开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入风口,所述进风主管且位于入风口与送风主管之间设置有对气体冷却的风机盘管,所述进风主管内且位于风机盘管和送风主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回风主管与进风主管之间连通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排风管,所述风机盘管和换热装置均连接有同一制冷机组,所述进风主管和排风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对通过的气流进行控制的限流机构,所述进风主管的限流机构位于入风口和回风主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空调系统运作时,室外气体从入风口进入进风主管,气体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再经送风主管和分管送到室内,制冷机组对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提供冷却水,使经过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的气体可以经过热量交换,得到冷却,室内的气体再经回风管输送到回风主管内部,一部分气体回流到进风主管内且与入风口进入的气体相混合,进行再利用循环,达到减排效果;当流感或病毒爆发等情况发生时,关闭进风管内部的限流机构,同时开启排风管内部的限流机构,回风主管内部的室内气体全部从排风管排放到室外,防止室内的污浊气体重新回流到进风管内部,提高室内气体的新鲜度,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风主管和排风管的管径中均设置有圆筒壳体,所述限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圆筒壳体内的主板、贴合设置于主板一侧的叠板以及固定设置于进风主管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滑动穿设于主板的中部,且与所述叠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板和叠板均开设有多个风孔,相邻两个所述风孔之间的面积大于风孔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控制限流机构的启闭时,利用电机驱动叠板转动,当叠板和主板的风孔相互对齐时,气流可以从限流机构位置经过;当叠板与主板的的风孔相互错位,且相交面积为零时,限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转动叠板调节其风孔与主板上风孔的相交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回风主管内部的室内气体进入进风主管的流量,控制进风主管内回收的室内气体与新鲜气体的含量比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个过滤网和两个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外侧壁配合抵接于进风主管的内侧壁,所述进风主管的底部开设有供安装框通过的操作口,所述安装框远离操作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面积大于操作口的防脱板,所述过滤网通过快拆机构固定设置于安装框的内侧,所述安装框的底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设置于进风主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将气流中带菌的粉尘杂质拦截下来,提高进入室内的气体的洁净度,通过设置有两个过滤网,解除固定机构对安装框的固定,将其中一个安装框从操作口位置伸出进风主管,通过解除快拆机构对过滤网的固定,可以对安装框上的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另外一个过滤网可以单独对进风主管内部的气流过滤,空调系统的运作可以持续进行,减少耗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承载块和调节螺杆,所述承载块的一侧位于安装框的一侧下方,所述进风主管的外侧壁且位于操作口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承载块与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块远离安装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进风主管的相对两侧壁均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转动设置有轴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穿设于轴杆的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可以驱动承载块绕铰接座翻转,调节螺杆同时绕转杆翻转,当承载块位于安装框一侧下方时,承载块对安装框的底部提供支撑作用,使安装框不能从操作口位置脱离出进风主管,当调节螺杆驱动承载块翻转到安装框的一侧时,安装框可以从操作口位置伸出,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快拆机构包括两个插板,所述过滤网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安装框的相对两外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内侧壁的推移槽,所述插板滑动插接于推移槽,所述固定框靠近推移槽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与插板相互插接的嵌合槽,所述插板的一侧与安装框的侧壁相互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安装时,安装框从操作口伸出进风主管,将固定框放置在安装框的内侧,推动推移槽内部的插板,使插板插接于嵌合槽内部,然后将安装框收合在进风主管内部,安装框的侧壁与进风主管的内侧壁贴合,从而使插板不能脱离嵌合槽,可以将过滤网固定在安装框的内侧,该操作便于过滤网拆装,通过按时更换过滤网,可以保障进入室内气体的新鲜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制冷机组包括有冷却塔和制冷器,所述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的进水端均通过冷却管与制冷器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的出水端均通过回水管与冷却塔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制冷器的进水端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器内冷却后的水输送到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内部,经过风机盘管和换热装置内的气体与冷水水进行热量交换,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内吸收了热量的水输送到冷却塔内部进行初步冷却降温,最后输送到制冷器进行二次降温,通过冷却水循环流动,可以使进入室内的气体降低到一定温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管靠近送风主管的一端内部以及回风管靠近送风主管的一端内部均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杀菌灯对经过的气体提供杀菌,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残留的优点,提高进入室内气体的新鲜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回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室内的气体通过回风管进入回风主管排走时,气体可以从单向阀门经过,同时单向阀门可以避免回风主管内部的气体重新回流到室内,造成二次污染,保障室内气体的洁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叠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叠板分别贴合于主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叠板的风孔相互对齐,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叠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叠板贴合在主板的两侧,可以形成多级密封的效果,提高限流机构位置关闭时的密封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框的内侧延伸有凸缘,多个所述插柱固定设置于凸缘朝向固定框的一面,所述固定框开设有多个供插柱穿过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柱穿过安装孔,可以提高固定框与安装框的连接稳定性,加强对过滤网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中央空调系统运作时,室外气体从入风口进入进风主管,气体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再经送风主管和分管送到室内,制冷机组对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提供冷却水,使经过换热装置和风机盘管的气体可以经过热量交换,得到冷却,室内的气体再经回风管输送到回风主管内部,一部分气体回流到进风主管与入风口进入的气体相混合,进行再利用循环,达到减排效果;当发生流感或病毒感染等情况时,关闭进风管内部的限流机构,同时开启排风管内部的限流机构,回风主管内部的室内气体全部从排风管排放到室外,防止室内的污浊气体重新回流到进风管内部,提高室内气体的新鲜度,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

2.需要控制限流机构的启闭时,利用电机驱动叠板转动,当叠板和主板的风孔相互对齐时,气流可以从限流机构位置经过;当叠板与主板的的风孔相互错位,且相交面积为零时,限流机构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转动叠板调节其风孔与主板上风孔的相交面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回风主管内部的室内气体进入进风主管的流量,控制进风主管内回收的室内气体与新鲜气体的含量比例;

3.过滤网将气流中带菌的粉尘杂质拦截下来,提高进入室内的气体的洁净度,通过设置有两个过滤网,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可以驱动承载块绕铰接座翻转,调节螺杆同时绕转杆翻转,当承载块位于安装框一侧下方时,承载块对安装框的底部提供支撑作用,使安装框不能从操作口位置脱离出进风主管,当调节螺杆驱动承载块翻转到安装框的一侧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安装框从操作口位置伸出进风主管,通过推动插板脱离嵌合槽,过滤网可以从安装框取出,进行清洗或更换,另外一个过滤网可以单独对进风主管内部的气流过滤,空调系统的运作可以持续进行,减少耗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排风管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风主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主管;11、入风口;12、风机盘管;13、操作口;14、圆筒壳体;141、主板;15、风孔;16、铰接座;17、支杆;171、轴杆;2、送风主管;21、分管;22、换热装置;221、回水管;3、回风主管;31、回风管;311、单向阀门;32、排风管;4、紫外线杀菌灯;5、电机;51、叠板;6、制冷器;61、连接管;611、冷却塔;62、冷却管;7、安装框;71、推移槽;711、插板;7111、避让口;72、凸缘;721、插柱;73、防脱板;8、承载块;81、转杆;82、调节螺杆;821、转钮;9、过滤网;91、固定框;911、嵌合槽;91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循环系统,包括送风主管2、进风主管1、回风主管3和制冷机组,进风主管1的两端分别与送风主管2和回风主管3的一端相连通,送风主管2和回风主管3远离进风主管1的一端均呈封闭设置。进风主管1靠近回风主管3的一端顶部开设有与室外相连通的入风口11,回风主管3靠近进风主管1的一端连通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排风管32。进风主管1的通风路径中安装有供气体通过的风机盘管12,风机盘管12位于入风口11与送风主管2之间。送风主管2上沿其长度方向连通有多个分管21,分管21远离送风主管2的一端内部安装有供气体通过的换热装置22,分管21远离送风主管2的一端与室内气体相连通。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均与制冷机组相连通,气体经过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时进行冷却,随后进入室内。回风主管3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连通有多个回风管31,回风管31远离回风主管3的一端与室内相连通,室内的气体可以经回风主管3排放到室外或循环到进风主管1内进行再利用。

制冷机组包括有冷却塔611和制冷器6,制冷器6的出水端通过冷却管62与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的进水端相连通,制冷器6将冷却水输送到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内部,对经过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221与冷却塔611的进水端相连通,吸收了热量的水经过回水管221输送到冷却塔611进行初步冷却,冷却塔611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61与制冷器6的进水端相连通,冷却塔611内初步冷却的水经连接管61回流到制冷器6进行重新冷却,随后输送到换热装置22和风机盘管12进行热量交换。

参照图1和图2,进风主管1和排风管32的内部均连通有圆筒壳体14,进风主管1的圆筒壳体14位于回风主管3与入风口11之间,圆筒壳体14内部安装有对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的限流机构,限流机构包括主板141、电机5和两个叠板51,主板141的边缘固定连接于圆筒壳体14的内侧壁,主板141和叠板51的轮廓与圆筒壳体14的内壁相互配合,主板141固定在圆筒壳体14的内部,两个叠板51分别贴合于主板141的两侧壁,电机5固定于圆筒壳体14的内部,电机5的输出轴滑动穿设于主板141的中部,且与两个叠板51固定连接。

主板141和叠板51均环向开设有多个风孔15,相邻两个风孔15之间的面积大于风孔15的面积,两个叠板51的风孔15相互对齐。利用电机5驱动两个叠板51转动,当叠板51的风孔15转动到与主板141的风孔15相互对齐位置时,可以供气流通过;当叠板51的风孔15转动到与主板141的风孔15相互错位,且相交面积为零时,可以对管道进行多级封闭。可以在特殊时期封闭进风主管1内部的限流机构,同时开启排风管32内部的限流机构,使室内的气体可以排出室外,避免回风主管3内部的室内气流重新回流到进风主管1内部,从而提高气体的洁净度。

参照图1和图3,进风主管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位于入风口11与送风主管2之间,过滤组件包括有两个安装框7和两个过滤网9,安装框7呈矩形框设置,安装框7的外侧壁与进风主管1的内侧壁相互配合抵接,过滤网9安装于安装框7的内侧。进风主管1的底部开设有供安装框7伸出的操作口13,安装框7的底部与进风主管1的底部齐平。安装框7的顶部固定有防脱板73,防脱板73的面积大于操作口13的面积,防脱板73的两侧与进风主管1的相对两内壁滑动连接,防脱板73嵌入进风主管1的顶部内壁,且与进风主管1的顶部内壁齐平。将安装框7从操作口13取出进风主管1,防脱板73避免安装框7完全脱离进风主管1,可以对安装框7上的过滤网9进行清理或更换。在更换其中一个过滤网9的过程中,另外一个过滤网9可以单独对进风主管1的气体过滤,空调系统可以持续工作,保证室内气体的新鲜度。

参照图3和图4,安装框7的底部与进风主管1的底部相互齐平,安装框7的两侧底部均通过固定机构固定于进风主管1内部,固定机构包括承载块8和调节螺杆82。进风主管1位于操作口13的两侧均固定有铰接座16,铰接座16与承载块8的中部相互铰接,承载块8的一侧位于安装框7的下方,承载块8远离安装框7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81,调节螺杆8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转杆81的中部。进风主管1靠近承载块8的两个侧壁均固定有两个支杆17,两个支杆17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轴杆171,轴杆171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标示),调节螺杆82螺纹穿设于螺纹孔,轴杆171和转杆81均与调节螺杆82相互垂直,调节螺杆82远离转杆81和轴杆171的一端固定有转钮821。

当调节螺杆82处于竖直状态时,调节螺杆82支撑承载块8绕铰接座16翻转,使承载块8的一侧与安装框7的底部相互抵接,承载块8对安装框7提供支撑作用,将安装框7固定收合在进风主管1内部。转动调节螺杆82,使调节螺杆82背向承载块8移动,可以拉动承载块8绕支撑杆的一端翻转,调节螺杆82同时绕转杆81翻转,可以驱动承载块8翻转到竖直状态,此时承载块8位于安装框7的两侧,安装框7可以从操作口13伸出,方便对过滤网9进行更换、清洗。

过滤网9通过快拆机构与安装框7相互固定,快拆机构包括两个插板711,安装框7的相对两外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内侧壁的推移槽71,插板711配合滑动插接于推移槽71的内部,插板711的一侧与安装框7相对应的外侧壁相互齐平,两个插板711相互靠近的一侧伸出安装框7的内侧。过滤网9的外侧固定有固定框91,固定框91靠近推移口的相对两外侧壁均开设有贯穿内侧壁的嵌合槽911,插板711的一侧与嵌合槽911相互插接,将过滤网9固定在安装框7内侧。

安装框7的内侧朝内延伸有呈框形设置的凸缘72,凸缘72位于固定框91的一侧,多个插柱721固定于凸缘72朝向固定框91的一面。固定框91开设有多个与插柱721相互对齐的安装孔912,两个插板711相向一面开设有与插柱721相对应的避让口7111,插柱721穿设于相对应的避让口7111和安装孔912,插板711避免插柱721脱离安装孔912,从而加强对过滤网9的固定。

参照图1,分管21靠近送风主管2的一端内部以及回风管31靠近回风主管3的一端内部均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4,紫外线杀菌灯4可以对经过的气流进行除菌,降低气流的含菌量。回风管31的中部安装有单向阀门311,单向阀门311可以供室内的气流从回风管31进入回风主管3内部,同时避免回风主管3内部的浑浊气流重新倒流回室内,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空调系统运作时,室外的气体从入风口11进入进风主管1,经过风机盘管12进行初步冷却及过滤组件过滤后进入送风主管2,随后在分管21内的换热装置22进行二次冷却,最后冷却的气体从分管21进入室内。室内的气体从回风管31输送到回风主管3,这些气体的一部分在进风主管1内与入风口11进入的新鲜气体混合,进行循环再利用,节能减排。在流感或病毒爆发的时期,利用电机5驱动叠板51转动,使叠板51与主板141的风孔15相互错位,避免回风主管3内部的室内气体回流到进风主管1内部,回风主管3内部的气流从排风管32排出,进入室内的气体全部采用入风口11进入的室外气体,可以避免病菌跟随循环的气体在室内流通,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人员的生命健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