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4061发布日期:2020-07-04 04:1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挂机空调器内机主要采用中框、面板分体式结构,而中框、面板一体化的挂机空调器发展倍受限制,原因在于中框面板一体化的外观框架结构相对于中框、面板分体式结构刚性较低,面框受热后变形较大,且当整机跌落碰撞发生弹性形变时,容易损伤蒸发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面框的外观框架结构刚性较低,面框受热后变形较大,且当整机跌落碰撞时,容易损伤蒸发器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所述空调面框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格栅和顶板,所述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筋部和支撑侧筋部,所述支撑底筋部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进风格栅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侧筋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空调蒸发器支架相抵接。

由此,第一加强结构的设置,增大面框的结构刚性,且当整机跌落碰撞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与蒸发器支架接触,有效吸收跌落冲击,避免损坏蒸发器翅片。

可选地,所述进风格栅包括沿所述进风格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与所述进风格栅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端面,且所述第二连接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相连接。

由此,第二连接端面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上,不影响外观。

可选地,所述支撑侧筋部远离所述进风格栅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且所述支撑侧筋部远离所述进风格栅的一端与所述顶板的连接面宽度范围为0.7-0.9mm。

由此,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结构的整体强度,保证空调面框外观不因内部筋条接触面积过大而产生表面缺陷。

可选地,所述空调面框包括与所述顶板相连接的侧板,所述支撑侧筋部为沿所述第一支撑板向靠近所述侧板方向设置的凸起结构。

由此,限定支撑侧筋部的具体形状,加强支撑底筋部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底筋部与所述支撑侧筋部垂直设置。

由此,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可选地,所述支撑底筋部包括第二支撑底筋,所述支撑侧筋部包括第二支撑侧筋,所述第二支撑底筋与所述第二支撑侧筋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侧筋包括适于与所述空调蒸发器支架相抵接的限位支撑筋。

由此,当整机跌落碰撞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与蒸发器支架接触,能够有效吸收跌落冲击,避免损坏蒸发器翅片。

可选地,所述支撑底筋部包括第一支撑底筋,所述支撑侧筋部包括第一支撑侧筋,所述第一支撑底筋与所述第一支撑侧筋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底筋和所述第一支撑侧筋相连接的第一延长支撑筋,所述第一延长支撑筋沿所述第一支撑底筋的长度方向向远离所述进风格栅的方向设置。

由此,限定第一延长支撑筋的连接方式,加强空调面框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延长支撑筋上用于走线的卡扣结构。

由此,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增加埋线功能。

可选地,所述侧板包括左侧板,所述支撑底筋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底筋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底筋,且所述第一支撑底筋相对于所述第三支撑底筋靠近所述左侧板设置。

由此,加强面框的结构强度,且第一支撑底筋用于隔绝电控盒与蒸发器,避免发生凝露。

可选地,所述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结构包括分别与所述顶板和所述进风格栅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且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端面、第四连接端面和第五连接端面,所述第三连接端面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四连接端面设置于所述进风格栅上。

由此,加强面框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所述第五连接端面为弧形端面或弯折形端面。

由此,减小第二加强结构的整体面积,容易出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通过第一加强结构的设置,增大面框的结构刚性,而所述支撑侧筋部远离所述进风格栅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结构的整体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面框和上述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所述空调面框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格栅和顶板,所述空调面框加强结构与所述进风格栅和所述顶板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与所述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与蒸发器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面框、11-进风格栅、111-第一支撑结构、12-顶板、13-侧板、14-第二支撑结构、15-第一加强组件、151-第一支撑底筋、152-第一支撑侧筋、153-第一延长支撑筋、154-卡扣结构、16-第二加强组件、161-第三支撑底筋、162-第三支撑侧筋、163-第二延长支撑筋、17-第二加强结构、171-第五连接端面、172-第四连接端面、173-第五连接端面、18-第三加强组件、181-第二支撑底筋、182-第二支撑侧筋、1821-限位支撑筋、2-蒸发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右方,“x”的反向代表左方,“y”的正向代表上方,“y”的反向代表下方,“z”的正向代表前方,“z”的反向代表后方,且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术语“一些具体的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用于支撑空调面框1,空调面框1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格栅11和顶板12,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筋部和支撑侧筋部,支撑底筋部包括分别与顶板12和进风格栅11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支撑侧筋部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且第一加强结构与空调蒸发器支架2相抵接。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支撑板的形状不做限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为平板,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包括分别与顶板1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端面和与所述进风格栅1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端面,且第一连接端面与第二连接端面相连接。

因此,第一加强结构的设置,增大空调面框1的结构刚性,且当整机跌落碰撞时,会与蒸发器支架接触,有效吸收跌落冲击,避免损坏蒸发器翅片。

优选地,进风格栅11包括格栅本体和与格栅本体相连接的边框,沿格栅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支撑结构111,所述第二连接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11上。需要说明的是,格栅本体的宽度方向为图中y的正向或反向。由此,第二连接端面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111上,不影响外观,且节省空间,进风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支撑结构111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111的数量为4个,适于与支撑侧筋部相匹配,及每个第一支撑结构111均连接有本实施例中的面框加强结构,加强效果更好,且不影响外观面。

优选地,支撑侧筋部远离进风格栅11的第一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顶板12的连接面的宽度范围为0.7-0.9mm。由此,支撑侧筋部远离进风格栅11的第一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结构的整体强度,保证空调面框1外观不因内部筋条接触面积过大而产生表面缺陷。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与顶板12的连接面的宽度为0.8mm,既能保证第一加强结构的整体强度,又能保证空调面框1外观不因内部筋条接触面积过大而产生表面缺陷。

优选地,空调面框1包括与顶板12相连接的侧板13,支撑侧筋部为沿支撑底筋部向靠近侧板13方向设置的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侧板13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因此,凸起结构可以靠近左侧板设置,也可以靠近右侧板设置,还可以同时靠近左侧板及右侧板设置,即本实施例中支撑侧筋部或者向左凸起,或者向右凸起,或者向左右两侧都凸起,由此,限定支撑侧筋部的具体形状,加强支撑底筋部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对于支撑底筋部与支撑侧筋部的连接夹角不做限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底筋部与支撑侧筋部垂直设置。由此,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加强结构的数量不做限制,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相应地,当第一加强结构为多个时,相应地,支撑底筋部包括多个支撑底筋,支撑侧筋部包括多个支撑侧筋,满足支撑底筋部与支撑侧筋部连接关系的每个支撑底筋和每个支撑侧筋相互组合均可形成第一加强结构。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组件15,且第一加强组件15设置在靠近空调电控盒的第一支撑结构111上,能够隔开电控盒强电区,使得使用者在拆开过滤网后无法触碰到电控盒的强电区域,以此保证电器安全。

如图4-6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组件15包括第一支撑底筋151和第一支撑侧筋152,第一支撑底筋151的高度h11的范围为87-88mm,第一支撑底筋151的长度l11的范围为43-45mm,第一支撑底筋151的厚度范围d11为2.5-3.5mm,第一支撑侧筋152的宽度d13的范围为11-13mm,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h11为87.2mm,l11为44mm;d11为3mm,d13为12mm,在保证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原料,同时不影响外观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组件15还包括第一延长支撑筋153,第一延长支撑筋153沿第一支撑底筋151的长度方向向远离进风格栅11的方向设置,且第一延长支撑筋153与第一支撑底筋151和第一支撑侧筋152相连接。由此,限定第一延长支撑筋153的连接方式,有效加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支撑底筋151的长度方向为图4中z的正向或反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延长支撑筋153的高度h12为5.5-6.0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h12为5.7mm,有效加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一延长支撑筋153远离进风格栅11的第二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由此,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组件15的整体强度。

优选地,第二连接端与顶板12的连接面的的宽度范围d12为0.7-0.9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与顶板12的连接面的宽度范围d12为0.8mm,由此,保证空调面框1外观不因内部筋条接触面积过大而产生表面缺陷,同时也避免宽度过小支撑强度不够。

优选地,第一延长支撑筋153上设置用于走线的卡扣结构154。由此,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增加埋线功能。

如图7-8所示,优选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第二加强组件16,第二加强组件16包括第三支撑底筋161和第三支撑侧筋162,第三支撑底筋161与第一支撑底筋151间隔且平行设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组件16设置于空调面框1与空调蒸发器接触的中空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支撑结构111上,改善热变形。

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底筋161的高度h21的范围为84-85mm,第三支撑底筋161的长度l21的范围为72-75mm,第三支撑底筋161的宽度范围为d21为3-4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h21为84.5mm,l21为73.3mm;d21为3.5mm,增加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二加强组件16还包括第二延长支撑筋163,第二延长支撑筋163沿第三支撑底筋161的长度方向向远离进风格栅11的方向设置,且第二延长支撑筋163与第三支撑底筋161相连接。由此,限定第二延长支撑筋163的连接方式,加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三支撑底筋161的长度方向为图中z的正向或反向。

本实施例中第二延长支撑筋163的高度h22的范围为6-7mm,第二延长支撑筋163的长度l22的范围为69-71mm,第二延长支撑筋163的宽度范围为d22为0.7-0.9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h22为6.8mm,l22为70mm,d22为0.8mm,增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且防止热变形。

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侧筋162的宽度d23的范围为11-13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d23为12mm,第三支撑侧筋162的厚度的范围为1-2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撑侧筋162的厚度为1.5mm,增加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如图9所示,优选地,第一加强结构包括第三加强组件18,空调面框1的边框包括与第一支撑结构111平行设置且与顶板12相连接的第二支撑结构14,第三加强组件18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支撑底筋181和第二支撑侧筋182,第二支撑底筋181包括设置于顶板12上的第六连接端面和设置于第二支撑结构14上的第七连接端面,且第二支撑侧筋182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4的第三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

由此,第三加强组件18的设置,增大空调面框1的结构刚性,而第二支撑侧筋182远离第二支撑结构14的第三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三加强组件18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底筋181的高度的范围为84-85mm,第二支撑底筋181的长度的范围为72-75mm,第二支撑底筋181的宽度范围为3-4mm,第二支撑侧筋182的宽度范围为11-13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底筋181的高度为84.5mm,第二支撑底筋181的长度为73.3mm;第二支撑底筋181的宽度为12mm,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侧筋182的宽度的范围为11-13mm,第二支撑侧筋182的厚度范围为1-2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侧筋182的宽度为12mm,第二支撑侧筋182的厚度为1.5mm,增加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二支撑侧筋182包括适于与空调蒸发器支架2相抵接的限位支撑筋1821。由此,当整机跌落碰撞时,会与蒸发器支架2接触,有效吸收跌落冲击,避免损坏蒸发器翅片。

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结构至少包括第一加强组件15、第二加强组件16和第三加强组件18中的至少一个,均可以增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组件15、第二加强组件16和第三加强组件18同时设置在空调面框1上,保证了空调面框1的刚性,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

如图10-11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强结构17,第二加强结构17包括分别与顶板12和进风格栅11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端面173、第四连接端面172和第五连接端面171,第三连接端面173设置于顶板12上,第四连接端面172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111上,加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支撑板的形状不做限制,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为平板,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结构17的高度h31的范围为64-66mm,第二加强结构17的长度l31的范围为51-53mm,第二加强结构17的宽度范围d31为0.7-0.9m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h31为65mm,l31为52mm,d31为0.8mm,增强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五连接端面171为弧形端面或弯折形端面,同时由于第二加强结构17设置于第二加强组件16与第三加强组件18之间,为了便于整体结构的加工,减小第二加强结构17的整体面积,即将第五连接端面171设置为弧形端面或弯折形端面,且未设置如第一加强结构的侧筋部,容易出模。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五连接端面171为弧形端面,且弧形端面的弧度a范围为140°-16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弧形端面的弧度a为150°,既能保证空调面框1的结构强度,又减小了第二加强结构17的整体面积,保证打模时不缺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格栅11包括三个第一支撑结构111,所述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组件15、第二加强组件16、第三加强组件18和第二加强结构17,且第一加强组件15、第二加强组件16、第二加强结构17顺次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支撑结构111上,第三加强组件18设置在第二支撑结构14上,保证了空调面框1的刚性,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

因此,本发明通过第一加强结构的设置,增大空调面框1的结构刚性,而支撑侧筋部远离进风格栅11的第一连接端与顶板12相连接,加强了防热变形能力,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结构的整体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面框1和上述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空调面框1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格栅11和顶板12,空调面框加强结构与进风格栅11和顶板12相连接。通过空调面框加强结构增强空调面框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空调器与所述的空调面框加强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