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2054发布日期:2021-10-27 13:2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空调在制冷时,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状态,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后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进行制冷。制冷期间冷凝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通过室外机的风扇排放到室外,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空调室外机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其能够节约能源,减小能耗。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具有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的循环回路,还包括再热盘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包括多通阀、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多通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与所述再热盘管连通,所述第一支路还连通所述多通阀,第二支路还连通于所述多通阀或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
5.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节流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路的流量。
6.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路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以及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用以防止回流。
7.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一种采用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连通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
8.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包括新风区和第一回风区,所述新风区包括新风通道和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内的过滤器,所述新风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一回风区。
9.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风区包括第一回风通道和置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内的全热换热器,所述全热换热器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于所述新风通道,所述第一回风通道内的回风与所述新风通道内的新风在所述全热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
10.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风通道的一端连通室内,另一端连通室外,用于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11.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回风区,所述第二回风区包括第二回风通道,所述第二回风通道与所述全热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回风通道的一端连通室内,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第二回风通道用于将室内回风与新风进行混合。
12.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风通道与室内的连通处设有风
阀,用于控制第二回风通道与室内的连通或关闭。
13.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湿膜加湿装置,用于对制冷或制热后的空气进行加湿。
14.上述空调系统通过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设置旁通支路,将旁通支路与再热盘管进行连通,将压缩机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旁通支路,流入再热盘管,对空气进行再加热,有效的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避免能源浪费,采用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不仅节约能源减小能耗而且利于室外机的散热。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1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7.室内机100壳体10新风口11排风口12第一回风口13第二回风口14送风口15新风区20新风通道21过滤器22第一回风区30第一回风通道31全热换热器32第二回风区40第二回风通道41处理区50蒸发器51再热盘管52送风区60电机61转动轴62风机63电器盒70
1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具有蒸发器、冷凝器及压缩机的循环回路,还包括再热盘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包括多通阀、第一支路及第二支路,所述多通阀设置于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与所述再热盘管连通,所述第一支路还连通所述多通阀,第二支路还连通于所述多通阀或所述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
2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一种采用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连通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
24.上述空调系统通过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设置旁通支路,将旁通支路与再热盘管进行连通,将压缩机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旁通支路,流入再热盘管,对空气进行再加热,有效的利用冷凝器产生的热量,避免能源浪费,采用空调系统的空调机组,不仅节约能源减小能耗而且利于室外机的散热。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100和连接于所述室内机100的室外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内机100为卧式结构。
27.所述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新风区20、第一回风区30、第二回风区40、处理区50及送风区60。所述新风区20、第一回风区30、第二回风区40、处理区50及送风区6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
28.所述壳体10大致为密封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有新风口11和排风口12,所述新风口11与所述新风区20连通,所述新风口11通过管路连通室外,用于引入新风。所述排风口12与所述第一回风区30连通,所述排风口12通过管路连通室外,用于排出污染空气。所述壳体10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回风口13和第二回风口14。所述第一回风口13通过管路连通厨房、厕所等地方,用于将污染空气经所述排风口12排至室外。所述第二回风口14通过管路连通室内,如办公室、会议室、卧室、客厅等地方,所述第二回风口14可以是单独连通其中一个区域,也可以是通过分流管路连通多个区域,所述第二回风口14用于将室内的回风引入所述壳体10内与新风进行混合。所述壳体10与所述新风口11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送风口15,所述送风口15用于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若干通孔,用于与室外机进行连接。
29.所述新风区20包括新风通道21和过滤器22,所述新风通道21的一端与所述新风口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区30连通,所述过滤器22设置于所述新风通道21中,用于过滤新风中的灰尘等污染物,保证新风的洁净。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22设置于所述新
风通道21与第一回风区30连通的端部,新风过滤后直接进入所述第一回风区,避免污染新风。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22包括双层过滤结构,即初效过滤和高效过滤。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22还用于去除静电,减少静电产生。
30.所述第一回风区30包括第一回风通道31和全热换热器32。所述第一回风通道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风口12连通。所述全热换热器32设置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31内,所述全热换热器3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新风通道21的端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风区40连通。所述全热换热器32内部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回风通道31,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新风通道21和第二回风区40。新风与所述第一回风通道31内的回风在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发生热交互后,流入所述第二回风区40,热交换后的回风经所述排风口12排至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回风通道31靠近所述排风口12的一端设有排风机33,用于将污染空气排至室外,保持室内洁净。所述第一回风区30不仅可以排出室内污染空气,还能利用回风中的能量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31.所述第二回风区40包括第二回风通道41,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回风口14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状。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用于将热交换后的新风引入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并与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中的回风进行混合。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设有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内的空气温度。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与所述第二回风口14的连通处设有过滤装置和风阀,所述过滤装置对回风进行过滤,进一步保障流入室内的新风的洁净度,所述风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与所述第二回风口14的连通或关闭。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还设有空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回风通道41内的空气质量,当空气质量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风阀关闭,停止引入室内回风。
32.室外机中包括压缩机和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冷凝器,所述处理区50包括蒸发器51和再热盘管52。所述蒸发器51通过气管和液管与室外机中的冷凝器连通,用于冷媒的流动,进而对流入的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可以理解的是,在制热时,管路中的冷媒流向与制冷时相反,此时,所述蒸发器51作为冷凝器使用,所述冷凝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再热盘管52设置于所述蒸发器51的一侧,用于对制冷后的空气进行再热,提升室内舒适度,降低出风口的湿度,减轻细菌的滋生。所述再热盘管52的进口和出口上连通一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用于截取部分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使其流入所述再热盘管52,对空气进行再热。所述旁通支路包括多通阀、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节流装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通阀为四通阀,所述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所述四通阀的其中两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远离所述四通阀的一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再热盘管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电子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靠近所述四通阀的一端,通过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截取的冷媒的量,进而控制空气再热的温度。所述旁通支路的控制方法具体为,当进行制冷时,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冷媒经过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时,控制四通阀与第一支路的连通的一端打开,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将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引入第一支路,经第一支路进入再热盘管52,对蒸发器制冷后的空气进行加热,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经第二支路和四通阀重新流入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之后重新流入冷凝器,
进行制冷循环。
3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通阀还可以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两端连通于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连通,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再热盘管52的出口,另一端通过另一三通阀连通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管路。
3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四通阀连通的一端设有单向阀,用于将再热后得冷媒引入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防止回流。
3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区50还包括湿膜加湿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避免室内空气干燥,增加人体舒适度。
3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区50还包括紫外杀菌装置,用于对即将送入室内的空气作进一步的杀菌处理,保障室内的空气环境。
37.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所述处理区50还包括排水装置,用于将冷凝水排至室外。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泵和承接盘,所述承接盘设置于蒸发器的下方,用于承接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所述排水泵的一端连通所述承接盘,另一端通过管路连通室外。
38.所述送风区60包括送风机构,用于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电机61、转动轴62及两个风机63,所述转动轴62连接于所述电机61,所述转动轴6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风机63,通过电机61驱动所述转动轴62转动,进而控制所述风机63转动,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
39.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还设有电器盒70,用于容置必要的控制元件。
40.上述空调系统通过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路设置旁通支路,将旁通支路与再热盘管进行连通,将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旁通支路,流入再热盘管,对空气进行加热,提升室内的舒适度,有效的利用室外机产生的大量热量,节约能源而且利于室外机的散热。
41.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技术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