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装置、空调器、消声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36835发布日期:2020-08-05 01:3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消声装置、空调器、消声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声装置、空调器、消声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消除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由于压力脉动导致的压缩机传递音传递至空调室内机,通常在四通阀部件内接消声器。但是,该方法容易出现消声器装配空间位置受限、消声器消声量不足、消声器自重引发管路变形、断管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消声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消声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消声装置,适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冷媒管路和压缩机,消声装置包括:消声管路,消声管路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且消声管路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冷媒从室外机流入室内机的管路上设置消声管路,使得压缩机的噪声随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部分在冷媒管路内流动,一部分从消声管路的一端进入消声管路内流动,而流经冷媒管路的部分压缩机的噪声能通过消声管路的另一端岔入消声管路,两股声波在消声管路内相遇。由于消声管路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两股声波的相位相反,使得消声管路内声能大大降低,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并且,可避免在四通阀部件内另接消声器导致的消声器消声量不足、消声器自重引发管路变形、断管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消声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消声管路上,且靠近消声管路的第一端,第一端为消声管路的两端中靠近压缩机的一端;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消声管路上,且靠近消声管路的第二端,第二端为消声管路的两端中除第一端的另一端,其中,第一流量控制阀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的第一端的冷媒流量,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的第二端的冷媒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声管路上设置两个流量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消声管路的两端,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分别控制流入消声管路两端的冷媒流量,即相当于控制消声管路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以调整消声量和消声频率,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一端的冷媒压力脉动,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二端的冷媒压力脉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流量控制阀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流入消声管路两端的冷媒压力脉动,从而根据冷媒压力脉动确定压缩机噪声的频率,从而根据压缩机噪声的频率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实现针对不同频率声波的消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冷媒管路和消声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冷媒管路和消声管路的第二端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为三通管,通过三通管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冷媒管路,另一个接口连接消声管路,以实现消声管路与冷媒管路的牢固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媒管路包括以下一项或其组合:排气管、低压阀管、回气管,排气管设置于空调器的换向阀与压缩机之间,低压阀管设置于空调器的低压阀与换向阀之间,回气管设置于空调器的压缩机储液器与换向阀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工况室内侧压缩机传递音的消声需求,消声管路可位于室外机以及室外机到室内机之间。消声管路可接在排气管、低压阀管或回气管上,例如,在空调器制热工况下消声管路可位于排气管或低压阀管上,针对空调器制冷工况,消声管路可位于回气管上,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消声需求,提高消声效果。另外,两个流量控制阀不限定于位于同一管路上,消声管路的两端不限定连接于同一个管路,例如,消声管路的一端接排气管,另一端接低压阀管,或者消声管路的一端接排气管,另一端接回气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消声管路的截面直径的数值范围为6.45毫米至12毫米。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声管路的截面直径的数值范围为6.45毫米至12毫米,即消声管路的横截面积可变化,以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媒管路;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消声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媒管路以及消声装置,消声管路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通过消声装置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消声控制方法,适用于如上述中任一技术方案的消声装置,消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消声装置的消声管路导通,使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分别从消声管路的两端流入消声管路,以消除随冷媒传动的压缩机的噪声。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消声管路导通,使得压缩机的噪声随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部分在冷媒管路内流动,一部分从消声管路的一端进入消声管路内流动,而流经冷媒管路的部分压缩机的噪声能通过消声管路的另一端岔入消声管路,两股声波在消声管路内相遇。由于消声管路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两股声波的相位相反,使得消声管路内声能大大降低,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消声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消声装置的消声管路导通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开启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开启。

在该技术方案中,消声管路上设置两个流量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消声管路的两端,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开启使得消声管路导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在消声管路导通的过程中,获取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流入消声管路的冷媒压力脉动,从而根据冷媒压力脉动确定压缩机噪声的频率,从而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消声管路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以调整消声量和消声频率,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获取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或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将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根据前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先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后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冷媒先经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流入消声管路,所以将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或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先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后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冷媒先经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流入消声管路,所以将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根据前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在制热模式下前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一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在制冷模式下前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二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进而根据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从而通过两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消声管路的横截面积的大小,实现通过检测噪音频率,反馈对应的流量控制阀开度以满足不同频率的消声需求和消声频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是否小于频率阈值;判定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时,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一预设开度;判定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时,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二预设开度,并根据后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后端压缩机的噪声,根据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其中第二预设开度小于第一预设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判断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可以为峰值频率)为高频或低频,若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判断为低频,其中频率阈值可自定义,例如设定为500hz,则开启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并保持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第一预设开度,第一预设开度为总开度,使得流经消声管路和冷媒管路的声波在后端汇集处相互干涉,降低低频传递音传递。若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判断为高频,开启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并保持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第二预设开度为总开度的1/2,再根据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在制热模式下后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二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在制冷模式下后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一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是否小于频率阈值;判定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时,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保持为第二预设开度,以及控制后端控制阀的开度为第三预设开度,其中第三预设开度小于第二预设开度;判定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时,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四预设开度,其中第四预设开度小于第二预设开度且大于第三预设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判断为高频,开启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并保持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第二预设开度后,判断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可以为峰值频率)为高频或低频,若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判断为高频,则改变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第四预设开度,第四预设开度为总开度的1/8至1/4,以获得较大消声量,消除高频传递音。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判断为低频,则保持前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不变(即仍为第二预设开度),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第三预设开度,第三预设开度为零,使消声管路成为盲管,通过盲管介质突变实现声波反射,降低传递音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消声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消声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各开度对应横截面积的消声量的波形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消声管路,104第一流量控制阀,1042第一压力传感器,106第二流量控制阀,1062第二压力传感器,108第一连接管,110第二连接管,302压缩机,304储液器,306四通换向阀,308室外热交换器,310节流组件,312室内热交换器,314消声装置,3142干涉消声管,3144第一流量控制阀,3146第二流量控制阀,3148三通管,316中隔板,318高压阀组件,320高压阀,322低压阀,324底盘,326阀安装板,328低压阀管,330回气管,332储液器接口,334阀冷管,336室外热交换器接口,338排气管,340压缩机排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消声装置,适用于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冷媒管路和压缩机,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1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消声装置100包括:

消声管路102,消声管路102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且消声管路102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在该实施例中,在冷媒从室外机流入室内机的管路上设置消声管路102,使得压缩机的噪声随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部分在冷媒管路内流动,一部分从消声管路102的一端进入消声管路内流动,而流经冷媒管路的部分压缩机的噪声能通过消声管路102的另一端岔入消声管路102,两股声波在消声管路内相遇。由于消声管路102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两股声波的相位相反,使得消声管路内声能大大降低,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消声装置包括:

消声管路102,消声管路102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且消声管路102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第一流量控制阀104,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第一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靠近压缩机的一端;

第二流量控制阀106,第二流量控制阀106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第二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除第一端的另一端,其中,第一流量控制阀104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的冷媒流量,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106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的冷媒流量。

在该实施例中,消声管路102上设置两个流量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消声管路102的两端,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分别控制流入消声管路102两端的冷媒流量,即相当于控制消声管路102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以调整消声量和消声频率,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消声装置包括:

消声管路102,消声管路102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且消声管路102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第一流量控制阀104,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第一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靠近压缩机的一端;

第二流量控制阀106,第二流量控制阀106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第二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除第一端的另一端;

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42;

第二流量控制阀106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62,其中,第一流量控制阀104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的冷媒流量,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106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的冷媒流量,第一压力传感器1042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一端的冷媒压力脉动,第二压力传感器1062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二端的冷媒压力脉动。

在该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流入消声管路102两端的冷媒压力脉动,从而根据冷媒压力脉动确定压缩机噪声的频率,从而根据压缩机噪声的频率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实现针对不同频率声波的消音。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消声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该消声装置包括:

消声管路102,消声管路102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连接,且消声管路102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

第一流量控制阀104,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第一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靠近压缩机的一端;

第二流量控制阀106,第二流量控制阀106设置在消声管路102上,且靠近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第二端为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中除第一端的另一端;

第一连接管108,第一连接管108与冷媒管路和消声管路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管110,第二连接管110与冷媒管路和消声管路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一流量控制阀104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042;

第二流量控制阀106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62,其中,第一流量控制阀104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一端的冷媒流量,以及第二流量控制阀106控制从冷媒管路流入消声管路102的第二端的冷媒流量,第一压力传感器1042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一端的冷媒压力脉动,第二压力传感器1062检测从冷媒管路流入第二端的冷媒压力脉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08和第二连接管110为三通管,通过三通管的其中两个接口连接冷媒管路,另一个接口连接消声管路102,以实现消声管路102与冷媒管路的牢固连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冷媒管路包括以下一项或其组合:排气管、低压阀管、回气管,排气管设置于空调器的换向阀与压缩机之间,低压阀管设置于空调器的低压阀与换向阀之间,回气管设置于空调器的压缩机储液器与换向阀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工况室内侧压缩机传递音的消声需求,消声管路102可位于室外机以及室外机到室内机之间。消声管路102可接在排气管、低压阀管或回气管上,例如,在空调器制热工况下消声管路102可位于排气管或低压阀管上,针对空调器制冷工况,消声管路102可位于回气管上,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消声需求,提高消声效果。另外,两个流量控制阀不限定于位于同一管路上,消声管路102的两端不限定连接于同一个管路,例如,消声管路102的一端接排气管,另一端接低压阀管,或者消声管路102的一端接排气管,另一端接回气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消声管路102的截面直径的数值范围为6.45毫米至12毫米。

在该实施例中,消声管路102的截面直径的数值范围为6.45毫米至12毫米,即消声管路102的横截面积可变化,以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200的示意框图。其中,该空调器200包括:

压缩机202;

冷媒管路204;以及

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声装置100。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压缩机202、冷媒管路204以及消声装置100,消声装置100的消声管路的两端均与冷媒管路204连接,通过消声装置100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图6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至图11中消声装置连接在低压阀管上。

如图6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302、储液器304、四通换向阀306、室外热交换器308、节流组件310、室内热交换器312、消声装置314,消声装置314包括干涉消声管3142、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制热工况时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为前端控制阀(即相比于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冷媒先流过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冷媒流向为储液器304、压缩机302、四通换向阀306、消声装置314、室内热交换器312、节流组件310、室外热交换器308。制冷工况时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为前端控制阀(即相比于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冷媒先流过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冷媒流向为储液器304、压缩机302、四通换向阀306、室外热交换器308、节流组件310、室内热交换器312、消声装置314。

如图7、图8、图9所示(其中图8为图7的a向视图,图9为图7的b向视图),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302、储液器304、四通换向阀306、室外热交换器308、干涉消声管3142、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三通管3148、中隔板316、高压阀组件318、高压阀320、低压阀322、底盘324、阀安装板326。

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干涉消声管3142、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三通管3148、四通换向阀306、低压阀322、低压阀管328、回气管330、储液器接口332、阀冷管334、室外热交换器接口336、排气管338、压缩机排气接口3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声装置314包含干涉消声管3142、消声管两端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144和第二流量控制阀3146,以及将干涉消声管3142接入主管路(冷媒流经管路)的三通管3148,其中流量控制阀开度受内机检测压缩机传递异声的频率反馈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涉消声管3142的长度为两个三通管之间流经流量控制阀的管路长度,主管路的长度为两个三通管之间的管路长度,为满足干涉消声的消声原理(两管路声波相遇声波发生干涉导致声能减弱),干涉消声管3142的长度为主管路的长度与被消除声波半波长的奇数倍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工况室内侧压缩机传递音的需求,消声装置314可位于室外机及室外机到室内机之间,针对制热工况可选择位于室外机排气管338和低压阀管328,针对制冷工况,可选择位于回气管330,且两个流量控制阀不限定于位于同一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可通过室内检测噪音频率反馈对应的流量控制阀开度以满足不同频率的消声需求和消声频率。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消声控制方法,适用于如上述中任一实施例的消声装置,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其中,该消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控制消声装置的消声管路导通,使冷媒管路内的冷媒分别从消声管路的两端流入消声管路,以消除随冷媒传动的压缩机的噪声。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消声管路导通,使得压缩机的噪声随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部分在冷媒管路内流动,一部分从消声管路的一端进入消声管路内流动,而流经冷媒管路的部分压缩机的噪声能通过消声管路的另一端岔入消声管路,两股声波在消声管路内相遇。由于消声管路的长度为压缩机的噪声声波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两股声波的相位相反,使得消声管路内声能大大降低,减小传递至室内机的压缩机脉动噪声,避免影响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在该实施例中,消声管路上设置两个流量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消声管路的两端,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开启使得消声管路导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消声管路导通的过程中,获取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其中,该消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2,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开启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开启,以使消声装置的消声管路导通;

步骤504,在消声管路导通的过程中,获取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的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流入消声管路的冷媒压力脉动,从而根据冷媒压力脉动确定压缩机噪声的频率,从而通过控制两个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控制消声管路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以调整消声量和消声频率,满足对高频、低频噪声的消声需求。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流量示意图。其中,该消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602,控制消声装置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开启和消声装置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开启,以使消声装置的消声管路导通;

步骤604,在消声管路导通的过程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将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或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将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

步骤606,根据前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

步骤608,判断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是否小于频率阈值,判定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时进入步骤610,判定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时进入步骤612;

步骤610,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一预设开度;

步骤612,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二预设开度,并根据后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后端压缩机的噪声,其中第二预设开度小于第一预设开度;

步骤614,判断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是否小于频率阈值,判定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小于频率阈值时进入步骤616,判定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时进入步骤618;

步骤616,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保持为第二预设开度,以及控制后端控制阀的开度为第三预设开度,其中第三预设开度小于第二预设开度;

步骤618,控制前端控制阀的开度和后端控制阀的开度均为第四预设开度,其中第四预设开度小于第二预设开度且大于第三预设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先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后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冷媒先经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流入消声管路,所以将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或者,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压缩机流出的冷媒先进入室外热交换器,后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冷媒先经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流入消声管路,所以将远离压缩机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前端控制阀、靠近压缩机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设置为后端控制阀。根据前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根据后端控制阀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冷媒压力脉动计算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在制热模式下前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一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后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二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在制冷模式下前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二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后端压缩机的噪声为第一流量控制阀所在位置的噪声,根据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和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频率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阀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开度。

具体地,如图15所示,判断当前蒸发器温度定义控制阀为前端控制阀,即根据当前蒸发器温度判断空调器当前工况,制热工况时第一流量控制阀为前端控制阀,制冷工况时第二流量控制阀为前端控制阀。通过前端控制阀内置的压力脉动传感器检测流入冷媒压力脉动,判断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1与频率阈值f0(f0为500hz),若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1小于频率阈值f0判断为低频,则开启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并保持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总开度,使得流经消声管路和冷媒管路的声波在后端汇集处相互干涉,降低低频传递音传递。若前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1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f0判断为高频,开启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并保持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总开度的1/2,判断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2与频率阈值f0,若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2大于或等于频率阈值f0判断为高频,则改变前端控制阀和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总开度的1/8至1/4,以获得较大消声量,消除高频传递音。后端压缩机的噪声的峰值频率f2小于频率阈值f0判断为低频,则保持前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不变,后端控制阀的阀芯开度为零,使消声管路成为盲管,通过盲管介质突变实现声波反射,降低传递音传递。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流量控制阀各开度对应横截面积的消声量的波形图,其中,波形e为流量控制阀开度为总开度1/2,获得较宽频带的消声量,针对低频段噪音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随着开度降低为总开度1/4时(波形d),其在高频段具有较大的消声量,针对高频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随着开度继续降低为总开度1/8时(波形c),其高频有效消声量进一步提升。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消声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