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03141发布日期:2022-03-19 11:1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2.随着空调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空调产品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空调机型的演变过程来看,最早出现的空调机型是一体式窗机空调,发展到现在则是以分体式空调为主流机型,而立式空调和挂式空调是现今分体式空调的两个重要机型分支,顾名思义,立式空调的内机结构呈立柱形并以“坐地”的方式安置在地面上的空调,而挂式空调则是通过背板挂架等部件悬挂安置在墙面上的空调。近年来,空调生产商在市场上新推出有一种采用无扇叶出风设计的立式空调,代表产品如海尔集团的“天樽空调”系列产品等。
3.现有采用无扇叶出风设计的立式空调,其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机壳内部的风道以及进行风力驱动的离心风机,以及在机壳上布置的环形出风口;其工作方式为换热后的空气经由内部风道从环形出风口的周缘吹出,同时室内未经过换热器的气流从环形出风口的进风侧流入,两股气流混合后形成匀风气流,进而吹出到室内环境中。
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上述立式空调中从内部风道吹出至环形出风口的路径主要集中环形出风口的中后部,使得混合后的气流一般是主要以环形风道限定的轴向直线方向出风,在周向其它方向吹出的气流较少,气流覆盖范围较窄,因而送风形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采用无扇叶出风设计的立式空调在周向方向送风风量低、送风形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8.在一些实施例中,立式空调包括:
9.空调机体,其构造有沿水平方向前后贯穿成型的环形无叶式送风口;
10.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构件,第一导风构件沿送风口轴向可伸缩移动地设置于送风口的出风侧,且与出风侧共同围设形成有连通空调机体的内部风道、与送风口轴向成夹角的导风间隙;
11.其中,第一导风构件至少能够在打开导风间隙的第一位置和关闭导风间隙的第二位置之间伸缩移动。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构件被构造成近似喇叭形的筒状结构,其小口径端位于送风口的出风侧,第一导风构件的外壁面与出风侧围设形成周向出风的导风间隙;
13.第一导风构件且与送风口同轴设置,其轴向两端导通,以作为主出风通道。
1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构件的大口径端的竖向两侧或横向两侧外凸于端面。
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组件还包括伸缩移动机构,伸缩移动机构包括:
16.第一移动部,设置于第一导风构件;
17.第二移动部,设置于空调机体,且与第一移动部可相对运动;
18.其中,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共同限定有沿送风口轴向延伸成型的相对运动路线。
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部为沿送风口轴向延伸成型的滑轨;
20.第二移动部为沿送风口轴向延伸成型的滑道,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
2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伸缩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移动部或第一导风构件驱动连接,其配配置为驱动第一导风构件进行伸缩移动。
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件包括一可双向运转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
23.第一移动部形成有沿轴向布设的齿条结构,齿条结构与齿轮相啮合。
2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送风口的周缘形成有与内部风道相连通的一个或多个出风间隙;
25.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导风构件,设置于内部风道,且将内部风道沿送风口轴向分隔为对应出风间隙的第一风道,以及对应导风间隙的第二风道,第二导风构件可受控地改变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
2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风构件被构造成板面结构;
27.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导风构件的第一侧边沿驱动连接,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导风构件以第一侧边为中心、相对于送风口轴向两侧进行转动,以改变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
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导风构件的顶边为第一侧边;
29.第二驱动部件设置于内部风道的顶部,转动机构包括:
30.可双向运转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送风口轴向且端部设置有蜗轮;
31.蜗杆,与第一侧边连接,其轴向垂直于送风口轴向设置,蜗杆的螺旋齿与蜗轮相啮合。
3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3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利用第一导风构件相对于送风口出风侧的伸缩移动,可以打开或关闭导风间隙,在导风间隙打开状态下,内部风道可以沿该导风间隙所限定的流向吹出周向送风气流,从而能够有效增加周向出风气流流量,扩大立式空调的气流覆盖范围,丰富了立式空调的送风形式。
34.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62.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63.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64.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65.图1a和图1b分别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不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立式空调的侧面剖视图。
66.结合图1a、图1b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立式空调主要包括空调机体以及设置于空调机体的导风组件;空调机体包括机壳1以及形成与机壳1内里的内部风道5、设置于机壳1上方的环形无叶式送风口21,导风组件与该送风口21及内部风道5相配合,以至少能够实现周向大角度送风调节的功能。
67.结合图1a、图1b至图4对空调机体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空调机体包括呈立柱式的机壳1,其中机壳1的上部构造有送风口21,背侧下部构造有进风口22,机壳1的送风口21与进风口22之间的内部空间被限定为内部风道5,在本实施例中,内部风道5中至少容置有风机61、换热器62等部件,其中风机61用于驱动气流经由进风口22流向送风口21,换热器62设置于气流流路上,使得气流在流经换热器62时能够进行换热,进而起到制冷模式下对气流制冷降温或者制热模式下对气流制热升温的作用,换热后的气流经由送风口21吹出。
68.可选的,风机61机型为离心风机61。
69.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的爆炸结构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送风口21部分的轴向截面图。
70.在本实施例中,送风口21沿水平方向前后贯穿空机体型成型,其背侧对应的是进风侧,前侧对应的是出风侧,常温气流可以自后向前的流经送风口21,并在流经的过程中与内部风道5送出的换热后的气流相混合,进而共同吹出至室内环境中。可选的,送风口21整体轮廓近似环形,环形形态至少可以是标准圆环形、椭圆环形、跑道环形、方环形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附图1示出的是标准圆环形的送风口21。
71.送风口21采用无叶式设计,在送风口21的内周沿轴向方向布设有一个或多个中空的环形出风板211,相邻的环形出风板211之间以及环形出风板211与相邻送风口21的侧边缘之间形成有第一个或多个出风间隙212,出风间隙212与内部风道5相连通,以使内部风道5送出的换热后的气流可以经由出风间隙212吹出至送风口21,进而与常温气流相混合。实施例中环形出风口的内环边与送风口21的内周缘平齐或者稍向内凸出于内周缘,外环边延伸至内部风道5,由于出风间隙212也被限定为环形因此换热后的气流从整个内周的各个位置向送风口21吹出。本实施例中,环形出风板211斜向出风侧设置,使得在气流流经出风间隙212时,其风向趋势为朝向出风侧。
72.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组件的组成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构件31的立体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构件31的侧面示意图;
7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5至图7所示,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构件31,其可用于实现换热后气流在送风口21出风侧的周向大角度送风。
74.这里,第一导风构件31设置于送风口21的出风侧,且第一导风构件31与出风侧共
同围设形成有导风间隙313,导风间隙313的进风侧连通空调机体的内部风道5,使得内部风道5内的气流可以经由该导风间隙313吹出,同时导风间隙313与送风口21轴向成夹角设置,使得吹出后的气流以相交于送风口21的斜向方向吹出,从而实现在周向上的送风。
7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构件31能够相对于送风口21的出风侧进行伸缩移动,其伸缩移动方向为沿送风口21的轴向,伸缩移动位置状态至少包括朝向前侧外伸移动至第一位置以及朝向后侧收缩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中在第一导风构件31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第一导风构件31逐渐远离送风口21,而在向第二位置移动时,第一导风构件31逐渐靠近送风口21。这里,在第一导风构件3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构件31距离送风口21最远,第一导风构件31与送风口21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313处于最大出风面积状态,如图10a所示;而在第一导风构件3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导风间隙313距离送风口21最近,此时第一导风构件31与其相邻的送风口21出风侧周缘相贴合,导风间隙313被完全关闭或者仅留有较小的缝隙,无气流或者仅有微少气流从该导风间隙313吹出,如图10b所示。
76.通过对第一导风构件31所处位置的调整,可以实现对立式空调轴向送风功能的开/闭控制,例如,在需要进行周向送风时,可以控制第一导风构件31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使其处于第一位置,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以打开导风间隙313,气流可沿该导风间隙313向周向送风;而在无需进行周向送风时,可以控制第一导风构件31处于第二位置,此时导风间隙313被关闭,无气流沿该导风间隙313向周向送风。
77.同时,通过对第一导风构件31相对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实际位置调整,改变导风间隙313的出风面积,进而实现对经由该导风间隙313送出的周向送风风量的调节;一般的,第一导风构件31所处位置距离第一位置越近,则导风间隙313的口径宽度越大,送风面积增加,可以增大向周向送风风量;反之,第一导风构件31所处位置距离第一位置越远,则可以减小向周向送风风量。
7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第一导风构件31被构造成近似喇叭形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环形实体壁面是作为限定导风间隙313的组成部分之一;以及,筒状结构的轴向两端导通,中空的内部空间与送风口21相连通,两者同轴设置,以作为常温气流或者混合气流的主出风通道。
79.近似喇叭形的第一导风构件31具有小口径端312和大口径端311,其中小口径端312位于送风口21的出风侧且沿轴向反向延伸至送风口21内侧,且小口径端312的内径尺寸与送风口21的内周尺寸相适配,以使气流能够平滑地依次流经送风口21和第一导风构件31的中间留出通道;大口径端311位于送风口21出风侧,其与轴向成夹角设置,相比于送风口21主流路所限定的轴向流动的主送风气流,大口径端311与送风口21出风侧共同限定出倾斜于主送风风向的周向送风气流。
80.可选的,大口径端311与轴向成夹角设置是沿直线延伸倾斜成型;又一可选的,大口径端311与轴向成夹角设置是沿曲线延伸倾斜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大口径端311与轴向所成夹角角度可以是30
°
、45
°
、60
°
等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本技术不限于此。
8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构件31的大口径端311的竖向两侧或横向两侧外凸于端面,相比于其它未凸出、平齐于端面的侧边,外凸的侧边可以扩宽大口径端311在该处位置与送风口21出风侧之间的相对宽度,以增大该处位置的实际送风面积,进而增加
其对应空间方位上的送风风量,例如,图7中的第一导风构件31的上下两侧边相比于左右两侧边,向外侧弯曲凸起,因而在该种结构形式下导风间隙313开启时,经由上下两侧面流出的风量更多,使得立式空调能够在竖向两侧方向上实现更佳的扫风效果。这里,大口径外凸设置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还可以将竖向和横向两侧边同时设置为上述外凸形式,以同时增加竖向和横向共四个空间方位的送风效果,本技术不限于此。
82.实施例中,大口径端311的各部分侧边以平滑的曲线延伸成型,使得外凸侧边部分与其余部分能够平滑过渡,就导风间隙313的相对宽度而言,其增减也是随着曲线延伸呈渐进变化这一较为稳态的变化形式,以保证经由导风间隙313在周向各个方向送出的气流不会产生过于明显的风量差异,提高对用户的送风感受。
83.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风构件31与伸缩移动机构41的配合示意图,图9是图8的a部局部放大图。
84.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导风组件还包括伸缩移动机构41,伸缩移动机构41用于实现执行第一导风构件31相对于送风口21的伸缩移动。
85.实施例中,伸缩移动机构41包括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其中第一移动部设置于第一导风构件31,其与第一导风构件31同步进行伸缩移动;第二移动部设置于空调机体,在第一导风构件31进行伸缩移动过程中,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相配合并相对于第二移动部进行运动。这里,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共同限定有沿送风口21轴向延伸成型的相对运动路线,使得第一导风构件31也被限定为沿该相对运行路线进行运动。
86.可选的,第一移动部为沿送风口21轴向延伸成型的一个或多个滑轨411,其中多个滑轨411可以沿第一导风构件31的周向设置,图8中的第一导风构件31上设置有两个滑轨411,分别设置于第一导风构件31竖向相对的两侧边上,以在导轨受外部驱动力带动第一导风构件31移动时,第一导风构件31能够整体受力均衡,减少第一导风构件31在沿轴向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错位情况的出现,进而使得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周向各个位置均匀送风,以及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能够闭合紧密、降低漏风情况发生。
87.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滑轨411与第一导风构件31采用一体化结构加工成型,以使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结合连接强度。
88.相应的,第二移动部是同样沿送风口21轴向延伸成型的滑道,滑轨411可滑动地设置于滑道内,通过滑轨411和滑道两者的滑动配合,使得第一导风构件31能够相对于空调机体沿送风口21的轴向进行滑动式的伸缩移动。这里,滑道的设置数量与滑轨411的数量相同,两者一一对应的设置。
89.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示出的采用滑轨411和滑道形式的伸缩移动机构41仅是作为示例性说明,而并不是伸缩移动机构41的唯一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现有技术中可实现两者相对移动配合的结构形式,应当也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9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移动机构41执行第一导风构件31相对于送风口21的伸缩移动可以是由用户以手动方式实现,也即由用户手动拉动第一导风构件31相对于空调机体伸缩移动;这里,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上还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防止外伸拉动第一导风构件31时第一导风构件31完全脱离空调机体掉落下来。
91.可选的,滑道的至少一侧内壁上形成有沿轴向方向延伸成型的限位槽,限位槽的
最外端封闭,相应的,滑轨411的最内端的端部设置有伸入限位槽内的滑杆,在滑轨411和滑道相对滑动时,滑杆与限位槽也相对滑动,并在滑杆移动至限位槽的最外端时形成止挡,这样,第一导风构件31也就无法继续外伸拉出。这里,滑杆和限位槽形成止挡时,第一导风构件31处于第一位置。
92.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移动机构41执行第一导风构件31相对于送风口21的伸缩移动可以是通过驱动部件驱动进行自动移动实现。实施例中,伸缩移动机构41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一移动部或第一导风构件31驱动连接,其配配置为驱动第一导风构件31进行伸缩移动。
93.可选的,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413,第一电机413能够进行双向运转,以在第一导风构件31以外伸或收缩两种相反方向移动时切换至对应的转向,如第一导风构件31外伸移动时第一电机413以第一转向运行,第一导风构件31收缩移动时第一电机413以第二转向运行;第一电机413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相应的,第一移动部形成有沿轴向布设的齿条结构412,齿条结构412与齿轮相啮合。这样,第一电机413运行产生的驱动力能够经由齿轮和齿条结构412的配合传递给第一导风构件31。
94.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移动部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第一电机413,以设置于图中竖向下部的第一移动部对应的第一电机413为例,第一电机413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朝向上方设置,则对应安装的齿轮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设置于第一导风构件31的滑道上的齿条结构412形成于对应齿轮一侧的竖向侧壁上且沿轴向方向排布,因此在齿轮和齿条结构412啮合后,第一电机413以顺时针(俯视视角)运行时,第一导风构件31被驱动进行向外伸出移动,而第一电机413以逆时针运行时,第一导风构件31被驱动进行向内收缩移动。
95.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风构件32的立体图。
96.从上述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实现周向送风的导风间隙313和实现轴向送风的出风间隙212均与空调机体的内部风道5相连通,而内部风道5在设定参数条件下输送的气流总量是固定的,因此对于导风间隙313和出风间隙212各自出风分配的风量的多少,可以影响到周向送风和轴向送风各自的送风效果。对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导风构件32,设置于内部风道5,且将内部风道5沿送风口21轴向分隔为对应出风间隙212的第一风道51,以及对应导风间隙313的第二风道52,第二导风构件32可受控地改变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道面积。
9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构件32被构造成板面结构,如一薄型板,板面结构可将内部风道5分隔为两个风道,其中第一风道51是由该板面结构、机壳1的背侧面板12以及两侧面板13的前半部分组成,第二风道52是由该板面结构,机壳1的前侧面板11以及两侧面板13的后半部分组成,自下而上输送的气流可分别流入两个风道中;实施例中,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道水平截面面积相等或不相等,具体取决于第二导风构件32所处的分界线位置,这里,该分界线位置一般为处于最前侧的环形出风板211与第一导风构件31之间的某一位置,使得分隔后的两个风道是独立的向对应的间隙送风。
9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构件32可沿其竖向一侧边,在相对于送风口21轴向两侧进行转动,第二导风构件32转动后,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各自对应内部风道5的气流流入口径发生变化,也即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气流流入面积变化,使得分配至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量随之变化,从而实现对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量调节目
的。
99.示例性的,送风口21处设置有一垂直于轴向设置的竖向立板14,竖向立板14中部中空,以作为气流通道,竖向立板14的下侧边与第二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导风构件32以其顶部侧边作为转动中心的第一侧边,其底部侧边为自由侧边,因此在底部侧边在轴向左右摆动时,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道面积随之改变,具体的,在底部侧边向前侧面板11摆动时,第二风道52的风道面积减小、第一风道51的风道面积增大,使得经由导风间隙313吹出的周向风量降低、经由出风间隙212吹出的轴向风量提高;反之,在底部侧边向背侧面板12摆动时,第二风道52的风道面积增大、第一风道51的风道面积减小,使得经由导风间隙313吹出的风量提高、经由出风间隙212吹出的轴向风量降低。
100.可选的,第二导风构件32的具体尺寸设计被构造为在第二导风构件32的自由侧边向轴向两侧转动至一定角度后,其自由侧边能够与对应一侧的空调机壳1相抵靠,使得该侧的风道相对封闭,无气流或仅有少量气流流入该风道中。
101.例如,在第二导风构件32向背侧面板12一侧摆动且与背侧面板12相抵靠时,第一风道51相对封闭,内部风道5的全部气流向第二风道52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周向送风的方式吹出,此状态定义为第一动作状态,如图14a所示;或者,第二导风构件32的板面平行于竖直方向,使得内部风道5的气流分别流入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进而立式空调可以同时进行轴向送风和周向送风,此状态定位为第二动作状态,如图14b所示;又或者,在第二导风构件32向前侧面板11一侧摆动且与前侧面板11相抵靠时,第二风道52相对封闭,内部风道5的全部气流向第一风道51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轴向送风的方式吹出,此状态定位为第三动作状态。
102.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风构件32与第二驱动部件的配合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b部局部放大图。
103.这里,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导风组件通过第二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导风构件32进行转动,这里,第二驱动部件设置于内部风道5的顶部,且第二驱动部件与第二导风构件32的第一侧边沿驱动连接,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导风构件32以第一侧边为中心、相对于送风口21轴向两侧进行转动,以改变第一风道51和第二风道52的风道面积。
104.示例性的,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421和蜗杆423,其中,第二电机421能够进行双向运转,以驱动第二导风构件32在对应不同轴向朝向进行转动时切换至对应的转向,如第二导风构件32向前侧面板11摆动时第二电机421以第一转向运行,第二导风构件32向背侧面板12摆动时第二电机421以第二转向运行。第二电机421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蜗轮422,相应的,第二导风构件32的第一侧边连接该蜗杆423,蜗杆423和第二导风构件32不进行相对转动而是同步转动,蜗杆423的螺旋齿与蜗轮422相啮合。这样,第二电机421运行产生的驱动力能够经由蜗轮422和蜗杆423的配合传递给第二导风构件32。
105.在示例中,第二电机421的输出轴平行于送风口21的轴向设置,因此蜗轮422的转动平面为垂直于送风口21轴向的竖直面,由于第二导风构件32被限定的转动方向也是沿送风口21的轴向,因此采用蜗轮422和蜗杆423的配合形式可以实现90
°
的转动换向,以满足第二电机421的上述设置方式下仍能实现第二导风构件32前后摆动的要求。
106.在实施例中,第二导风构件32的第一侧边上开设有容置蜗杆423的开槽结构,蜗杆423的两端固定于槽侧边上;同时第二导风构件32与空调机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
保持蜗杆423和蜗轮422配合形式下第二导风构件32的第一侧边的位置不变,例如,限位结构包括形成有第一侧边的两端的限位转轴,以及形成于空调机体对应第一侧边的两端的限位轴座,限位转动伸入限位轴座中且两者可相对转动。
107.当然,在又一些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机421也可以是以输出轴垂直于送风口21的轴向方式设置,第二电机421的输出轴直接与第二导风构件32连接,以直接带动第二导风构件32沿轴向在前后方向进行转动,本技术不限于此。
108.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09.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有一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对上述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或多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这里,结合图15所示,该方法的控制流程包括:
110.s101、获取立式空调当前的运行模式;
111.在本实施例中,立式空调的运行模式可以是常规运行模式,如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除湿模式等,每一运行模式可以预先设定好对应的送风状态,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运行模式的送风状态需要执行后续的送风方式调节。
112.或者,立式空调的运行模式也可以是同一换热模式下的不同运行阶段,如制冷模式分为降温阶段及温度维持阶段,其中,降温阶段是立式空调所处环境未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对应运行阶段,温度维持阶段则是立式空调所处环境达到设定制冷温度后对应运行阶段,因此同一模式的不同运行阶段可以分别设定不同的送风形式。
113.又或者,立式空调的运行模式可以是针对送风模式的设定,如常规送风模式所限定的轴向送风形式,或者周向送风模式所限定的周向送风形式,或者混合送风模式所限定的轴向送风和周向送风同时进行形式。
114.这样在执行步骤s101时,可以获取空调的相关设定参数,根据相关设定参数确定当前的运行模式。
115.s102、响应于运行模式,调整导风间隙的开闭状态;其中对开闭状态的调整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的移动位置。
1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风间隙的开闭状态至少包括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开启状态还可以包括对于导风间隙开启后处于不同送风面积的多种状态。
117.在前文示出的实施例中已经提到,第一导风构件能够相对于送风口的出风侧进行伸缩移动,伸缩移动位置至少包括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其中,在第一导风构件的当前位置是第一位置时,第一导风构件与送风口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且能够以最大出风面积出风;而在第一导风构件的当前位置是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导风构件与送风口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以及在第一导风构件的当前位置是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第一导风构件与送风口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且实际出风面积根据具体位置可变。
118.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空调当前运行模式涉及对周向送风的控制需求时,可以通过对第一导风构件的移动位置调整,控制导风间隙的开闭状态,进而实现对周向送风功能的启停控制以及周向送风时的风量调节,利用周向送风可以扩大立式空调的送风覆盖范围,丰富了立式空调的送风形式,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的在不同送风形式下进行控制切换。
11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响应于运行模式,调整导风间隙的开闭状
态”包括: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则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在运行模式为第二模式时,则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关闭状态。
120.示例性的,结合前文实施例,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是同一换热模式下的不同运行阶段各自对应的送风形式,该换热模式可选的为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分为降温阶段及温度维持阶段,其中第一模式为对应温度维持阶段的送风形式,第二模式为对应降温阶段的送风形式。
121.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在立式空调运行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立式空调所处环境温度未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关闭状态,立式空调全部的换热后气流经由出风间隙从送风口轴向吹出至室内环境中,风量集中送出,送风距离远,可以加快室内环境整体温度的降低。而在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立式空调所处环境达到设定制冷温度时,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立式空调部分或全部的换热后气流经由导风间隙吹出,从而实现更大周向广角的送风,覆盖范围大,有利于维持室内环境温度在设定制冷温度。
122.又一示例性的,结合前文又一实施例,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是设定的不同送风模式,如第一模式为周向送风模式,第二模式为轴向送风模式。这里,不同送风模式可以是立式空调内部控制系统的内置程序,用户通过遥控器、显示面板等控制装置可以从内置程序中选择所需的送风模式。
123.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当获取的空调运行模式为周向送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以在周向方向上对室内环境进行送风,相比于轴向送风形式,送风气流覆盖面积明显增大;以及当获取的空调运行模式为轴向送风模式时,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关闭状态,立式空调全部的换热后气流经由出风间隙从送风口轴向吹出至室内环境中,风量更加集中的送出。
124.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多个实施例中设定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及其各自对应的送风形式仅是作为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扩展实施构成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技术构思的基础上设定其它的运行模式及各自对应的送风形式,应当也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125.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由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大小能够影响到周向送风效果,因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立式空调的实际送风需要对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进行调整,进而改变周向送风效果。这里,对导风间隙送风面积的调整包括通过对第一导风构件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具体位置调整实现的。
126.因此,本技术送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基于第一模式对应的送风参数,调整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下的送风面积。本实施例中,依据送风参数对导风间隙送风面积的调整,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周向送风调整。
127.可选的,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风量和送风风速。这里,送风风量可划分为大风量送风、中风量送风和低风量送风等几种风量档位;类似的,送风风速可划分为高风速送风、中风速送风和低风速送风等几种风速档位。因此,通过实验等方式,可以构建不同类型送风参
数与导风间隙送风面积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其预置在立式空调的控制系统内,这样在立式空调运行时,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按照设定的送风参数调整至对应的导风间隙送风面积。示例性的,表1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送风风速与导风间隙送风面积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下表所示:
128.表1
129.其中,s为第一导风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对应的导风间隙的最大送风面积。
130.在表1中,送风风速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为负相关关系,也即送风风速设定越大,则控制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越小,本实施例是基于文丘里效应,通过改变气流流经导风间隙的相对宽度来增大气流的流经速度。
131.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量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也构建有一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中送风风量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为正相关关系,也即送风风量设定越大,则控制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越大,以通过扩大导风间隙的相对宽度,增加经由该导风间隙的气流流量。
132.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送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运行模式,调整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通过改变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可以对应运行模式下立式空调轴向送风或周向送风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送风风量,以辅助实现对立式空调送风效果的调整。
133.其中,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的调整包括控制第二导风构件的动作状态。
134.这里,结合前文实施例可知,第二导风构件的动作状态包括多种,如第一动作状态: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与背侧面板相抵靠,第一风道相对封闭,内部风道的全部气流向第二风道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周向送风的方式吹出;第二动作状态:第二导风构件的板面平行于竖直方向,使得内部风道的气流较为均衡分别流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进而立式空调可以同时进行轴向送风和周向送风;第三动作状态,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与前侧面板相抵靠,第二风道相对封闭,内部风道的全部气流向第一风道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轴向送风的方式吹出;第四工作状态,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向背侧面板倾斜,相比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风道风量增大,第一风道风量减小;第五动作状态: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向前侧面板倾斜,相比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风道风量减小,第一风道风量增大。其中,第四和第五工作状态的具体倾斜角度可变,也即可以进一步对于第一风量和第二风量的增减数值进行细化调整。
135.这样,通过调整第二导风构件的不同动作状态,可以改变立式空调轴向送风或周向送风中的一个或两个的送风风量,以可以更加精确的对立式空调的不同运行模式的送风效果进行调整。
136.示例性的,第一模式设定为混合送风模式,则在运行第一模式时,通过控制导风构
件处于第二动作状态、第四动作状态或第五动作状态中的任一个,使得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能够分别向导风间隙和出风间隙输送空气,立式空调同时以轴向出风和周向出风两种形式对室内环境进行送风。
137.以及,第二模式设定为周向送风模式,则在运行第二模式,通过控制第二导风构件处于第一动作状态或第四动作状态,以关闭第一风道或者减小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使得经由第一风道输送至出风间隙的轴向出风风量降低或者变为零出风,换热后的气流主要从导风间隙吹出并以轴向送风方式吹出。
138.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由于两个风道的送风面积大小能够影响到不同送风形式的实际送风效果,因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立式空调的实际送风需要对风道各自送风面积进行调整,进而改变送风效果。这里,对送风面积的调整包括通过对第二导风构件的具体动作状态调整实现的。
139.因此,本技术送风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基于第一模式对应的送风参数,调整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的减小比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依据送风参数对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的减小比例的调整,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轴向及周向送风控制。
140.与前文实施例类似的,送风参数包括轴向或周向送风的送风风量和送风风速。本技术技术方案也可以构建不同类型送风参数与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的减小比例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按照设定的送风参数调整至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示例性的,表2示出的是一种可选的周向的送风风量与第一风道送风面积减小比例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下表所示:
141.表2
142.从表2中可以看出,周向的送风风量与第一风道送风面积的减小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也即,周向的送风风量越小,则第一风道送风面积的减小比例越小,第一风道实际所占风道面积越大,使得较少的气流分配至周向送风对应的第二风道,以达到减小周向送风风量的目的。
143.在上述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立式空调的第一模式为完全以周向送风或者包含周向送风形式在内(如前文中的混合送风模式)的工作模式,该模式的触发条件是在立式空调所处环境的温度满足设定温度要求。因此在环境温度满足设定温度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包含周向送风方式在内的送风形式对室内环境进行更大范围的送风,有助于将室内温度长时间维持在设定温度范围。
144.这里,立式空调制冷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要求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目标制冷温度;立式空调制热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要求包括: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目标制热温度,等。具体设定温度要求可以根据立式空调不同模式单独设定,本技术不限于此。
145.图16是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46.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公开的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包括:
147.s201、获取立式空调当前的运行模式;
148.这里,立式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运行参数设定;本实施例中以制冷模式作为示例说明。
149.s202、确定立式空调当前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
150.s203、判断tp≤t
制冷
,若是,则执行步骤s204,若否,则执行步骤s206;
151.在本实施例中,tp≤t
制冷
是制冷模式对应的设定温度要求,其中,tp为室内环境温度,t
制冷
是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
152.s204、运行第一模式,具体包括执行步骤s205;
153.s205、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导风构件处于第一动作状态;
154.其中,结合图17a所示,第一位置是第一导风构件与送风口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且能够以最大出风面积出风;第一动作状态是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与背侧面板相抵靠,第一风道相对封闭,内部风道的全部气流向第二风道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周向送风的方式吹出。
155.图中,箭头示出的是换热后的气流在立式空调内的流向。
156.s206、运行第二模式,具体包括执行步骤s207;
157.s207、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导风构件处于第三动作状态。
158.其中,结合图17b所示,第二位置是第一导风构件与送风口出风侧形成的导风间隙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第三动作状态是第二导风构件的自由侧边与前侧面板相抵靠,第二风道相对封闭,内部风道的全部气流向第一风道输送,使得气流全部是以轴向送风的方式吹出。
15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立式空调送风控制方法通过第一导风构件和第二导风构件共同动作配合,实现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立式空调工作状态的调整,可以智能的实现对立式空调的不同送风形式切换,进而使切换后的送风性能能够满足对室内环境的送风需求。
160.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161.结合图1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500,该装置能够可应用于对上述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或多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
162.可选的,该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500包括:
163.模式获取单元510,其被配置为:获取立式空调当前的运行模式;
164.第一响应单元521,其被配置为:响应于运行模式,调整导风间隙的开闭状态;其中对开闭状态的调整包括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的移动位置。
16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响应单元521,具体被配置为:
166.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则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
167.在运行模式为第二模式时,则通过控制第一导风构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导风间隙处于关闭状态。
16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500还包括第一调整单元531,其被配置为: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基于第一模式对应的送风参数,调整导风间隙处于开启状态下的送风面积。
16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送风参数包括送风风量和送风风速;
170.其中,送风风量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为正相关关系;送风风速与导风间隙的送风面积为负相关关系。
17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500还包括第二响应单元522,其被配置:为响应于运行模式,调整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
172.其中对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风道面积的调整包括控制第二导风构件的动作状态。
17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响应单元522具体被配置为: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则通过控制第二导风构件减小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或关闭第一风道。
17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500还包括第二调整单元532,其被配置为:在运行模式为第一模式时,基于第一模式对应的送风参数,调整第一风道的风道面积的减小比例。
17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立式空调所处环境的温度满足设定温度要求时,立式空调的运行模式设定为第一模式。
176.结合图1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的送风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0和存储器(memory)6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送风控制方法。
177.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178.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送风控制方法。
179.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18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包含上述的送风控制装置。
18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送风控制方法。
18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送风控制方法。
183.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84.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
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185.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技术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技术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18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187.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188.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
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