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及建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9843发布日期:2022-04-16 1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换热系统,蓄水池设置在地下,蓄水池内铺设水气换热器;换热系统包括送风机和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建筑物外空气和建筑地道风连通,出风口与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水气换热器的出风口与送风机连接,送风机与建筑物的通气道连接为建筑物输送新风,建筑物空气通过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建筑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建筑物外的空气和建筑地道风作为所述空气源热泵的热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系统还包括新风换热器,新风换热器设置在送风机与建筑物之间,用于对经水体换热后的空气进一步加热或降温送入建筑物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内部设置有水净化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气换热器绕着水净化模块铺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净化模块包括具有透水滤水作用的蜂巢滤墙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与砂基雨水资源化设施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底部设置透气防渗地埋孔,所述透气防渗地埋孔埋入蓄水池底下土壤,透气防渗地埋孔中充填有透气防渗砂,透气防渗砂孔隙内气体通过热对流作用增加土壤与水体的热交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出气口与抽风机进风口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包括除湿机,所述除湿机设置在所述水气换热器与所述送风机之间。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阀门与所述蓄水池相连。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通过阀门与所述新风换热器相连,为新风加热或制冷。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基雨水资源化设施与城镇市政排水管网连通。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夏季,夜晚所述打开阀门使所述空气源热泵为所述蓄水池内的水体降温,将冷量储存在蓄水池内;在冬季,白天打开所述阀门使所述空气源热泵为所述蓄水池内的水体加热,将热能储存在蓄水池内。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夏
季,打开空气源热泵与新风换热器之间的阀门,直接为新风制冷;在冬季,打开空气源热泵与新风换热器之间的阀门,直接为新风加热。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包括空气净化机组,空气净化机组设置在新风换热器与建筑物之间。17.一种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和建筑物,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为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所述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的送风机与建筑物的通气道连通。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筑物包括热水箱和热水系统,空气源热泵与热水箱连接,热水箱与热水系统连接。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的建筑内墙中空,建筑外墙保持密封,所述建筑内墙与室内连通,换气时,打开所述建筑内墙的窗户,通过抽风机将排风输送至蓄水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及建筑系统,该系统包括蓄水池和换热系统,蓄水池设置在地下,蓄水池内铺设水气换热器;换热系统包括送风机和抽风机,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建筑物外空气和建筑地道风连通建筑物连通,出风口与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水气换热器的出风口与送风机连接,送风机与建筑物的通气道连接为建筑物输送新风,建筑物中的空气通过蓄水池的水气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建筑物。建筑系统包括水源、地源、空气源一体化能量集成系统和建筑物。通过抽风机、送风机和水气换热器,空气能够经过水体换热并循环,有效利用了蓄水池中水体及周边土壤及空气的自然能量。及空气的自然能量。及空气的自然能量。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 李决龙 马志坤 吴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