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0115发布日期:2021-04-13 23:1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湿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目前市场上的湿巾都是经过添加原液处理过的湿巾并放置在包装盒中,在冬天气温低的环境下,湿巾更加冰凉,导致使用不易以及使用不适。
3.现有技术中,电热丝加热等其他依赖电能的方式对湿巾加热,但存在使用弊端:
4.1.该设计存在使用冲突,湿巾盒作为一种任意摆放的用品,其使用环境不受限制,在插电使用的前提下,湿巾盒的使用环境受到严重限制只能定点使用,实用性不佳,且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功耗;
5.2.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蓄电池进行电加热的方式,但是电加热的方式升温速率较快、瞬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也就是说,升温不均加热不均,直接降低湿巾原本的湿度且还容易影响湿巾盒内部的整体湿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总壳体内分为上置物部分和下置物部分,之间不会直接传热,且利用发热体反应稳定、升温均匀的特性取代电加热。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包括:
8.总壳体;所述总壳体为中空结构其内具有空槽,且空槽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空槽内部横向分隔为上置物部分和下置物部分;
9.所述上置物部分用于容纳第一物体,下置物部分用于容纳发热体,所述发热体通过散发热量将所述第一物体加热;
10.所述分隔板呈c形,分隔板的两侧边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总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分隔板左右方向的两侧边与总壳体内壁之间预留有流道,流道呈竖直状并与空槽的上置物部分连通,所述分隔板左右方向的两侧边贯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条状并竖直延伸,且分隔板内部的下置物部分依次经过第一通孔、流道连通所述上置物部分,所述下置物部分连通上置物部分的方向为朝向上方。
11.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上置物部分的面积大于下置物部分的面积,且上置物部分占空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下置物部分占空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12.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分隔板前后方向的两侧边与总壳体内壁之间没有间距并相互贴合,且分隔板前后方向的两侧边贯穿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也呈条状并竖直延伸,且第二通孔贯穿总壳体并与外部连通。
1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总壳体的底面设有朝向下方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下置物部分的内外,且总壳体的底面还铰接有将开口打开或关闭的封盖。
14.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总壳体的形状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且
分隔板、封盖均与总壳体的形状保持一致;
15.所述总壳体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总壳体上端面的直条,所述直条内竖向贯穿设有取物孔,取物孔连通上置物部分的内外。
16.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上置物部分具有用于导流热量的导流板,导流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分隔板的上端,导流板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向取物孔倾斜,所述导流板外侧的四周均通过间距与总壳体内壁隔开,且间距与下方的流道连通;
17.所述第一物体包括主体和分离体,所述第一物体的主体放置在导流板内,第一物体的分离体向上延伸至取物孔内。
18.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取物孔内设有用于传递热量的薄片,所述薄片的中部弯折并形成弧形,薄片的上端固定连接取物孔内壁的上端,薄片下端向下延伸至上置物部分内,且薄片的下端固贴合导流板的上端并继续延伸,所述薄片的侧面与取物孔内壁之间通过间隙隔开,间隙连通导流板外侧四周的间距;
19.所述薄片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物体的分离体处在两个薄片之间并相互贴合。
20.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下置物部分放置有隔离箱,隔离箱内部通过横向的小隔板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用于容纳发热体的空间;
21.所述空间的侧壁沿其内径设有环块,环块以上为密闭部分、环块以下为通气部分;
22.所述通气部分的前后方向贯穿设有镂空口,且镂空口与第二通孔的朝向一致并相互连通。
2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发热体设置在密闭部分内,且密封部分内为负压状态;
24.所述空间的上半部内设有活动板,发热体放置在活动板上,活动板的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封圈,负压状态下,活动板上移并贴合在环块的下端。
2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化,所述密闭部分的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贯穿总壳体的气管,气管的一端通入密闭部分,气管的另一端伸至总壳体的外部,且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封堵塞。
26.本发明的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27.总壳体内分为上置物部分和下置物部分,之间不会直接传热,且利用发热体反应稳定、升温均匀的特性取代电加热,在总壳体内设计了连通方向且顺应热量的游走,符合热气流上升原理,为热量的游走创造良好条件,传热速率快;
28.且在导流过程中,热气流上升不断接触薄片,同时热气流堆积在薄片和取物孔之间的间隙以对薄片持续性加热,加热后的薄片通过热量传递以使第一物体的分离体受热,热量与第一物体的分离体接触面广接触时间长,使第一物体加热、升温速率快,且第一物体的主体不受热量影响能够保持正常的湿度;
29.发热体为消耗物体,为了满足长久且持续的加热工作,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热体为可梯度使用、且可更换的设计,可通过简单的拔掉封堵塞,以使未使用的发热体接触空气从而反应发热,以继续使用,总的来说,通过结构配合实现的梯度使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发热体的更换周期,减少频繁更换。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轴向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的隔离箱正视剖面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总壳体1、分隔板2、上置物部分3、下置物部分5、发热体6、流道7、第二通孔8、封盖9、直条10、导流板11、取物孔12、薄片14、隔离箱15、小隔板16、密闭部分17、通气部分18、气管19、第一物体20。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有”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相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固连”为固定连接的含义,固定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作为本文的保护范围,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加热湿巾的分离加热装置,包括:总壳体1;所述总壳体1为中空结构其内具有空槽,且空槽内设有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将空槽内部横向分隔为上置物部分3和下置物部分5;
38.所述上置物部分3用于容纳第一物体20,下置物部分5用于容纳发热体6,所述发热体6通过散发热量将所述第一物体20加热;
39.所述分隔板2呈c形,分隔板2的两侧边竖直向下延伸并与总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分隔板2左右方向的两侧边与总壳体1内壁之间预留有流道7,流道7呈竖直状并与空槽的上置物部分3连通,所述分隔板2左右方向的两侧边贯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条状并竖直延伸,且分隔板2内部的下置物部分5依次经过第一通孔、流道7连通所述上置物部分3,所述下置物部分5连通上置物部分3的方向为朝向上方。
40.具体的,所述上置物部分3的面积大于下置物部分5的面积,且上置物部分3占空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下置物部分5占空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本发明中,第一物体20为湿巾,发热体6为现有技术中的与空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热量的发热袋,从使用角度而言,湿巾为主体必须具备足够的可用量,所以,本发明的上置物部分3的面积大于下置物部分5的面积。
41.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所述分隔板2前后方向的两侧边与总壳体1内壁之间没有间距并相互贴合,且分隔板2前后方向的两侧边贯穿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通孔8也呈条状并竖直延伸,且第二通孔8贯穿总壳体1并与外部连通。第二通孔8的设置为了连通空气,以使发热体6与空气实现反应,分隔板2能够隔热,避免发热对周围造成额外影响,且下置物部分5设置在总壳体1的下方并朝向下方,不直接暴露也不朝向上方,避免与外部直接接触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2.需要说明的,发热体6为现有技术中的消耗物体(发热袋),其常规使用周期为12小时,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热体6为可更换的结构,为长久且持续的加热工作做前提准备,为了方便更换,所述总壳体1的底面设有朝向下方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下置物部分5的内外,且总壳体1的底面还铰接有将开口打开或关闭的封盖9。
4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总壳体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且分隔板2、封盖9均与总壳体1的形状保持一致,图1中总壳体1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总壳体1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总壳体1上端面的直条10,所述直条10内竖向贯穿设有取物孔12,取物孔12连通上置物部分3的内外。
44.所述上置物部分3具有用于导流热量的导流板11,导流板11的下端固定连接分隔板2的上端,导流板11的上端向上延伸并向取物孔12倾斜,所述导流板11外侧的四周均通过间距与总壳体1内壁隔开,且间距与下方的流道7连通;所述第一物体20包括主体和分离体,所述第一物体20的主体放置在导流板11内,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向上延伸至取物孔12内;导热板能够引导热气流的流向,以使热气流流向取物孔12,且在导流过程中,热气流上升不断接触薄片14,同时热气流堆积在薄片14和取物孔12之间的间隙以对薄片14持续性加热,加热后的薄片14通过热量传递以使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受热,需要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物体20为湿巾,第一物体20的主体为多张叠合或缠绕为一体的湿巾,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为待使用的湿巾;
45.所述取物孔12内设有用于传递热量的薄片14,所述薄片14的中部弯折并形成弧形,薄片14的上端固定连接取物孔12内壁的上端,薄片14下端向下延伸至上置物部分3内,且薄片14的下端固贴合导流板11的上端并继续延伸,所述薄片14的侧面与取物孔12内壁之间通过间隙隔开,间隙连通导流板11外侧四周的间距;所述薄片14的数量为两个,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处在两个薄片14之间并相互贴合。所以,本实施方式中,仅对待使用的湿巾进行加热,即提高加热效果,不进行不必要的加热,且也确保第一物体20的主体不过早受热而导致的湿度大幅度降低现象;
46.所述下置物部分5放置有隔离箱15,隔离箱15内部通过横向的小隔板16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用于容纳发热体6的空间;所述空间的侧壁沿其内径设有环块,环块以上为密闭部分17、环块以下为通气部分18;所述通气部分18的前后方向贯穿设有镂空口,且镂空口与第二通孔8的朝向一致并相互连通。
47.所述发热体6设置在密闭部分17内,且密封部分内为负压状态;所述空间的上半部内设有活动板,发热体6放置在活动板上,活动板的外侧四周固定连接有封圈,负压状态下,活动板上移并贴合在环块的下端。
48.所述密闭部分17的前后方向固定连接有贯穿总壳体1的气管19,气管19的一端通入密闭部分17,气管19的另一端伸至总壳体1的外部,且气管19的另一端设有封堵塞。通过气管19配合外部的气泵(未图示)能够将密闭部分17内的空气抽出,以使密闭部分17内空气减少形成负压,保证其内的发热体6处于未使用、未反应的状态;且本实施方式中,独立的空间为两个,发热体6为两个。
49.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本发明的过程如下:直接将气管19的封堵塞打开,以使取消该密闭部分17的负压状态,从而活动板掉落从密闭部分17掉落通气部分18,外部空气经过第二通孔8、镂空口接触发热体6,以使发热体6反应产生热量,之后周边的热气流通过第一
通孔上升进入至流道7内并继续沿导流板11方向上升,导热板能够引导热气流的流向,以使热气流流向取物孔12,且在导流过程中,热气流上升不断接触薄片14,同时热气流堆积在薄片14和取物孔12之间的间隙以对薄片14持续性加热,加热后的薄片14通过热量传递以使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受热,此时,抽出第一物体20的分离体(待使用的湿巾)即可使用。
50.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