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顶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4797发布日期:2020-10-17 01:0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射顶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温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射顶板结构。



背景技术:

室温调节通常是采用空调系统实现的,即通过空调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从而为室内提供热量或者冷量。空调系统采用的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温度调节方式,其会造成空调周围的温度接近于目标温度,而远离空调的温度则与目标温度差别较大。并且,空调系统使用风机通过吹风方式进行室内换热,其就会造成运行噪音大、体感舒适度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新型的室温调节方式,即毛细管网空调系统,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毛细管网空调系统在室内墙面、地面以及屋顶位置铺设毛细管,通过毛细管输送换热介质,利用换热介质在热传递作用下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这种新型的室温调节方式可以使得整个房屋内部温度趋于一致,并且不需要风机强制送风,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噪音,还提高了体感舒适度。

但是,目前毛细管网空调系统所使用的毛细管,在铺设到屋顶位置时,是采用吊顶方式进行安装,吊顶所采用的龙骨结构包括有吊件、主龙骨、副龙骨,吊件与楼板固定连接,主龙骨吊装在吊件的下侧,副龙骨设置在主龙骨的下侧,整个龙骨结构的安装高度将会大于100mm,这样就会大大影响了室内净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安装简单且占高小的辐射顶板结构,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辐射顶板结构,通过在砼楼板的下侧设置20-30mm的保温层,保温层经龙骨固定在砼楼板上,辐射盘管嵌入在保温层的下侧,保温层与辐射盘管之间设置金属均热层,辐射盘管经石膏包裹后二次成型固定,二次石膏面层磨平后喷涂功能层,此结构安装简单,且占高更小,节约了室内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辐射顶板结构,包括: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经龙骨固定在砼楼板的下侧,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在20-30mm之间;

金属均热层,嵌入在所述保温层的下侧,所述金属均热层的下侧设置有辐射盘管,所述辐射盘管用于输送换热介质;

固定层,喷设在所述辐射盘管的下侧,所述固定层将所述辐射盘管固定在所述金属均热层的下侧,所述固定层的厚度在10-15mm之间;

功能层,设置在所述固定层的下侧。

本技术方案中,混凝土砼楼板的下侧直接设置25~30mm保温层,保温层采用专用砂浆用点粘法将保温层与砼楼板粘上,同时用龙骨等构件锚固;辐射盘管设置在保温层的下侧,辐射盘管与保温层之间铺设金属均热层,金属均热层嵌入到保温板内,辐射盘管内嵌于金属均热层内的卡槽中,辐射盘管的下侧经石膏包裹后二次成型固定,二次喷涂的固定层厚度为10-15mm;最后,将二次石膏面层磨平后喷涂功能层。此结构安装简单,且占高更小,节约了室内空间。

优选地,所述龙骨为木质龙骨或轻钢龙骨,所述龙骨经膨胀螺栓固定在所述砼楼板的下侧。

本技术方案中,龙骨采用木料或者轻钢作为制造材料,其横截面为u型结构,龙骨在铺装到砼楼板上时,其具有的u型槽朝向砼楼板方向设置。在龙骨的顶面凹槽(即上述的u型槽)内设置了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砼楼板上实现固定,龙骨通过固定块相对于砼楼板实现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在25-30mm之间,所述龙骨的厚度小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所述龙骨的底部设有第一锚固钉,所述保温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辐射盘管适配嵌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经所述第一锚固钉固定,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辐射盘管将所述金属均热层夹设在其二者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保温层的厚度在25-30mm之间,龙骨的厚度小于保温层的厚度,使龙骨位于保温层的内部,再将辐射盘管嵌入到保温层内,使辐射顶板结构的整体厚度控制在40mm以内,室内空间高度最大化,同时铺设时不受龙骨位置影响,施工效率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在20-25mm之间,所述龙骨的厚度等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所述龙骨的底部设有凹槽及第二锚固钉,所述保温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辐射盘管适配嵌入在所述凹槽及所述第二卡槽内经所述第二锚固钉固定,所述保温层与所述辐射盘管将所述金属均热层夹设在其二者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保温层的厚度在20-25mm之间,龙骨的厚度等于保温层的厚度,将辐射盘管嵌入到保温层内,铺设时受龙骨位置影响,通过合理布置辐射盘管避让龙骨,当辐射盘管与龙骨冲突时,采用龙骨局部开槽的方式解决管线冲突问题。此结构可进一步的降低辐射顶板结构的厚度,使辐射顶板结构的整体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室内空间高度进一步增加。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eps保温板或xps保温板。

本技术方案中,eps保温板或xps保温板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优选xps保温板,xps保温板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对同样的建筑物外墙,其使用厚度可小于其它类型的保温材料;由于内层的闭孔结构,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抗湿性,在潮湿的环境中,仍可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xps板的完全闭孔式发泡化学结构与其蜂窝状物理结构,使其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便于切割、运输,且不易破损、安装方便;长时间的使用中,不老化、不分解、不产生有害物质,其化学性能极其稳定,不会因吸水和腐蚀等导致降解,使其性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优越的性能,且不会发生分解或霉变,没有有毒物质的挥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辐射盘管为呈回折盘绕的毛细管网,所述辐射盘管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技术方案中,毛细管网是集分水式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壁薄导热性好、换热均匀、水力损失小的特点;同时,毛细管网薄、柔、轻,因此安装方便、覆盖层可以薄,铺装面积可以大,节省建筑空间,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节能和舒适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毛细管网为pp-r塑料管或pe-rt塑料管,其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本技术方案中,pp-r塑料管或pe-rt塑料管,可热熔成型,绿色环保,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特点,此材质的毛细管网性能稳定,经久耐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功能层包括腻子层和乳胶漆层,所述腻子层设置在所述固定层与所述乳胶漆层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功能层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检测室内露点温度的露点检测器,当功能层的板面温度低于所述室内露点温度时,用于控制所述辐射盘管换热的辐射空调系统停止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辐射顶板结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砼楼板的下侧直接设置25~30mm保温层,保温层采用专用砂浆用点粘法将保温层与砼楼板粘上,同时用龙骨等构件锚固;辐射盘管设置在保温层的下侧,辐射盘管与保温层之间铺设金属均热层,金属均热层嵌入到保温板内,辐射盘管内嵌于金属均热层内的卡槽中,辐射盘管的下侧经石膏包裹后二次成型固定,二次喷涂的固定层厚度为10-15mm;最后,将二次石膏面层磨平后喷涂功能层。此结构安装简单,且占高更小,节约了室内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辐射顶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辐射顶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中辐射顶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辐射顶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砼楼板,2.龙骨,3.保温层,4.辐射盘管,5.金属均热层,6.固定层,7.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顶板结构,辐射顶板结构是配合辐射空调系统使用的,其包括:保温层3、金属均热层5、固定层6及功能层7。其中,保温层3经龙骨2固定在砼楼板1的下侧,保温层3的厚度在25-30mm之间。龙骨2采用木料或者轻钢作为制造材料,其横截面为u型结构,龙骨2在铺装到砼楼板1上时,其具有的u型槽朝向砼楼板1方向设置。在龙骨2的顶面凹槽(即上述的u型槽)内设置了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砼楼板1上实现固定,龙骨2通过固定块相对于砼楼板1实现固定。龙骨2的厚度小于保温层3的厚度,使龙骨2位于保温层3的内部。

保温层3的下侧开设有与辐射盘管4适配的卡槽,辐射盘管4适配嵌入在卡槽中,辐射盘管4连接辐射空调系统用于输送换热介质。在保温层3与辐射盘管4之间设有金属均热层5,金属均热层5为有延展性的金属薄片,金属均热层5也嵌入卡槽内。龙骨2的底部设有锚固钉,辐射盘管4适配嵌入在卡槽后经锚固钉固定,保温层3与辐射盘管4将金属均热层5夹设在其二者之间,保温层构造采用封闭式结构。

固定层6喷设在辐射盘管4的下侧,固定层6将辐射盘管4固定在金属均热层5的下侧,固定层6的厚度在10-15mm之间。功能层7设置在固定层6的下侧,功能层7包括腻子层和乳胶漆层,腻子层设置在固定层6与乳胶漆层之间。腻子层及乳胶漆层设置在最外层能够对固定层6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避免固定层6表面滋生细菌、霉菌,另外腻子层及乳胶漆层还能够提高固定层6铺设后屋顶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中的辐射顶板结构整体厚度可控制在40mm以内,使室内空间高度最大化,同时铺设时不受龙骨位置影响,施工效率高。

具体地,辐射盘管4为呈回折盘绕的毛细管网,辐射盘管4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毛细管网的铺设也可以采用回字形铺设方式,也可以采用直线平行式铺设方式,或者采用s型铺设方式。毛细管网是集分水式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壁薄导热性好、换热均匀、水力损失小的特点;同时,毛细管网薄、柔、轻,因此安装方便、覆盖层可以薄,铺装面积可以大,节省建筑空间,因此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节能和舒适效果。

进一步地,毛细管网为pp-r塑料管或pe-rt塑料管,其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pp-r塑料管及pe-rt塑料管具有可热熔成型,绿色环保,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特点,此材质的毛细管网性能稳定,经久耐用。

具体地,保温层3为eps保温板或xps保温板。eps保温板或xps保温板均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优选xps保温板,xps保温板具有致密的表层及闭孔结构内层,对同样的建筑物外墙,其使用厚度可小于其它类型的保温材料;由于内层的闭孔结构,因此它具有良好的抗湿性,在潮湿的环境中,仍可保持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xps板的完全闭孔式发泡化学结构与其蜂窝状物理结构,使其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便于切割、运输,且不易破损、安装方便;长时间的使用中,不老化、不分解、不产生有害物质,其化学性能极其稳定,不会因吸水和腐蚀等导致降解,使其性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优越的性能,且不会发生分解或霉变,没有有毒物质的挥发。

另外,辐射空调系统户内设置有露点检测器,露点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的露点温度,当功能层7的板面温度低于室内露点温度时,用于控制辐射盘管4换热的辐射空调系统停止工作,避免功能层表面结露。

本实施例中,辐射顶板结构铺设方法的具体作业方式如下:土建施工完成结构砼楼板1后,在砼楼板1的下侧安装多个龙骨2,在相邻的龙骨2之间铺设带有卡槽的保温层3,保温层3采用专用砂浆用点粘法将保温层3与砼楼板1粘上,同时用锚固钉等构件锚固;将金属均热层5铺设在保温层3的下侧,使之嵌入在保温层3下侧的卡槽中;再将辐射盘管4安装在金属均热层5的卡槽中,通过喷涂石膏浆形成固定层6将辐射盘管4包覆进行二次固定;待固定层6完成后,将其下表面磨平后批腻子刷乳胶漆。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顶板结构,其包括:保温层3、金属均热层5、固定层6及功能层7。其中,保温层3经龙骨2固定在砼楼板1的下侧,保温层3的厚度在20-25mm之间。龙骨2采用木料或者轻钢作为制造材料,其横截面为u型结构,龙骨2在铺装到砼楼板1上时,其具有的u型槽朝向砼楼板1方向设置。在龙骨2的顶面凹槽(即上述的u型槽)内设置了固定块,固定块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砼楼板1上实现固定,龙骨2通过固定块相对于砼楼板1实现固定。龙骨2的厚度等于保温层3的厚度,使龙骨2的下端与保温层3的下端齐平。

保温层3的下侧开设有与辐射盘管4适配的卡槽,辐射盘管4适配嵌入在卡槽中,辐射盘管4连接辐射空调系统用于输送换热介质。在保温层3与辐射盘管4之间设有金属均热层5,金属均热层5为有延展性的金属薄片,金属均热层5也嵌入卡槽内,金属均热层5上形成适配的卡槽。龙骨2的底部设有锚固钉,辐射盘管4适配嵌入在卡槽后经锚固钉固定,保温层3与辐射盘管4将金属均热层5夹设在其二者之间,保温层构造采用封闭式结构。将辐射盘管4嵌入到保温层3内时,受龙骨2位置影响,通过合理布置辐射盘管4避让龙骨2,当辐射盘管4与龙骨2冲突时,采用龙骨2局部开槽的方式解决管线冲突问题。

固定层6喷设在辐射盘管4的下侧,固定层6将辐射盘管4固定在金属均热层5的下侧,固定层6的厚度在10-15mm之间。功能层7设置在固定层6的下侧,功能层7包括腻子层和乳胶漆层,腻子层设置在固定层6与乳胶漆层之间。腻子层及乳胶漆层设置在最外层能够对固定层6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避免固定层6表面滋生细菌、霉菌,另外腻子层及乳胶漆层还能够提高固定层6铺设后屋顶的美观性。本实施例中的辐射顶板结构可进一步的降低辐射顶板结构的厚度,使辐射顶板结构的整体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室内空间高度进一步增加。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