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6451发布日期:2021-01-30 02:3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家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物蒸煮用蒸汽发生器,特别涉及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
变频微波炉与传统微波炉相比具有煮食效果好、节能高效等优点,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蒸汽微波炉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广泛的应用家庭厨房中。目前蒸汽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全为电热管或电热膜加热,具有加热速度慢、热效率低等缺点。而电磁感应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可以借助变频微波炉上面的变频器,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将蒸汽发生器中水加热成蒸汽。
[0003]
专利cn201821424158.1中描述了一种工业用变频节能蒸汽发生器。但目前其都存在以下问题:(1)其电磁线圈仅直接的缠绕在加热管外面,没有骨架及保温装置,无法进行批量生产且电磁线圈容易超温烧掉;(2)其采用水泵直接往加热管中注水的方式,无法准确的控制加热管中的水位情况,容易出现喷水及干烧情况;(3)此方案电磁线圈均匀缠绕,加热管上部吸热量少容易造成过热。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利用变频微波炉中自带的变频器,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产生高温蒸汽供煮食使用,解决了现有电热管及电热膜加热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进水管、电磁感应加热器、出汽管和蒸汽出口,水箱包括储水区和位于储水区上方的汽水分离区,储水区和汽水分离区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汽管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两端连通,蒸汽出口设置于汽水分离区,所述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不锈钢水管、保温壳、骨架、电磁线圈和温度传感器,不锈钢水管的中部外层依次套设保温壳、骨架和电磁线圈,温度传感器埋设于电磁线圈里面,电磁线圈连接变频微波炉的变频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骨架上,从进水管方向至出汽管方向电磁线圈缠绕密度逐渐由密变疏。
[0008]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壳和骨架两端分别设有固接在不锈钢水管上的挡片,挡片用于固定保温壳和骨架在不锈钢水管上的相对位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汽水分离区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折流板。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为卧式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设置于水箱顶部,进水管和出汽管设置于水箱底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为立式蒸汽发生器,蒸汽出口设置于水箱顶部左壁,出汽管设置于蒸汽出口的相对侧壁,进水管设置于水箱底部。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实用新型利用变频微波炉中自带的变频器,无需额外增加变频器,同时解决了现有电热管及电热膜加热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常规的电热管蒸汽发生器出蒸汽时间约30s,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只需要10s;常规的电热管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一般低于90%,电磁感应蒸汽发生器可达98%以上。
[0014]
(2)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水的同时还可以对水进行磁化和软化,可增加水垢的疏松度,使水垢清洗更加方便,提升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
在附图中:
[0017]
图1为实施例1的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1的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的气流分布图;
[0019]
图3为实施例2的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实施例2的电磁感应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各标记如下:1-水箱;2-进水管;3-电磁感应加热器;4-出汽管;5-蒸汽出口;301-不锈钢水管;302-挡片;303-保温壳;304-温度传感器;305-骨架;306-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可根据微波炉安装空间不同采用卧式安装方式。该蒸汽发生器包括水箱1、进水管2、电磁感应加热器3、出汽管4和蒸汽出口5。水箱包括储水区和位于储水区上方的汽水分离区,储水区和汽水分离区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汽管与电磁感应加热器两端连通。蒸汽出口设置于水箱顶部,进水管和出汽管设置于水箱底部。
[0026]
电磁感应加热器包括不锈钢水管301、保温壳303、骨架305、电磁线圈306和温度传感器304,不锈钢水管的中部外层依次套设保温壳、骨架和电磁线圈,温度传感器埋设于电磁线圈里面,电磁线圈连接变频微波炉的变频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在控制系统接收到用户需要采用蒸汽功能时会控制变频器产生10~30khz的电源频率,此时电磁线圈中会产生交变磁场,使不锈钢水管中产生交变的电流而发热,从而将管中的水加热成蒸汽。
[0027]
控制系统传递温度传感器信号和控制变频器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
[0028]
温度传感器埋设于电磁线圈里面,用于监测线圈温度,当温度超标时将蒸汽发生器断电,以防止线圈超温烧坏。控制系统控制温度传感器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
[0029]
保温壳位于骨架里面,以防止蒸汽发生器工作时不锈钢水管产生高温过热,将骨架或者电磁线圈烧坏。
[0030]
保温壳和骨架两端分别设有固接在不锈钢水管上的挡片302,挡片用于固定保温壳和骨架在不锈钢水管上的相对位置,以保证蒸汽发生器的性能一致性。挡片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不锈钢水管上。
[0031]
电磁线圈缠绕在骨架上,从进水管方向至出汽管方向电磁线圈缠绕密度逐渐由密变疏。由于不锈钢水管在产生高温蒸汽的过程中,前段吸热量大,后段吸热量少,本实施例的电磁线圈从左到右由密变疏,前段功率密度大,后段功率密度小,可防止不锈钢水管后端出现过热。
[0032]
汽水分离区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折流板。
[0033]
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为:水箱储水区中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电磁感应加热器中被加热成高温蒸汽或汽水混合物,然后高温蒸汽或汽水混合物通过出汽管进入到水盒中的汽水分离区域,蒸汽中的水滴被分离下来回流到水盒的储水区域,干蒸汽从水盒上的出汽口流出。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微波炉用蒸汽发生器,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立式安装方式,蒸汽出口设置于水箱顶部左壁,出汽管设置于蒸汽出口的相对侧壁,进水管设置于水箱底部。
[0036]
本实施例适用于侧壁安装蒸汽发生器的变频微波炉。
[0037]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