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571发布日期:2021-02-26 22:2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尤其涉及蒸汽热风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热风炉,是热动力机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它在许多行业已成为电热源和传统蒸汽动力热源的换代产品。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煤、油、气炉等。
[0003]
现有的蒸汽热风炉在燃烧的过程中,热量容易通过炉体向外流失,导致热利用率降低,而且从外界进入炉体内部的风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预热,易出现炉体内部的热风不能快速到达所需要的温度,造成能源浪费,且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包括热风炉本体,所述热风炉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热风炉本体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热风炉本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喷火管,所述喷火管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内部;
[0007]
所述热风炉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且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下表面与热风炉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防护壳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进风管;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吹风机起到将外界的自然风吸进进风管的作用。
[0010]
优选地,所述进风管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的一侧表面,所述吹风机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出风管;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起到保护吹风机的作用。
[0012]
优选地,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的内部,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起到对热风炉本体内部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的作用。
[0014]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内部设置有岩棉,所述热风炉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传热板,所述传热板的一侧表面与出风管的外表面接触;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起到将自然风进行隔板阻流的作用。
[0016]
优选地,所述传热板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所述传热板的另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多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一侧表面与隔板的一侧表面接触,所述热风炉本体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块;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热板起到将吸收的热量输送至导热板的作用。
[0018]
优选地,所述放置块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的内部,所述吸风机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放置块的外表面,所述吹风机、吸风机和控制开关均与主电源电性连接;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风机起到将加热完毕的自然风通过吸风管输送至排风管的作用。
[0020]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1]
该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设置热风炉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且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下表面与热风炉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热风炉本体的保温和热量的循环利用及预热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蒸汽热风炉在燃烧的过程中,热量容易通过炉体向外流失,导致热利用率降低,而且从外界进入炉体内部的风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预热,易出现炉体内部的热风不能快速到达所需要的温度,造成能源浪费,且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3]
在附图中: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风炉本体结构剖视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管结构左侧剖视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板结构右侧剖视图。
[0028]
如图:1、热风炉本体;2、控制开关;3、支撑腿;4、加热器;5、喷火管;6、防护壳;61、吹风机;62、进风管;63、出风管;64、保温层;65、隔板;66、传热板;67、导热层;68、卡槽;69、导热板;610、放置块;611、吸风机;612、吸风管;613、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0]
如图1-4所示,一种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包括热风炉本体1,热风炉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热风炉本体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热风炉本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加热器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喷火管5,喷火管5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1内部;
[0031]
热风炉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且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有防护壳6,防
护壳6的下表面与热风炉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32]
进一步地,防护壳6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吹风机61,吹风机6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进风管62;
[0033]
进一步地,吹风机61起到将外界的自然风吸进进风管62的作用。
[0034]
进一步地,进风管62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防护壳6的一侧表面,吹风机61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有出风管63;
[0035]
进一步地,防护壳6起到保护吹风机61的作用。
[0036]
进一步地,出风管63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1的内部,热风炉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64;
[0037]
进一步地,保温层64起到对热风炉本体1内部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流失的作用。
[0038]
进一步地,保温层64的内部设置有岩棉,热风炉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隔板65,热风炉本体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传热板66,传热板66的一侧表面与出风管63的外表面接触;
[0039]
进一步地,隔板65起到将自然风进行隔板阻流的作用。
[0040]
进一步地,传热板66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导热层67,导热层67的内部设置有石墨烯,传热板66的另一侧表面均开设有卡槽68,多个卡槽68的内壁均卡接有导热板69,导热板69的一侧表面与隔板65的一侧表面接触,热风炉本体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块610;
[0041]
进一步地,传热板66起到将吸收的热量输送至导热板69的作用。
[0042]
进一步地,放置块610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吸风机611,吸风机6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吸风管612,吸风管612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热风炉本体1的内部,吸风机61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通有排风管613,排风管613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放置块610的外表面,吹风机61、吸风机611和控制开关2均与主电源电性连接;
[0043]
进一步地,吸风机611起到将加热完毕的自然风通过吸风管612输送至排风管613的作用。
[0044]
该循环利用的联产蒸汽热风炉,设置热风炉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循环加热装置,且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有防护壳6,防护壳6的下表面与热风炉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热风炉本体1的保温和热量的循环利用及预热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蒸汽热风炉在燃烧的过程中,热量容易通过炉体向外流失,导致热利用率降低,而且从外界进入炉体内部的风不能进行循环利用的预热,易出现炉体内部的热风不能快速到达所需要的温度,造成能源浪费,且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0045]
工作原理: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2启动加热器4进行工作,同时启动吹风机61通过进风管62吸收外界的自然风进入出风管63,通过加热器4的喷火管5对出风管63进行加热的同时也在加热传热板66,传热板66与出风管63接触,加快对出风管63的提温,自然风在经过出风管63时通过管道的温度进行预热,出风管63将自然风输送出管道后,自然风再经过喷火管5的加热来提高温度,自然风在经过隔板65时进行上升,传热板66将吸收的热量输送至导热板69,使自然风在经过隔板65与导热板69时继续进行升温,到达指定温度后,操作人员启动吸风机611将加热后自然风通过吸风管612传输至排风管613。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