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359发布日期:2021-01-30 06:0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换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安装新风换气装置,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尤其是新装修的房子,只有加大通风量,才能有效减少室内空气中超标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
[0003]
传统的新风换气装置,通过同时将室内空气送出和将室外空气引入,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实现换气。并且,设置有全热换热芯,使室内出风与室外进风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随着新能源的开发,太阳能在新风换气装置上的应用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现有的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主要包括电源部分、换气部分和管路部分,其中电源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而换气部分则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全热换热芯和开设在壳体上的室外进气口、室外排气口、室内进气口和室内排气口,其中室外进气口和室内进气口经全热换热芯构成新风进气通路,室内排气口和室外排气口经全热换热芯构成废气排气通路,在室外进气口和室内排气口处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气体流动的风机,并且换气部分的风机由电源部分提供电源;而管路部分则包括连接在室内进气口的进气管路和连接在室内排气口的出气管路,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均包括主管和通往室内各处的支管。
[0004]
随着城市整体空气质量的变化,人们提出了在新风换气装置的换气部分内设置负离子发生器、hepa过滤网、光触媒过滤网等空气净化装置的设计,用于净化进入室内的空气,使室内空气更加洁净安全。这不仅导致换气部分的结构更加复杂、占用空间更大;而且,负离子发生器的使用容易产生臭氧,不利于人体健康;并且,hepa过滤网安装在换气部分内,全屋的空气统一经一处hepa过滤网,导致该hepa过滤网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非常麻烦,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以合理布置空气净化装置,使换气部分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换气装置整体使用更加方便。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包括电源部分、换气部分和管路部分,所述电源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所述换气部分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全热换热芯和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室外进气口、室外排气口、室内进气口和室内排气口,所述室外进气口和所述室内进气口经所述全热换热芯构成新风进气通路;所述室内排气口和所述室外排气口经所述全热换热芯构成废气排气通路;在所述室外进气口和所述室内排气口处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气体流动的风机,并且所述换气部分的风机由所述电源部分提供电源;所述管路部分包括连接在所述室内进气口的进气管路和连接在所述室内排气口的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均包括主管和
通往室内各处的支管;在所述换气部分的壳体内安装有光触媒过滤网和紫外线灯,所述光触媒过滤网位于新风进气通路的室内进气口与全热换热芯之间,所述紫外线灯位于光触媒过滤网朝向室内进气口一侧,所述紫外线灯也由所述电源部分提供电源;在所述进气管路的每一支管出口处均安装有hepa滤芯。
[0007]
采用上述结构,将光触媒过滤网和紫外线灯布置在新风进气通路的室内进气口与全热换热芯之间,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光触媒净化,并通过紫外线灯确保光触媒的持续使用;将hepa滤芯布置在进气管路每一支管的出口处,使每一hepa滤芯只需净化由各个支管进入室内的空气,并且可以从支管出口处便捷更换hepa滤芯;并取消容易产生臭氧的负离子发生器,从而使空气净化装置的布置更加合理,并简化了换气部分的内部结构,使换气装置整体使用更加方便。
[0008]
所述紫外线灯为无臭紫外线灯。进一步避免紫外线灯产生臭氧,使进入室内的空气更加洁净安全。
[0009]
所述壳体包括上端敞口的矩形筐体和盖板,所述矩形筐体四块竖向侧板的上边均向外弯折形成翻边,所述盖板将矩形筐体的上端敞口覆盖并与翻边螺钉固定,并且在盖板与翻边之间垫有第一密封条;在所述矩形筐体内布置有四块竖向的隔板,四块所述隔板分别与矩形筐体的四块竖向侧板相垂直,所述全热换热芯固定在四块隔板之间,每一所述隔板的顶边均包覆有“u”形的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与盖板底面密封接触。这样的壳体结构简单,生产装配容易,并且盖板可整体打开,便于内部检修,使用更加方便。
[0010]
所述光触媒过滤网包括网体和框体,所述框体的四边均包覆有“u”形的第三密封条,在所述矩形筐体的内底和靠近室内进气口的两块隔板上均布置有“u”形卡槽,所述光触媒过滤网框体的底边和两侧边的第三密封条均卡入对应的“u”形卡槽内,所述框体顶边的第三密封条与盖板底面密封接触。这样安装光触媒过滤网,使其不仅安装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而且可便捷更换,使用更加方便。
[0011]
在所述盖板的顶面设有十字形的加强筋。盖板板体强度高,不易变形,确保盖板内底与各密封条的有效密封。
[0012]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触媒过滤网和紫外线灯布置在新风进气通路的室内进气口与全热换热芯之间,将hepa滤芯布置在进气管路每一支管的出口处,并取消负离子发生器,从而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布置更加合理的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并使换气部分的内部结构更加简单、换气装置整体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中换气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6]
附图标记:
[0017]
电源部分x、太阳能电池板x1、控制器x2、蓄电池x3、逆变器x4;
[0018]
换气部分y、盖板1、加强筋1a、室外进气口2、风机3、矩形筐体4、翻边4a、第二密封条5、全热换热芯6、室内排气口7、室外排气口8、“u”形卡槽9、第三密封条10、紫外线灯11、室内进气口12、第一密封条13、隔板14、光触媒过滤网15;
[0019]
管路部分z、主管z1、支管z2、hepa滤芯z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新风节能换气装置,包括电源部分x、换气部分y和管路部分z。
[0022]
如图1所示,所述电源部分x包括太阳能电池板x1、控制器x2、蓄电池x3和逆变器x4;所述的逆变器x4与太阳能蓄电池x3相连,太阳能蓄电池x3与控制器x2相连,控制器x2与太阳能电池板x1相连,从而提供清洁电源,这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实际使用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x1可以布置在楼顶、也可以布置在建筑外墙,具体位置不做限定,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即可。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气部分y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全热换热芯6和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室外进气口2、室外排气口8、室内进气口12和室内排气口7。所述室外进气口2和所述室内进气口12经所述全热换热芯6构成新风进气通路,所述室内排气口7和所述室外排气口8经所述全热换热芯6构成废气排气通路。在所述室外进气口2和所述室内排气口7处均安装有用于驱动气体流动的风机3,并且所述换气部分y的两个风机3均由所述电源部分x提供电源。
[0024]
为了便于检修,并确保新风进气通路和废气排气通路的独立性,对所述壳体及其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包括上端敞口的矩形筐体4和盖板1,所述矩形筐体4四块竖向侧板的上边均向外弯折形成翻边4a。所述盖板1将矩形筐体4的上端敞口覆盖并与翻边4a螺钉固定,并且在盖板1与翻边4a之间垫有第一密封条13。在所述矩形筐体4内布置有四块竖向的隔板14,四块所述隔板14分别与矩形筐体4的四块竖向侧板相垂直,所述全热换热芯6固定在四块隔板14之间,每一所述隔板14的顶边均包覆有“u”形的第二密封条5,所述第二密封条5与盖板1底面密封接触。在所述盖板1的顶面设有十字形的加强筋1a。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矩形筐体4由金属板弯折且无缝焊接而成,并且所述隔板14的底边和相应侧边也与矩形筐体4的内壁无缝焊接,所述全热换热芯6的外框也与隔板14的相应侧边无缝焊接。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盖板1为塑料材质,并且盖板1与加强筋1a一体注塑成型。
[0025]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换气部分y的壳体内安装有光触媒过滤网15和紫外线灯11。所述光触媒过滤网15位于新风进气通路的室内进气口12与全热换热芯6之间,并且光触媒过滤网15包括网体和框体,所述框体的四边均包覆有“u”形的第三密封条10。在所述矩形筐体4的内底和靠近室内进气口12的两块隔板14上均布置有“u”形卡槽9,所述光触媒过滤网15框体的底边和两侧边的第三密封条10均卡入对应的“u”形卡槽9内,所述框体顶边的第三密封条10与盖板1底面密封接触。
[0026]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紫外线灯11位于光触媒过滤网15朝向室内进气口12一侧。所述紫外线灯11也由所述电源部分x提供电源。为了确保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安全,所述紫外线灯11为无臭紫外线灯,其发光谱线为排除185nm的其他波段。
[0027]
如图1所示,所述管路部分z包括连接在所述室内进气口12的进气管路和连接在所
述室内排气口7的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均包括主管z1和通往室内各处的支管z2。在所述进气管路的每一所述支管z2出口处均安装有hepa滤芯z3。
[0028]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