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6083发布日期:2021-02-20 15:5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0002]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0003]
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会使乘坐电梯变得极不舒适。电梯轿厢安装普通空调,虽然能解决电梯轿厢温度问题,但由于受到电梯轿厢空间的限制,使空调的安装、维护相当困难;由于电梯井道灰尘较多,空调散热片很难容易阻塞,使空调较难达达到预期的制冷制热效果;而且空调价格昂贵,耗电量大。现在电梯轿厢采用的送风系统一般采用普通风扇,但是单一结构的风扇结构,较难解决电梯乘坐舒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
[0006]
所述轿厢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座;
[0007]
所述支撑顶座内分别开设有制热腔和制冷腔;
[0008]
所述制热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一布气转盘,所述第一布气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所述制冷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二布气转盘,所述第二布气转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护网;
[0009]
所述制热腔内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冷凝器;所述支撑顶座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制热腔和制冷腔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制热腔和所述制冷腔相连,且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均设置有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或者关闭,使得空气泵向制热腔内鼓入空气或者向制冷腔内鼓入空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防护箱内还设置有变压器,所述防护箱的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变压器相连的电源接头。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开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上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支撑顶座上还设置有抽风机;
[0014]
所述抽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轿厢的底部内腔中,从而保证了轿厢内的空气流动。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支撑顶座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布气转盘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
[0016]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支撑顶座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布气转盘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开启或关闭,能够选择性的向制热腔内或者制冷腔内鼓入空气,当需要对轿厢内进行制冷效果时,启动冷凝器,使得进入制冷腔内的空气变冷,并通过第二布气转盘上的第一出气口吹向轿厢内,且通过电源接头驱动第二布气转盘旋转,能够使得经第一出气口吹出的冷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冷效果的均匀性;
[0018]
且当需要向轿厢内进行制热效果时,启动加热板,使得进入制热腔内的空气变热,且配合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布气转盘旋转,使得经第二出气口吹入轿厢内的热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热效果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中布气转盘的立体结构图。
[0023]
图中:1-轿厢,2-支撑顶座,3-防护箱,4-电源接头,5-空气泵,6-操作窗口,7-防护盖,8-变压器,9-制热腔,10-制冷腔,11-第一窗口,12-第二窗口,13-第一布气转盘,14-第一驱动电机,15-冷凝器,16-第二布气转盘,17-第一出气口,18-防护网,19-第二出气口,20-加热板,21-第二驱动电机,22-抽风机,23-抽风管,24-三通管,2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座2,所述支撑顶座2内分别开设有制热腔9和制冷腔10,所述制热腔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窗口12,所述第二窗口12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一布气转盘13,所述第一布气转盘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19;所述制冷腔1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窗口11,所述第一窗口11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二布气转盘16,所述第二布气转盘1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17,所述第一出气口17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9的底端均设置有防
护网18;
[0027]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布气转盘16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14,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布气转盘13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21。
[0028]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制热腔9内设置有加热板20,所述制冷腔10内设置有冷凝器15;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内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制热腔9和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5,其中,所述空气泵5的出气口连接有三通管24,所述三通管24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制热腔9和所述制冷腔10相连,且所述三通管24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均设置有电磁阀25,通过控制电磁阀25的开启或者关闭,能够使得空气泵5向制热腔9内鼓入空气或者向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
[0029]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阀25的开启或关闭,能够选择性的向制热腔9内或者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当需要对轿厢1内进行制冷效果时,启动冷凝器15,使得进入制冷腔10内的空气变冷,并通过第二布气转盘16上的第一出气口17吹向轿厢1内,且通过电源接头4驱动第二布气转盘16旋转,能够使得经第一出气口17吹出的冷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冷效果的均匀性;且当需要向轿厢1内进行制热效果时,启动加热板20,使得进入制热腔9内的空气变热,且配合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第一布气转盘13旋转,使得经第二出气口19吹入轿厢1内的热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热效果的均匀性。
[0030]
实施例2
[0031]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顶座2,所述支撑顶座2内分别开设有制热腔9和制冷腔10,所述制热腔9的底端开设有第二窗口12,所述第二窗口12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一布气转盘13,所述第一布气转盘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气口19;所述制冷腔1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窗口11,所述第一窗口11内密封旋转设置有第二布气转盘16,所述第二布气转盘1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17,所述第一出气口17和所述第二出气口19的底端均设置有防护网18;
[0032]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布气转盘16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14,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另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布气转盘13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21。
[0033]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制热腔9内设置有加热板20,所述制冷腔10内设置有冷凝器15;所述支撑顶座2的顶面还设置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内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制热腔9和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的空气泵5,其中,所述空气泵5的出气口连接有三通管24,所述三通管24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分别与所述制热腔9和所述制冷腔10相连,且所述三通管24的另外两个出气口均设置有电磁阀25,通过控制电磁阀25的开启或者关闭,能够使得空气泵5向制热腔9内鼓入空气或者向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
[0034]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阀25的开启或关闭,能够选择性的向制热腔9内或者制冷腔10内鼓入空气,当需要对轿厢1内进行制冷效果时,启动冷凝器15,使得进入制冷腔10内的空气变冷,并通过第二布气转盘16上的第一出气口17吹向轿厢1内,且通过电源接头4驱动第二布气转盘16旋转,能够使得经第一出气口17吹出的冷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冷效果的均匀性;且当需要向轿厢1内进行制热效果时,启动加热板
20,使得进入制热腔9内的空气变热,且配合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第一布气转盘13旋转,使得经第二出气口19吹入轿厢1内的热空气更加均匀,保证了制热效果的均匀性。
[0035]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箱3内还设置有变压器8,所述防护箱3的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变压器8相连的电源接头4;所述防护箱3的一侧开设有操作窗口6,所述操作窗口6上通过合页连接有防护盖7。
[0036]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座2上还设置有抽风机22,所述抽风机22的进气口连接有抽风管23,所述抽风管2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轿厢1的底部内腔中,从而保证了轿厢1内的空气流动。
[003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