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120发布日期:2021-03-26 23:3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属于壳式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技术中,壳式换热器只能通过单一的排进管以及排出管来对壳体内的传热管进水换热,传热效率低,且在传热的过程中,流速较快,冷水在换热器内部不能存留较长时间,从导致其在没有完全达到传热的效果后,就被直接排出,进而造成传热性能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均连接有管板,两个所述管板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与排进管箱和排出管箱连接,所述排进管箱远离管板的一端连接有排进流体管,所述排出管箱远离管板的一端连接有排出流体管,所述壳体内壁与腔内分室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顶端远离腔内分室板的一侧以及底端靠近腔内分室板的一侧均固定有腔内折流板,每个所述腔内折流板和腔内分室板侧壁均贯穿开凿有管槽,所述腔内分室板位于顶端与底端腔内折流板之间的侧壁贯穿开凿有板槽,所述壳体两侧内壁分别与腔内隔板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位于腔内隔板上方以及下方均贯穿插设有若干传热管,所述壳体底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的腔内折流板分别与腔内分室板之间的外壁贯穿插设有一号排进管,两个所述一号排进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与二号三通管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壳体顶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的腔内折流板相互远离的一端的位置贯穿插设有二号排进管,两个所述二号排进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与三号三通管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壳体顶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腔内折流板相靠近腔内分室板的一侧贯穿插设有排出管,两个所述排出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与一号三通管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
6.优选的,所述板槽的内径尺寸与腔内隔板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腔内隔板通过板槽与腔内分室板贯穿相通。
7.优选的,每个所述腔内折流板和腔内分室板分别通过管槽与若干传热管贯穿连接,且每个所述管槽的内径尺寸均等于传热管的外径尺寸。
8.优选的,所述腔内隔板顶部贯穿开凿有若干透水槽。
9.优选的,所述排进管箱和排出管箱分别与壳体相通。
10.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一号排进管以及二号排进管,可以将冷水分别排入由腔内分室板和腔内隔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的两个换热室内,进行对若干传热管两端的单独换热工作,增加换热效率,且通过腔内隔板上贯穿开凿的若干透水槽,使得一号排进管与二号排进管排入壳体内底的冷水可以在各自的换热室内存留更久
的时间,从而确保冷水的换热效果,避免快速排出导致换热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腔内隔板与传热管在壳体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腔内折流板与腔内分室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壳体;2、管板;3、排进管箱;4、排出管箱;5、排进流体管;6、排出流体管;7、三号三通管;8、腔内隔板;9、腔内分室板;10、腔内折流板;11、管槽;12、板槽;13、传热管;14、一号三通管;15、一号排进管;16、二号三通管;17、二号排进管;18、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高传热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两端均连接有管板2,两个所述管板2远离壳体1的一端分别与排进管箱3和排出管箱4连接,所述排进管箱3远离管板2的一端连接有排进流体管5,所述排出管箱4远离管板2的一端连接有排出流体管6,所述壳体1内壁与腔内分室板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顶端远离腔内分室板9的一侧以及底端靠近腔内分室板9的一侧均固定有腔内折流板10,每个所述腔内折流板10和腔内分室板9侧壁均贯穿开凿有管槽11,所述腔内分室板9位于顶端与底端腔内折流板10之间的侧壁贯穿开凿有板槽12,所述壳体1两侧内壁分别与腔内隔板8的两端侧壁固定 连接,所述壳体1位于腔内隔板8上方以及下方均贯穿插设有若干传热管13,所述壳体1底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的腔内折流板10分别与腔内分室板9之间的外壁贯穿插设有一号排进管15,两个所述一号排进管15远离壳体1的一端分别与二号三通管16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的腔内折流板10相互远离的一端的位置贯穿插设有二号排进管17,两个所述二号排进管17远离壳体1的一端分别与三号三通管7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顶部位于两个位置相匹配腔内折流板10相靠近腔内分室板9的一侧贯穿插设有排出管18,两个所述排出管18远离壳体1的一端分别与一号三通管14一侧的两端通过法兰连接。
18.所述板槽12的内径尺寸与腔内隔板8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且所述腔内隔板8通过板槽12与腔内分室板9贯穿相通。
19.每个所述腔内折流板10和腔内分室板9分别通过管槽11与若干传热管13贯穿连接,且每个所述管槽11的内径尺寸均等于传热管13的外径尺寸。
20.所述腔内隔板8顶部贯穿开凿有若干透水槽。
21.所述排进管箱3和排出管箱4分别与壳体1相通。
2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三号三通管7和二号三通管16将冷水
排入壳体1内,且通过设置有腔内分室板9将壳体1的内腔室分成两个换热室,当冷水通过三号三通管7排入两个换热室内,此时,另一处冷水再通过二号三通管16分别排入两个一号排进管15内,再由两个一号排进管15分别排入两个换热室内,从而使得壳体1内的两个换热室内分别分别对若干传热管13的两端进行单独换热工作,二号排进管17和一号排进管15的凉水排进壳体1内,通过腔内隔板8在壳体1内停留较长时间,来确保其能够完整的换热,换热后的热水通过腔内隔板8上的透水槽可以进入壳体1内部顶端腔内折流板10与腔内分室板9之间的空间,并通过排出管18排出,两个换热室的排出管18将热水统一排进一号三通管14内,再由一号三通管14统一排出,通过腔内隔板8、腔内分室板9和腔内折流板10的搭配使用,使得若干传热管13的两端分别处于两个换热室内进行单独的换热工作,增加了换热效率,使其具有高传热性能。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