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4479发布日期:2021-01-26 15:3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供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0003]
现有的锅炉供热装置,通常是将管道排布在过滤的内壁,通过燃烧机将火焰喷向锅炉的轴心处,对锅炉内壁排布的管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热传递,充分的利用了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的特点,使得加热效率更高,但是,现有的锅炉供热装置存在以下的缺点:
[0004]
1、现有的锅炉供热装置,燃烧机设置在锅炉的轴心处,管道排布在锅炉的内壁,管道仅靠一条火焰传导热量,使得管道受热面积小,热传导效率低;
[0005]
2、现有的锅炉供热装置,由于不同时段对热能的需求不同,为了更加环保节能,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对锅炉燃烧机的功率进行调节,燃烧机的功率减小,喷射出的火焰随之变小,从而使得锅炉内壁管道与火焰的距离变大,影响热传导的效率,增大了热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通过设置转换头,将燃烧机的一个输出端分为多个端口,且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通孔,增大了热传导效率,通过在每个喷火管上设置电磁阀,控制火焰的数量,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8]
(二)技术方案
[0009]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壳体机构,所述壳体机构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板机构,所述第一管板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远离第一管板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板机构,所述壳体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机构;
[0010]
所述壳体机构包括锅炉、烟囱、进水管、出水管、铰链、锅盖、孔槽和底座,所述锅炉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烟囱,所述锅炉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锅炉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锅炉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锅炉通过设置在其一侧边缘处的铰链与锅盖活动连接,所述锅盖的一侧开设有孔槽,所述锅炉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11]
所述第一管板机构包括管板、管孔和通孔,所述管板的一侧开设有管孔,所述管板
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0012]
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燃烧机、转换头、喷火管和电磁阀,所述燃烧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头,所述燃烧机通过设置在其输出端的转换头与多个喷火管固定连接,所述喷火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0013]
可选的,所述锅炉的内壁与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4]
可选的,所述管板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管孔与管道固定连接。
[0015]
可选的,所述孔槽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所述孔槽和通孔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
[0016]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板机构和第二管板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
[0017]
可选的,所述锅盖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孔槽与喷火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1、该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通过设置转换头,将燃烧机的一个输出端分为多个端口,从而喷出多条火焰,增大了火焰的表面积,且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通孔,多个管孔以通孔为中心呈圆形均匀分布,增大了管道的受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
[0021]
2、该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通过在每个喷火管上设置电磁阀,当热能的需求较低时,可以通过电磁阀关闭一个或多个喷火管,并且与喷火管对应的管道上的阀门,减小设备的功率,而开启的喷火管喷出的火焰与对应管道的距离不受影响,从而热传导效率不受影响,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1-壳体机构、101-锅炉、102-烟囱、103-进水管、104-出水管、105-铰链、106-锅盖、107-孔槽、108-底座、2-第一管板机构、201-管板、202-管孔、203-通孔、3-管道、4-第二管板机构、5-燃烧机构、501-燃烧机、502-转换头、503-喷火管、50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包括壳体机构1,壳体机构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板机构2,第一管板机构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3,管道3远离第一管板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板机构4,壳体机构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燃烧机构5;
[0029]
壳体机构1包括锅炉101、烟囱102、进水管103、出水管104、铰链105、锅盖106、孔槽107和底座108,锅炉101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烟囱102,锅炉10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
水管103,锅炉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4,管道3的一端与进水管103连接在一起,管道3的另一端与出水管104连接在一起,且没根管道3上均设置有阀门,锅炉101一侧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铰链105,锅炉101通过设置在其一侧边缘处的铰链105与锅盖106活动连接,锅盖106的一侧开设有孔槽107,锅炉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8;
[0030]
第一管板机构2包括管板201、管孔202和通孔203,管板201的一侧开设有管孔202,管板20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03,管孔202的数量为通孔203数量的整倍数,多个管孔202以通孔203为中心呈圆形均匀分布;
[0031]
燃烧机构5包括燃烧机501、转换头502、喷火管503和电磁阀504,燃烧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头502,转换头502将燃烧机501的一个输出端分为多个端口,燃烧机501通过设置在其输出端的转换头502与多个喷火管503固定连接,喷火管503上设置有电磁阀504,电磁阀504控制喷火管503的开合。
[0032]
锅炉101的内壁与管板2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管板201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管孔202与管道3固定连接,孔槽107的数量为若干个,通孔20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孔槽107和通孔203的数量相同,位置相对应,使得喷火管503喷出的火焰依次贯穿孔槽107和通孔203,第一管板机构2和第二管板机构4的结构完全相同,锅盖106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孔槽107与喷火管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33]
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103向管道3内注水,启动燃烧机501,燃烧机501通过喷火管503将火焰喷入锅炉101内,从而对管道3进行加热,管道3内的水受热升温口,从出水管104处排出,当热能的需求较低时,可以通过电磁阀504关闭一个或多个喷火管503,并且与喷火管503对应的管道3上的阀门,减小设备的功率,而开启的喷火管503喷出的火焰与对应管道3的距离不受影响,从而热传导效率不受影响,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0034]
综上所述,该节能型锅炉供热装置,使用时,通过设置转换头502,将燃烧机501的一个输出端分为多个端口,从而喷出多条火焰,增大了火焰的表面积,且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通孔203,多个管孔202以通孔203为中心呈圆形均匀分布,增大了管道3的受热面积,从而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通过在每个喷火管503上设置电磁阀504,当热能的需求较低时,可以通过电磁阀504关闭一个或多个喷火管503,并且与喷火管503对应的管道3上的阀门,减小设备的功率,而开启的喷火管503喷出的火焰与对应管道3的距离不受影响,从而热传导效率不受影响,避免了热能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