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6057发布日期:2021-02-03 19:2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除湿机。


背景技术:

[0002]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0003]
但除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除湿组件会在机箱内产生较多的热量,而通风管道的设置对机箱内热量的散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致使机箱散热性较差,在除湿组件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机箱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而且冷凝水得不到很好地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除湿机,以解决除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除湿组件会在机箱内产生较多的热量,而通风管道的设置对机箱内热量的散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致使机箱散热性较差,在除湿组件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机箱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而且冷凝水得不到很好地利用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除湿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冷凝水管连接,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和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和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06]
所述除湿机外壳与所述除湿机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温层,所述除湿组件的外壳体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层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降温层间隔开后形成不连通的通道,且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组和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泵组设置有若干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组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出水管,所述第一内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回水管,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出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出水管和第二降温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3]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回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回水管和第二降温回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出水管,所述第二内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回水管,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6]
较佳地,所述除湿机外壳一侧设置有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排风管、排风机、受热腔、蒸汽集中腔、通风板、蒸汽水腔和加热腔,所述装置主体最底部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水腔,所述蒸汽水腔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集中腔,所述受热腔被蒸汽集中腔环绕,所述受热腔端设置有所述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与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蒸汽水腔与所述蒸汽集中腔连接,所述蒸汽水腔与所述蒸汽集中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设置有若干漏孔,所述漏孔均匀分布,所述加热腔设置有若干加热管。
[0017]
较佳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连接管、二次水泵和二次水管,所述二次水泵与所述二次水管连接,所述二次水管均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连接,所述二次水泵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蒸汽水腔连接。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除湿机通过设置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使得可以使用冷凝水对除湿组件和箱体内进行有效降温,有效保障除湿组件的良好运行,避免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箱体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还能够很好地把冷凝水重复利用起来,避免能量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1为除湿机外壳,2为除湿机内壳,3为抽风机,4为除湿组件,5为第一降温层,6为第二降温层,7为进风管,8为出风管,9为冷凝水管,10为循环水泵装置,11为分隔板,12为储水箱,13为循环水泵组,14为循环水管,15为第一内连接出水管,16为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7为第二降温出水管,18为第二降温回水管,19为第二内连接出水管,20为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1为装置主体,22为排风管,23为排风机,24为受热腔,25为蒸汽集中腔,26为通风板,27为蒸汽水腔,28为加热腔,29为漏孔,30为连接管,31为二次水泵,32为二次水管,33为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含有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如果存在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请参阅图1,图中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1、除湿机内壳2、抽风机3、除湿组件4、第一降温层5、第二降温层6、进风管7、出风管8、冷凝水管9、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10,所述进风管7与所述抽风机3连接,所述抽风机3与所述除湿组件4连接,所述除湿组件4与所述出风管8连接,所述除湿组件4与所述冷凝水管9连接,所述冷凝水管9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和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5和所述第二降温层6连接;
[0030]
所述除湿机外壳1与所述除湿机内壳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温层5,所述除湿组件4的外壳体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6。
[003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层6设置有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将所述第二降温层6间隔开后形成不连通的通道,且所述分隔板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0032]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包括储水箱12,所述冷凝水管9与所述储水箱12连接。
[0033]
更好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循环水泵组13和循环水管14,所述循环水泵组13设置有若干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组13通过所述循环水管14与所述储水箱12连接。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出水管15,所述第一内连接出水管15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1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5连接。
[0035]
实施例二
[0036]
如图1所示,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6,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6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1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5连接。
[0037]
更优地,所述降温出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出水管和第二降温出水管17,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5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出水管17与所述第二降温层6连接。
[0038]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回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回水管和第二降温回水管18,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5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回水管18与所述第二降温层6连接。
[0039]
较佳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出水管19,所述第二内连接出水管19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1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6连接。
[0040]
其中,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0,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0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13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6连接。
[0041]
此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外壳1一侧设置有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21、排风管22、排风机23、受热腔24、蒸汽集中腔25、通风板26、蒸汽水腔27和加热腔28,所述装置主体21最底部设置有所述加热腔28,所述加热腔28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水腔27,所述蒸汽水腔27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集中腔25,所述受热腔24被蒸汽集中腔25环绕,所述受热腔24端设置有所述排风机23,所述排风机23与所述排风管22连接,所述蒸汽水腔27与所述蒸汽集中腔25连接,所述蒸汽水腔27与所述蒸汽集中腔25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通风板26,所述通风板26设置有若干漏孔29,所述漏孔29均匀分布,所述加热腔28设置有若干加热管33。
[0042]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10还包括连接管30、二次水泵31和二次水管32,所述二次水泵31与所述二次水管32连接,所述二次水管32均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6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0连接,所述二次水泵31通过所述连接管30与所述蒸汽水腔27连接。
[0043]
实施例三
[0044]
如图1所示,打开本新型除湿机的电源,所述抽风机3开始从外界抽取湿空气,湿空
气从所述进风管7进入,当湿空气进入到所述除湿组件4,所述除湿组件4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通过所述出风管8排出,水珠汇集成冷凝水,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水管9进入所述储水箱12,所述循环水泵组13抽取所述储水箱12内的冷凝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内连接出水管15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出水管19将冷凝水输送到所述第一降温层5和所述第二降温层6,由于冷凝水的温度较低,自然发生热交换,因此所述第一降温层5对所述除湿机外壳1和所述除湿机内壳2进行降温,所述第二降温层6对所述除湿组件4的外壳体进行降温。其中,所述除湿组件4对湿空气进行除湿并冷凝成水珠,排出干燥空气,该技术手段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说明。
[0045]
所述二次水泵31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6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0抽取热交换后的水并通过所述连接管30输送到所述蒸汽水腔27,所述加热腔28对所述蒸汽水腔27加热,所述蒸汽水腔27开始产生蒸汽,蒸汽自然通过所述通气板上升,蒸汽集中在所述蒸汽集中腔25,由于所述蒸汽集中腔25环绕着所述受热腔24,所述受热腔24内的温度慢慢升高的,空气受热形成热空气,所述排风机23抽取热空气并通过所述排风管22排出,热空气排出到外界与外界空气混合,外界空气温度慢慢升高,随着温度升高,空气中的湿度会随着降低,即所述热风装置能够有效利用冷凝水产生蒸汽,通过蒸汽加热空气并排出到外界,从而使得外界空气温度升高而湿度降低。
[0046]
以上所述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以举例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0047]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现提出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