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0311发布日期:2021-02-03 20:4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器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石墨器皿是以石墨为原料制得的器皿,石墨器皿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因具有以上优良的性能,所以在冶金、铸造、机械、化工等工业部门,被广泛用于合金工具钢的冶炼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
[0003]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44222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坩埚本体的内壁涂覆有防粘内层,坩埚本体的上端设置有豁口,坩埚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手柄,坩埚本体的中部位置对称设置有两道凹槽,豁口的截面为三角形。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坩埚内壁涂覆有防粘内层,金属熔化过程中产生的熔渣不会粘附在管壁上,而且坩埚中部设置有两道凹槽,可定位坩埚的出炉夹取位置,避免因夹取位置不当造成坩埚损坏,可延长坩埚的使用寿命。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石墨器皿在加热炉加热完,从加热炉拿出后,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从内部高温到外部骤冷,导致石墨器皿易出现裂痕,进而导致石墨器皿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该石墨器皿不易开裂,延长了石墨器皿的使用寿命。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包括外锅体和设置在外锅体内部与外锅体活动连接的内锅体,所述外锅体底部的上端设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外锅体活动连接,所述内锅体包括位于下部的底板和竖直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外部开设有若干条形的凹槽。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器皿时,将需熔融的金属放入内锅体中,将内锅体放入加热炉中,待金属熔融后,先将外锅体内的加热片拿出,对加热片进行充分加热,在对外锅体进行预热,将加热完的加热片放入预热后的外锅体内,再取出内锅体,将内锅体放入外锅体的空腔中,内锅体的底板与加热片相抵触,通过对加热片进行加热和对外锅体进行预热,使内锅体从加热炉拿出后,不会外部骤然接触低温,且侧板的外部开设有若干条形的凹槽,侧板外侧的凹槽可留给内锅体一定的形变空间,通过设置凹槽、加热片和外锅体,使从加热炉中拿出的内锅体,不易开裂,延长了石墨器皿的使用寿命。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板外侧设有至少两个水平的加固环。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锅体外部设置加固环,加固环可对内锅体起到加固作用,可防止内锅体开裂。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固环包括位于外侧的外环面和位于内侧的内环面,所述外环面沿轴向开设有伸缩缝一,所述内环面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伸缩缝二。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锅体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分别开设有伸缩缝二和伸缩缝一,伸缩缝一和伸缩缝二可防止内锅体发生热胀形变时,撑裂加固环,伸缩缝一和伸缩缝二可对加固环起到保护作用。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伸缩缝一与伸缩缝二交错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缝一与伸缩缝二交错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加固环抗对形变的能力。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下端设有波浪状的花纹一。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内锅体时,花纹一可增大内锅体的底板与火焰的接触面积,可提高内锅体中金属的熔融速度。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片上端设有与花纹一相配合的波浪状的花纹二。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纹二与花纹一相配合,可使内锅体放到加热片上端时,内锅体与加热片之间不会发生晃动,且花纹一与花纹二之间接触面积较大,便于加热片与内锅体之间互相传递热量。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热片开设有至少两个夹持孔。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热片表面开设夹持孔,便于使用夹钳将加热片夹起。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锅体上端高于外锅体,所述内锅体高于外锅体的部分开设有至少两个夹持凹槽。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夹持凹槽,使用夹钳的夹持内锅体时,便于夹钳的两夹杆卡在夹持凹槽内,从而便于将内锅体夹起,可防止内锅体与夹钳之间打滑。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通过设置外锅体、加热片和凹槽,可防止内锅体从加热炉拿出时,因外部温度过低而开裂,延长了该器皿的使用寿命;
[0024]
2.通过在内锅体上端开设夹持凹槽,便于夹钳卡在夹持凹槽内,进而便于对内锅体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中内锅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
图4是实施例中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外锅体;11、加热片;2、内锅体;21、底板;22、侧板;23、凹槽;3、加固环;31、伸缩缝一;32、伸缩缝二;4、花纹一;5、花纹二;6、夹持孔;7、夹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不易开裂的石墨器皿,包括内锅体2和外锅体1,内锅体2设置在外锅体1内部,内锅体2可从外锅体1内拿出,内锅体2与外锅体1之间活动连接。内锅体2用来熔融待融化金属,将外锅体1预热后,可对内锅体2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防止内锅体2开裂。
[0032]
内锅体2包括位于下部的底板21和竖直的侧板22,侧板22的外部开设有若干条形竖直的凹槽23,凹槽23可留给内锅体2一定的形变空间,可防止内锅体2受热发生形变而开裂。
[0033]
参照图1和图2,内锅体2上端高于外锅体1,将内锅体2设置为高于外锅体1,便于将内锅体2从外锅体1内取出。内锅体2高于外锅体1的部分开设有两个与夹钳配合的夹持凹槽7,设置夹持凹槽7,便于夹钳的两夹杆卡在夹持凹槽7内,从而便于将内锅体2夹起,可防止内锅体2与夹钳之间打滑。
[0034]
参照图2和图3,侧板22外侧设有两个水平的加固环3,一个加固环3位于内锅体2外部的上端,另一个加固环3位于内锅体2外部的下端。加固环3可对内锅体2起到加固作用,对防止内锅体2开裂,有一定的作用。加固环3包括位于外侧的外环面和位于内侧的内环面,内环面与内锅体2相抵触,外环面沿轴向开设有伸缩缝一31,内环面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伸缩缝二32。伸缩缝一31和伸缩缝二32可防止内锅体2发生热胀形变时,撑裂加固环3,伸缩缝一31和伸缩缝二32可对加固环3起到保护作用。
[0035]
伸缩缝一31与伸缩缝二32交错设置,提高了加固环3抗对形变的能力。
[0036]
参照图2和图4,外锅体1(见图1)底部的上端设有加热片11,加热片11与外锅体1活动连接,加热片11上端与底板21相抵触。先对加热片11进行加热,再将加热片11放入外锅体1内,将内锅体2从加热炉拿出,放在加热过的加热片11上端,使内锅体2从加热炉拿出后,不会外部骤然接触低温,从而避免了内锅体2易开裂的问题。
[0037]
参照图2和图4,底板21下端设有波浪状的花纹一4,加热片11上端设有与花纹一4相配合的波浪状的花纹二5。花纹二5与花纹一4相配合,可使内锅体2放到加热片11上端时,内锅体2与加热片11之间不会发生晃动,且花纹一4与花纹二5之间接触面积较大,便于加热片11与内锅体2之间互相传递热量。
[0038]
加热片11开设有两个相邻的夹持孔6,在加热片11表面开设夹持孔6,便于使用夹钳将加热片11夹起。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该器皿时,将待熔融的金属放入内锅体2中,将内锅体2放入加热炉中,等待金属熔融期间,将外锅体1内的加热片11拿出,对加热片11进行充分加热,在对外锅体1进行预热,将加热完的加热片11放入预热后的外锅体1内,待内锅体2中的金属全部熔融后,再取出内锅体2,将内锅体2放入外锅体1的空腔中,使内锅体2的底板21与加热后的加热片11相抵触。
[004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