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5112发布日期:2021-01-15 11:3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冷暖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暖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在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均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人们往往购买风扇与电暖器这两种产品在夏季与冬季分别使用,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并占用了居住空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基于此,一种能够兼顾输送热风和输送冷风两种功能的冷暖风扇应运而生。

现有的冷暖风扇,为了实现输出热风与输出冷风的功能,体积及重量较大,具有较高的制造成本,制约了冷暖风扇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具有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冷暖风扇体积及重量较大、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及重量较小、制造成本较低的具有冷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冷暖风扇。

一种冷暖风扇,具有凉风模式和暖风模式,所述冷暖风扇包括:

主壳体,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出风区域与第二出风区域;

风轮,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风轮被构造为绕所述第一方向可转动以产生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气流;

发热单元,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位于气流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流出的路径上;以及

冷暖切换件,设于所述主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

其中,所述冷暖切换件被构造为相对所述主壳体可移动,以在不同模式下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凉风模式下,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气流能够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流出;在所述暖风模式下,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气流能够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具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

在暖风模式下,所述冷暖切换件被构造为用于阻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冷暖切换件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冷暖切换件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以阻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风轮之间以遮蔽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暖切换件可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第一方向转动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扇还包括操控件,所述主壳体开设有绕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操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冷暖切换件,所述操控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伸出所述主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朝向所述风轮的一侧表面还设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操控件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限位于所述限位导轨并可沿所述限位导轨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暖风扇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件;当所述冷暖切换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冷暖切换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引导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气流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冷暖风扇还包括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第二导流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引导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气流流动。

上述冷暖风扇,当冷暖风扇处于凉风模式时,气流主要从未设有发热单元的第一出风区域流出,因此不会受到发热单元的干扰,具有较大的出风量且出风较为均匀。而当冷暖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由于冷暖切换件的阻挡,气流仅能从设有发热单元的第二出风区域流出,从而避免未经过发热单元的气流流出而影响制暖效果。如此,冷暖风扇通过冷暖切换件的设置实现了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切换,由于仅设有一个风轮,因此生产成本较低、整体重量较轻,从而有利于冷暖风扇的进一步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冷暖风扇的后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冷暖风扇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处于凉风模式时的俯视图;

图7为图1所示冷暖风扇处于暖风模式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冷暖风扇;10、主壳体;12、第一出风区域;121、第一进风口;123、安装槽;125、限位导轨;14、第二出风区域;141、第二进风口;20、风轮;30、驱动件;40、冷暖切换件;50、操控件;52、操控杆;54、导向部;60、第一导流件;70、第二导流件;80、发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冷暖风扇100。冷暖风扇100包括主壳体10、风轮20驱动件30、以及发热单元80,其中,驱动件30、风轮20与发热单元80均设于主壳体10内,风轮20可在驱动件30的驱动下在主壳体10内不断转动以产生流出主壳体10的气流,发热单元80用于加热风轮20产生的气流。如此,当冷暖风扇100处于凉风模式时,发热单元80处于关闭状态,冷暖风扇100输出冷风以降低使用者的体感温度。当冷暖风扇100处于暖风模式时,发热单元80处于工作状态以加热气流,冷暖风扇100输出暖风以提高外环境的温度。

具体地,主壳体10大致呈中空的圆柱状壳体结构,当冷暖风扇100放置于地面时,主壳体10的中心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可以理解,主壳体10的形状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形状以满足不同需要。

进一步地,主壳体10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的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且第一出风区域12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4上方。第一出风区域12具有在主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可相互连通形成允许气流流过的第一风道。第二出风区域14具有在主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141与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141与第二出风口相互连通以形成允许气流流过的第二风道。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二进风口141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21包括多个长条状的第一进风槽,多个第一进风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进风槽沿主壳体10的周向弯曲延伸。第二进风口141包括多个形状与第一进风槽相同的第二进风槽,多个第二进风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进风槽沿主壳体10的周向弯曲延伸。第一出风口包括多个长条状的第一出风槽,多个第一出风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出风槽沿主壳体10的周向弯曲延伸。第二出风口包括多个形状与第一出风槽相同的第二出风槽,多个第二出风槽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出风槽沿主壳体10的周向弯曲延伸。可以理解,第一进风口121、第二进风口141、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的形状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风轮20安装于主壳体10内并与驱动件30传动连接,风轮20的中心轴线与主壳体10的中心轴线重合,风轮20在驱动件30的驱动下绕第一方向可转动以产生分别通过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区域12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14的气流。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20为大致呈圆柱状的贯流风轮20。可以理解,风轮20的种类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风轮20以满足不同需要。

进一步地,风轮2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风轮20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和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之和大致相同,因此风轮20转动形成的气流可分别从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流出。

结合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发热单元80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4且处于第二出风口与风轮20之间,当冷暖风扇100处于暖风模式时,发热单元80处于工作状态,第二风道中的气流均从发热单元80流过而升温。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单元80为板状的ptc发热体。

为了使冷暖风扇100具有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且具有良好的降温与制暖效果,冷暖风扇100还包括冷暖切换件40。冷暖切换件40安装于主壳体10且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冷暖切换件40被构造为相对主壳体10可移动,以在不同模式下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实现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切换。

如图6所示,当冷暖风扇100处于凉风模式时,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相互连通形成第一风道,在风轮20的驱动下,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可由第一进风口121进入主壳体10的第一出风区域12,并由第一出风口从第一出风区域12流出,也可由第二进风口141进入主壳体10的第二出风区域14,并由第二出风口从第二出风区域14流出。此时,发热单元80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气流的温度较低以降低使用者的体感温度。

如图7所示,当冷暖风扇100处于暖风模式时,当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二位置,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之间以阻断第一进风口121与第一出风口,第一风道被破坏,因此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仅由第二进风口141进入主壳体10,然后经过发热单元80通过第二出风口流出。此时,发热单元80处于工作状态,因此流过发热单元80的气流被发热单元80加热而具有较高的温度。

如此,当冷暖风扇100处于凉风模式时,气流主要从未设有发热单元80的第一出风区域12流出,因此不会受到发热单元80的干扰,具有较大的出风量且出风较为均匀,达到了较好的降温效果,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而当冷暖风扇100处于暖风模式时,由于冷暖切换件40的阻挡,第一风道被破坏,因此气流仅能从设有发热单元80的第二出风区域14流出,从而避免未经过发热单元80的气流流出而影响制暖效果。所以,本申请的冷暖风扇100通过冷暖切换件40的设置实现了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切换,由于仅设有一个风轮20,因此生产成本较低、整体重量较轻,从而有利于冷暖风扇100的进一步推广。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冷暖切换件40可在外力作用下绕第一方向转动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冷暖切换件40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进风口121与冷暖切换件40错位设置,第一进风口121位于冷暖切换件40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侧,因此外界空气可不受阻挡地从第一进风口121顺利地流动至第一出风口。当冷暖切换件4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一进风口121与风轮20之间以遮蔽第一进风口121,因此第一风道被冷暖切换件40破坏,外界空气无法通过第一进风口121进入主壳体10内,因此第一出风口也没有气流流出。

请参阅图4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冷暖切换件40的位置切换,冷暖风扇100还包括操控件50。具体地,主壳体10开设有绕第一方向延伸的弧形安装槽123,安装槽123的长度与冷暖切换件40的行程长度相同。操控件50的一端连接于冷暖切换件40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一端,操控件50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槽123伸出主壳体10。

如此,使用者可握持操控件50伸出主壳体10的一端以转动冷暖切换件40,实现冷暖切换件40的位置切换。具体地,当操控件50移动至安装槽12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时,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一位置;当操控件50移动至安装槽123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时,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二位置。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23位于第一出风口的其中相邻两个第一进风槽之间。如此,在起到允许操控件50伸出的同时,当操控件50位于第二位置时,安装槽123也可以起到进风作用。

进一步地,主壳体10朝向风轮20的一侧表面还设有限位导轨125,限位导轨125的延伸方向与安装槽123的延伸方向相同。操控件50包括操控杆52及导向部54。操控杆52呈杆状结构,操控杆52的一端连接于冷暖切换件40的一端,操控杆52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槽123伸出主壳体10。导向部54套设于操控杆52且限位于限位导轨125,导向部54可沿限位导轨125往复移动。如此,操控杆52在限位导轨125的限位作用下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顺畅地移动。

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冷暖切换驱动件,冷暖切换驱动件可自动驱动冷暖切换件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而无需使用者手动操控。

如图3及图5所示,冷暖风扇100还包括在主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件60与第二导流件70。具体地,第一导流件60在主壳体10的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一侧,第一导流件6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导流件60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第二导流件70位于第二出风区域14且处于第二出风口远离第一导流件60的一侧。如此,第二导流件70与第一导流件60共同界定形成第二风道,由第二进风口141进入主壳体10内的气流在第二导流件70与第一导流件60的导流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流出。

当冷暖切换件40位于第一位置时,冷暖切换件40与第二导流件70在第一方向上相邻设置,且冷暖切换件40与第二导流件7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冷暖切换件40与第一导流件60共同界定形成第一风道,由第一进风口121进入主壳体10内的气流在第二导流件70与第一导流件60的导流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流出。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60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涡舌,位于第一位置的冷暖切换件40与第二导流件70共同形成现有技术中的蜗壳。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60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蜗壳,位于第一位置的冷暖切换件40与第二导流件70共同形成现有技术中的涡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60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涡舌,第二导流件7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出风区域12与第二出风区域14而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蜗壳,第一导流件60与第二导流件70共同界定形成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冷暖切换件40仅具有破坏第一风道的功能而不承担引导气流流动的功能。

上述冷暖风扇100,在仅设有一个风轮20与驱动件80的情况下即可通过冷暖切换件40的设置实现凉风模式与暖风模式的切换,而且不会影响凉风模式下的出风量与暖风模式下的制暖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冷暖风扇100,本申请中的冷暖风扇100节约了大量的采购物料与制造物料,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助于冷暖风扇100的进一步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