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窑炉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34523发布日期:2021-04-27 18:1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窑炉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窑炉小车,属于取向硅钢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北方冬季气温较低,温度低导致轧钢在轧制过程中工艺达不到最理想状况,后期影响钢卷板型及后部分工艺。温度低钢带脆断,宏观上对钢带轧制连续性有很大影响,影响轧机的正常运行。
3.为此需要对带钢进行提前预热。目前普遍预热方式为地坑水浴加热或者电加热单体罩式炉进行。但是地坑水浴加热存在设备占地大,热量损耗大,单次预热2个钢卷,(上下或左右堆叠并排等方式),短时间内不停的开启关闭,热量在此期间损耗严重,需封闭后重新加热至标定温度;电加热单体罩式炉存在电加热电能损耗及其巨大,不适合节能减排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的窑炉小车。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窑炉小车,包括:基座、车轮总成和带钢底座,所述基座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基座上端面上固定有带钢底座,所述基座下方固定有两个车轮总成。
7.所述车轮总成包括:中轴、车轮和轴承座;所述中轴两端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车轮,所述轴承座上部设置有两个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耳片用于和基座固定。
8.所述轴承座包括:外壳和轴承,所述外壳与中轴端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和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固定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位于外壳外侧,且所述输出轴可相对于外壳转动。
9.所述带钢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座,所述底板为方形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是两个倾斜设置的直板,且两个直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直板与底板固定,所述凹槽内放置取向硅钢带钢。
10.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推进卡槽,每个车轮上方的基座上固定有一个推进卡槽。
11.所述推进卡槽包括槽钢和固定于槽钢内的封堵片。
12.辐射管式带钢加热炉中的钢卷预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窑内小车、轨道循环系统和辐射加热炉;所述轨道循环系统上活动设置有若干窑内小车,且所述轨道循环系统贯穿辐射加热炉。
13.所述辐射加热炉包括:支架、天然气进气管、天然气调压器、燃气辐射管和排烟管道;所述支架截面为“n”形结构,所述支架内部两侧壁上固定有燃气辐射管,所述天然气进气管、天然气调压器、燃气辐射管和排烟管道依次连通,所述排烟管道位于支架外侧,位于辐射加热炉内的轨道循环系统设置于支架内下部。
14.所述轨道循环系统包括:主轨道、副轨道、摆渡轨道、摆渡车和窑内小车;所述预热窑炉内贯穿设置有主轨道,所述主轨道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摆渡轨道,且两个摆渡轨道之间的预热窑炉外固定有副轨道,每个摆渡轨道上设置有摆渡车,所述摆渡车上端面上设置有和主轨道或者副轨道对接的轨道,所述窑内小车可在主轨道、副轨道和摆渡车之间运行。
15.所述摆渡车包括:摆渡车底座、摆渡车车轮总成和电机,所述摆渡车底座上端面水平,所述摆渡车底座上端面上固定有轨道,且所述轨道与主轨道、副轨道水平,摆渡车底座下方设置有两个摆渡车车轮总成,所述电机与摆渡车底座下端固定,某个摆渡车车轮总成上固定有大链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小链轮,所述大链轮与小链轮通过链条传动。
16.所述主轨道、副轨道和轨道均为双轨轨道,且宽度一致。
17.所述摆渡轨道低于主轨道或副轨道,所述摆渡轨道一端设置有延伸至地面的台阶。
18.本实用新型运行时还需要液压推进装置配合,所述液压推进装置包括:液压伸缩杆、推进杆,所述液压伸缩杆水平固定,所述液压伸缩杆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两个推进杆,两个推进杆可一一对应的卡接在基座一端的推进卡槽内。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一、本实用新型辐射加热炉采用辐射加热模式,能源利用效率高,向外散热较少,加热效率较高。
21.二、本实用新型轨道循环系统,配合窑内小车,可持续对多个带钢进行预热,具有流水线加工、持续化作业的优点。
22.三、本实用新型采用窑内小车,可根据生产要求在主轨道、副轨道和摆渡轨道往复运行,便于快速托运带钢作业。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27.图中:11为基座,12为车轮总成,13为带钢底座,111为推进卡槽,131为底板,132为支撑座,133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
29.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带钢预热窑炉小车,包括:基座11、车轮总成12和带钢底座13,所述基座11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基座11上端面上固定有带钢底座13,所述基座11下方固定有两个车轮总成12。
30.所述车轮总成12包括:中轴、车轮和轴承座;所述中轴两端固定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车轮,所述轴承座上部设置有两个连接耳片,所述连接耳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耳片用于和基座11固定。
31.所述轴承座包括:外壳和轴承,所述外壳与中轴端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和轴承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固定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位于外壳外侧,且所述输出轴可相对于外壳转动。
32.所述带钢底座13包括:底板131和支撑座132,所述底板131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31通过螺栓与基座1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31上固定有支撑座132,所述支撑座132是两个倾斜设置的直板,且两个直板之间形成凹槽133,所述直板与底板131固定,所述凹槽133内放置取向硅钢带钢。
33.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推进卡槽111,每个车轮上方的基座11上固定有一个推进卡槽111。
34.所述推进卡槽111包括槽钢和固定于槽钢内的封堵片。
3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6.所述窑内小车1驻停在副轨道上,所述凹槽133内放置有带钢,通过人力或机械将窑内小车1推送至摆渡车的轨道上,所述摆渡车运行,将窑内小车1移送至主轨道端头,所述液压推进装置将窑内小车1缓慢推进至辐射加热炉内进行辐射预热。
37.所述主轨道内停驻有多台窑内小车1,液压推进装置每将一台窑内小车1推入辐射加热炉内,辐射加热炉另一端将会有一台窑内小车1(已经过预热成功处理的带钢)挤出。
38.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