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大锅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3690发布日期:2021-03-30 19: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大锅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大锅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燃气节能大锅灶,普遍采用烟道余热利用节能技术,在炉膛内较低位置开设有烟道,烟道通过在大炒锅旁的水罐底部加热,大锅灶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快速通过水罐底部,然后从大锅灶背部烟囱排出。

授权公告号为cn2082959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大锅灶,包括锅灶主体,所述锅灶主体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所述锅灶主体上表面设有围水框、排水口和炉腔,所述排水口连通下水道,所述锅灶主体一侧设有背板,所述背板靠近炉腔一侧设有水龙头,所述背板另一侧设有水箱,所述炉腔内底部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燃烧器分别连通鼓风机、燃气管道,所述锅灶主体前面板上同时设有点火开关、紧急关闭开关,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点火开关和紧急关闭开关,所述炉腔内的腔壁上设有对射式光电开关,所述对射式光电开关电性连接控制器。

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旋拧点火开关,鼓风机工作同时通燃气,控制器调节最佳混合配比,燃烧器点火,锅底为六边形耐高温导热涂层,使锅底受热更加均匀,同时炉腔内的热气一部分会从排烟管排出,加热水箱,可以进一步把热量利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进行热量的利用时,只是将炉头处的热量回收并利用。但是在实际的烹饪中,锅内食材加热时会产生一定的蒸汽,工作人员在打开锅盖时,会使蒸汽从锅内冒出,由于蒸汽中也是会有一定的热量,蒸汽直接排走的话,会造成一定的热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锅内蒸汽的热量扩散到空气中,通过将锅内冒出的蒸汽回收,并用于加热水箱中的水,从而提高蒸汽的利用率,能够更好的对热量进行回收,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大锅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大锅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大锅灶,其包括带有放置槽的灶台、安装在放置槽中的炒菜锅、锅盖、置于放置槽槽底的燃烧头以及安装在灶台上的控制燃烧头开闭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热量利用率的热回收装置;

所述热回收装置包括设置于灶台上的布置箱,布置箱分为上下两层;

所述布置箱包括下层的水箱以及上层的回收箱;

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管以及出水管,进水管与水箱的内部连通,出水管布置在水箱朝向控制开关的一侧且与水箱的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口朝向放置槽的水龙头;

所述回收箱中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抽风机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从回收箱中穿出且穿出位置位于回收箱朝向放置槽的一侧,所述抽风机上还安装有与抽风机出气口连通的出气管,出气管布置在水箱中且两端分别从水箱中穿出,出气管的一端从水箱中穿出并穿入回收箱中与抽风机连接,另一端从水箱中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人员掀开锅盖时,工作人员先开启抽风机,抽风机启动时,对外界的空气进行抽动,并且在抽动时,外界的空气经由进气管进入抽风机中,其中,由于进气管的一端从回收箱中穿出,且朝向放置槽,使得锅盖上排出的蒸汽在抽风机的抽动作用下,进入进气管中,蒸汽在经过进气管和抽风机后,进入出气管中,从出气管的管口处排出到外界。在蒸汽流经出气管时,由于出气管的大部分处于水箱中,水箱中注有水,而且水箱中的水淹没出气管,使得蒸汽处于出气管中时,蒸汽会与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气管进行热交换,从而给水箱中的水加热,从而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处于水箱中的部分为弯折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气管处于水箱中的部分设置为弯折形,用于增加出气管在水箱中的长度,从而使蒸汽进行热交换更为彻底。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一端与出气管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上安装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承装箱,承装箱布置在出气管的下侧;

所述承装箱上安装有用于将承装箱中液化水排出的排液管,排液管上安装有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中的蒸汽在发生热交换后发生液化,液化后产生的水流入到承装箱并暂存在承装箱中,当承装箱中的水过多时,打开水阀,然后水经过承装箱下方的排液管排到外面,通过设置承装箱,可以将蒸汽液化后的水收集在一起,方便工作人员对水进行集中排出。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在水箱中的布置整体呈弧形弯曲,且弯曲方向向上,排水管设置在出气管在水箱中的最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气管中的蒸汽发生液化后,液化后的水会较为容易的流动到出气管的最低处,然后流到排水管中,经由排水管流到承装箱中暂存。

优选的,所述灶台上还设置有用于锅盖在炒菜锅上打开和封闭的翻转装置;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安装在锅盖边缘处的连接板以及长度方向垂直于灶台上表面且安装在灶台上的安装柱,连接板远离锅盖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柱上,铰接的铰接轴轴线平行于灶台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进行烹饪时,在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前,首先通过旋转的方式将锅盖打开,打开后锅盖仍位于灶台上,工作人员便可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且不需要工作人员将锅盖再拿到别处进行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柱朝向灶台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板安装在灶台上的第一螺钉;

所述灶台上与固定板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板的安装槽,安装槽槽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槽口防止水渍流到安装槽内的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内环面与安装柱的侧面滑动抵触且平时封闭环套设在安装柱上,封闭环上设置有用于将封闭环安装在灶台上的第二螺钉;

所述灶台上与封闭环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封闭环的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安装锅盖时,首先将固定柱和固定板插入到安装槽内,然后通过第一螺钉将固定板安装在安装槽内,再将封闭环放置到嵌槽中并通过第二螺钉安装好封闭环,使灶台上表面保持整洁,然后将锅盖盖设到炒菜锅上,在不需要锅盖的时候,工作人员也能方便的将翻转装置连同锅盖一起从灶台上拆卸下来。

优选的,所述封闭环为中间凸起的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封闭环设置为中间凸起,可以减少水渍沿安装柱与封闭板的接触处流向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嵌槽上安装有用于将安装槽槽口封闭的封闭板在拆卸掉锅盖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锅盖拆卸下来后,通过封闭板将安装槽的槽口封闭住,减少灶台上表面的水渍进入到安装槽内且保持灶台上表面的平整。

优选的,所述灶台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抽风机启动和关闭的风机控制组件;

所述风机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板上的控制板和设置在灶台上的风机开关,所述控制板包括竖板以及横板;

所述竖板垂直连接板上表面布置于连接板上且当锅盖盖设在炒菜锅上时,所述横板的一端固接在竖板背离连接板的一端;

当炒菜锅的锅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控制板的横板背离竖板的一端压在风机开关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蒸汽回收利用时,工作人员首先打开锅盖,通过与锅盖连接的连接板上的控制板抵在风机开关上,使抽风机打开,进而使热回收装置开始运行,减少工作人员因为遗漏而忘记开启抽风机造成的蒸汽浪费,提高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热回收装置,能够使炒菜锅内蒸汽中的热量传递到水箱中的水中,从而减小蒸汽的扩散,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承装箱,能够使液化后产生的水集中在承装箱中,方便工作人员将蒸汽液化后的水集中排出;

3.通过设置翻转装置,能够使锅盖在不需要从灶台上拿下来的情况下,便将炒菜锅打开,减少工作人员的注意力分散,方便工作人员对炒菜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进而提高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灶台外部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灶台和布置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灶台和布置箱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翻转装置和风机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拆卸锅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灶台;2、放置槽;21、炒菜锅;22、燃气瓶;23、燃烧头;24、控制开关;3、锅盖;4、热回收装置;41、布置箱;411、水箱;4111、进水管;4112、出水管;4113、水龙头;412、回收箱;4121、抽风机;4122、进气管;4123、出气管;5、排水管;51、承装箱;52、排液管;53、水阀;6、翻转装置;61、连接板;62、安装柱;63、转动杆;7、固定板;71、第一螺钉;72、安装槽;73、封闭环;731、第二螺钉;732、嵌槽;74、封闭板;8、风机控制组件;81、控制板;811、竖板;812、横板;82、风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节能大锅灶,包括灶台1,灶台1上设置有放置槽2,在放置槽2中放置有炒菜锅21。灶台1的下部放置有燃气瓶22,在放置槽2的槽底安装有燃烧头23,燃烧头23与燃气瓶22通过燃气管连通,而且在灶台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燃烧头23开闭的控制开关24。

在进行烹饪时,工作人员将食材放入放置槽2中的炒菜锅21中,并且在放食材之前,通过控制开关24开启燃烧头23,使得燃烧头23处产生的火焰对炒菜锅21的锅底进行加热,从而对食材进行加热。其中,在烹饪时,一般会在炒菜锅21上盖上锅盖3,防止炒菜锅21中的热量泄漏。

但是在完成烹饪时,工作人员会将锅盖3掀起,导致炒菜锅21中的蒸汽直接冒出,在空气中消散,使得蒸汽中的热量扩散到空气中,导致无法直接的利用。

为了能够将从炒菜锅21中冒出的蒸汽收起,并对蒸汽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在灶台1上设置有用于提高热量利用率的热回收装置4。

参照图2和图3,热回收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灶台1上的布置箱41,布置箱41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水箱411,布置箱41在灶台1上布置的位置位于灶台1背离控制开关24的一侧,放置槽2处于布置箱41与控制开关24之间。在水箱41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111和出水管4112,进水管4111布置在水箱411的上侧,并从布置箱41上穿出,与水箱411的内部连通,用于向水箱411中添加水;出水管4112布置在水箱411朝向控制开关24的一侧,而且在出水管4112上安装有水龙头4113。水龙头4113的出水方向朝向放置槽2中,当放置槽2中放置有炒菜锅21时,水龙头4113排出的水能够直接进入炒菜锅21中,给工作人员刷锅时提供清洁用水。

布置箱41的上层为回收箱412,回收箱412中固定连接有抽风机4121,抽风机4121上安装有与抽风机4121连接的进气管4122,进气管4122的一端与抽风机4121连接,另一端从回收箱412中穿出,且穿出的位置位于回收箱412朝向放置槽2的一侧。

抽风机4121上还安装有与抽风机4121连接的出气管4123,出气管4123布置在水箱411中且两端分别从水箱411中穿出,出气管4123的一端从水箱411中穿出穿入回收箱412中与抽风机4121连接,另一端从水箱411中穿出。

在工作人员掀开锅盖3时,工作人员先开启抽风机4121,抽风机4121启动时,对外界的空气进行抽动,并且在抽动时,外界的空气经由进气管4122进入抽风机4121中,其中,由于进气管4122的一端从回收箱412中穿出,且朝向放置槽2,使得锅盖3上排出的蒸汽在抽风机4121的抽动作用下,进入进气管4122中,蒸汽在经过进气管4122和抽风机4121后,进入出气管4123中,从出气管4123的管口处排出到外界。

在蒸汽流经出气管4123时,由于出气管4123的大部分处于水箱411中,水箱411中注有水,而且水箱411中的水淹没出气管4123,使得蒸汽处于出气管4123中时,蒸汽会与水箱411中的水通过出气管4123进行热交换,从而给水箱411中的水加热,从而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出气管4123处于水箱411中的部分为弯折形,用于增加出气管4123在水箱411中的长度,从而使蒸汽进行热交换更为彻底。

参照图4,其中,出气管4123中的蒸汽在发生热交换后,会发生液化,使得出气管4123中存在水,为了便于对水进行收集,在出气管4123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5,排水管5与出气管4123连通,而且排水管5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装箱51,承装箱51布置在出气管4123的下侧。出气管4123在水箱411中的布置整体呈弧形弯曲,且弯曲方向向上,排水管5固定连接在出气管4123在水箱411中的最低端。

在出气管4123中的蒸汽发生液化后,会流动到出气管4123的最低处,然后流到排水管5中,经由排水管5流到承装箱51中暂存。在承装箱51上安装有排液管52,排液管52上安装有水阀53,排液管52与承装箱51连接的位置位于承装箱51的下侧,使得承装箱51中的水能够经由排液管52全部排出。

参照图1和图5,工作人员在烹饪需要锅盖3对炒菜锅21进行封闭的食材时,由于其在翻炒食材的时候需要移开锅盖3并找个地方放置,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将会来回的移动,此过程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会分担工作人员的一部分注意力,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有效工作和安全操作。为了使工作人员在不需要来回移动的情况下,便能方便的打开锅盖3并对炒菜锅21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在灶台1上设置有方便炒菜锅21打开和封闭且不需要来回移动锅盖3的翻转装置6。

翻转装置6设置在布置箱41与控制开关24之间且在放置槽2的边缘处,翻转装置6包括连接板61和安装柱62,其中,安装柱62垂直于灶台1布置且有两个,两个安装柱62之间远离灶台1的一端固接有转动杆63,其中,转动杆63的轴线与灶台1上表面平行,转动杆63贯穿连接板61的一端且连接板61与转动杆63之间转动连接,连接板61背离转动杆63的一端固接在锅盖3上。

通过翻转锅盖3,使锅盖3以转动杆63为轴心进行旋转,打开炒菜锅21,当锅盖3打开时,翻转装置6处于锅盖3的下方。为了避免锅盖3打开时,锅盖3会对出水管4112的水龙头4113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翻转装置6设置在灶台1上表面除去背离布置箱41一端以及与之相对端的位置处。

其中,安装柱62与灶台1为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柱62另一端固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置有第一螺钉71,通过第一螺钉71将固定板7安装在灶台1上,使工作人员在不需要锅盖3的时候,可以将锅盖3方便的从灶台1上拆卸下来。

另外,灶台1与固定板7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容纳固定板7的安装槽72,使固定板7能够在安装后隐藏于安装槽72中,在安装槽72槽口处设置有用于封住槽口防止水渍流到安装槽72内的封闭环73,封闭环73的内环面与安装柱62的侧面滑动抵触且平时封闭环73与安装柱62套设在一起,封闭环73上设置有第二螺钉731,通过第二螺钉731将封闭环73安装在灶台1上。

参照图6,为了使工作人员在用抹布清理灶台1上表面油渍的时候,更加有效和快捷,灶台1上与封闭环73接触的位置处开设有与封闭环73相适配的嵌槽732,封闭环73放置在嵌槽732后能够保持灶台1表面的平整,为了减少水渍沿安装柱62与封闭板74的接触面流向安装槽72中,封闭环73设置为中间凸起。另外,当拆卸掉锅盖3后,在嵌槽732上安装有与嵌槽732相适配的封闭板74,封闭板74安装后封闭板74的上表面与灶台1的上表面平齐,通过封闭板74封闭安装槽72的槽口减少灶台1上表面的水渍进入到安装槽72内。

参照图5,在进行蒸汽回收利用时,需要工作人员先开启抽风机4121,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因为遗漏而忘记开启抽风机4121造成的蒸汽浪费,在灶台1上设置有控制抽风机4121开启和关闭的风机控制组件8,风机控制组件8包括安装在连接板61上的控制板81和安装在灶台1上与连接板61同侧的风机开关,其中控制板81包括竖板811和横板812,当锅盖3处于水平状态时,竖板811垂直于连接板61且与布置箱41的前侧面垂直,横板812固接在竖板811背离炒菜锅21的一侧,当锅盖3沿转动杆63翻转度的时候,控制板81的横板812背离竖板811的一侧会压在风机开关上,使抽风机4121开启,当锅盖3往回转动的时候,控制板81的横板812会从风机开关上慢慢脱离,使风机开关回位且关闭抽风机4121。

工作人员在进行烹饪前,首先安装锅盖3,工作人员首先将固定柱连同固定板7插入到安装槽72内,并使用第一螺钉71进行固定,然后将封闭环73安装好,完成锅盖3在灶台1上的安装,之后,工作人员将食材放入放置槽2中的炒菜锅21中,然后打开出水管4112的水龙头4113向炒菜锅21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且盖上锅盖3,并且在放食材之前,通过控制开关24开启燃烧头23,使得燃烧头23处产生的火焰对炒菜锅21的锅底进行加热,从而对食材进行烹饪。

在加热的过程中炒菜锅21内产生大量的蒸汽,在打开锅盖3时,通过锅盖3与风机开关控制组件的联动,使锅盖3打开时启动抽风机4121,进而通过抽风机4121的进气管4122对外界的空气进行抽动,并且在抽动时,外界的空气经由进气管4122进入抽风机4121中,并通过抽风机4121进入进气管4122中,给水箱411中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4112的水龙头4113放出,用于工作人员的烹饪和洗刷,蒸汽在经过进气管4122和抽风机4121后,进入出气管4123中,从出气管4123的管口处排出到外界,出气管4123中的蒸汽经过热交换发生液化所产生的水,经排水管5流入到承装箱51中,当在承装箱51内积累到一定量时,打开排液管52的水阀53,一起排出到外面,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液化所产生水的集中处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烹饪时,盖上锅盖3,当炒菜锅21内积存一定量蒸汽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对炒菜锅21中的食材进行翻炒时,工作人员打开锅盖3,通过锅盖3与风机控制组件8的联动,启动抽风机4121,对外界的空气进行抽动,使蒸汽通过抽风机4121进入进气管4122中,在途经水箱411时,蒸汽中的热量被水箱411中的水通过进气管4122的管壁间接吸收,然后从出气管4123的管口处排出到外界,盖上锅盖3后,重新使抽风机4121关闭,当承装箱51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工作人员打开排液管52的水阀53排出积液。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的随时将烹饪产生蒸汽的热量回收到水箱411内的水中,提高蒸汽的回收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