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高总量微电压暨供应电源控制设备使用的热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4087发布日期:2021-06-04 17:2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产生高总量微电压暨供应电源控制设备使用的热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具有快速产生高总量微电压,且使该高总量微电压能克服流经连接至电源控制设备之接点处所需的阻抗暨作为供应电源控制设备在启动所需的微电流,并能达到具有快速散热暨快速关阀之安全运用的热偶装置。


背景技术:

2.按,习用之瓦斯炉热电偶点火构造,请参阅图1,其主要包括有炉头1、引火器2、瓦斯开关3及热电偶4所组成,其中,该炉头1包括有炉头本体10及炉盖15,而该炉头本体10内至少可分为内环气室11、外环气室12、内环混合管13及外环混合管(图中未示),且该内环混合管13与外环混合管系分别独立连通于内环气室11及外环气室12,并使炉盖15可套置于炉头本体10上方,以致使炉盏15与炉头本体10的交接处形成有焰孔16,而作为瓦斯气体得以从此焰孔16向外侧喷出;又,炉头1之内环气室11侧方组设有热电偶4,且该热电偶 4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瓦斯开关3上;
3.引火器2,系组设于瓦斯开关3上,且引火器2的一端恰能位于炉头1之外环气室12的外侧方;而该引火器2包括有打火端子20及母火管25,其中,该打火端子20的一端系藉由导线21而组设于瓦斯开关3上,且其另一端末端处则是位于母火管25的瓦斯喷出的流动路径上,并使母火管25的另一端能利用引导管26而组设连接至瓦斯开关3上;
4.藉由上构造,方能使转动瓦斯开关点火时,会使母火管25所喷出的瓦斯气体经由打火端子20的火花作用而瞬间点燃暨喷至炉头1之外环气室12的焰孔 16近处,且待瓦斯气体再从炉头1之气室11、12的焰孔16喷出后而依序将外环炉头及内环炉头点燃,并藉由从内环气室11的焰孔16火焰直接燃烧至热电偶 4的作用,来达到热电偶4迫使瓦斯开关3内的供气源呈常开状态,而达到持续供应燃气点燃的功效;
5.上述创作案虽能达成原先所设定之创作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所赞许,惟鉴于业界对技术之研发日新月异,不余遗力,故本申请人乃更再努力研究改良,使其臻于完美实用;且近来,创作人在历经无数次更新实验测试以及归纳消费者之实际操作使用上的回应意见,发现尚有下列问题犹待进一步改善:
6.当厨师或家庭主妇在多事烦杂的忙碌下或记性不佳下,同步进行手上的工作及须长时间炖煮食物时,往往会使得炉头处的大火焰或小火焰将锅具烧煮至最干燥化,甚至于持续保持燃烧而致使锅具已被点燃后所引起火灾,以致使该瓦斯开关依然会将瓦斯供应气体继续供应至炉头处进行燃烧,进而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火灾地步为其一大困扰。
7.由于一般家庭用瓦斯炉具所喷出燃烧的炉火温度约略为300℃至600℃左右,以致使炉火直接燃烧于该热电偶处时,该热电偶依然保有正常的操作功能;然,若将该热电偶应用于商用炉具或鼓风式炉具时,往往会因该炉具的燃烧温度会提升至650℃以上,以致使耐超高热温度(650℃以上)直接燃烧于该热电偶之头端部处,会使该热电偶因长时问直接受高热燃烧而产生碎裂,且无法再持续使用,并降低其使用寿命外,同时,亦必需停止生产,再另行维修更新,而大大地提高其人力维修及停机生产所损耗的总成本为其再一大困扰。
8.由于一般家庭用瓦斯炉具所喷出的炉火燃烧于单一热电偶处会瞬间产生低量的微电压,而该低量的微电压仅仅足以有效地启动电磁阀进行吸阀动作而已,而无法再供其他电器设备使用,以致使其应用范围相当窄小为其另一大困扰。
9.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具有快速累进产生高总量微电压,且使该高总量微电压能克服流经连接至电源控制设备之接点处所需的阻抗暨作为供应电源控制设备在启动所需的微电流,并能达到具有快速散热暨快速关阀之安全运用者,此乃为业者当前极需优先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实用新型之产生高总量微电压暨供应电源控制设备使用的热偶装置的主要内容系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复数个该热电偶系以开放方式排列组设于该机板处,且使复数个该热电偶之问呈相互串联连接成一体的热偶群组,并使该电磁阀、该热偶群组(即已串联后的复数个该热电偈)、以及该电源控制设备之间系以串联连接方式而形成一闭合回路,如此一来,其不但能使复数个该熟电偶在经由串联连接方式来快速累进产生一高总量微电压,且使该高总量微电压能有效地克服流经该电源控设备之接点处所需的阻抗暨作为再供应该电源控制设备所需的启动微电力,以有效地克服习用单一热电偶在经长时高温燃烧后的氧化等质变问题而不易产生微电压或产生更低量的微电压,因而不易使该电磁被启动,更是无法再供应其他电器备(如:过热装置、或定时器、或一具有电路板暨面板所组成的控制操作器等)使用外,同时,本实用新型之热偶群组(即已串联后的复数个该热电偶) 系以开放式架设于该机板处,而使得高温燃烧后的复数个该热电偶所需散热时间会近似于或等同于单一该热电偶所需之散热时间,以致使该电磁阀能保持快速关阀的便利性操作,进而达到避免持续供应瓦斯气体燃烧所引起的过温火灾意外发生者为其进步性功效之主张。
11.为达到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其至少包括:一控制瓦斯流量大小用的开关阀组、一供流经该开阀组内部之瓦斯气体喷入用的炉头、一端组设于该开关阀组处暨位于该炉头之焰火孔近处的长明火组、一组设固定于机台或炉头处暨位于该长明火组近处的热偶群组、一与该热偶群组形成通电回路用的电源控制设备、以及一组设于该开关阀组处暨供该热偶群组之电线及该电源控制设备之导线连接用的电磁阀;其中:该热偶群组至少包括一组设于该机台或该炉头处的机板、以及组设于该机板处的复数个热电偶,该机板设有供锁固件穿入而固设于该机台或该炉头处的锁固孔、一限制该长明火组用的定位区、以及设置于该定位区近处暨供该热电偶限位于该机板处的穿孔;再者,复数个该热电偶系以开放方式排列组设于该机板处,且使复数个该热电偶之间呈相互串联连接成一体并使该电磁阀、该热偶群组(即已串联后的复数个该热电偶)、以及该电源控制设备之间系以串联连接方式而形成一闭合回路;而该长明火组至少包括一供瓦斯气体流入用暨组设于该机板处的单一长明火管、或为一供瓦斯气体流入用暨组设于该机板处的长明火管和一端组设于该开关阀组处暨供来自该开关阀组所产生的高压电力流动用的打火针,该长明火管位于该复数个该热电偶一侧,且该长明火管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口暨使每一该喷口仅能相对应地对准一该热电偶的头端部处进行喷射、或是该长明火管设有长条状喷口暨使该喷口能对准于每一该热电偶的头端部处进行喷射;又,该打火针系位于该长明火管之喷口的一侧,以作为点火燃烧之用;该电源控制设备为一过热装置、或为一定时器、或为一具有
电路板暨面板所组成的控制操作器为最佳。
附图说明
12.图1为习用之瓦斯炉热电偶点火构造的平面组合剖面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组合暨局部分解示意图;
14.图3为图2之长明火组结合热偶群组的立体分解图;
15.图4为图2在组合时的另一平面配置示意图;
16.图5为图2在应用时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开关阀组1
ꢀꢀꢀꢀꢀꢀꢀꢀꢀꢀꢀꢀꢀ
上盖10
ꢀꢀꢀꢀꢀꢀꢀꢀꢀꢀꢀꢀꢀꢀꢀꢀꢀꢀ
轴孔101
19.阀座11
ꢀꢀꢀꢀꢀꢀꢀꢀꢀꢀꢀꢀꢀꢀꢀꢀ
内环出气管111
ꢀꢀꢀꢀꢀꢀꢀꢀꢀꢀꢀ
外环出气管112
20.转杆12
ꢀꢀꢀꢀꢀꢀꢀꢀꢀꢀꢀꢀꢀꢀꢀꢀ
导线15
ꢀꢀꢀꢀꢀꢀꢀꢀꢀꢀꢀꢀꢀꢀꢀꢀꢀꢀ
长明火组2
21.长明火管20
ꢀꢀꢀꢀꢀꢀꢀꢀꢀꢀꢀꢀ
喷口201
ꢀꢀꢀꢀꢀꢀꢀꢀꢀꢀꢀꢀꢀꢀꢀꢀꢀ
打火针21
22.电磁阀3
ꢀꢀꢀꢀꢀꢀꢀꢀꢀꢀꢀꢀꢀꢀꢀ
正极端30
ꢀꢀꢀꢀꢀꢀꢀꢀꢀꢀꢀꢀꢀꢀꢀꢀ
负极端31
23.热偶群组4
ꢀꢀꢀꢀꢀꢀꢀꢀꢀꢀꢀꢀꢀ
机板40
ꢀꢀꢀꢀꢀꢀꢀꢀꢀꢀꢀꢀꢀꢀꢀꢀꢀꢀ
锁固孔401
24.定位区402
ꢀꢀꢀꢀꢀꢀꢀꢀꢀꢀꢀꢀꢀ
穿孔403
ꢀꢀꢀꢀꢀꢀꢀꢀꢀꢀꢀꢀꢀꢀꢀꢀꢀ
热电偶41
25.电线410
ꢀꢀꢀꢀꢀꢀꢀꢀꢀꢀꢀꢀꢀꢀꢀ
电线411
ꢀꢀꢀꢀꢀꢀꢀꢀꢀꢀꢀꢀꢀꢀꢀꢀꢀ
电源控制设备5
26.导线50
ꢀꢀꢀꢀꢀꢀꢀꢀꢀꢀꢀꢀꢀꢀꢀꢀ
导线51
ꢀꢀꢀꢀꢀꢀꢀꢀꢀꢀꢀꢀꢀꢀꢀꢀꢀꢀ
机台60
27.炉头61
ꢀꢀꢀꢀꢀꢀꢀꢀꢀꢀꢀꢀꢀꢀꢀꢀ
内环炉管611
ꢀꢀꢀꢀꢀꢀꢀꢀꢀꢀꢀꢀꢀ
外环炉管612
28.内环炉面613
ꢀꢀꢀꢀꢀꢀꢀꢀꢀꢀꢀ
焰火孔6130
ꢀꢀꢀꢀꢀꢀꢀꢀꢀꢀꢀꢀꢀꢀ
外环炉面614
29.焰火孔6140
ꢀꢀꢀꢀꢀꢀꢀꢀꢀꢀꢀꢀ
喷嘴7
ꢀꢀꢀꢀꢀꢀꢀꢀꢀꢀꢀꢀꢀꢀꢀꢀꢀꢀꢀ
锁固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产生高总量微电压热偶快速关阀构造,请参阅图2 至图5所示,其至少包括:一控制瓦斯流量大小用的开关阀组1、一供流经该开关阀组1内部之瓦斯气体喷入用的炉头61、一端组设于该开关阀组1处暨位于该炉头61之焰火孔6140近处的长明火组2、一组设固定于机台60或炉头61处暨位于该长明火组2近处的热偶群组4、一与该热偶群组4形成通电回路用的电源控制设备5、以及一组设于该开关阀组1处暨其一端供该热偶群组4之电线 410、411连接用及其另一端供该电源控制设备5之导线50、51连接用的电磁阀 3;其中:
31.该开关阀组1,至少包括一上盖10、一组设于该上盖10一侧处的阀座11、以及一自该上盖10之轴孔101处穿出暨其一端带动一闭子(即习知技术,图中未示)转动而控制瓦斯流量大小用的转杆12,其中,该阀座11至少设有一供瓦斯气体流入用的入气口(即习知技术,图中未示)、一连通该入气口处暨供该电磁阀 3一端容置用的前容室(即习知技术,图中未示)、一连通于该前容室处暨一供该闭子容置转动用的主容室(即习知技术,图中未示)、以及一连通至主容室处暨供一喷嘴7组设用的内、外环出气管111、112,而该内、外环出气管111、112系分别藉由该喷嘴7的连接而组设至该炉头61之内、外环炉管611、612处、以分别使已流经该内、外环出气管111、112处的瓦斯气体能再经由该内、外环炉管 611、612而流窜至内、外环炉面613、614之焰火孔6130、6140处(如图5),而达到该内、外环炉面613、614得以被
该长明火组2之火焰引火点燃使用;
32.该长明火组2,其至少包括一供瓦斯气体流入用的长明火管20、以及一端组设于该开关阀组1处暨供来自该开关阀组1所产生的高压电力流动用的打火针 21,而该长明火管20设有至少

个以上的喷口201,且使每一该喷口201仅能相对应地对准于一该热电偶41的头端部处进行喷射;又,该长明火管20系组设于该机板40处,并使该长明火管20位于该复数个该热电偶41一侧(即该复数个该热电偶41系能环绕排列于该长明火管20之喷口201的侧方);另,该打火针21系位于该长明火管20之喷口201的一侧,以作为该打火针21点火后点燃自该喷口201所喷出的瓦斯燃气之燃烧之用;而上述之长明火组2为一供瓦斯气体流入用的单一长明火管20加以取代之;而上述之该喷口201的形状为一长条凹槽状加以取代,以使该长条凹槽状该喷口201能对准于每一该热电偶41的头端部处进行喷射;
33.该热偶群组4,其至少包括一组设于机台60或炉头61处的机板40、以及组设于该机板40处的复数个热电偶41、该机板40设有供锁固件80穿入而固设于该机台60或该炉头61处的锁固孔401、一限制该长明火组2用的定位区402、以及设置于该定位区402近处暨供该热电偶41限位于该机板40处的穿孔403;再者,复数个该热电偶41系以开放方式排列组设于该机板40处,且使复数个该热电偶41之间呈相互串联连接成一体,换言之,其中之一的该热电偶41一端的 (正极)电线410能组设于该电磁阀3一侧的正极端30处及其另一端的(负极)电线411能组设于相邻近之串联的该热电偶41的(正极)电线410处,以使得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彼此间呈串联连接方式为之;又,已串联连接后的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或热偶群组4)与该电源控制设备5之间系保持串联连接的方式为之,且使该电源控制设备5的导线50、51分别能连接组设于相邻近之该热电偶 41的(负极)电线411处及该电磁阀3之负极端31处,以致使该电磁阀3、该热偶群组4(即已串联后的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以及该电源控制设备5之间经串联连接方式而形成一闭合回路;
34.该电源控制设备5,其一端导线50系串联连接至已串联后的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之(负极)电线411处,且使其另一端导线51能连接至该电磁阀3之负极端31处而形成一串联式闭合回路之用;同理,本实用新型之该电源控制设备 5的二端导线50、51亦能分别与该电磁阀3之正极端30及该热电偶41之(正极) 电线410形成串联方式的连接形成一闭合回路加以取代,换言之,该电源控制设备5系能串联组设于该电磁阀3之正极端30处至该热电偶41之(正极)电线410 之间丶或是串联组设于一该热电偶41之(正极)电线410至相邻另一该热电偶41 之(负极)电线411之间、或是串联组设于该热电偶41之(负极)电线411至该电磁阀3之负极端31处之间;而上述之该电源控制设备5为一过热装置、或一定时器、或为一具有电路板暨面板所组成的控制操作器为最佳;
35.当使用时,先将转动该转杆12,且会在带动闭子(图中未示)转动的同时亦能将已位于该闭子内的闭子杆(图中未示)朝向该电磁阀3之阀门板(图中未示) 处顶推压迫,而使得该电磁阀3之阀门板(图中未示)受该闭子杆的移动而跟著作相对移动;此时,瓦斯气体会直接从该入气口处依序流经该前容室、该主容室及该闭子后,而使得流经闭子内部处的一部分瓦斯气体会依序流经该内、外环出气管111、112、该喷嘴7、该内、外环炉管611、612、该内、外环炉面613、614 后再从该焰火孔6130、6140处向外喷出(即瓦斯气体分布弥漫于焰火孔6130、 6140近处),同时,另一部分的瓦斯气体会从引气口(图中未示)处流经该长明火管20后而从该喷口201处朝向该热电偶41之头端部处进行喷射弥漫;此时,该转杆12亦同时带
动一撞锤(即习用技术,图中未示)撞击而产生高压电,而使该高压电能从该上盖10处藉由导线15传导至该打火针21末端处,利用该打火针21 末端尖点的高压电投射撞击至金属制的该长明火管20之喷口201近处所产生的火花,而得以使已弥漫于复数个该喷口201处的瓦斯气体被瞬间点燃燃烧;此时,由于被点燃后的复数个该喷口201仅朝向相对应于一个热电偶41之头端部进行喷射燃烧,再加上,相邻的每一个热电偶41彼此间系以串联连接方式为之,且使已串联连接后的该热电偶41(或热电偶群4)能与该电源控制设备5及该电磁阀 3间以串联连接形成一闭合回路,以致使每一个该热电偶41所产生的瞬间微电压会快速地累进加总而形成一高总量微电压(即该总量微电压系为单一该热电偶 41所产生瞬间微电压的倍数),且使该高总量微电压能克服流经该电源控制设备 5之接点处所需的阻抗暨作为再供应该电源控制设备5所需的启动微电力(即微电流),以有效地克服习用单一热电偶在经高温燃烧后的氧化等问题而不易产生微电压或产生低量微电压所引起无法再次启动该电磁阀3作动的困扰;在此同时,已被点燃的该长明火组2之火焰则会顺向喷至该炉头61之内、外环炉面613、614的焰火孔6130、6140处、以致使已弥漫于该内、外环炉面613、614处的瓦斯气体得以被瞬间引燃,而达到该炉头61之焰火孔6130、6140处持续产生火焰进行燃烧之用;
36.当该长明火组2受水浇熄时,会因已设置于该长明火组2处的每一喷口201 仅相对应一该热电偶41,以致使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不会有热能产生,换言之,该热电偶41系不会继续产生微电压传导至该电磁阀3处,再加上,复数个相邻该热电偶41系以开放方式排列组设于该机板40处,而使得每一个该热电偶 41之头端部所需散热时间能缩至最短化,而使得每一该热电偶41之头端部所产生的温度差快速缩至最小化,而无法使每一该热电偶41继续产生微电压,基此,会因流入至该电磁阀3内的微电压不足而使该电磁阀3不再产生激磁的现象,进而使已位于该电磁阀3之阀门板能阻塞于该开关阀组1之前容室和该主容室之间,以作为阻断瓦斯气体再流入至该阀座11内,而同时切断该长明火组2及该炉头61所需的瓦斯气体(即呈现熄火状态),进而达到避免持续供应瓦斯气体燃烧所引起的过温火灾之意外发生。
37.当已位于该炉头61上方处的锅具(图中未示)被烧煮至干涸时,该锅具就会继续吸收该炉头61之炉火的热能,以使该锅具的温度会被快速地提升且会将温度传导至已位于该锅具下方处的该电源控制设备5处,直至传导至该电源控制设备5处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就会使已位于该闭合回路中的该电源控制设备5 被启动后而形成一断开现象(即该电磁阀3、该热偶群组4及该电源控制设备5 之间形成一断电回路),而使得复数个该热电偶41所产生的微电压无法传导至该电磁阀3处,以使该电磁阀3不再形成激磁现象,且会使已位于该电磁阀3之阀门板能阻塞于该开关阀组1之前容室和该主容室之间,而作为阻断瓦斯气体再流入至该阀座11内,且能同时切断该长明火组2及该炉头61所需的瓦斯气体(即呈现熄火状态),进而达到避免持续供应瓦斯气体燃烧所引起的过温火灾之意外发生。
38.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故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之特征及精神所为之均等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