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8233发布日期:2021-04-27 19:3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平板加热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对于局部取暖的设备主要是采用暖风机,其主要是通过电加热的方式产生热量,再通过风机将热量吹出,保持局部热量,也有采用外部结构类似于风扇,其盘内设置电加热式进行加热类似于烤火的加热器,其二者的缺点在于,取暖时因会出现明火,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主,且质量不很稳定、使用寿命一般、升温很快、但使得空气干燥,对皮肤伤害较大,而人体在采用坐姿时,最先感觉到冷的应该是脚底,其在实际使用中现有设备的加热区间较高,无法对脚底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是现有设备的加热方式不能对人体进行接触式取暖,故而适应性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4.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紧凑型平板加热器,包括:
5.固定平板,其上设置安装槽;
6.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环氧碳晶发热板;
7.其中,所述固定平板背面各角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磁铁;
8.设置在安装位上以与各磁铁相配合的多个金属板。
9.优选的是,所述金属板通过相配合的固定机构或粘接层与安装位表面相配合。
10.优选的是,所述发热板上粘接设置有可与人体接触的毛毡层或绒布层。
11.优选的是,所述平板的背面设置有相配合的u形支架,所述平板在与支架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限定槽;
12.其中,所述支架底部被配置为具有弧形面,且支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垫层。
13.优选的是,所述支架通过相配合的定位轴设置在平板内的安装槽内。
14.优选的是,支架内部被配置为采用空心结构,以设置为采用套接的方式设置的三层结构。
15.优选的是,所述平板正面一侧设置有与发热板电性连接的按键,以及对发热板当前发热功率进行提示的多个指示灯;
16.所述发热板的额定功率被配置为200w。
17.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方式采用碳晶发热板,相对于现有电加热方式来说,因采用的是远红外线低温辐射为主要能量进行热量传递,具有安全性能高,舒适性好更好。
18.其二,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碳晶板相配合的平板方式,通过安装槽对其进行结构位
置限定,同时在平板底部通过相配合的磁铁与金属板对平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其可以直接与人体接触对脚底进行加热,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19.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以支架的结构进行设计,使得其能将平板架起进行远距离供热,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20.其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发热板的功率进行限定,进而使得其加热温度可控性好,以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凑型平板加热器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7.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图1、3

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紧凑型平板加热器实现形式,其中包括:
32.固定平板1,其尺寸为l400*w330*h33mm,其上设置安装槽2,在这种结构中,通过采用与碳晶板相配合的平板结构方式,进一步通过安装槽对其进行结构位置限定,保证其与发热板的配合度更好,与发热板本身的外部结构相配合,进而保证发热板的外部结构稳定
性;
33.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环氧碳晶发热板3,其将加热方式采用碳晶发热板,相对于现有电加热方式来说,因采用的是远红外线低温辐射为主要能量进行热量传递,具有安全性能高,舒适性好更好,使得人体可以直接接触,以提供多种取暖方式;
34.其中,所述固定平板背面各角分别设置有相配合的磁铁4;
35.设置在安装位上以与各磁铁相配合的多个金属板5(铁板),在这种结构中,可以通过设置在不同安装位上的金属板,与磁铁相配合,完成在不同地方对取暖的需要,例如将金属板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磁铁与金属板的配合方式,使得平紧凑型平板加热器可以直接安装在地面上,人体可以直接接触取暖器,进而可以与更多的取暖方式相配合,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在平板底面4个角设置磁铁,使得产品可以吸附在金属面上,吸附力大于6kg。
36.如图1、4,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金属板通过相配合的固定机构6或粘接层与安装位表面相配合,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固定螺钉或粘接(泡沫胶)的方式,将各金属板与安装面进行连接,使得配合方式更多,连接稳定性可根据安装位进行选择性配合。
37.如图1、3,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发热板上粘接设置有可与人体接触的毛毡层或绒布层7,在这种结构中通过粘接的方式在发热板表面设置一层可直接接触人体的毛毡层或绒布层,以对其热量进行均匀分散,进而具有更好的取暖效果,同时接触后人体取暖的舒适度更好。
38.如图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平板的背面设置有相配合的u形支架 8,所述平板在与支架相配合的位置上设置有限定槽9,在这种结构中,通过u形支架的作用,使得平板可以根据需要支撑后在纵向空间上进行局部加热取暖,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而限定槽的作用,用于使得支架在不使用时可以收入至限定槽内,表面平整度更好,同时限定槽的作用对支架的翻转位置进行限定;
39.其中,所述支架底部被配置为具有弧形面10,且支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垫层11,在种方案中,通过支架将平板架起进行远距离供热,同时通过弧形面使得其外部结构与平板的外部结构相配合,而柔性垫层的作用使得其架设后摩擦度增加,稳定性更好。
40.如图4,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支架通过相配合的定位轴12设置在平板内的安装槽内,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定位轴的作用,将支架与平板上的安装槽进行固定,使得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进而对其旋转角度进行调节,而根据需要可以在平板内部设置多个定位槽,使得定位轴可以在不同定位槽内进行固定,进而具有更多的旋转支撑角度。
41.如图2

4,在另一种实例中,支架内部被配置为采用空心结构,以设置为采用套接的方式设置的三层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多层层叠式的支架结构,使得其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打开不同层的支架,对其角度进行定位,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在支架内的空槽内枢接设置相配合的产杆,同时在相邻支架上设置相配合的多个固定槽,对相邻支架进行连接固定,使得其在空间上的固定角度可以控制,进而保证平板可以水平向上发热,进而提供更多的取暖方式。
42.如图1

2,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平板正面一侧设置有与发热板电性连接的按键13(“power”键),其按键顺序为:on/弱—中—强—off,依次循环以及对发热板,以及对发热功率进行提示的多个指示灯14,其中“弱”是指产品表面恒定温度60度,同时弱挡指示灯亮,

中”是指产品表面恒定温度80度,同时中档指示灯亮,“强”是指产品表面恒定温度100 度;同时强档指示灯亮,而通过与发热板相配合的控制器,可以设置开机后,默认时间8h自动关机,无论是否调整挡位,而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在平板上方设置相配合的通槽15或沉槽,便于拿取;
43.所述发热板的额定功率被配置为200w,在这种方案中,可采用日规 pse电源插头和电源导线,导线长度1.8m,设置相配合的保险丝,一旦产品出现异常,135度过热保险丝启动,自动断电,产品不能再使用输入额定电压/频率:100vac/50

60hz,发热板额定功率:max200w/100vac,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要,如采用这种性能设定,与日本的供电方式相配合。
44.以上各方案均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进行适当的替换和/或修改。
45.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46.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