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风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5577发布日期:2021-05-04 10:0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风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空调配件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进出风弯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央空调需要改变出风方向时,一般都需定制进出风弯头,根据机器规格定制不同尺寸的风口,即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需要等待定制时间,整体体积大不便运输,人工成本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接口尺寸的出风口口径和方向的进出风弯头。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2块相对设置的侧板、连接2块侧板的导风弯板以及连接2块侧板且与导风弯板对应设置的导风板和/或导风片,导风板和/或导风片、导风弯板和2块侧板围合形成用于通风的风道,导风片位于风道端部设置有1-4块,每片导风片通过1个导风片卡槽卡接设置在侧板、导风弯板或导风板上,每个导风片卡槽设置有1个以上槽位,当槽位数量为奇数时,除中间槽位外其余槽位两两镜像对称。

更进一步地,当槽位数量为偶数时,槽位两两镜像对称。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片卡槽的槽位在背离侧板端面一侧相互汇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片卡槽的槽位汇合处设置有定位槽或定位柱,所述导风片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或定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片为平板,导风片背离导风弯板一侧与侧板端面平齐。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片包括靠近导风弯板或导风板的倾斜部和与倾斜部连接的平直部,平直部与侧板端面平齐且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弯板和导风板与侧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上,或者导风弯板和导风板上设置有导风板卡槽或卡块,所述导风弯板和导风板上,或者侧板上设置有对应卡合的卡块或导风板卡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弯板或导风板与导风片相对一侧设置有凸起部和凸起夹持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为圆柱状,凸起夹持部为与圆柱状配合的c型卡槽,c型卡槽的开口尺寸小于圆柱状凸起部的直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外壁与凸起夹持部内壁配合,或者,凸起部直径小于凸起夹持部内壁,且凸起部一侧延伸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与凸起夹持部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导风片卡槽的多个槽位组合出不同规格尺寸的进出风弯头,与中央空调出风口连接一侧便于适配不同型号中央空调出风口,无需定制,可节约成本,另一侧可通过导风片的组合安装,适配接口或调节出风口的口径或方向,所述导风片通过导风片卡槽可拆卸连接,使导风片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可作为配件进行生产或运输,同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导风片的安装数量,进一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方式隐藏侧板后的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处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方式隐藏侧板后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安装方式隐藏侧板后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侧板;2-导风弯板;3-导风片;4-导风片卡槽;5-导风板卡槽;6-定位槽;7-凸起部;701-突出部;8-凸起夹持部;9-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2块相对设置的侧板1、连接2块侧板1的导风弯板2以及连接2块侧板1且与导风弯板2对应设置的导风板9和/或导风片3,导风板9和/或导风片3、导风弯板2和2块侧板1围合形成用于通风的风道,导风片3位于风道端部设置有1-4块,每片导风片3通过1个导风片卡槽4卡接设置在侧板1、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上,每个导风片卡槽4设置有1个以上槽位。

本实用新型中,导风弯板2可以为两块具有一定夹角的直板或采用圆弧过渡的两块弯板,具有转变风向的作用,在导风弯板2的对应侧,可仅设置导风板9,或者仅设置导风片3,也可以同时设置导风板9和导风片3,在导风弯板2对应侧设置导风板9和/或导风片3的作用在于使进出风弯头提供一个完整的风道,其中导风片3位于风道端部设置有1-4块,在设置导风板9时,1个导风片3可设置在风道端部的任意一侧或多侧,在不设置导风板9时,在导风弯板2的对应侧至少设置1个导风片3,即在进出风弯头的进风侧和出风侧至少设置有1块导风片3,本实用新型导风片3通过设置有1个以上槽位的导风片卡槽4可拆卸安装,可在需要与中央空调出风口配合安装的一侧设置导风片3,可通过调节导风片3安装槽位调节风口端的尺寸,即可适配不同型号和尺寸的中央空调出风口,在进风侧和出风侧均设置2个或者导风片卡槽4的槽位数量越多,可调节的尺寸范围和精度就越大,本实用新型优选在与中央空调出风口配合安装的一侧设置2个导风片3,且导风片卡槽4的槽位设置3个,以实现结构稳固和可调范围的平衡,在进出风弯头的出风侧(即与中央空调出风口配合安装侧的另一侧设置1个或2个导风片3,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出风侧的风向,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导风片卡槽的多个槽位组合出不同规格尺寸的进出风弯头,与中央空调出风口连接一侧便于适配不同型号中央空调出风口,无需定制,可节约成本,另一侧可通过导风片3的组合安装,适配接口或调节出风口的口径或方向,所述导风片3通过导风片卡槽4可拆卸连接,使导风片3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可作为配件进行生产或运输,同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导风片3的安装数量,进一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

当槽位数量为奇数时,除中间槽位外其余槽位两两镜像对称,当槽位数量为偶数时,槽位两两镜像对称,可便于尺寸的调节和选择,同时使得对称的两个槽位所安装的导风片3可以共用,仅反向安装即可,减少配件数量。

所述导风片卡槽4的槽位在背离侧板1端面一侧相互汇合,使各个槽位提供不同的角度,即使得导风片3在安装在不同槽位时所提供方向不同,使得尺寸也不相同。

为了简化安装难度,导风片卡槽4的槽位汇合处设置有定位槽6或定位柱,所述导风片3对应位置设置有定位柱或定位槽6,设置定位柱和定位槽6,提供防呆效果,简化用于安装难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导风片3可以为平板,导风片3背离导风弯板2一侧与侧板1端面平齐,将导风片3设置为平板,降低生产成本,在导风片卡槽4的槽位设置为奇数个时,位于中间的槽位连接的导风片3优选采用平板,提供一种导风弯板2和导风板9的延伸,其中,导风片3背离导风弯板2和导风板9一侧与侧板1端面平齐,保证风口的端部平整,便于设备的对接。

所述导风片3包括靠近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的倾斜部和与倾斜部连接的平直部,平直部与侧板1端面平齐且垂直,设置倾斜部,可调整风口两端的距离,在倾斜部一侧连接平直部,且平直部与端面垂直,简化对接难度,平直部与侧板1端面平齐,保证风口的端部平整,便于设备的对接。

所述导风弯板2和导风板9与侧板1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1上,或者导风弯板2和导风板9上设置有导风板卡槽5或卡块,所述导风弯板2和导风板9上,或者侧板1上设置有对应卡合的卡块或导风板卡槽5,本实施例中,导风弯板2、导风板9与侧板1可拆卸连接,便于风口整体的运输和存储,在导风板卡槽5设置在侧板1上时,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的侧边作为卡块直接卡合至导风板卡槽5内,无需单独制作卡块,进一步降低成本。

所述导风片卡槽4设置在导风片3、侧板1、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上,优选将导风片卡槽4设置在侧板1上,具体地,当导风片卡槽4设置在导风片3上时,可以设置在靠近侧板1两侧,也可以设置在靠近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一侧,设置在侧板1两侧时,侧板1对应位置设置与之卡合的卡块;当导风片卡槽4设置在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上时,导风片3直接与其卡合。

所述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与导风片3相对一侧设置有凸起部7和凸起夹持部8,本实施例中,导风片卡槽4设置在侧板1或者导风片3靠近侧板1的两侧,其中,凸起部7的截面可以为圆柱、椭圆或多棱柱状,凸起夹持部8的截面为部分夹持凸起部7的多边形、带开口的c形卡槽或其它可夹持住凸起部7的形状,便于导风弯板2和导风片3连接的密封效果,使导风片3与导风弯板2紧密连接,提高了实用性,同时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另外,凸起部7既可以设置在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上,也可以设置在导风片3上,凸起夹持部8相对设置在导风片3上或者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上。

优选的,所述凸起部7为圆柱状,凸起夹持部8为与圆柱状配合的c型卡槽,c型卡槽的开口尺寸小于圆柱状凸起部7的直径,将凸起部7和凸起夹持部8分别设置为圆柱状和带开口的c型卡槽,凸起部7和凸起夹持部8可相对旋转,即可更具导风片3的安装角度进行旋转调节,简化安装难度,c型卡槽的开口尺寸小于圆柱状凸起部7的直径,可防止凸起部7和凸起夹持部8在安装后脱离,同时风口处过渡平滑降低风阻,本实施例中,凸起部7仅限于沿凸起夹持部8的轴线滑动和转动,在安装时,首先将导风片3滑入导风弯板2或导风板9,再固定安装侧板1,即导风片3分别通过导风片卡槽4,凸起部7及凸起夹持部8进行双重限位,极大的提高了固定效果。

如图3所述,所述凸起部7外壁与凸起夹持部8内壁配合,为了缩减用材,减轻重量,本实施例中,圆柱状凸起部7还可同心设置减重通槽,其中,凸起部7和凸起夹持部8可根据需要,设计为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间隙配合便于安装和调节角度,过盈配合在安装后结构更稳定。

如图4所述,所述凸起部7直径小于凸起夹持部8内壁,且凸起部7一侧延伸设置有突出部701,突出部701与凸起夹持部8内壁接触,具体地,突出部701与c型卡槽接触一侧设置为圆弧面,便于滑动,圆弧面直径与c型卡槽内壁直径一致,本实施例中,凸起部7的用料少,可节约成本,同时装配方便,结合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