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239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加湿器大多为直接上电开始加湿或简单的一开关控制直接运行,使加湿器寿命大大缩短,而且模式单一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电路设计简洁,通过按键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实现一键喷雾模式转换,多效喷雾加湿,加湿效果更佳,经电路元件控制喷雾加湿使加湿器寿命更长,本电路还设立气氛灯,使喷雾加湿更具观赏性,更具智能性,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其包括主控模块、喷雾输出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设有一控制按键k1,所述控制按键k1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主控模块按照所述控制按键k1的指定操作对所述喷雾输出模块作出对应的预设信号,所述喷雾输出模块根据所述主控模块信号作出指定输出。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1、电源滤波电路以及电源输入模块;所述电源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为所述主控芯片u1提供合适电源;所述主控芯片u1的控制输入端为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输入端;所述控制按键k1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u1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一电源输入座以及二极管d4;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电源输入座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为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实现单向导通,防止电流回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喷雾输出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开关电路、升压电路以及滤波电路;所述分压电路连接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受控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受控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升压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其受控于所述主控模块对所述升压电路作出相应控制;所述升压电路连接于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之间,所述升压电路的中心点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喷雾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其受控于所述开关电路对喷雾输出进行升压;所述滤波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滤除干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4,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受控端与接地端之间;所述开关电路包括mos管q1,其栅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其源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其漏极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升压电路包括三脚电感l1,其第一脚与第三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之间,其第二脚为所述电感l1的中间抽头,所述电感l1的中间抽头为所述升压电路的中心点;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多彩气氛灯模块,其与所述主控芯片u1连接;所述主控芯片u1根据所述控制按键k1的指定操作对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作出相应的预设信号,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根据所述主控芯片u1的信号作出相应的多彩气氛灯效果。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以及发光二极管d3;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2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3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2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接地端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电源输出模块,所述电源出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输出模块作为一个输出电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所述电源输出模块包括电源输出座以及电容c3;所述电源输出座的正极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座的正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所述电源输出座的负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路设计简洁,通过按键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实现一键喷雾模式转换,多效喷雾加湿,加湿效果更佳,经电路元件控制喷雾加湿使加湿器寿命更长,本电路还设立气氛灯,使喷雾加湿更具观赏性,更具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芯片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输出模块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入模块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输出模块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彩气氛灯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智能喷雾加湿器电路,其包括主控模块11以及喷雾输出模块21,所述主控模块21包括主控芯片u1(12)、电源输入模块13、电源输出模块14、电源滤波电路15、多彩气氛灯模块以及控制按键k1(17);所述电源输入模块13为所述主控芯片u1(12)提供5v电源,所述电源输出模块14提供一个5v电源输出,所述电源滤波电路15对进入输入电源进行滤波,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16为加湿器添加多彩气氛灯效果,所述主控芯片u1(12)根据所述控制按键k1(17)的指定操作对所述喷雾输出模块21以及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16作出对应的预设指令;

所述喷雾输出模块21包括分压电路22、升压电路23、开关电路24以及滤波电路25;所述分压电路22对输入信号进行分压处理,所述开关电路24受控于所述主控模块11对所述升压电路23作出相应控制,所述升压电路23根据所述开关电路24的控制对喷雾输出进行升压;所述滤波电路25对输入电源起滤除干扰作用。

参见附图2,主控芯片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控制按键k1以及滤波电容c1;所述主控芯片u1型号为:ti6682,所述滤波电容c1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所述控制按键k1为点动开关;所述主控芯片u1的脉冲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按键k1连接于所述主控芯片u1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当所述控制按键k1第一次单击,所述主控芯片u1对所述喷雾输出模块输出预设的连续喷雾脉冲信号,当所述控制按键k1第二次单击,所述主控芯片u1对所述喷雾输出模块输出预设的间歇喷雾脉冲信号,当所述控制按键k1第三次单击,所述主控芯片u1对所述喷雾输出模块停止输出信号,依此循环,连续喷雾或间歇喷雾均定时4小时后停止喷雾;

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一彩灯连接端、第二彩灯连接端以及第三彩灯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连接,当所述控制按键k1第一次长按两秒,所述主控芯片u1对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输出预设的彩灯循环信号,当所述控制按键k1第二次长按两秒,所述主控芯片u1对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停止输出指,依此循环。

参见附图3,所述喷雾输出模块包括:电阻r4、mos管q1、三脚电感l1以及电容c2,所述mos管q1为n型mos管,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喷雾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的正极连接,电容c2,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接地端之间,对所述输入电源进行滤波,所述电阻r4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受控端与接地端之间,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分压,防止高电压进入所述mos管q1;

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受控端连接,其源极与所述三脚电感l1的中间抽头连接,其漏极与所述接地端连接,所述三脚电感l1第一脚与第三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之间,所述三脚电感的中间抽头与所述喷雾输出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按照所述mos管q1的开关控制对所述三脚电感l1进行控制,使所述三脚电感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输出。

参见附图4,所述电源输入模块包括一电源输入座以及二极管d4;所述电源输入座为micorusb座,所述二极管d4为整流二极管,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与所述电源输入座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为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实现单向导通,防止电流回流。

参见附图5,所述电源输出模块包括电源输出座以及电容c3;所述电源输出座为usb2.0座子,所述电源输出座的正极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3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座的正极与所述接地端之间;所述电源输出座的负极以及外壳与所述接地端连接,实现一个5v电源输出。

参见附图5,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以及发光二极管d3;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2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3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彩灯连接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2以及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与接地端连接,所述彩灯分别为红绿蓝三色,所述多彩气氛灯模块根据所述主控芯片u1的信号作出多彩气氛灯循环效果。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