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

文档序号:25208579发布日期:2021-05-28 11:2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铅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再生铅生产往往将原料储存、破碎、放酸、分离、干燥、熔炼、铸锭等过程的装备缺少独立分隔而共置于同一车间中,从废铅酸蓄电池的分解开始就会有含铅烟尘的产生,以及再生铅的熔炼和原料存放和电池进料暂放区、破碎区等均有铅尘产生,铅尘密度较大,不易被常规设计的通风系统收集,排放到再生铅的车间内,造成车间内的铅尘浓度过高,导致铅尘排放超标,污染车间环境;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的废酸伴随破碎物周转而流淌到车间各种设备设施上,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潜藏于各个角落。

铅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危害很大的有毒金属,铅及其化合物进入到人体后会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等多个系统造成危害,铅含量过高还会引起铅中毒。车间内空气不流通,极大地影响工人健康,生产操作工人铅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较高。

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含铅铅尘的空气处理系统,尤其是再生铅的产量较大的车间内,车间空气不流通,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用于含铅浓度高的空气处理系统,导致工人铅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其包括设置在车间墙壁上的若干个通风口,还包括用于破碎区域的第一级处理系统、用于熔炼区域的第二级处理系统和用于原料和人员通道区域的第三级处理系统;

第一级处理系统、第二级处理系统和第三级处理系统均包括与主通风机连通的主通风管道和与主通风管道连通的若干条支路通风管道,且每条支路通风管道上设置有若干台排风扇和支路通风机;

第一级处理系统和第二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均设置有若干个集气罩,集气罩通过局部通风管道与支路通风管道连通,且局部通风管道内设置有局部通风机。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实现车间无死角通风的目的,支路通风管道的数量为三条。

进一步地,每条支路通风管道上设置有两台支路通风机,且两台支路通风机分布在支路通风管道的两端。每一条支路通风管道中放置两台支路通风机即可达成送风的目的,并且在送风距离以内安装集气罩、排风扇等设备扩大吸气范围,以便能够吸收更大范围的车间空气,达成通风换气的目的。

进一步地,为了使污染源产生处的污染气体快速进入到通风管道内,第一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上设置有六个集气罩,且六个集气罩位于同一条支路通风管道。

进一步地,第二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上设置有一个集气罩。

进一步地,第一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外型呈工字形,第二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外型呈倒曰字形,第三级处理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外型呈l形。

进一步地,主通风机为离心式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和支路通风机均为轴流式通风机。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除尘过程中,含铅气体通过通风管道之外的方式排放和车间外其他气体进入到车间内,还包括设置在车间门处的风幕机。目的是用来阻断车间内外通过出入口的气体交换。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人员进出车间导致车间内外的空气进行交换,导致含铅气体排放至外界环境中,车间门为双层门结构。

进一步地,为了对含铅烟尘进行处理,还包括与主通风机连通的袋式除尘器。

进一步地,支路通风管道与车间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m~8m。目的是缩短支路通风管道与车间底部污染源的距离,提高吸尘集气的效率,更方便了车间屋顶以及四周方向通风口的设置,达成更好的车间空气系统布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按照污染气体产生来源将车间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空气系统布局,机械破碎过程划分为第一区域,再生铅熔炼过程划分为第二区域,原料存放、电池进料暂放区域和人员通道等划分为第三区域,分区处理污染气体。车间内的空气维持低负压(-50至-100pa),可由由第三区流向第二区,补风设在第三区和第一区。

第一级处理系统处理机械破碎废铅酸蓄电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铅尘,支路通风管道上的局部通风管道与集气罩对各污染源进行集气通风。第二区域中更多的是密闭熔炼炉等设备,不会持续产生铅尘但出料与进料时会有大量铅尘飘散,而且也会提高车间温度,所以第二级处理系统主要对整个区域进行通风,达到吸尘通风和降温的效果。第三区域铅尘浓度最低,在平时生产作业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大量铅尘,所以第三级处理系统对此区域主要进行通风,维持适宜温度和风速。

2、通过集气罩,排气扇等将车间底部空气吸入管道,气压降低,外部空气经由通风口被压入车间中并向下流动,形成气流,也保证了污染空气能被吸入空气系统当中,保证车间内的空气得到净化,能够保持车间内空气的洁净,以此来保障车间操作人员的生产做工环境以及防止车间员工铅中毒等有害病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对车间内部不断吸气排出导致车间内呈负压状态,车间外部新鲜空气从车间墙壁上方的通风口压入车间内,车间内部通过三个处理系统分别处理,并在支路上安装排气扇,集气罩等吸气装置,在第一区域中加装局部通风对污染源进行直接吸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正面示意图。

图3为为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的支路通风管道的端部示意图。

其中,1、排风扇;2、集气罩;3、支路通风机;4、支路通风管道;5、主通风管道;6、通风口;7、局部通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3所示,该用于再生铅生产的车间空气系统包括设置在车间墙壁上的十四个通风口6,还包括用于破碎区域的第一级处理系统、用于熔炼区域的第二级处理系统和用于原料和人员通道区域的第三级处理系统。

第一级处理系统、第二级处理系统和第三级处理系统均包括与主通风机连通的主通风管道5和与主通风管道5连通的三条支路通风管道4,且每条个支路通风管道4上设置有多台均匀分布的排风扇1和两台支路通风机3。两台支路通风机3分布在支路通风管道4的两端,支路通风管道4的一端与主通风管道5连接,支路通风管道4的另一端端口朝向车间地面。第一级处理系统的三条支路通风管道4围成的外型呈工字形,第二级处理系统的三条支路通风管道4围成的外型呈倒曰字形,第三级处理系统的三条支路通风管道4围成的外型呈l形。

第一级处理系统和第二级处理系统的其中一个支路通风管道4分别设置有六个集气罩2和一个集气罩2,集气罩2通过局部通风管道7与支路通风管道4连通,且局部通风管道7内设置有局部通风机。第一级处理系统的六个集气罩2均匀分布,且六个集气罩2均位于同一条支路通风管道4。第一级处理系统的集气罩2设置在污染源产生处的正上方,第二级处理系统的集气罩2设置在熔炼区域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主通风机为离心式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和支路通风机3均为轴流式通风机。主通风机安装在车间墙壁,且与地面垂直距离为5m,支路通风机3和局部通风机分别设置在支路通风管道4和局部通风管道内。车间门为双层门结构,且车间门处设置有风幕机,主通风机与袋式除尘器相连。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选用600mm*600mm排风扇以及475mm*475mm排风扇来实现通风管道对每一部分空间的空气吸入。支路通风管道4选择在距离地面五米出设置通风管道路线,主通风管道5和支路通风管道4均采用镀锌薄钢板,且类型为圆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