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65286发布日期:2021-06-29 23:2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调零件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空调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电器,空调的日常维护也愈发被人们重视,空调机组挡水板是中央空调末端装置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实现气液分离。

根据相关技术,空调不带有用于安装挡水板的部件和结构。在后期维护清洁的时候需要拆卸紧固件,这种设计为维护人员增加工作难度,若是在高空作业,也影响工作人员安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需要提高挡水板拆装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挡水板拆装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

包括夹持部分及承托部分,夹持部分包括上固定框,上固定框包括上固定框顶板及上固定框前板,上固定框顶板的其中一边缘与上固定框前板的边缘连接;承托部分包括下承托框,下承托框包括下承托框底板、下承托框侧板及下承托框前板,下承托框底板的其中一边缘与下承托框前板的边缘连接,下承托框侧板与下承托框底板的侧面边缘连接,所述上固定框的安装位置在下承托框上方,上固定框顶板与下承托框底板的距离大于所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高度,上固定框前板与下承托框底板的距离小于所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需要安装的挡水板上端倾斜推进上固定框,然后推入需安装的挡水板下端同时将需安装挡水板的上端上推嵌入上固定框,最后将需安装的挡水板下端嵌入下承托框,上固定框与下承托框的结构使需安装的挡水板固定。

可选地,所述上固定框包括上固定框后板,上固定框后板与上固定框顶板的另一边缘连接,所述上固定框前板、上固定框顶板及上固定框后板形成用于容纳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顶部的空间,所述下承托包括下承托框后板,所述下承托框后板连接下承托框底板的另一边缘,下承托框前板、下承托框后板、下承托框侧板及下承托框底板形成用于容纳需安装挡水板下部的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固定框板及下承托框后板提供安装紧固件的位置,使得所述的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安装时容易固定。

可选地,所述上固定框前板设有突起,所述上固定框后板设有用于与突起配合的v型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安装的挡水板上端嵌入上固定框时,所述突起由于向需安装的挡水板上端方向翘起,使需安装的挡水板上端容易对准安装位置嵌入,当需安装的挡水板上端嵌入上固定框后,v型夹发生的形变使需安装的挡水板上端紧贴在上固定框前板上,使需安装的挡水板位置不容易发生偏移。

可选地,所述下承托框前板设置下承托框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来自挡水板上的液体从所述下承托框排水口排出,加快排水速度,避免液体在下承托框集聚而滋生蚊虫。

可选地,所述下承托框底板为镂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挡水板时,从镂空处向上抬起需拆卸的挡水板,将需拆卸的挡水板从正面拉出,拆卸方便。

可选地,所述下承托框底板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水平的下承托框底板,由于存在重力,向下倾斜的下承托框底板具有更强的排水能力。

可选地,所述下承托框后板设置安装码或安装孔,所述上固定框后板设置安装码或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时候,直接通过安装码或安装孔,避免了在所述下承托框后板及上固定框后板打孔的情况,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可选地,所述下承托框底板下方设置冷凝水盘,所述冷凝水设置冷凝水盘排水口,冷凝水盘的底盘向冷凝水盘排水口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所述下承托框排水口流出的液体收集至冷凝水盘,二次利用或者排出,冷凝水盘的底盘向冷凝水盘排水口倾斜,相对于水平的冷凝水盘的底盘的设置,冷凝水盘排水能力更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含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上固定框及下承托框的结构使得需拆装的挡水板拆装过程方便。

2.上固定框后板设置安装码或安装孔及下承托框设置安装码或安装孔使得安装上固定框及下承托框方便,安装上固定框或下承托框时,将紧固件安装至所述安装码的孔内或者所述安装孔内,无需经过焊接等操作。

3.下承托框设置下承托框排水口减少来自挡水板的液体堆积在下承托框,提高排水速度。

4.设置带有冷凝水盘排水口且冷凝水盘的底盘向冷凝水盘排水口倾斜的冷凝水盘使得来下承托框排水口的液体得到二次利用或者排出,且排水的速度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安装挡水板的步骤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安装挡水板的步骤二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安装挡水板的步骤三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2、上固定框;21、突起;22、v型夹;23、上固定框顶板;24、上固定框前板;25、上固定框后板;3、下承托框;31、下承托框底板;32、下承托框前板;33、下承托框后板;34、下承托框侧板;35、下承托框排水口;36、安装码;4、冷凝水盘;41、冷凝水盘排水口;42、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参照图1,包括夹持部分及承托部分,夹持部分包括上固定框2,上固定框2包括上固定框顶板23及上固定框前板24,上固定框顶板23的其中一边缘与上固定框前板24的边缘连接;承托部分包括下承托框3,下承托框3包括下承托框底板31、下承托框侧板34及下承托框前板32,下承托框底板31的其中一边缘与下承托框前板32的边缘连接,下承托框侧板34与下承托框底板31的侧面边缘连接,所述上固定框2的安装位置在下承托框3上方,上固定框顶板23与下承托框底板31的距离大于所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高度,上固定框前板24与下承托框底板31的距离小于所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高度。

安装方式如下:参照图1,如安装在空调机组冷凝盘管框架上,安装方式可采用焊接固定,首先将下承托框3焊接在冷凝盘管框架下部,再放置挡水板至已经固定的下承托框3上,然后将上固定框2按照挡水板的高度,焊接在冷凝盘管框架上部,上固定框前板24的边缘与下承托框前板3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水板的高度,起到隔档的作用,上固定框顶板23与下承托框底板31的距离大于挡水板的高度。

安装挡水板还具有另外一种方式,其步骤如下:步骤一:参照图4,将挡水板的上端倾斜推入上固定框2,对准安装位置,步骤二:参照图5,将挡水板的下端推入同时将挡水板上端向上嵌入上固定框2,步骤三:参照图6,将挡水板的上端推入上固定框2后,将挡水板下端嵌入下承托框3里。

通过上固定框2及下承托框3的结构使挡水板固定在框架内,当挡水板承受来自风机的强风时减少偏移的程度。

可选的,上固定框2包括上固定框后板25,上固定框后板25与上固定框顶板23的另一边缘连接,上固定框前板24、上固定框顶板23及上固定框后板25形成用于容纳需安装的挡水板的顶部的空间,下承托框3包括下承托框后板33,下承托框后板33连接下承托框底板31的另一边缘,下承托框前板32、下承托框后板33、下承托框侧板34及下承托框底板31形成用于容纳需安装挡水板下部的空间。

通过设置上固定框后板25及下承托框后板33,提供安装螺丝、螺母或铆钉等紧固件固定的空间,使上固定框2及下承托框3更牢固地固定在预设位置上。

可选的,参照图3,在上述方案的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基础上,上固定框前板24设有突起21,上固定框后板25设有用于与突起21配合v型夹22。

通过设置突起21及v型夹22,此时挡水板的安装方式变化如下:参照图5,挡水板上端准备嵌入上固定框2时,由于突起21向挡水板上端翘起,挡水板上端对准安装位置嵌入的时候安装更加方便,当挡水板上端嵌入上固定框2时,v型夹22发生轻微形变,形变产生的作用力使挡水板上端紧贴在上固定框前板24上,v型夹22配合突起21实现夹持挡水板上端的作用,挡水板发生位移的程度减少。

可选的,在上述方案的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基础上,下承托框前板32设置下承托框排水口35。

通过设置下承托框排水口35,避免来自挡水板的液体积聚在下承托框3上,提高下承托框3的排水性。

可选的,在上述方案的一种使挡水板安装方便的框架的基础上,下承托框底板31为镂空结构。

在拆卸挡水板时,从镂空部分向上抬起需拆卸的挡水板,从正面拉出挡水板下端,然后向下方拉出挡水板上端即可完成拆卸,无需拆卸任何紧固件。当需安装的挡水板的底面为镂空设计时,下承托框底板31的镂空结构可提高排水速度。

可选的,下承托框底板31向下倾斜。

通过设置向下倾斜的下承托框底板31,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来自挡水板的液体更快地从下承托框排水口35排出,提升排水能力。

可选的,下承托框后板33设置安装码36或安装孔;上固定框后板25设置安装码36或安装孔。

通过在上固定框2设置安装孔或安装码36及下承托框3设置安装孔或安装码36,在使用如铆钉等紧固件固定上固定框2和下承托框3时更加便利。安装孔或安装码36可等距离设置多个,起到计算距离,安装灵活的作用。

可选的,下承托底板31下方设置冷凝水盘4,冷凝水盘4设置冷凝水盘排水口41,冷凝水盘4的底盘42向冷凝水盘排水口41倾斜。

通过设置冷凝水盘4及冷凝水盘排水口41,搜集来自下承托框排水口35的液体,通过冷凝水盘排水口41流出,使冷凝水盘4收集的液体得到再次利用或排出。设置冷凝水盘4的底盘42向冷凝水盘排水口41倾斜的结构,使得冷凝水盘4收集的液体更快地从冷凝水盘排水口41排出,提高排水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