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7974发布日期:2021-07-09 13:1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成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


背景技术:

2.集成灶,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集成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侧吸下排,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油烟吸净率达95%以上。集成灶是为解决传统油烟机无法彻底根除油烟的难题,改善厨房和家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国际领先的厨房家电产品,该产品将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根除了厨房油烟。现在的集成灶开始趋于分体式的模块化,能够达到根据用户一定的需求进行组合,而在集成灶出现问题时也能够便于拆除维修。集成灶在使用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由于现有的集成灶没有设置散热结构,导致内部热量无法散出,导致布置于内腔的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加速老化,甚至使塑料、橡胶等非金属制品的受热变形,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和产品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能够将风箱和柜体的热量吸走,降低集成灶内腔的温度,有效减缓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保证了集成灶的运行安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灶具、风箱和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进风管、吸风盒和出风管,进风管与吸风盒相连通,吸风盒与出风管相连通,出风管与风箱相连通,吸风盒设有散热风机,进风管设于柜体和风箱之间,吸风盒设于柜体上,进风管设有翅片。通过设置在固体和风箱之间的进风管,能够将风箱和柜体的热量吸走,降低风箱和柜体的热量,进风管设置翅片,提高热接触的面积,提高导热效果,有效减缓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保证了集成灶的运行安全。吸风盒能够将进风管的风导入风箱中排除,使得散热机构的布置更加方便,利于散热机构中的热风导出。
6.进一步,还包括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盒、第二换热盒和循环泵,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循环泵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管设于第一换热盒中,第二换热管设于第二换热盒中,第一换热盒设于吸风盒和出风管之间,第一换热盒一端与吸风盒相连通,第一换热盒的另一端与出风管相连通,第二换热盒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换热盒分隔为上换热区和下换热区,上换热区设有进风风机,下换热区设有出风风机。利用换热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排入风箱中的风温度降低,能够实现对风箱内部的降温,保证了风箱内烟机的运行工况,使得烟机不会因为过热产生振动和异响延长了
烟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进风管的吸热以及换热组件对散热机构中的热风降温,实现对集成灶内腔和风箱的双重降温,降温散热效果更好。利用换热组件换热,使得排入风箱内的风温度降低,利于风箱内的散热降温。风箱在工作时,往往需要从灶台的上方吸入温度高于常温的油烟,这就导致了风箱的工况处于一个较高温度的水平,而风箱内腔的温度过高,不仅不利于烟机的工作,同时会加速风箱内的管线老化,容易滋生安全问题。第二换热盒将第二换热管中的热量导出集成灶内部,保证集成灶内部的降温环境。第二换热盒设置隔板,能够增加降温路径,保证充分的换热时间和换热效果,提升对第二换热管的降温换热效果。
7.进一步,进风管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壳、集油壳、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填料盒,集油壳设于固定壳的下方,集油壳与填料盒相连通,固定壳设有固定框,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填料盒均设于固定框中并与固定框滑动连接,固定框中按照进风方向依次为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填料盒,第二滤网倾斜设置。过滤机构能够对进入进风管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空气中的油烟成分,能够保证进入进风管的空气洁净,可以不需要频繁的拆洗进风管以保证进风管的换热效果。如果不设置过滤组件,那么油烟直接进入进风管,附着在进风管内壁上,进风管的换热效果下降,导致整个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理想,徒增功耗。第一滤网对油烟进行初步过滤,第二滤网对油烟进行深层过滤,同时,由于第二滤网倾斜设置,能够增加油烟和滤网的碰撞面积,提升过滤效果,同时能够方便油滴沿着第二滤网滴落,填料盒中的填料能够对油烟进行吸收,能够保证进风管中的空气洁净。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填料盒均设于固定框中并与固定框滑动连接,方便了滤网和调料的拆装更换、清洗,便于使用。
8.进一步,进风管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设有定位凸起部和滑轨,固定壳设有定位槽和滑杆,滑杆设于滑轨中,滑杆与滑轨滑动连接,定位槽设于定位凸起部上,固定框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中通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固定杆设有限位凸起部,限位凸起部限位连接环,填料盒、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均设有导向套,导向套设于固定杆上。利用滑杆和滑轨,实现了过滤机构的拆装,拆装方便,固定效果好。定位槽和定位凸起部配合,实现了连接板和固定壳的精准定位对接,提升连接板和固定壳的连接效果。利用固定杆与连接板螺纹连接,实现对固定框的固定,从而实现将固定壳固定在连接板上,拆装方便,使用效果好。固定杆能够与导向套设置匹配,能够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填料盒起到固定作用,提升固定效果。
9.进一步,出风管设有挡风片,挡风片与出风管转动连接,出风管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电机和减速箱,电机设于减速箱上,电机与减速箱相连接,减速箱与挡风片相连接,电机转动带动挡风片转动实现出风管的开启和闭合。通过挡风片的设置,能够在不使用散热机构时防止风箱中的烟气导管,影响散热机构。通过电机驱动挡风片转动,实现出风管的开启和闭合,使用上更加方便,易于控制。
10.进一步,减速箱设有导向杆,出风管设有导向管,导向杆设于导向管中,导向杆与导向管滑动连接,出风管设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卡紧座、卡杆和卡紧弹簧,卡杆设于卡紧座上,卡杆与卡紧座滑动连接,导向杆设有第一卡槽,导向管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位置相对应,卡杆可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通过卡紧组件、导向杆和导向管的配合,实现了减速箱在出风管上的固定,固定方便,易于拆装。导向管能够起到对导向杆的导向作用,而后利用卡杆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配合,实现对导向杆的卡紧固定,固定方
便。减速箱的输出齿轮上设置卡槽与挡风片的转轴相匹配,在安装时将输出齿轮卡在转轴上,实现电机带动挡风片转动。
11.进一步,卡紧座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卡紧座转动连接,卡紧座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和限位杆之间设有拉簧,卡杆设有拨块,限位块限位拨块。通过限位杆和拉簧的设置,方便解除对导向杆的限位,方便减速箱的拆除,使用上更加方便,易于操作。
12.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3.a、风箱与进风管的安装:
14.先将风箱置于集成灶的底座上并固定,之后将两根进风管卡紧固定,并将连接板固定在进风管的进风口,然后将固定壳固定在连接板上,并将进风管贴于风箱表面上,将进风管与风箱、底座连接固定。风箱和进风管安装,先对风箱安装,能够保证后续进风管的安装正确,保证散热效果。进风管安装时,先将固定壳固定在进风管处,能够在安装进风管后保证固定壳能够安装,保证固定壳的预留空间,能够在进风管安装完以后便于过滤组件的设置。
15.b、柜体与吸风盒的固定:
16.将柜体置于集成灶的底座上,之后调整柜体位置,保证柜体的侧面紧贴进风管再固定,之后在吸风盒中安装散热风机,之后将吸风盒的进风端与进风管的出风端连接,再将吸风盒固定在柜体上。对柜体和吸风盒安装固定,保证吸风盒和进风管的连接效果,逐步安装,能够简化安装,节约安装时间,提升安装效果。
17.c、换热机构与出风管的安装:
18.将第一换热盒与出风管连接,之后再将出风管与风箱连接,之后将第一换热管与吸风盒连接并固定在柜体上,再将第二换热盒固定在柜体与风箱之间,之后将第一换热管的一端与第二换热管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换热管的另一端在循环泵上,之后将第二换热管和第一换热管中注满换热液并将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循环泵连接,然后将循环泵固定在柜体上。换热机构和出风管的安装,保证出风管和第一换热盒的连接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简单。
19.d、过滤机构固定:
20.将过滤机构安装到连接板上,保证进风口的油烟过滤效果。
21.e、减速箱安装:
22.减速箱和电机固定安装,保障出风管能够开启和关闭。
23.f、整体运行调试
24.对安装完成的散热机构和换热机构进行试运行,检查散热机构的漏气情况,将产换热机构的漏气和漏液情况,保证散热机构和换热机构能够正常运行。保证散热机构和换热机构的正常运行,对出现异常状况进行排查,避免异响和异常震动,以免影响集成灶的正常工作。
25.进一步,步骤d过滤机构的固定的详细步骤为:将固定壳从连接板上滑出,之后将填料盒中设置填料,并将填料盒、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滑入固定框中,再将固定框固定至固定壳中,然后在连接环和导向套中穿过固定杆,将固定壳滑入滑轨与连接板对接,并将固定杆在连接板上拧紧。过滤机构安装过程中先取出固定壳,而后设置滤网和填料盒,保证过滤机构的的过滤效果,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26.进一步,步骤e减速箱安装的详细步骤为:将减速箱的导向杆卡入导向管中,此时减速箱的输出齿轮卡在挡风片的转轴上,下压减速箱到底,之后松开限位杆使得卡杆卡紧导向杆。减速箱的快速安装,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2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吸风盒启动,空气从进风管中进入,再和进风管进行热量交换,将集成灶内腔中的热量带走,而后通过吸风盒进入第一换热盒,在第一换热盒中与第一换热管进行热交换,热量被第一换热管带走,而后冷却的空气再排入风箱中,第一换热管中的换热液通过循环泵流动至第二换热管中,在第二换热管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再回到第一换热管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风箱和柜体的热量吸走,降低集成灶内腔的温度,有效减缓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保证了集成灶的运行安全。
29.本实用新型采用a、风箱与进风管的安装;b、柜体与吸风盒的固定;c、换热机构与出风管的安装;d、过滤机构固定;e、减速箱安装;f、整体运行调试;共六个步骤,步骤简单,安装方便,连接效果好,能够有效节约安装所需时间,提升安装效率,保证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拆除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盒与吸风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换热盒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机构与散热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与进风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机构的爆炸图;
40.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与减速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3.图中,1

柜体;2

灶具;3

风箱;4

散热机构;5

进风管;6

吸风盒;7
‑ꢀ
出风管;8

散热风机;9

翅片;10

换热机构;11

第一换热管;12

第二换热管; 13

第一换热盒;14

第二换热盒;15

循环泵;16

隔板;17

上换热区;18

下换热区;19

进风风机;20

出风风机;21

过滤机构;22

固定壳;23

集油壳; 24

第一滤网;25

第二滤网;26

填料盒;27

固定框;28

连接板;29

定位凸起部;30

滑轨;31

定位槽;32

滑杆;33

连接环;34

固定杆;35

限位凸起部;36

导向套;37

挡风片;38

电机;39

减速箱;40

导向杆;41

导向管; 42

卡紧组件;43

卡紧座;44

卡杆;45

卡紧弹簧;46

第一卡槽;47

第二卡槽;48

限位杆;49

限位块;50

拉簧;51

拨块。
具体实施方式
44.如图1至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包括柜体1、
灶具2、风箱3和散热机构4,散热机构4包括进风管5、吸风盒6 和出风管7,进风管5与吸风盒6相连通,吸风盒6与出风管7相连通,出风管 7与风箱3相连通,吸风盒6设有散热风机8,进风管5设于柜体1和风箱3之间,吸风盒6设于柜体1上,进风管5设有翅片9。通过设置在固体和风箱3之间的进风管5,能够将风箱3和柜体1的热量吸走,降低风箱3和柜体1的热量,进风管5设置翅片9,提高热接触的面积,提高导热效果,有效减缓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保证了集成灶的运行安全。吸风盒6能够将进风管5的风导入风箱3中排除,使得散热机构4的布置更加方便,利于散热机构4中的热风导出。
45.还包括换热机构10,换热机构10包括第一换热管11、第二换热管12、第一换热盒13、第二换热盒14和循环泵15,第一换热管11、第二换热管12和循环泵15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回路,第一换热管11设于第一换热盒13中,第二换热管12设于第二换热盒14中,第一换热盒13设于吸风盒6和出风管7之间,第一换热盒13一端与吸风盒6相连通,第一换热盒13的另一端与出风管7相连通,第二换热盒14设有隔板16,隔板16将第二换热盒14分隔为上换热区 17和下换热区18,上换热区17设有进风风机19,下换热区18设有出风风机20。利用换热机构10的设置,能够使得排入风箱3中的风温度降低,能够实现对风箱3内部的降温,保证了风箱3内烟机的运行工况,使得烟机不会因为过热产生振动和异响延长了烟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进风管5的吸热以及换热组件对散热机构4中的热风降温,实现对集成灶内腔和风箱3的双重降温,降温散热效果更好。利用换热组件换热,使得排入风箱3内的风温度降低,利于风箱3 内的散热降温。风箱3在工作时,往往需要从灶台的上方吸入温度高于常温的油烟,这就导致了风箱3的工况处于一个较高温度的水平,而风箱3内腔的温度过高,不仅不利于烟机的工作,同时会加速风箱3内的管线老化,容易滋生安全问题。第二换热盒14将第二换热管12中的热量导出集成灶内部,保证集成灶内部的降温环境。第二换热盒14设置隔板16,能够增加降温路径,保证充分的换热时间和换热效果,提升对第二换热管12的降温换热效果。
46.进风管5设有过滤机构21,过滤机构21包括固定壳22、集油壳23、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和填料盒26,集油壳23设于固定壳22的下方,集油壳 23与填料盒26相连通,固定壳22设有固定框27,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 和填料盒26均设于固定框27中并与固定框27滑动连接,固定框27中按照进风方向依次为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和填料盒26,第二滤网25倾斜设置。过滤机构21能够对进入进风管5的空气进行过滤,过滤空气中的油烟成分,能够保证进入进风管5的空气洁净,可以不需要频繁的拆洗进风管5以保证进风管5的换热效果。如果不设置过滤组件,那么油烟直接进入进风管5,附着在进风管5内壁上,进风管5的换热效果下降,导致整个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理想,徒增功耗。第一滤网24对油烟进行初步过滤,第二滤网25对油烟进行深层过滤,同时,由于第二滤网25倾斜设置,能够增加油烟和滤网的碰撞面积,提升过滤效果,同时能够方便油滴沿着第二滤网25滴落,填料盒26中的填料能够对油烟进行吸收,能够保证进风管5中的空气洁净。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和填料盒26均设于固定框27中并与固定框27滑动连接,方便了滤网和调料的拆装更换、清洗,便于使用。
47.进风管5设有连接板28,连接板28设有定位凸起部29和滑轨30,固定壳22设有定位槽31和滑杆32,滑杆32设于滑轨30中,滑杆32与滑轨30滑动连接,定位槽31设于定位凸起部29上,固定框27设有连接环33,连接环33 中通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与连接板28螺纹连接,固定杆34设有限位凸起部 35,限位凸起部35限位连接环33,填料盒26、第一滤网24和第二
滤网25均设有导向套36,导向套36设于固定杆上。利用滑杆32和滑轨30,实现了过滤机构21的拆装,拆装方便,固定效果好。定位槽31和定位凸起部29配合,实现了连接板28和固定壳22的精准定位对接,提升连接板28和固定壳22的连接效果。利用固定杆34与连接板28螺纹连接,实现对固定框27的固定,从而实现将固定壳22固定在连接板28上,拆装方便,使用效果好。固定杆能够与导向套36设置匹配,能够对第一滤网24、第二滤网25和填料盒26起到固定作用,提升固定效果。
48.出风管7设有挡风片37,挡风片37与出风管7转动连接,出风管7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电机38和减速箱39,电机38设于减速箱39上,电机38 与减速箱39相连接,减速箱39与挡风片37相连接,电机38转动带动挡风片 37转动实现出风管7的开启和闭合。通过挡风片37的设置,能够在不使用散热机构4时防止风箱3中的烟气导管,影响散热机构4。通过电机38驱动挡风片 37转动,实现出风管7的开启和闭合,使用上更加方便,易于控制。
49.减速箱39设有导向杆40,出风管7设有导向管41,导向杆40设于导向管 41中,导向杆40与导向管41滑动连接,出风管7设有卡紧组件42,卡紧组件 42包括卡紧座43、卡杆44和卡紧弹簧45,卡杆44设于卡紧座43上,卡杆44 与卡紧座43滑动连接,导向杆40设有第一卡槽46,导向管41设有第二卡槽 47,第一卡槽46与第二卡槽47位置相对应,卡杆44可与第一卡槽46和第二卡槽47中。通过卡紧组件42、导向杆40和导向管41的配合,实现了减速箱 39在出风管7上的固定,固定方便,易于拆装。导向管41能够起到对导向杆 40的导向作用,而后利用卡杆44与第一卡槽46、第二卡槽47配合,实现对导向杆40的卡紧固定,固定方便。减速箱39的输出齿轮上设置卡槽与挡风片37 的转轴相匹配,在安装时将输出齿轮卡在转轴上,实现电机38带动挡风片37 转动。
50.卡紧座43设有限位杆48,限位杆48与卡紧座43转动连接,卡紧座设有限位块49,限位块49和限位杆48之间设有拉簧50,卡杆44设有拨块51,限位块49限位拨块51。通过限位杆48和拉簧50的设置,方便解除对导向杆40的限位,方便减速箱39的拆除,使用上更加方便,易于操作。
5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分体式集成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2.a、风箱3与进风管5的安装:
53.先将风箱3置于集成灶的底座上并固定,之后将两根进风管5卡紧固定,并将连接板28固定在进风管5的进风口,然后将固定壳22固定在连接板28上,并将进风管5贴于风箱3表面上,将进风管5与风箱3、底座连接固定。风箱3 和进风管5安装,先对风箱3安装,能够保证后续进风管5的安装正确,保证散热效果。进风管5安装时,先将固定壳22固定在进风管5处,能够在安装进风管5后保证固定壳22能够安装,保证固定壳22的预留空间,能够在进风管5 安装完以后便于过滤组件的设置。
54.b、柜体1与吸风盒6的固定:
55.将柜体1置于集成灶的底座上,之后调整柜体1位置,保证柜体1的侧面紧贴进风管5再固定,之后在吸风盒6中安装散热风机8,之后将吸风盒6的进风端与进风管5的出风端连接,再将吸风盒6固定在柜体1上。对柜体1和吸风盒6安装固定,保证吸风盒6和进风管5的连接效果,逐步安装,能够简化安装,节约安装时间,提升安装效果。
56.c、换热机构10与出风管7的安装:
57.将第一换热盒13与出风管7连接,之后再将出风管7与风箱3连接,之后将第一换热
管11与吸风盒6连接并固定在柜体1上,再将第二换热盒14固定在柜体1与风箱3之间,之后将第一换热管11的一端与第二换热管12的一端连接,将第一换热管11的另一端在循环泵15上,之后将第二换热管12和第一换热管11中注满换热液并将第二换热管12的另一端循环泵15连接,然后将循环泵15固定在柜体1上。换热机构10和出风管7的安装,保证出风管7和第一换热盒13的连接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换热管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简单。
58.d、过滤机构21固定:
59.将过滤机构21安装到连接板28上,保证进风口的油烟过滤效果。
60.e、减速箱39安装:
61.减速箱39和电机38固定安装,保障出风管7能够开启和关闭。
62.f、整体运行调试
63.对安装完成的散热机构4和换热机构10进行试运行,检查散热机构4的漏气情况,将产换热机构10的漏气和漏液情况,保证散热机构4和换热机构10 能够正常运行。保证散热机构4和换热机构10的正常运行,对出现异常状况进行排查,避免异响和异常震动,以免影响集成灶的正常工作。
64.步骤d过滤机构21的固定的详细步骤为:将固定壳22从连接板28上滑出,之后将填料盒26中设置填料,并将填料盒26、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均滑入固定框27中,再将固定框27固定至固定壳22中,然后在连接环33和导向套 36中穿过固定杆,将固定壳22滑入滑轨30与连接板28对接,并将固定杆在连接板28上拧紧。过滤机构21安装过程中先取出固定壳22,而后设置滤网和填料盒26,保证过滤机构21的的过滤效果,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65.步骤e减速箱39安装的详细步骤为:将减速箱39的导向杆40卡入导向管 41中,此时减速箱39的输出齿轮卡在挡风片37的转轴上,下压减速箱39到底,之后松开限位杆48使得卡杆44卡紧导向杆40。减速箱39的快速安装,安装方便,固定效果好。
6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吸风盒6启动,空气从进风管5中进入,再和进风管5进行热量交换,将集成灶内腔中的热量带走,而后通过吸风盒6进入第一换热盒13,在第一换热盒13中与第一换热管11进行热交换,热量被第一换热管11带走,而后冷却的空气再排入风箱3中,第一换热管11中的换热液通过循环泵15流动至第二换热管12中,在第二换热管12中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再回到第一换热管11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风箱3和柜体1的热量吸走,降低集成灶内腔的温度,有效减缓控制电路、电源线、信号线等电子元器件的老化,保证了集成灶的运行安全。
67.本实用新型采用a、风箱3与进风管5的安装;b、柜体1与吸风盒6的固定;c、换热机构10与出风管7的安装;d、过滤机构21固定;e、减速箱39 安装;f、整体运行调试;共六个步骤,步骤简单,安装方便,连接效果好,能够有效节约安装所需时间,提升安装效率,保证安装质量。
6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