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858发布日期:2021-08-06 12:5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储热水箱一般会装在浴室、阳台、厨房、储藏间等固定的地方,然而家里用水点众多,且各用水点距离储热水箱较远,使用前需要等待大量时间,排放大量冷水,还将原本就有限的热水消耗在了管路之中,造成热水资源的浪费,大大地增加了使用成本。此外,用户在用热水时根据水箱剩余热量需要调节混水阀,造成诸多的使用不便,甚至烫伤等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冷水、恒温出水、热水量增容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点是,包括由太阳能加热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热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管,储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热水管;

在储热水箱内设有零冷水循环机构,所述零冷水循环机构包括内胆、一端伸入内胆底部的补水管和一端伸入内胆顶部的出水管;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管上靠近出水口侧装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通过第一补水支管与补水管相接;在恒温装置上方靠近内胆的出水管上装有单向阀,在恒温装置和单向阀之间设有第二补水支管,第二补水支管的两端分别和出水管、补水管相接,在第二补水支管上装有电磁阀和循环装置;在第一补水支管和第二补水支管之间的出水管上装有辅热装置,在进水管上靠近内胆一侧装有水流开关;

在远离储热水箱一侧设有与用水点相接的混水循环管路,所述混水循环管路包括一端与热水管相接的混水管和一端与冷水管相接的回水管,回水管、冷水管均与进水总管相接;在混水循环管路上远离储热水箱的远端装有温控阀;

所述用水点设有混水阀,所述混水阀的热水侧和混水管相接,所述混水阀的冷水侧和回水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述温控阀为单向温控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述辅热装置选用电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述循环装置选用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述恒温装置选用恒温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太阳能供热管路和为储热水箱供热的太阳能集热器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储热水箱内设置零冷水循环机构,并设置循环装置实现热水在管路中循环,用户开启用水点的混水阀,流出的是经过管道中循环后的热水,热水量增容,热水即开即用,没有冷水,无需等待,节约用水,提高了储热水箱的热水利用率;

通过设置辅热装置,能够在内胆水温降低后给予温度补偿,增大热水量,特别是在水箱有起始温度时,可以直接通过辅热装置进行温度补偿,无需预热,无需等待。

通过设置循环装置,管道内的水温降低,启动循环泵进行热水循环,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循环泵关闭;保证热水管道内的热水始终保持恒温出水,减少烫伤,大大提高了用户用水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热水箱,2.冷水管,3.热水管,4.内胆,5.补水管,6.出水管,7.恒温阀,8.第一补水支管,9.单向阀,10.第二补水支管,11.电磁阀,12.循环装置,13.辅热装置,14.水流开关,15.混水管,16.回水管,17.进水总管,18.温控阀,19.混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包括由太阳能加热的储热水箱1,所述储热水箱1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热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管2,储热水箱1的出水口连接热水管3;

在储热水箱1内设有零冷水循环机构,所述零冷水循环机构包括内胆4、一端伸入内胆4底部的补水管5和一端伸入内胆4顶部的出水管6;所述补水管5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1的进水口相接,所述出水管6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1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管6上靠近出水口侧装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通过第一补水支管8与补水管5相接;在恒温装置上方靠近内胆4的出水管6上装有单向阀9,在恒温装置和单向阀9之间设有第二补水支管10,第二补水支管10的两端分别和出水管6、补水管5相接,在第二补水支管10上装有电磁阀11和循环装置12;在第一补水支管8和第二补水支管10之间的出水管6上装有辅热装置13,在进水管上靠近内胆4一侧装有水流开关14;

在远离储热水箱1一侧设有与用水点相接的混水循环管路,所述混水循环管路包括一端与热水管3相接的混水管15和一端与冷水管2相接的回水管16,回水管16、冷水管2均与进水总管17相接;在混水循环管路上远离储热水箱1的远端装有温控阀18;

所述用水点设有混水阀19,所述混水阀19的热水侧和混水管15相接,所述混水阀19的冷水侧和回水管16相接。

所述温控阀18为单向温控阀18。

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太阳能供热管路和为储热水箱供热的太阳能集热器相接。

所述辅热装置13选用电加热装置。通过设置辅热装置13,能够在内胆4水温降低后给予温度补偿,增大热水量,特别是在水箱有起始温度时,可以直接通过辅热装置13进行温度补偿,无需预热,无需等待。

所述循环装置12选用循环泵。当管道内水温较低时,开启循环泵,使热水从内胆4流出,依次经过出水管6、热水管3、冷水管2、第二循环支管进行热水循环,使管道内水温升高至设定值,循环泵关闭。

所述恒温装置选用恒温阀7。恒温阀7设有冷水口、热水口、恒温出水口,恒温阀7的冷水口和补水支管相接,恒温阀7的热水口和出水管6相接,恒温阀7的恒温出水口与热水口相接,恒温阀7用于辅助调整热水管3内的水温,使热水管3出水温度更加稳定。

当用户需要冷水时,打开混水阀19至冷水侧,由进水总管17经回水管16输送冷水;当用户需要热水时,经出水管6、热水管3、混水管15输送热水,在管道内循环后的冷水温度恒定,放出的直接是热水,无需等待,即用即热,节约用水。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太阳能加热的储热水箱,所述储热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储热水箱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管,储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热水管;

在储热水箱内设有零冷水循环机构,所述零冷水循环机构包括内胆、一端伸入内胆底部的补水管和一端伸入内胆顶部的出水管;所述补水管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的进水口相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和储热水箱的出水口相接;在出水管上靠近出水口侧装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通过第一补水支管与补水管相接;在恒温装置上方靠近内胆的出水管上装有单向阀,在恒温装置和单向阀之间设有第二补水支管,第二补水支管的两端分别和出水管、补水管相接,在第二补水支管上装有电磁阀和循环装置;在第一补水支管和第二补水支管之间的出水管上装有辅热装置,在进水管上靠近内胆一侧装有水流开关;

在远离储热水箱一侧设有与用水点相接的混水循环管路,所述混水循环管路包括一端与热水管相接的混水管和一端与冷水管相接的回水管,回水管、冷水管均与进水总管相接;在混水循环管路上远离储热水箱的远端装有温控阀;

所述用水点设有混水阀,所述混水阀的热水侧和混水管相接,所述混水阀的冷水侧和回水管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为单向温控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装置选用电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选用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选用恒温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水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通过太阳能供热管路和为储热水箱供热的太阳能集热器相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太阳能热水系统,涉及太阳能热水技术领域,包括储热水箱,储热水箱进水口连接冷水管,储热水箱出水口连接热水管;在储热水箱内设有零冷水循环机构,零冷水循环机构包括内胆、补水管和出水管;补水管和进水口相接,出水管和出水口相接;在出水管上装有单向阀、辅热装置和恒温装置,恒温装置通过第一补水支管与补水管相接;在恒温装置和单向阀之间设有第二补水支管,在第二补水支管上装有电磁阀和循环装置;在进水管上装有水流开关;在远离储热水箱一侧设有混水循环管路,混水循环管路包括混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冷水管均与进水总管相接;在混水循环管路上装有温控阀;用水点设有混水阀。本实用新型具有零冷水、恒温出水、节约用水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委;王帅;王树怀;李骏;李国昌;苏晓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季沐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四季沐歌有限公司;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