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5115发布日期:2021-10-09 15:5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大锅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


背景技术:

2.目前使用的电磁大锅灶是通过电磁线盘在工作时产生交变磁场,当由导磁材料制成的锅体置于该交变磁场中时,锅体底面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体底部产生交变涡流,涡流使锅体底部的金属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进而产生热能并使锅具发热,实现对锅具内食品的加热,电磁线盘上的电磁线圈和磁条在常温状态与高温状态的电阻及磁阻明显不同,随温度升高,电阻及磁阻增大,在电磁线圈及磁条上的损耗逐渐增大,进而进一步使电磁线圈和磁条的温度上升,如果电磁线盘无法有效散热降温,电磁线盘的热效率会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更有烧坏电磁线盘的危险,而锅座内部电磁线盘在使用时温度不断升高,容易导致其电阻增大热效率降低,甚至损坏故障,因此对火力大小实时监测显示及时调节能够有效避免因温度持续升高而造成的损坏,然而目前的市场上的电磁大锅灶未能显示火力大小及智能控制。此外电磁大锅灶清洗时台面污水容易蓄积,不能保持灶台台面的卫生整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电磁大锅灶不具备火力大小实时监测显示,便于及时调节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5.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包括机柜和用于加热电磁大锅的电磁加热单元,还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控制盒、主机芯、显示器、测温传感器rt以及设置在控制盒内的电磁大锅灶的控制电路;所述测温传感器rt对应电磁大锅设置,并与主机芯连接,所述显示器安装在所述机柜的上方,并与主机芯连接,控制电路与主机芯连接。
6.优选的,所述机柜包括柜体、台面以及靠背;所述柜体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柜体底部连接有四只可调节高度的底脚;所述台面固定连接在柜体顶部,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在柜体后侧顶部;所述显示器安装在靠背的左侧上方,靠背右侧上方固定有使用说明以及警告铭牌。
7.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台面的前侧下方,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电源开关和功率调节旋钮;所述控制盒安装在柜体内底部另一侧。
8.优选的,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线圈、电磁大锅以及散热风机;电磁大锅采用sus430材料模压成型,电磁大锅的外径φ790mm、锅口直径φ710mm;电磁大锅安装在台面的锅灶槽上并伸入柜体顶部,加热线圈贴附固定于电磁大锅的底部,并与电磁大锅的锅底圆弧匹配成型,电磁大锅顶部配合有锅盖,散热风机配置在加热线圈下方,并安装在柜体内壁上;所述加热线圈和散热风机分别连接主机芯。
9.优选的,所述主机芯上设有加热接口j5,加热接口j5包括加热接口一j51和加热接口二j52;加热线圈21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接口一j51和加热接口二j52连接;所述散热风机设有3个,主机芯上设有三个风机接口j3,三个散热风机分别与三个风机接口j3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系统包括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摇摆水龙头和进水管道;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台面下水管和排水口组成;
11.所述进水管道的进水口设置于柜体底部,并采用dn15外螺纹接口;摇摆水龙头设置于靠背中上部,并与进水管道连接,台面下水管设置在柜体内前侧,排水口设置在柜体底部;台面下水管顶部与台面上设置的下水口连接,底部与排水口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为lcd显示器。
13.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市电供电电路以及显示与调控电路;
14.市电供电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刀开关组qs、继电器开关电路和滤波器lb;
15.刀开关组qs输入端连接市电;
16.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钮s1、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继电器线圈km2;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设有三个常开触头,分别与刀开关组qs引出的u、v、w的引线一一连接,所述开关按钮s1一端连接刀开关组qs引出的n引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继电器线圈km2连接,开关组qs引出的w引线连接;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引出的u、v、w的引线连接滤波器,并通过滤波器的输出端主机芯;
17.所述主机芯上设有主机电源接口j4、滤波器的输出端的u、v、w引线连接j4的u、v、w引脚,主机电源接口j4的pe引脚接地;
18.所述显示与调控电路包括lcd显示电路和测温电路。
19.优选的,所述lcd显示电路包括电源模块u1和飞梭控制板;
20.lcd显示器上设置显示电源接口dj、信号接口kb和rj45网口,lcd显示器通过显示电源接口dj与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正负极连接,电源模块u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dj的1、2引脚;电源模块u1的输入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引出w引脚和刀开关组qs引出的n端;
21.所述主机芯上设有显示与控制接口j2;信号接口kb的01

03引脚与显示与控制接口j2的1

3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22.信号接口kb的04

08引脚与飞梭控制板的04

08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23.优选的,所述测温电路包括测温传感器rt和温度传感电路接口,所述温度传感电路接口设置在主机芯上,测温传感器rt通过温度传感电路接口与主机芯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设计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包括主机芯、显示器以及测温传感器rt;所述测温传感器rt对应电磁大锅设置,并与主机芯连接,所述显示器装在所述机柜的左侧上方,并与主机芯连接;用于显示烹饪火力的大小以及故障报警信息。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计用于电磁大锅灶的进水和台面排水,方便电磁大锅灶的用水。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具体提供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控制电路,包括市电供电电路以及显示与调控电路,实现电磁大锅灶的智能显示与控制。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局部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正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俯视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工作电路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工作电路中电源模块u1与显示电源接口dj连接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工作电路中显示与控制接口j2与信号接口kb的连接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的工作电路中信号接口kb与飞梭控制板kf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请参阅图1

4;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大锅灶,包括机柜1、电磁加热单元2、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3以及进排水系统4;
38.所述机柜1包括柜体11、台面12以及靠背13;
39.所述柜体11前侧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14,柜体44底部连接有四只可调节高度的底脚15;
40.所述台面12固定连接在柜体11顶部,所述靠背13固定连接在柜体11后侧顶部;靠背13右侧上方固定有使用说明以及警告铭牌131;
41.台面12中部开设用于放置电磁大锅的锅灶槽,台面12和柜体11对应锅灶槽上安装电磁加热单元2;
42.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包括加热线圈21、电磁大锅22以及散热风机24。
43.电磁大锅22采用sus430材料模压成型,电磁大锅22的外径φ790mm、锅口直径φ710mm;电磁大锅22安装在台面12的锅灶槽上并伸入柜体11顶部,加热线圈21贴附固定于电磁大锅22的底部,并与电磁大锅的22锅底圆弧匹配成型,电磁大锅22顶部配合有锅盖23,散热风机24配置在加热线圈21下方,并安装在柜体11内壁上;散热风机24用于烹饪时加热线圈21的冷却降温;
44.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3包括控制面板31、控制盒32、主机芯33、显示器34、测温传感器rt(图未示出)以及设置在控制盒32内的电磁大锅灶的控制电路。
45.所述控制面板31安装在台面12的前侧下方,控制面板31上安装有电源开关121和功率调节旋钮122;分别用于电源控制和烹饪火力大小的调节。
46.所述显示器34安装在所述机柜1的靠背13左侧上方,可显示烹饪火力的大小以及
故障报警信息;所述显示器34为lcd显示器。
47.所述主机芯33安装在柜体11内底部一侧,主机芯33为电磁核心控制部件,用于控制加热线圈21和散热风机24的运行状态;
48.如图5所示,所述主机芯上设有加热接口j5,加热接口j5包括加热接口一j51和加热接口二j52;加热线圈21的两端分别与加热接口一j51和加热接口二j52连接;所述散热风机设有3个,主机芯上设有三个风机接口j3,三个散热风机分别与三个风机接口j3连接。
49.所述控制盒32安装在柜体11内底部另一侧,控制盒32用于转接和控制进线电源。
50.所述测温传感器rt安装在电磁大锅22底部,并与主机芯33连接,用于监测电磁大锅22底部温度,进而便于测算火力大小。
51.所述进排水系统4包括进水系统41和排水系统42;
52.所述进水系统41包括摇摆水龙头410和进水管道411;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台面下水管422和排水口423组成。
53.所述进水管道411的进水口设置于柜体11底部,并采用dn15外螺纹接口412;摇摆水龙头410设置于靠背13中上部,并与进水管道411连接,台面下水管422设置在柜体11内前侧,排水口423设置在柜体11底部;台面下水管422顶部与台面12上设置的下水口421连接,底部与排水口423连接;用于排放台面12和锅具清洁时的污水。
54.如图5所示,为上述电磁大锅灶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市电供电电路和显示与调控电路;
55.所述市电供电电路包括刀开关组qs、继电器开关电路和滤波器lb;ac380v/50hz市电的u、v、w、n的极接入刀开关组qs一端,ac380v/50hz市电的pe极接地;
56.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包括开关按钮s1、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继电器线圈km2;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设有三个常开触头,分别与刀开关组qs引出的u、v、w的引线一一连接,所述开关按钮s1一端连接刀开关组qs引出的n引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继电器线圈km2连接,开关组qs引出的w引线连接。
57.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引出的u、v、w的引线连接滤波器,并通过滤波器的输出端供电;
58.所述主机芯33上设有主机电源接口j4、滤波器的输出端的u、v、w引线连接j4的u、v、w引脚,主机电源接口j4的pe引脚接地。
59.所述显示与调控电路包括lcd显示电路和测温电路;
60.所述lcd显示电路包括电源模块u1和飞梭控制板kf;
61.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器34为lcd显示器,lcd显示器上设置显示电源接口dj,并通过显示电源接口dj与电源模块u1的输出端正负极连接,电源模块u1的负极和正极分别连接电源接口dj的1、2引脚;电源模块u1的输入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继电器常开触头组km1引出w引脚和刀开关组qs引出的n端;
62.所述lcd显示器上设置信号接口kb和rj45网口,rj45网口用于lcd显示器的网络连接。
63.如图7所示,所述主机芯上设有显示与控制接口j2;信号接口kb的01

03引脚与显示与控制接口j2的1

3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64.如图8所示,信号接口kb的04

08引脚与飞梭控制板kf的04

08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65.所述测温电路的接口设置在主机芯33上,测温传感器rt通过温度传感电路接口与主机芯连接。
6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工作时,电磁大锅灶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主机芯33逆变强电流给加热线圈21,环绕状加热线圈21受电后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由于电磁大锅22为导磁性材质,电磁大锅22底部产生切割交变磁力线,产生交变感应电流(涡流),涡流使电磁大锅22中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铁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大量热能,从而使电磁大锅22的锅底温度迅速升高,达到制作菜肴所需要的温度;
67.加热时,测温传感器rt实时监测电磁大锅22的底部温度,主机芯33根据测温传感器rt的活动温度信号,进而测算加热线圈21的火力大小,并通过显示器34进行火力大小进行实时显示,便于通过控制面板31调节火力大小,显示器34设置在电磁大锅灶后侧靠背左上侧,便于使用者正视察看,另外主机芯33计算出的故障信息通过显示器34显示,便于预警、检修和维护。
68.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进排水系统4,用于电磁大锅灶的进水和台面排水,方便电磁大锅灶的用水。
6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