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9131发布日期:2021-08-13 16:0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当茶园中的茶叶被采摘下来后,需要先进行晾晒,然后在通过烘焙和反复翻炒才能得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茶叶,在科技还不发达时,人们在对茶叶进行晾晒时,普遍采用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来保证每一片茶叶都能被阳光照射和风干,到了如今的科技时代,各种各样的茶叶晾晒设备应声而出。

然而,现有的茶叶晾晒设备在对茶叶进行晾晒时,不仅需要阳光来进行照射,还需要自然风来加快茶叶的风干效率,而现有的茶叶晾晒设备普遍忽略了风干的重要性,使得茶叶放置在放料板上时,大部分茶叶很难被自然风吹到,导致茶叶不能被快速风干,导致部分茶叶会受潮而影响茶叶整体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解决了茶叶放置在放料板上时,大部分茶叶很难被自然风吹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晾晒框,所述晾晒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晾晒网,所述第一晾晒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晾晒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轮,所述从转轮的内部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设置有主转轮,所述主转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烘干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风箱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活动设置在固定架内部,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转轮。

优选的,所述晾晒框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第一晾晒网和第二晾晒网焊接在晾晒框两侧形成一个中空长方体形状。

优选的,所述烘干架为弧形状架体,所述烘干架内部设置有加热丝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风箱设置在烘干架底部,所述安装板倾斜设置在风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晾晒框的数量为八个,所述八个晾晒框规格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风箱内部的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使扇叶产生足量的风力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到晾晒框表面,提高烘干晾晒的效率,通过多个晾晒框的设置可放置大量的茶叶进行晾晒,提高茶叶晾晒的产量,通过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在主转轮与第一转轴的固定安装及通过皮带与从转轮的连接可将安装架在固定架之间进行转动,进一步地,可将晾晒框内部放置的茶叶进行旋转,均匀的吸收烘干架产生的热量,加快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箱正视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晾晒框立体结构图。

图中:1底板;2风箱;3固定架;4主转轮;5从转轮;6晾晒框;7安装架;8滑槽;9烘干架;10固定板;11皮带;12第一电机;13第一转轴;14防尘网;15扇叶;16第二电机;17第二转轴;18安装板;19第一晾晒网;20第二晾晒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内部设置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晾晒框6,晾晒框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晾晒网19,第一晾晒网1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晾晒网20,安装架7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轮5,从转轮5的内部设置有皮带11,皮带11的一端设置有主转轮4,主转轮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一端设置有烘干架9,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风箱2,风箱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一端设置有扇叶15,风箱2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14。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1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一转轴13转动,从而在主转轮4与第一转轴13的固定安装及通过皮带11与从转轮5的连接可将安装架7在固定架3之间进行转动,进一步地,可将晾晒框6内部放置的茶叶进行旋转,均匀的吸收烘干架9产生的热量,加快烘干效率,通过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焊接在晾晒框6两侧,可将待晾晒的茶叶放在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之间,同时通过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之间狭小空间保证茶叶在旋转晾晒的过程中不会成团状在一起,通过风箱2内部的第二电机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二转轴17的转动,从而使扇叶15产生足量的风力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到晾晒框6表面,提高烘干晾晒的效率,通过多个晾晒框6的设置可放置大量的茶叶进行晾晒,提高茶叶晾晒的产量。

具体的,安装架7活动设置在固定架3内部,安装架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从转轮5,通过第一电机1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一转轴13转动,从而在主转轮4与第一转轴13的固定安装及通过皮带11与从转轮5的连接可将安装架7在固定架3之间进行转动,进一步地,可将晾晒框6内部放置的茶叶进行旋转,均匀的吸收烘干架9产生的热量,加快烘干效率。

具体的,晾晒框6滑动安装在滑槽8内部,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焊接在晾晒框6两侧形成一个中空长方体形状,通过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焊接在晾晒框6两侧,可将待晾晒的茶叶放在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之间,同时通过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之间狭小空间保证茶叶在旋转晾晒的过程中不会成团状在一起。

具体的,烘干架9为弧形状架体,烘干架9内部设置有加热丝均匀分布,通过烘干架9对称设置在安装架7两侧,保证在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充分对茶叶进行烘干,受热均匀,保证茶叶不会在晾晒的过程出现烧焦状况。

具体的,风箱2设置在烘干架9底部,安装板18倾斜设置在风箱2内部,通过风箱2内部的第二电机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二转轴17的转动,从而使扇叶15产生足量的风力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到晾晒框6表面,提高烘干晾晒的效率。

具体的,晾晒框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晾晒框6规格大小相同,通过多个晾晒框6的设置可放置大量的茶叶进行晾晒,提高茶叶晾晒的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使用时,通过将待晾晒的茶叶放进第一晾晒网19和第二晾晒网20之间,进一步地,将晾晒框6与滑槽8适配滑动进行固定,通过第一电机12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一转轴13转动,从而在主转轮4与第一转轴13的固定安装及通过皮带11与从转轮5的连接可将安装架7在固定架3之间进行转动,进一步地,可将晾晒框6内部放置的茶叶进行旋转,均匀的吸收烘干架9产生的热量,通过风箱2内部的第二电机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带动第二转轴17的转动,从而使扇叶15产生足量的风力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吹到晾晒框6表面,节省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