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3780发布日期:2021-09-08 00:3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尾气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发电机、引擎等设备在运行时都会产生高温尾气,其温度可达600度以上,传统一般只是通过消声器后就排放出去,此时的尾气温度还有400度左右,排出后的安全隐患很大,既可能烤坏植物,也可能毁坏财物,如碰到人体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为此,人们在研究各种办法以尽量降低最后排出尾气的温度,但是,目前柴油机的排气管采用双层管道,排气管外加一层水套的方法进行处理,再通过冷却净化水箱进行降温。由于加水套的方式热交换率低,主要的降温压力交给冷却净化水箱,从而导致冷却净化水箱体积过大,加工和安装都很困难,这类降温装置由于结构设计常规,降温结构并不能使热气与冷空气充分、长时间接触及混合,导致降温效果不好,通常难以实现将尾气温度降到100度以下。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该散热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机构设计独特,可通过分流的形式实现多管降温,利用波节管显著增大了尾气与冷空气分段多次降温,便可实现很好的降温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包括进气口扩管段、冷却机构、排气口扩管段和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定架、一组固定网板和若干波节管,所述固定网板上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网板关于固定架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端,所述波节管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且所述波节管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网板的通孔内;所述进气口扩管段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的进气口端,所述排气口扩管段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的排气口端,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的下方。
5.进一步的,该散热降温装置还有遮雨棚,所述遮雨棚包括支架和遮雨板,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上方,所述遮雨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面。
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若干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的外侧壁;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盖板上均设有把手。
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扩管段与冷却机构的连接处,以及排气口扩管段与冷却机构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8.进一步的,该气散热降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散热降温装置底部的固定耳组件。
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扩管段的进气口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排气口扩管段的排气口端设有第二法兰。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器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尾气散热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机
构设计独特,可通过分流的形式实现多管降温,利用波节管显著增大了尾气与冷空气分段多次降温,便可实现很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为:1

气口扩管段、11

第一法兰、12

封圈、2

冷却机构、21

固定架、22

固定网板、221

通孔、23

波节管、24

盖板、241

把手、3

排气口扩管段、31

第二法兰、4

冷凝水收集器、41

排水口、5

遮雨棚、51

支架、52

遮雨板和6

固定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9.见图1

5,一种尾气散热降温装置,包括进气口扩管段1、冷却机构2、排气口扩管段3和冷凝水收集器4,所述冷却机构2包括固定架21、一组固定网板22和若干波节管23,所述固定网板22上均设有若干通孔221,一组固定网板22包括两个固定网板22,两个所述固定网板22关于固定架2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的两端,每个所述波节管23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1内,且所述波节管23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固定网板22的通孔221内;所述进气口扩管段1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2的进气口端,所述排气口扩管段3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2的排气口端,所述冷凝水收集器4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2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2还包括若干盖板24,每个所述盖板24上均设有把手241,所述盖板24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2的外侧壁。
20.本实施例中尾气散热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机构2设计独特,尾气通过进气口扩管段1进入尾气散热降温装置并经进气口扩管段1扩散后以分流的形式进入多个波节管23,利用波节管23显著增大了尾气与冷空气分段多次降温后通过排气口扩管段3聚集后排出,实现多管降温,便可实现很好的降温效果;其中,冷却机构2设置的固定网板22可以很好的将波节管23整齐均匀的固定在固定架21内形成冷却机构2,而在冷却机构2的外侧壁设置可拆卸的盖板24,便于随时打开观察冷却机构2的工作情况,同时也便于拆卸维修;而冷凝水收集器4有利于收集将冷却机构2冷却下来的水滴。
21.本实施例中,该散热降温装置还有遮雨棚5,所述遮雨棚5包括支架51和遮雨板52,所述支架51设置于所述冷却机构2上方,所述遮雨板52设置于所述支架51的上端面。
2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冷却机构2上设遮雨棚5可避免该装置在室外工作时日晒雨淋,导致散热降温装置被氧化腐蚀,进而有利于延长该散热降温装置的使用寿命,而采用的遮雨棚5为可拆卸的,便于户外组装使用。
2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扩管段1与冷却机构2的连接处,以及排气口扩管段3与冷却机构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12。
24.本实施例中在进气口扩管段1与冷却机构2的连接处,以及排气口扩管段3与冷却机构2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12,可以显著提升该散热降温装置的气密性,避免了部分尾气泄露,影响对尾气的降温效率。
25.本实施例中,该气散热降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散热降温装置底部的固定耳组件6。
2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气散热降温装置底部设置固定耳组件6,便于将该装置在使用时固定稳定,进而提升了气散热降温装置的降温效率和工作稳定性能。
27.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扩管段1的进气口端设有第一法兰11;所述排气口扩管段3的排气口端设有第二法兰31。
2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气口扩管段1的进气口端设有第一法兰11,便于该气散热降温装置与尾气排气组件密封连接,在排气口扩管段3的排气口端设有第二法兰31,有利于与下一处理单的装置之间的密封性能。
29.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收集器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41。
30.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冷凝水收集器4的底部设有排水口41便于随时将收集的液体排出,冷凝水收集器4实现了循环收集冷却水的作用。
3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