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8104发布日期:2021-07-30 13:1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中央空调安装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者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该系统不同于传统冷剂式空调,中央空调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远离为控制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于抵消室内环境的热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于抵消室内环境冷暖负荷。

现有的中央空调安装包括吊装内机、安装冷媒铜管、充氮保压、安装冷凝水管、安装外机、抽真空、充注冷媒、风口测量安装等步骤,在将中央空调吊设在墙壁上后,使用人员才能够进行室内装潢工作,家用中央空调安装中一般在内机外设置装潢板,从而起到美观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中央空调内机在制热工作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当中央空调内机外包裹装潢板后存在烫坏装潢板和引发火灾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其具有能够对温度较高的中央空调内机降温的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中央空调内机,所述中央空调内机吊设在墙壁上,中央空调内机上连通有连接管,墙壁上开设有通过孔,连接管通过通过孔伸出并连接在中央空调外机上,中央空调内机上罩设有隔绝罩,隔绝罩上连通有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上远离隔绝罩的一端与室外环境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中央空调内机外罩设隔绝罩,在隔绝罩上连通通风管道,从而使隔绝罩内的空腔能够通过通风管道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室外空间只能与隔绝罩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减少室外环境与室内的热交换,从而提升室内保温的效果,具有能够对温度较高的中央空调内机降温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绝罩包括隔热层,隔热层罩设在中央空调内机外并固定在墙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隔热层罩设中央空调内机,从而起到保温效果,减少隔绝罩内的空气与室内进行热交换,提升室内保温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绝罩还包括隔音层,隔音层罩设在隔热层外并固定在墙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隔热层外设置隔音层,使隔绝罩起到隔绝噪音的效果,从而减少中央空调内机工作时的噪音。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密封罩,密封罩罩设在通过孔上且固定在墙壁上,通风管道上远离隔绝罩的一端连通在密封罩上,通过孔的直径大于连接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密封罩,使密封罩罩设在通过孔上,从而使密封罩通过通过孔与室外连通,通过通风管道使密封罩与隔绝罩连通,从而使隔绝罩能够通过通过孔与室外连通,使用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只需在墙壁上开设一个通过孔,提升工作效率。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过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墙壁上设置固定件,使固定件能够固定连接管,从而减少连接管在墙壁内的振动或噪音。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内套环、外套环和若干连接件,内套环套设在连接管上,外套环的直径等于通过孔的直径,外套环固定在墙壁内,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套环和外套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管上套设内套环,在墙壁上固定外套环,通过连接件使内套环和外套环固定连接,从而使连接管能够固定在通过孔中,室外空气能够通过内套环和外套环之间进入密封罩中。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道上设置有电磁流量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通风管道上设置电磁流量控制阀,使用人员能够通过电磁流量控制阀控制通风管道的通断,当隔绝罩内温度较低时,使用人员能够闭合电磁流量控制阀,从而隔绝外界空气与中央空调内机的热交换,起到对中央空调内机隔温的效果。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管道内设置有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通风管道内设置风扇,使风扇能够通过转动抽出气体或抽入气体,起到提升热交换的速度。

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绝罩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上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在风扇和电磁流量控制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隔绝罩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测隔绝罩内的温度并控制风扇和电磁流量控制阀,起到自动调节隔绝罩内温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中央空调内机外罩设隔绝罩,在隔绝罩上连通通风管道,从而使隔绝罩内的空腔能够通过通风管道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室外空间只能与隔绝罩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减少室外环境与室内的热交换,从而提升室内保温的效果,具有能够对温度较高的中央空调内机降温的效果;

2.通过在连接管上设置密封罩,使密封罩罩设在通过孔上,从而使密封罩通过通过孔与室外连通,通过通风管道使密封罩与隔绝罩连通,从而使隔绝罩能够通过通过孔与室外连通,使用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只需在墙壁上开设一个通过孔,提升工作效率;

3.通过在隔绝罩内设置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测隔绝罩内的温度并控制风扇和电磁流量控制阀,起到自动调节隔绝罩内温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磁流量控制阀和风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隔绝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央空调内机;11、连接管;2、隔绝罩;21、出风槽;3、通风管道;31、电磁流量控制阀;32、风扇;4、固定件;41、内套环;42、外套环;43、连接件;5、密封罩;6、墙壁;61、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中央空调温度控制结构,包括中央空调内机1,中央空调内机1吊设在墙壁6上,中央空调内机1上连通有连接管11,墙壁6上开设有通过孔61,连接管11穿过通过孔61连接在中央空调外机上,从而使中央空调内机1能够通过连接管11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起到降低或升高室内温度的效果。

参照图1和图3,中央空调内机1外设置有隔绝罩2,隔绝罩2罩设在中央空调内机1上,隔绝罩2上开设有出风槽21,中央空调内机1的出风口朝向出风槽21设置。连接管11贯穿隔绝罩2并连接在中央空调外机上。隔绝罩2上顶部固定在墙壁6上。当中央空调内机1运转时,中央空调内机1自身升温,通过在中央空调内机1外罩设隔绝罩2,从而使隔绝罩2内形成密闭空间,起到减少中央空调内机1与室内进行热交换的效果。隔绝罩2设置为双层结构,隔绝罩2包括隔热层和隔音层,隔热层由若干隔热板拼接形成,隔热层罩设在中央空调内机1外并固定在墙壁6上,隔音层由若干隔音板拼接形成,隔音层罩设在隔热层外并固定在墙壁6上。通过使用隔热板罩设隔绝罩2,进一步提升隔绝罩2的隔热效果,通过使用隔音板罩设隔绝罩2,减少中央空调内机1工作时的噪音。

参照图2,通过孔61的直径大于连接管11的直径,连接管11上设置有密封罩5,密封罩5为套筒形结构,密封罩5套设在连接管11上,密封罩5一端密封连接在连接管11上,另一端固定在墙壁6上并罩设在通过孔61上。隔绝罩2上设置有通风管道3,通风管道3一端贯穿隔绝罩2,另一端贯穿密封罩5,从而使隔绝罩2内的空腔与密封罩5内空腔连通。通过在隔绝罩2上连通通风管道3,使隔绝罩2内的空气能够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中央空调内机1能够通过通风管道3降温。

参照图2和图4,通过孔6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管11的固定件4,固定件4包括内套环41、外套环42和若干连接件43,内套环41套设在连接管11上,外套环42的直径等于通过孔61的直径,外套环42固定在墙壁6内。连接件43沿内套环41沿圆周依次设置,连接件4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套环41和外套环42上。内套环41和外套环42同心设置。通过在连接管11内设置固定件4,使连接管11能够固定在墙壁6上,室外空气能够通过固定件4流入密封罩5内,进而流入隔绝罩2内,起到与中央空调内机1进行热交换的效果。

参照图2,通风管道3上设置有电磁流量控制阀31,电磁流量控制阀31能够控制通风管道3的通断和通过流量,使用人员能够控制电磁流量控制阀31,进而使进入隔绝罩2内的外界空气的量改变,起到控制降温速率的效果。当隔绝罩2内温度较低时,使用人员能够使电磁流量控制阀31堵住通风管道3,从而使隔绝罩2内温度逐渐升高,优化中央空调内机1的工作环境。

参照图2,通风管道3内设置有风扇32,风扇32固定在通风管道3内壁上,使用人员能够通过控制风扇32转动,从而加快隔绝罩2内的空气交换速率。隔绝罩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上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在电磁流量控制阀31和风扇32上,当隔绝罩2内温度较高时,温度传感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并控制电磁流量控制阀31和风扇32,从而自动使隔绝罩2内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中央空调内机1上设置隔绝罩2,在隔绝罩2上连通通风管道3,在墙壁6上设置密封罩5,使中央空调内机1能够通过通风管道3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在通风管道3上设置电磁流量控制阀31,使流量控制器能够监测温度并控制隔绝罩2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速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