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7603发布日期:2021-09-08 02:0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挂面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


背景技术:

2.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主要品种有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挂面等,按辅料的品种分有鸡蛋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胡萝卜挂面、海带挂面、赖氨酸挂面等,目前,挂面已形成主食型、风味型、营养型、保健型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挂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易于贮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挂面在加工完成时需要使用到挂面干燥架对挂面进行干燥。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挂面干燥架大多为固定式,移动时需要对干燥架来回搬动,移动不便,且现有的挂面干燥架大多对挂面静态干燥,静态干燥干燥速率较慢,从而导致挂面生产效率降低。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两个第一转杆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四个滚轮同时向下移动实现将底腔顶起,便于整个装置自由移动,驱动电机带动三个第二转杆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悬挂的挂面转动,将挂面静态干燥变为动态干燥,加快挂面干燥速率,进而提高挂面的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包括底腔,所述底腔内嵌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底腔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端部与其中一个第一转杆传动连接,所述底腔内腔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顶部两侧均固定嵌入有内螺纹套,两个所述转杆分别贯穿设置在对应位置的内螺纹套内,所述矩形框顶部连接有第一u型框,所述第一u型框内侧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底腔底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腔顶部连接有第二u型框,且所述底腔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u型框顶部贯穿设置有三个第二转杆,三个所述第二转杆外部均连接有套管,三个所述套管外周面均连接有横杆。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转杆顶部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8.优选的,三个所述第二转杆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三个所述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
9.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外周面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内螺纹套内。
10.优选的,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的第一转杆与底腔内腔顶部连接处以及两个第二转
杆与第二u型框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的第一转杆通过轴承与底腔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均通过轴承与第二u型框转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横杆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横杆均均匀设置有多个,多组所述横杆均匀分布在三个套管外周面。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通过正反转电机带动两个第一转杆同时转动,进而带动矩形框、两个内螺纹套、第一u型框以及四个滚轮同时向下移动,通过四个滚轮实现将底腔顶起,从而在四个滚轮的作用下,便于底腔自由移动,进而便于整个装置自由移动,驱动电机带动三个第二转杆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对应位置的套管、多个横杆以及悬挂的挂面转动,将挂面静态干燥变为动态干燥,加快挂面干燥速率,进而提高挂面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使用场景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杆、套管以及横杆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以及链条的连接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底腔;2、第一转杆;3、正反转电机;4、矩形框;5、内螺纹套;6、第一u型框;7、滚轮;8、支撑板;9、第二u型框;10、驱动电机;11、第二转杆;12、套管;13、横杆;14、皮带轮;15、传动皮带;16、齿轮;17、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3.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挂面干燥架,包括底腔1,所述底腔1内嵌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转杆2,所述底腔1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3,所述正反转电机3输出轴端部与其中一个第一转杆2传动连接,所述底腔1内腔设置有矩形框4,所
述矩形框4顶部两侧均固定嵌入有内螺纹套5,两个所述转杆分别贯穿设置在对应位置的内螺纹套5内,所述矩形框4顶部连接有第一u型框6,所述第一u型框6内侧四角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滚轮7,所述底腔1底部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底腔1顶部连接有第二u型框9,且所述底腔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u型框9顶部贯穿设置有三个第二转杆11,三个所述第二转杆11外部均连接有套管12,三个所述套管12外周面均连接有横杆13。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顶部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14,两个所述皮带轮14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15,实现正反转电机3带动两个第一转杆2同时转动。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三个所述第二转杆11底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6,三个所述齿轮16之间传动连接有链条17,实现驱动电机10带动三个第二转杆11同时转动。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外周面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所述第一转杆2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内螺纹套5内,实现螺纹传动。
2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3的第一转杆2与底腔1内腔顶部连接处以及两个第二转杆11与第二u型框9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3的第一转杆2通过轴承与底腔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杆11均通过轴承与第二u型框9转动连接。
2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杆13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横杆13均均匀设置有多个,多组所述横杆13均匀分布在三个套管12外周面,便于悬挂挂面。
30.实施方式具体为:将正反转电机3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接通,接通正反转电机3正转,在两个皮带轮14以及传动皮带15的作用下,正反转电机3带动两个第一转杆2同时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转杆2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内螺纹套5内,两个第一转杆2转动时带动矩形框4、两个内螺纹套5、第一u型框6以及四个滚轮7同时向下移动,通过四个滚轮7实现将底腔1顶起,从而在四个滚轮7的作用下,便于底腔1自由移动,进而便于整个装置自由移动,当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接通正反转电机3反转带动四个滚轮7移动至底腔1内,通过两个支撑板8实现对底腔1支撑,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将挂面挂在多个横杆13上,接通驱动电机10,在三个齿轮16以及链条17的作用下,驱动电机10带动三个第二转杆11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对应位置的套管12、多个横杆13以及悬挂的挂面转动,将挂面静态干燥变为动态干燥,加快挂面干燥速率,进而提高挂面的生产效率,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挂面干燥架大多为固定式,移动时需要对干燥架来回搬动,移动不便,且现有的挂面干燥架大多对挂面静态干燥,静态干燥干燥速率较慢,从而导致挂面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31.本实用工作原理:通过正反转电机3带动两个第一转杆2同时转动,进而带动四个滚轮7同时向下移动实现将底腔1顶起,便于整个装置自由移动,驱动电机10带动三个第二转杆11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悬挂的挂面转动,将挂面静态干燥变为动态干燥,加快挂面干燥速率,进而提高挂面的生产效率。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