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5149发布日期:2021-08-10 14:1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很多中小型公共场所的采光通风面积相对较小,自然通风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没有窗户的独立房间,无法实现自然通风,而人们长期在封闭的空间内工作、生活,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通过机械送、排风是这些中小型公共场所重要的通风手段。

目前,一般会在建筑体内安装设置通风系统,在建筑内排布大量通风管道,在室内的天花板安装开设出风口,并在出风口对应位置安装出风格栅,使用抽风机将外界环境中的空气从通风管道达到室内,且目前为了环保,一般会选用太阳能作为风力传输的动力源。由于室外空气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灰尘,一般会在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当过滤网堵塞导致室内无法顺利进风时,需要人工将过滤网拆卸清洗。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过滤网完全堵塞后,再对过滤网清洗,过滤网负重过大容易导致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另外,通过人工进行过滤网处理,费时费力,恢复通风的时间较长,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保证通风系统中的过滤网堵塞后,能自动清理过滤网,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建筑物顶部的太阳能板;所述建筑物顶部的抽风机;设置于所述抽风机进风端的抽风管;以及设置于所述抽风机出风端且与室内相连通的送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与所述抽风机之间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网面朝向进风方向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过滤网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过滤箱内水平设置有刮尘条,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刮尘条沿所述过滤箱侧壁来回位移的位移组件,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用于刷洗所述过滤网的清洁刷,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清洁刷于所述过滤箱内来回位移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箱、过滤网,可以过滤经过过滤箱空气中的灰尘等杂物,当过滤网上截留有一定量的杂物时,开启转动转动组件,可以使过滤网的截留面朝向过滤箱底壁,方便清理和收集、降低粉尘的飞扬,通过开启位移组件可以使刮尘条沿过滤网截留面来回位移,以将过滤网上大部分灰尘刮落,使灰尘达到过滤箱底部,另外,通过开启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清洁刷沿过滤网表面来回移动,从而可以清扫过滤网上粘附的灰尘。通过此方案,当过滤网堵塞后,可以自动清理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外壁且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且与所述过滤网相连接的转动轴,其中,所述转动轴水平贯穿所述过滤箱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一电机,可以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网转动,使过滤网可以方便的转动至工作状态或者清理状态。

优选的,所述位移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外壁且与所述太阳能板相连接的第二电机;水平设置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且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丝杆;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且与所述刮尘条相连接的位移块;以及设置于过滤箱侧壁用于限制所述刮尘条移动方向的限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二电机,可以驱动第一丝杆转动,在限位件的限位作用下,使位移块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带动刮尘条来回刮落过滤网上的杂物。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于过滤箱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丝杆一侧且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丝杆长度方向相一致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刮尘条远离所述位移块的一侧相连接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以及刮尘条的连接作用下,位移块仅能沿第一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而不能随第一丝杆转动,从而使得刮尘条可以随位移块在第一丝杆上来回位移。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外壁且与上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且水平设置于所述过滤箱内的第二丝杆;螺纹套设与所述第二丝杆上且与所述清洁刷相连接的驱动块;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过滤箱远离所述第二丝杆一侧且与所述清洁刷相连接的导向杆,其中,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相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启第三电机,可以驱动第二丝杆转动,在导向杆的限制导向作用下,驱动块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来回位移,带动清洁刷沿过滤网表面来回清扫,可以快速清理过滤网上的灰尘。

优选的,所述建筑物顶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侧壁竖直设置有沉降槽,所述过滤箱滑移连接于所述沉降槽内,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重量感应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座、沉降槽和重量感应器,当过滤箱内装载有一定重量的杂物时,过滤箱会沿沉降槽沉降,当过滤箱底壁压紧重量感应器时,会提示使用者清理过滤箱中的杂物,与手动清理过滤网相比,清理过滤箱十分便捷。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侧壁水平贯穿开设有滑移口,所述滑移口内滑移连接有与所述过滤箱相适配的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移口和挡板,在过滤网工作时,挡板挡住过滤网下方的过滤箱,可以保证过滤箱中的空气均流经过滤网,从而可以保证空气过滤效果,当需要清理过滤网时,可以方便的将挡板移走,使清理出的杂物落入过滤箱底部。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上设置有与水源连通的出水管,所述清洁刷底壁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管和出水口,在清扫过滤网的同时可以对过滤网洒水,可以冲落灰尘,还可以降低粉尘的飞扬,保证对过滤网良好的清理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过滤箱、过滤网,可以过滤灰尘等杂物;当过滤网上截留有一定量的杂物时,开启转动转动组件,可以使过滤网的拦截面朝向过滤箱底壁,方便清理和收集、降低粉尘的飞扬;通过开启位移组件可以使刮尘条沿过滤网截留面来回位移,以将过滤网上的灰尘刮落;另外,通过开启驱动组件,可以驱动清洁刷清扫过滤网上粘附的灰尘。通过此方案,当过滤网堵塞后,可以自动清理过滤网;

通过设置安装座、沉降槽和重量感应器,当过滤箱内装载有一定重量的杂物时,过滤箱会沿沉降槽沉降,当过滤箱底壁压紧重量感应器时,会提示使用者清理过滤箱中的杂物,与手动清理过滤网相比,清理过滤箱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过滤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中过滤箱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d-d处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中过滤网清理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过滤网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抽风机;10、建筑物;11、抽风管;12、送风管;13、过滤箱;131、箱门;14、太阳能板;15、过滤网;2、安装座;21、沉降槽;22、沉降块;23、连接弹簧;24、固定杆;25、重量感应器;26、缓冲弹簧;27、活动套;3、第一电机;31、转动轴;4、电动气缸;41、挡板;5、第二电机;51、第一丝杆;52、位移块;521、刮尘条;53、限位槽;54、限位块;6、第三电机;61、第二丝杆;62、驱动块;63、导向槽;64、导向杆;65、清洁刷;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参照图1和图2,应用太阳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抽风机1、抽风管11、送风管12和过滤箱13,在本实施例中,抽风管11和送风管12均为软管,在过滤箱13侧壁安装有箱门131。在建筑物10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4,可以用作通风系统的动力源,绿色环保。

抽风机1安装在建筑物10顶部外部,可以减弱抽风机1声音对室内人员的影响;抽风管11安装在抽风机1的进风端,且抽风管11与外界大气相连通;送风管12安装在抽风机1的出风端,且送风管12与室内出风口相连通。

参照图1和图3,在建筑物10顶部固定有安装座2,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中整体呈“凵”字形。

参照图3和图4,在安装座2两内侧壁相对开设有沉降槽21,沉降槽21竖直设置,在沉降槽21底部固定有连接弹簧23,另外,在过滤箱13两侧壁固定有与沉降槽21相适配的沉降块22,沉降块22底壁与连接弹簧23顶端相固定,沉降块22滑移在安装座2上的沉降槽21内,从而使过滤箱13可升降式安装在安装座2上,在自然状态下,沉降块22底壁与沉降槽21底壁之间有一定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3的宽度方向与抽风机1的进风方向相一致,在过滤箱13内设置有网面朝向进风方向的过滤网15。通过开启抽风机1,外界的空气通过抽风管11进入过滤箱13,在通过过滤网15时,灰尘等杂质会截留在过滤网15的网面上,空气通过送风管12进入室内。

在安装座2底面竖直固定有多个固定杆24,在固定杆24顶部固定有重力感应器。在安装座2底面还竖直固定有缓冲弹簧26、缓冲弹簧26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杆24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缓冲弹簧26套设在固定杆24外,另外,在缓冲弹簧26远离安装座2的一定固定有活动套27,活动套27套设在缓冲弹簧26和固定杆24外,且活动杆远离安装座2的一端与过滤箱13底壁相固定。

当过滤箱13中装有一定重量的杂物时,过滤箱13向下沉降,带动沉降块22向沉降槽21底部位移,从而挤压连接弹簧23压缩,使活动套27向下位移,当活动套27抵重量感应器25时,使用者在室内可以收到提示,通过可以打开箱门131将过滤箱13中的杂物取出。

参照图2和图5,在过滤箱13外壁固定有第一电机3,在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上水平连接有转动轴31,在本实施例中,在过滤箱13外壁开设有供第一电机3输出轴穿过的孔,转动轴31通过此孔进入过滤箱13内。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1水平设置,转动轴31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端穿插在过滤箱13侧壁内,转动轴31可以在过滤箱13内转动。其中,过滤网15安装在转动轴31位于过滤箱13之间的部分。

在过滤箱13安装有第一电机3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电动气缸4,在过滤箱13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滑移口(图中未示出),在滑移口内滑移连接有挡板41,电动气缸4的输出末端与挡板41的侧壁相固定。

参照图4,在过滤网15工作时,过滤网15的底壁与挡板41的承载面相贴合,可以保证过滤网15的过滤效果,当需要清理过滤网15时,通过电动气缸4可以将挡板41移出过滤箱13外,不干涉清理工作。

在过滤网15工作过程中,过滤网15的网面朝向进风管,过滤网15两侧壁与过滤箱13侧壁相贴合,可以对经过过滤箱13的空气中进行过滤。当过滤网15上粘附有较多杂物影响空气通过时,打开第一电机3,可以驱动转动轴31转动,带动过滤网15转动,使过滤网15截留有杂物的一面朝向过滤箱13底壁,方便清理。

参照图2和图6,在过滤箱13长度方向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与太阳能板14电性连接,在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水平连接有第一丝杆51,第一丝杆51位于过滤箱13内壁且长度方向与转动轴3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另外,第一丝杆51位于转动轴31下方,当过滤网15转动至水平时,第一丝杆51位于过滤网15下方。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箱13内壁开设有容纳第一丝杆51的空腔,可以减小过滤网15侧壁与过滤箱13侧壁之间的间距,保证空气能够经过过滤网15进行过滤。

在第一丝杆51上螺纹套设有位移块52,在位移块52远离过滤箱13侧壁的一侧固定有刮尘条521,当过滤网15转动至水平时,刮尘条521的顶面与过滤网15的底面相贴合。另外,在过滤箱13远离第一丝杆51的一侧内壁水平开设有限位槽53,限位槽53的长度与第一丝杆5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限位槽53内滑移连接有限位块54,在本实施例中,刮尘条521远离第一丝杆51的一端固定在限位块54靠近第一丝杆51的一端。过滤网15上截留有一定的灰尘后,将过滤网15转动至水平,再开启第一电机3,第一丝杆51转动,在限位槽53和限位块54的限位导向下,刮尘条521会沿过滤网15的板面水平移动,从而可以将过滤网15上的灰尘刮落,灰尘落入过滤箱13底部。

在过滤网15进行清理工作的过程中,刮尘条521位于过滤网15远离抽风管11的一侧,不影响过滤网15的率尘作用,当刮尘条521与过滤箱13侧壁相贴合时,不影响过滤网15的转动。

另外,在过滤箱13长度方向的外侧壁还安装有第三电机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机6与太阳能板14电性连接,在第三电机6的输出轴上通过联轴器水平连接有第二丝杆61,在本实施例,第二丝杆6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丝杆5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且第二丝杆61位于转动轴31上方。第二丝杆61不影响过滤网15的转动,当过滤网15转动至水平时,第二丝杆61位于第一丝杆51上方。

在第二丝杆61上螺纹套设有驱动块62,在过滤箱13侧壁远离第二丝杆61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63,其中,导向槽63的长度方向与第二丝杆6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导向槽63内固定有导向杆64,导向杆6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丝杆6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在限位块54与导向杆64之间安装有清洁刷65,清洁刷65可以在导向杆64与限位块54之间滑移。

另外,在清洁刷65顶部固定有出水管7,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7与水源相连通,在清洁刷65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图中未示出),在清扫过滤网15时,可以从清洁刷65底部出水,使灰尘在水的冲洗下达到过滤箱13底部,方便统一清理。

在过滤网15进行清理工作的过程中,清洁刷65位于过滤网15远离抽风管11的一侧,不影响过滤网15的率尘作用,且不影响过滤网15的转动。当需要清理过滤网15上的灰尘时,将过滤网15转动至水平,可以从过滤网15顶面清理灰尘,方便灰尘脱落后落入过滤箱13底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