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8782发布日期:2021-07-30 13:1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空气加热器作为一个基础的加热设备在北方冬季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降低油厂能源消耗,提高蒸汽凝结水热能利用效率,往往将此凝结水用于空气加热器换热热源,但由于北方冬季温度低,在新鲜空气流量增大的条件下极容易造成凝结水在换热器内冻结,造成换热器损坏,然而在通风量需要保证的前提下急需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电动插板、电动机、壳体、电动机安装架、盖板和底板,两个加热器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和底板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彼此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插板通过电机控制,沿加热器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通过电动机安装架安装在加热器上。

优选的,所述电动插板与电动机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电动插板上电动机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的长度为23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1400mm。

优选的,两个加热器之间的间距为266mm。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已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开启双侧电动插板,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关小电动插板,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上电动机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为两个,两个电动插板由各自的电机控制,可使对电动插板的控制更加灵活,且电动机与电动插板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打滑。

4、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在其电动插板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在其电动插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中:1、加热器;2、电动插板;3、电动机;4、电动机安装架;5、盖板;6、底板;1-1、加热器进水口;1-2、加热器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考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所述电动插板2与电动机3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各自的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所述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3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1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所述加热器1为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所述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的长度为2300mm,宽度为200mm,高度为1400mm,两个加热器之间的间距为266mm,所述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

未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如图1、图2所示。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如图3、图4所示,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1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用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2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电动插板2由各自的电机3控制,可使对电动插板2的控制更加灵活,且电动机3与电动插板2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2打滑。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考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所述电动插板2与电动机3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各自的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所述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3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1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所述加热器1为翅片管式空气换热器。

未工作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如图1、图2所示。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如图3、图4所示,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1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用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2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电动插板2由各自的电机3控制,可使对电动插板2的控制更加灵活,且电动机3与电动插板2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2打滑。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所述电动插板2与电动机3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各自的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所述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3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1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1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用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2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3为两个,两个电动插板2由各自的电机3控制,可使对电动插板2的控制更加灵活,且电动机3与电动插板2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2打滑。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所述电动插板2与电动机3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所述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3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1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1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用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2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电动机3与电动插板2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2打滑。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所述电动插板2与电动机3为齿条传动,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与齿轮建立安装,所述电动插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布置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的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电动机3与电动插板2之间为齿条传动,可保证对电动插板控制的稳定性,防止电动插板2打滑。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1内的介质为车间内蒸汽冷凝水,其具有较高的热值,可满足加热要求,且其来源于车间,可节约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的空气加热器内液体易冻结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风量的空气加热器,包括:加热器1、电动插板2、电动机3、电动机安装架4、盖板5和底板6,两个加热器1相互平行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盖板5和底板6彼此连接,两个所述加热器1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电动插板2彼此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插板2通过电机3控制,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上下移动,所述电机3通过电动机安装架4安装在加热器1上;所述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3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有限位凹槽,加热器1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

使用时,冷风经由一侧的加热器1加热后流出,空气温度升高,满足生产工艺需求。当冷风温度较低,风速较快时,通过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上移动,即开启双侧电动插板2,提高两侧补充进风流量,降低第一组加热器1的负担,避免加热管内冷凝水冻结,影响使用效果;当风量降低、冷风温度升高时,可控制电动机3的输出端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电动插板2沿加热器1的竖直侧边向下移动,即关小电动插板2,通过以上操作达到稳定使用加热器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动机3控制空气加热器两侧电动插板2的高度,从而调节空气加热器两侧的通风量,降低加热器1进风侧换热管的通风量,避免其因热量散失过快而产生结冰上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冷凝水热能利用稳定运行使用,提高工厂热能利用效果,避免由于环境温度低,通风量大造成的加热器冻裂,使热能利用装置无法发挥应有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插板2上电动机1安装侧的另一侧边上加工用限位凹槽,加热器的内壁上加工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配合可实现对电动插板2的限位,防止电动插板2在上下移动式产生偏移,从而影响对风量的控制及影响空气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