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7691发布日期:2021-09-25 10: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2.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电磁炉在使用的时候不会产生明火,比煤气更加安全,受到人们的青睐。
3.传统的电磁炉散热效果不好,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在炉体内部产生的高温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使得炉体内的控制线路板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出现零部件的损坏,进而导致电磁炉停止工作,电磁炉寿命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4.传统使用天然气炒菜会产生油烟,抽油烟机会发出噪音,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下厨房做菜,如何能够快捷、干净地吃到心仪的食品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5.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在炉体侧壁开设散热窗口,在炉体内设置散热翅片以及散热风扇,及时将炉体内的热气吹出,同时吸入外界冷空气给炉体内的零部件降温,保持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体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保持炉体内的零部件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8.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和设在所述壳体上的面板,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发热元件,在所述发热元件下方设有散热元件,在所述散热元件一侧设有风扇,在所述壳体侧面设有散热窗口,在所述壳体底部与所述风扇对应的位置设有便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空腔内的风扇窗,在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以及所述风扇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操控面板以及供电电源线,所述散热元件包括底板和设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翅片,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形成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通道设在所述风扇和所述散热窗口之间。
9.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左支撑座和右支撑座,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设在所述左支撑座上的左发热元件和设在所述右支撑座上的右发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包括设在所述左发热元件下方的左散热元件和设在所述右发热元件下方的右散热元件,所述风扇包括设在所述左散热元件一侧的左风扇和设在所述右散热元件一侧的右风扇,所述散热窗口包括与所述左散热元件对应的左散热窗口和与所述右散热元件对应的右散热窗口。
10.在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壳体从桌面支撑起来的软脚垫。
11.优选地,在如上所述支撑座侧面设有多个安装凸耳,在所述安装凸耳上设有凸耳安装孔,在所述壳体内设有能卡入所述凸耳安装孔实现与所述安装凸耳固定安装的安装柱。
12.优选地,如上所述安装凸耳为3个,3个所述安装凸耳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支撑座外侧,与所述安装凸耳的相配合所述安装柱为3个。
13.优选地,在如上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风格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含二个炉头,一个炉头可搭配一个锅具,便于用户一炉多用,同时满足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锅具做食物,防止食品交叉,防止不同的人在进食的过程中造成交叉感染,干净卫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和便利。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在炉体侧壁开设散热窗口,在炉体内设置散热翅片以及散热风扇,及时将炉体内的热气吹出,同时吸入外界冷空气给炉体内的零部件降温,保持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体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保持炉体内的零部件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17.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炉体内各零部件布局紧致合理,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体积,使得电磁炉具备轻巧、超薄、便于携带、便于收纳等优点。
18.4、本实用新型结构具有拓展延伸性,可拓展为四头、六头等多头电磁炉。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之二。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3.图5是图4中的a

a剖视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25.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1和设在所述壳体1上的面板2,在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空腔10,在所述空腔10内设有支撑座31,在所述支撑座31上设有发热元件32,在所述发热元件32下方设有散热元件4,在所述散热元件4一侧设有风扇5,在所述壳体1侧面设有散热窗口 11,在所述壳体1底部与所述风扇5对应的位置设有便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空腔10内的风扇窗12,在所述空腔10内设有与所述发热元件32以及所述风扇5电连接的
控制线路板6,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6 电连接的操控面板7以及供电电源线8,所述散热元件4包括底板40和设在所述底板40上的多个翅片401,相邻两个所述翅片401之间形成通风槽402,所述通风槽402的通道设在所述风扇5和所述散热窗口11之间,图5 之中黑色箭头所指为电磁炉抽风散热的空气流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该电磁炉在炉体侧壁开设散热窗口,在炉体内设置散热翅片以及散热风扇,及时将炉体内的热气吹出,同时吸入外界冷空气给炉体内的零部件降温,保持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体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保持炉体内的零部件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该电磁炉炉体内各零部件布局紧致合理,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体积,使得电磁炉具备轻巧、超薄、便于携带、便于收纳等优点。
27.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使用传统会产生油污以及噪音的厨房,年轻人很多选择从超市买回肉片以及调料放进电磁炉用锅具里进行加热煮熟,然后进餐,快捷方便,干净卫生。
2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31包括左支撑座311和右支撑座312,所述发热元件32包括设在所述左支撑座311 上的左发热元件321和设在所述右支撑座312上的右发热元件322,所述散热元件4包括设在所述左发热元件321下方的左散热元件41和设在所述右发热元件322下方的右散热元件42,所述风扇5包括设在所述左散热元件 41一侧的左风扇51和设在所述右散热元件42一侧的右风扇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含二个炉头,一个炉头可搭配一个锅具,便于用户一炉多用,同时满足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锅具做食物,防止食品交叉,防止不同的人在进食的过程中造成交叉感染,干净卫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和便利,双炉头的设计便于用户一炉多用,例如一个炉头炒菜,另外一个炉头炖汤,或者用一个锅来烤肉或者烤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本实用新型结构具有拓展延伸性,可拓展为四头、六头等多头电磁炉。
29.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 底部与所述风扇5对应的位置设有便于外界空气进入所述空腔10内的风扇窗12,便于将外界新鲜的冷却空气吸入炉体内,对炉体内的零部件进行降温,保持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炉体内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保持炉体内的零部件正常工作,有效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30.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壳体1从桌面支撑起来的软脚垫13,有效将电磁炉与桌面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空间,使得风扇窗12与桌面之间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便于将外界新鲜的冷却空气吸入炉体内,对炉体内的零部件进行降温,另一方面能防止炉体对桌面形成烫伤。
31.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 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风格栅,多个通风格栅便于电磁炉在工作的过程中快速将炉体内的热气排出,与此同时,通风格栅亦能吸入外界冷空气进入炉体内进行降温。
32.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座 31侧面设有多个安装凸耳313,在所述安装凸耳313上设有凸耳安装孔,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能卡入所述凸耳安装孔实现与所述安装凸耳313固定安装的安装柱14,该电磁炉炉体内各零部件布局紧致合理,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体积,使得电磁炉具备轻巧、超薄、便于携带、便于收纳等优点。
3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耳313为3个,3个所述安装凸耳313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支撑座31外侧,与所述安装凸耳313的相配合所述安装柱14
为3个,该电磁炉炉体内各零部件布局紧致合理,能够有效减小电磁炉的体积,使得电磁炉具备轻巧、超薄、便于携带、便于收纳等优点。
34.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